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凡體"風行中國網路
2011年12月6日據新華網消息,11月24日原《光明日報》總編胡佔凡被任命為中央電視台台長。免去原台長焦利職務,另有任用。胡佔凡早前除任職《光明日報》總編輯,還是中國記者協會的副主席,央視人事變動倍受網民關注,他在早前的講話也被網友整理成"胡佔凡語錄"發至網上。
"胡佔凡語錄"之一為:一些新聞工作者,沒有把自己定位在黨的宣傳工作者上,而是定位在新聞職業者上,這是定位上的根本錯誤;
法新社隨即在12月4日報導,中國的網民猛烈抨擊胡佔凡,認為在中國缺乏獨立的媒體。一位網友也表示,胡佔凡的言論表明,共產黨的需要,將永遠被視為在國家和公眾之上。"
另外,法新社報導中還說,目前中國當局面向全球開展媒體擴張計劃,北京當局預留710億美元資助國有媒體集團的全球擴張,包括中央電視台、新華社和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等。其中中央電視台計劃在北美和非洲建立工作室。
網民用"佔凡體"針砭時弊
「胡佔凡語錄」出台後,就當前公共事件的熱點,在中國國內微博、Twitter微博等平台上,模仿胡佔凡言論的"佔凡體"也開始風行。
網友"橡樹頂牛犢"寫下:"有一些二奶,沒有把自己定位在為首長服務上,而是定位在反腐敗上;有一些郭美美,沒有定位在為紅十字會塗脂抹粉上,而是定位在炫富上;一些觀眾,沒有把自己定位在接受宣傳教育上,而是定位在觀賞上,這都是定位上的根本錯誤"
網友"姜波濤洶湧":有些大使館不把自己定位在氣象研究員角色上,而是定位在大使上,這是嚴重的失職!
網友"全球笑話大本營":"有一些人,沒把自已定位在感謝國家上,而是定位在自已是納稅人上,這是定位上的根本錯誤!"
網友"丁丁的Twitter":胡佔凡同志沒把自己定位在奴才上,而是定位在台長上,這是定位上的根本錯誤。
"網民再創造的方式喚醒沉睡意識"
中國網路专家毛向輝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表示,當這個訊息在國內的網路上傳播開來,首先引發的是人們對黨、國家、政府之間到底有什麼差別的思考;其次胡佔凡的言論象"媒母"一樣,持續發酵,帶給體制不一樣的衝擊力量。
"中國網民越來越聰明,他們已經學會怎樣去用'媒母'的傳播方式,並且自己去開放創造,去反映不同的社會問題以形成整體的社會現象,這種社會現象非常有殺傷力,我們叫做'混搭創造',可以將沉睡的意識喚醒,人們馬上就會聯想到生活中發生的各種事情,這種社會意識會形成突破。"
毛向輝也認為相比較傳統的對體制的抗爭方式,從早前溫州動車事件中"不管你信不信"再到"佔凡體",中國網民再創造使公共事件迅速傳播,對消解或認清執政者的狀況很有幫助,網民在用這種方式化解"中心化"的系統。
作者:吳雨
責編:邱璧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