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伊朗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古稱波斯。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油輪跟蹤組織:中國又進口伊朗石油用於儲備
據船運跟蹤網( shipping trackers )稱,上星期,又有一批近200萬桶伊朗石油抵達中國南部一海港,用作國家戰略儲備。
伊朗離核武不遠?以色列再發警告
訪美前夕,以色列防長甘茨稱,伊朗「距離積累足以製造首顆核彈所需的裂變材料已經只有幾周的時間」。據悉,伊朗核問題將成為以美雙方此次討論的重點。
伊朗當局允許兩名伊朗裔英國人離開該國
擁有伊朗和英國雙重國籍的扎加裡-拉特克利夫和阿舒裡周三都被獲准離開伊朗。伊朗媒體稱,德黑蘭是在英國償還了一筆4億美元歷史債務之後才放人的。不過兩國政府並未承認兩件事情之間有直接聯繫。
伊朗核談判前景樂觀 美國希望全力抗中壓俄
伊朗、歐洲、美國近期都釋放出了核問題談判的積極訊號,表示有信心達成新協議。分析人士指出,這是因為西方國家希望抑制全球油價高漲的勢頭,也因為美國想要避免同時對付俄羅斯、中國、伊朗這三個對手。
船隻隱形技術令制裁令形同虛設
長期以來,隱蔽船隻位置一直是軍方才能掌握的技術,但由於伊朗、委內瑞拉政府以及一些船運公司需要規避美國制裁令,秘密非法運送原油產品,船隻隱形技術的應用和需求也變得越來越普遍。
伊朗、中國和俄羅斯舉行第三次聯合海軍演習
伊朗、中國和俄羅斯周五(1月21日)在北印度洋舉行了第三次聯合海軍演習。伊朗軍方發言人稱, 「此次演習的目的是加強區域安全極其基礎,擴大三國多邊合作,共同支持世界和平、海上安全,打造海洋命運共同體。」
中伊宣佈啟動25年全面合作協議
中伊雙方於去年三月簽署了25年全面合作計畫協議,並在今年一月宣佈啟動該合作協議,這一廣泛的夥伴關係將涵蓋能源、安全、基礎設施和通信等領域。
欠繳會費超兩年 8國暫失聯合國大會投票權
因欠繳成員國會費超過兩年,伊朗、委內瑞拉、蘇丹及其它5國家暫被取消在聯合國大會上的投票資格。另有3個非洲國家因 出於「不可控因素」 而致欠繳,暫獲寬限期。
丹麥指外國諜報威脅加劇 點名中國俄國伊朗
丹麥13日點名中國丶俄羅斯與伊朗等國的間諜威脅升溫,而該國資源豐沛的北極地區也成了目標。中俄駁斥哥本哈根的指控,俄國駐丹麥大使反提起丹麥協助美國竊聽鄰國政府首領的黑歷史。
G7聚焦中俄伊 欲在全球建立統一戰線
在英國利物浦舉行的G7外交部長會議向俄羅斯發出警告,稱如果該國入侵烏克蘭,將對其實施新的經濟制裁。與此同時,伊朗也被告知,恢復核協議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伊拉克總理官邸遭無人機攻擊
伊拉克總理卡迪米周日在官邸遭遇無人機襲擊,軍方認為這是一起未遂暗殺。卡迪米本人並未受傷。美國及伊朗紛紛譴責這起襲擊事件。
業內律師:孟晚舟「認罪聲明」難成證據
孟晚舟獲釋回國,中國輿論一片雀躍。她同美國司法部門簽署的協議是否會成為後者繼續追究華為的認罪證據?
聯合國預計將有超過50萬難民逃離阿富汗
聯合國方面預計阿富汗將出現大規模難民潮。聯合國難民署難民事務副高級專員凱利‧克萊門茨周五在日內瓦表示,最嚴重的情況下將會有超過51.5萬名阿富汗人逃離這個國家。
孟晚舟律師再出招 北京助一臂之力?
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的律師16日在加拿大的引渡聽證會上爭辯說,沒有證據表明孟晚舟做過導致匯豐銀行遭受損失的虛假陳述。
來德國是為了逃命 去東京是為了夢想
本屆東京奧運會與殘奧會上,有29名難民運動員參賽,他們並不代表自己的祖國。因為宗教原因流亡德國的伊朗運動員Saeid Fazloula就是其中之一。
深陷經濟危機 伊朗富人數量不減反增
雖深陷經濟危機、普遍貧困、新冠大流行瘟疫爆發,伊朗百萬富翁數量卻有增無減。致富渠道?答案是:金融投機。
爆發新冠疫情的伊朗女子監獄
德黑蘭埃溫監獄最近發生的新冠感染病例,也從一個側面展示了伊朗監獄中惡劣的衞生防疫條件以及政治犯的悲慘處境。
美軍空襲伊敘境內伊朗支持的民兵組織
五角大樓說,空襲針對的是位於伊拉克和敘利亞邊境的作戰設施,伊朗支持的民兵組織一直在利用這些設施對美國在伊拉克的利益目標發動無人機攻擊。
七張圖看一周大事
伊朗選出新總統;東京奧運將近,國內反對聲高漲;英俄艦機黑海對峙;香港《蘋果日報》停刊——本周有哪些國際大事?
恢復核協議有進展 伊朗新政府添變數
參與伊朗核協議談判的各國代表20日完成第六輪談判,各方都表示距離達成協議更進一步,但仍有一些歧見必須透過與各國政府協商來解決。
伊朗大選:強硬派萊西將成為新總統
正處嚴重經濟危機中的伊朗選出一名新總統。迄今計票結果顯示,保守派人士、司法總監萊西一如預期勝選。
重新確立西方影響力:G7外長舉行面對面會晤
七國集團外長本周一聚首倫敦,舉行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首度面對面會談,焦點包括疫情後的經濟復甦、氣候變化、北韓及伊朗問題,如何與中國和俄羅斯打交道等等。輪值主席國英國表示,這一周是西方重新確立影響力的機會。
違反美國對伊朗制裁令 德國軟體巨頭接受罰款
德國軟體巨頭SAP將為向伊朗違規出口軟體支付超過800萬美元的罰款。美國司法部說,如果該公司沒有主動交代,那麼它將面臨更加嚴重的後果。
美發布情報報告 中國居美國安全威脅之首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發布的《2021年度威脅評估》當中指出,中國和俄羅斯是美國國家安全的主要挑戰,他們尤其在意中國在全球擴展自己的影響力。但報告認為,美國目前不會同中俄捲入軍事衝突。
談判緊要關頭 伊朗議會指控總統魯哈尼違法
伊朗國內的政治鬥爭近期日趨激烈。伊朗伊斯蘭議會日前指責溫和派總統魯哈尼「蔑視法律」。外界猜測,這與正在維也納舉行的新一輪伊朗核問題談判有關。伊朗即將舉行的總統大選也是重要因素。
制裁重創伊朗經濟 中國填補市場空白
圍繞伊朗核問題的談判正在慢慢重啟,美國何時才能解除制裁還是一個未知數。與此同時,中國正利用美國制裁的時機,積極填補西方企業撤離後在伊朗市場留下的空白。
伊朗與世界大國就重啟核協議進行「建設性」會談
伊朗與德國丶中國丶法國丶英國和俄羅斯等周二在維也納舉行「建設性」的會談,討論如何恢復伊朗核協議。作為中間人的歐盟預期,未來將經歷一段「複雜的過程」。
美國伊朗「間接會談」 核協議回得去嗎?
伊朗與美國6日將於維也納針對伊朗核協議進行「間接會談」。會前,美國國務院坦承認為會談將很困難,伊朗則是明確表示他們希望美國解除所有制裁。相較之下,俄羅斯則是樂觀看待會談。
孟晚舟案 控辯雙方爭論美國是否違法
在星期四的一場聽證會上,圍繞美國是否在孟晚舟引渡案中違反了國際法,孟晚舟的律師團隊與加拿大檢察官進行辯論。此案預計要到今年5月才會見分曉。
德黑蘭:中伊周六簽署25年合作協議
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宣佈,伊朗和中國周六午間簽署25年合作協議。該協議包含「政治、戰略和經濟」等多個部分。目前,中國外長王毅正在伊朗訪問。
美情報官員:普丁授權干預美大選 中國未有行動
美國情報官員周二稱,俄羅斯總統普丁授權了試圖讓川普在2020年大選中獲益的行動。中國雖曾考慮過對美國大選施加影響,但後來放棄這樣做。
媒體:中國正尋求聯合國支持以抵抗單邊制裁
一份路透社所取得的文件指出,中國丶俄羅斯丶北韓丶伊朗等國正尋求建立一個聯盟,以抵抗單邊主義。
伊朗延長開放國際組織視察「至多三個月」
伊朗威脅在23日起終止國際原子能機構 (IAEA)的檢查活動,促使IAEA緊急赴伊朗與關鍵官員會晤。雖然短期危機獲得暫時化解,但是美國與伊朗間的爭議卻懸而未決。
伊朗喊話美國:若解除制裁 德黑蘭將扭轉核行動
伊朗扎裡夫外長周五表示,若美國解除制裁,伊朗將「立刻逆轉」在核計劃方面的行動。對華盛頓提出考慮重啟伊朗核談判,扎裡夫重申了德黑蘭的立場。
專訪:對抗中俄伊,北約是美國的 "歐洲支柱 "
德國之聲(DW)採訪了前駐歐美軍司令、歐洲政策分析中心(Center for European Policy Analysis)戰略研究部主席霍奇斯(Ben Hodges)。他說,目前北約和美國最重要的是要協同行動,而非各行其是。
伊朗與俄、中聯合海上演習 意欲何為?
對伊朗而言,"海上聯合演習 "意味著面子大增,而如果有俄、中兩國參與,更是如此。不過,由此並不形成聯盟,更談不上與中國結盟。
58國簽署宣言要求停止任意拘押外國人
本周一,加拿大開啟了一項由58個國家參與的倡議,要求一些國家停止任意拘押外國公民作為外交籌碼的做法。加、美兩國表示,中國等一些國家正在使用這些做法。
重修舊好? 伊朗要求美國主動
拜登政府要求重回伊朗核協議前,德黑蘭要先恢復遵守協議,限制核活動。但伊朗卻表示,川普破壞協議再先,是美國要踏出復原的第一步。
哈梅內伊禁止伊朗進口英美疫苗
疫情重災區伊朗的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宣佈禁止伊朗進口英美生產的疫苗。他表揚了本國正在進行的生產疫苗的努力。
伊朗實施提高鈾濃縮豐度措施
此舉在伊朗政壇亦有爭議:不顧魯哈尼總統和原子能機構的反對,伊朗一核設施開始提煉豐度達20%的濃縮鈾。
伊朗欲提高濃縮鈾豐度
在美國總統川普执意退出後,伊朗一步步遠離與國際社會達成的該協議。現在,該國威脅將再進一步提高濃縮鈾豐度。
在伊朗 一名記者被絞刑處死
伊朗最高法院數天前剛證實對持不同政見、對政府持批評態度的記者、博主扎姆(Ruhollah Sam )的死刑判決。據伊朗媒體報導,死刑判決已於本周六執行。
核物理學家被殺後 伊朗威脅報復
在伊朗首席核科學家遭槍擊殺害之後,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表示,將對策劃襲擊的幕後黑手加以報復。他同時強調,伊朗將堅定不移地繼續其核計劃。
被指支持伊朗核計劃 中俄公司遭美國制裁
美國宣佈對四家被指支持伊朗核計劃、向伊朗提供 「敏感技術」的中國和俄羅斯公司實施經濟制裁。
圍繞伊朗教科書的文化之爭
自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成立以來,宗教衛道士們一直試圖在年輕人中樹立起他們認為正確的社會和歷史觀念。但這一努力似乎正在成為一場無望的鬥爭。
美媒:"基地"組織二號人物在伊朗被秘密槍殺
據《紐約時報》報導,被美國認為是1998年美國駐坦桑尼亞和肯亞大使館爆炸案幕後黑手的「基地」組織二號人物,今年8月在德黑蘭被槍殺。伊朗方面則否認了這一消息。
美情報機構:俄羅斯和伊朗積極干預美國大選
美國情報機構官員稱,俄羅斯和伊朗獲取了美國選民的訊息並想以此削弱人們對選舉制度的信心、恐嚇選民。
觸犯美國對伊朗制裁 中企被列黑名單
在孟晚舟之後,又有一批實體企業和個人被美國指控違反制裁伊朗的禁令,要因此付出代價。
德港學人聯署 要求德政府就《國安法》制裁中國
聯署收集到超過五萬個簽名,達到將議題推上德國聯邦議院聽證會的門檻。聯署發起人表示希望此舉能向德國政府施壓,就香港問題表達更明確的立場。
美制裁伊朗銀行 北京將伸援手?
雖然幾乎全球其他國家都誓言會無視美國的最新制裁,但違反制裁將面臨失去進入美國金融體系的重大風險。
上一頁
第6 頁,共4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