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伊朗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古稱波斯。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中國漠視伊朗的主權完整?
中國在海灣國家領土糾紛問題上的立場讓伊朗民眾憤怒,不過專家指出,中國並非反對伊朗,中國所有重要決策的中心因素都是圍繞經濟。
伊朗召見中國大使 抗議中國-海合會聯合聲明
習近平上周拜訪沙烏地阿拉伯期間發表的中國-海合會聯合聲明引起伊朗政府和民間不滿,伊朗外交部因此召見了中國駐伊朗大使。中國外交部對此則稱,海合會國家和伊朗都是中國的朋友,並證實了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本周展開對伊朗的訪問。
伊朗軍方遭控「開槍瞄準女示威者性器官」
伊朗「頭巾革命」日趨動盪。英媒近日報導,伊朗軍方為鎮壓抗爭,「差別化攻擊」女性示威者,故意朝她們的臉、胸部及下體開槍。日前,《時代雜誌》剛剛將「年度英雄」頒給了伊朗女性,不斷上街抗命的她們正面臨更多風險。
抗議活動仍在繼續 伊朗首位示威者遭處決
這是今年九月伊朗爆發抗議浪潮以來,外界首次獲悉示威者被處死的案例。活動人士擔心,今後會有更多示威者面臨同樣命運。與此同時,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妹妹及伊朗前總統均呼籲當局停止鎮壓。
伊朗總檢察長稱「道德警察」已被取締
阿米尼因頭巾佩戴不合規被道德警察逮捕後死於拘禁所引發的伊朗全國抗議至今未能平息。重壓之下,德黑蘭政府不得不做出解散道德警察的決定。
伊朗:經濟困境或驅使更多人加入抗議行列
伊朗當局對高通貨膨脹引起的民眾不滿做出了反應,然而採取的措施卻是提高公務員薪水和指示媒體多報導正面消息。政治學者表示,糟糕的經濟狀況可能會引發新一輪的抗議浪潮。
克林斯曼信口開河評論伊朗遭炮轟
前德國隊主教練克林斯曼關於伊朗足球文化的言論,引起了伊朗隊的不滿。克林斯曼隨後放低姿態,伊朗隊教練和伊朗足協則稱:克林斯曼應該多多瞭解伊朗的波斯文化。
流亡伊朗人:中國應該押注變革
對於伊朗的抗議浪潮,中國一如既往以「不干涉他國內政」為原則作壁上觀。流亡海外的伊朗人表示,北京加入批評伊朗領導層的行列,並不會損害其利益。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通過譴責伊朗決議 中國投反對票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正考慮對伊朗人權狀況進行調查。德黑蘭則表示,西方「缺乏道德信譽」,沒有資格批評伊朗。
抗議運動是否給伊朗帶來了改變?
伊朗年輕女子在被警察拘留期間意外死亡的事件已經過去兩個月了,該國反對伊斯蘭主義政權的抗議運動開始逐漸式微。這一場轟轟烈烈的運動是否給伊朗帶來了改變?聽聽德黑蘭當地居民和性別研究學者怎麼説。
聲援國內示威 伊朗隊世界盃拒唱國歌
對伊朗國家隊而言,世界盃對戰英格蘭的比賽關乎的不僅僅是在運動場上的成就。他們在國歌響起時,以靜默表達對伊朗政權的不滿。
英情報首長警告 中俄或與伊朗抱團互助
英國軍情五處(MI5)處長週四表示,在獨裁勢力擴張及恐怖組織的威脅上,來自俄羅斯、中國和伊朗的重大威脅不斷,三國還有可能幫助彼此擴張實力。對英國而言,這三國分別造成哪些國安問題?
伊朗"叛逆"前國腳戴伊抵制世界盃
卡達世界杯開幕在即,伊朗前"足球英雄"、在中國和德國也都相當有名氣的阿裡‧戴伊宣佈拒絕應邀赴世界盃。此前他曾公開聲援伊朗國內的抗議運動。
歐盟將對伊朗實施新一輪制裁
參與鎮壓抗議活動的伊朗革命衛隊核心成員等官員及實體面臨歐盟新一輪制裁。德國多次表示支持伊朗示威者,並呼籲德黑蘭結束其暴力鎮壓。恢復2015年伊朗核協議的前景目前難以預測。
德總理怒懟伊朗「什麼樣的政府竟向自己公民開槍?」
德國總理肖爾茨對德黑蘭發出嚴厲譴責,他質問說「是一個什麼樣的政府,竟然向自己的公民開槍?」這是對伊朗外長此前對柏林發出警告的回應。肖爾茨還對歐盟發出呼籲,希望對伊朗實施進一步制裁。
伊朗首度承認曾向俄羅斯提供無人機
伊朗周六首度承認曾經向莫斯科提供無人機,但強調時間點是在烏克蘭戰爭爆發的數月前。伊朗外長強調,若烏克蘭能提出俄羅斯使用伊朗無人機襲擊該國的證據,伊朗不會坐視不理。
七國集團外長呼籲北京和平解決兩岸問題
七國集團的外長們在德國西部小城明斯特結束了為期兩天的峰會。在會後的一份聯合聲明中,G7外長們重申台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並呼籲和平解決兩岸問題。
G7外長齊聚德國: 在俄烏和中國問題上尋求一致
七國集團外長本周在德國舉行會議,討論如何在俄羅斯對烏克蘭攻擊加劇、中國日益強硬和伊朗鎮壓抗議者的背景下,更好地調整政策、保持團結一致。德國外長周四表示,G7「準備承認中國是『競爭者』和『對手』」。
德黑蘭將打造伊朗版「防火長城」?
伊朗女孩阿米尼之死掀起抗議浪潮後,德黑蘭政府多次切斷該國網路。斷網和言論審查在伊朗已是屢見不鮮的情況。如今伊朗有意汲取中國經驗打造國家內網,筑起伊朗版的「防火長城」。
伊朗抗議運動:千人被起訴 德國考慮制裁
伊朗的民眾抗議運動仍在持續。有約一千人因參加示威活動在德黑蘭受到起訴。德國總理肖爾茨和外長貝爾博克均表示,考慮對伊朗進一步制裁。
制裁讓俄羅斯經濟受傷多重?
德國兩家權威經濟研究所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雖然中國、印度等大經濟體並未參與國際社會對俄羅斯和伊朗的制裁,但制裁已明顯讓俄羅斯和伊朗的社會富裕程度下降。
伊朗政府宣佈將對德國之聲進行制裁
伊朗外交部宣佈對一些歐洲政治家、記者、機構和公司進行制裁,其中包括了德國之聲的波斯語編輯部員工。
俄羅斯在烏克蘭用無人機推動實現戰略目標
俄羅斯在侵烏戰爭中大量投入伊朗無人機襲擊該國供電供水設施以及民用住宅,目的是在冬季前將烏克蘭變成一片廢墟,讓大量難民湧入西方國家。
媒體:川普“文件門」涉中國、伊朗情報
《華盛頓郵報》援引知情人士表示,FBI今年夏天在川普海湖莊園突擊查獲的文件中,包含有關中國和伊朗的高度機密文件。消息人士還透露,若文件洩露,或會暴露美國希望對外保密的情報收集方式。
非二元性別作家洛裡松獲得德國圖書獎
瑞士非二元性別作家洛裡松(Kim de l'Horizon)以首部小說《血書》獲得2022年德國圖書獎。他將該獎項獻給正在為自己的權利而抗爭的伊朗婦女。
露發參賽引發全球關注 「英雄」運動員雷卡比回到伊朗
在10月16日於韓國舉行的亞洲攀岩錦標賽中,伊朗競技攀岩運動員雷卡比露發參賽,被認為是聲援國內抗議運動的「英雄壯舉」。她為此發表了「道歉」聲明,女權活動人士認為這是因為她受到了伊朗政府的脅迫。
誰在向俄羅斯提供無人機?
俄羅斯正在使用自殺式無人機襲擊烏克蘭。據稱這些無人機來自伊朗,但是伊朗政府予以否認。那麼情況到底會是怎樣的呢?
歐盟各國外長將討論如何「微調」歐中關係
歐盟各國外長本周在盧森堡舉行峰會,將討論向烏克蘭提供歐盟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訓練」援助。另外外長們也將討論如何「微調」同中國的關係。伊朗當局鎮壓國內抗議活動也是此次峰會的議題之一。
評論:為什麼俄羅斯人不為民主自由走上街頭?
Miodrag Soric
伊朗城市的街頭,成千上萬人在抗議。相比之下,俄羅斯顯得平靜安穩。德國之聲評論員Miodrag Soric認為,鑑於兩個國家的政權都如此殘暴,對警察的恐懼不是區別所在。
伊朗政府祭大招: 打壓異議人士 切斷網路
為了控制各地的抗議浪潮,伊朗政府大規模逮捕社會活動人士,涉及行業廣泛,包括作家、運動員、歌手、電影製片人等等。與此同時,政府也進行了嚴厲的網路管制。
她在歐洲議會演講台上掏出剪刀……
10月4日,在斯特拉斯堡的歐洲議會會場發生了這樣一幕:伊拉克裔的瑞典女議員阿比爾‧阿爾-薩拉尼在演講中痛斥伊朗當局對民眾的暴力鎮壓,為了聲援不久前在警察拘留期間死亡的年輕女子阿米尼,她掏出一把剪刀,剪短了自己的長發。
全球各地聲援伊朗民眾抗議
在伊朗當局以暴力壓制不斷高漲的抗議浪潮之時,在世界其它地方,人們走上街頭聲援伊朗民眾的反抗,支持爭取自由、人權的抗爭。
伊朗議會議長對國家穩定感到擔憂
在伊朗,持續多日的抗議活動有增無減。該國安全部隊已接到指示,要重拳出擊。伊朗議會議長表示,目前抗議活動的目的與此前有所不同,是要推翻政府。
「推翻伊朗政權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年輕女子阿米尼被伊朗道德警察逮捕拘留後死亡的事件,引發了該國自2009年以來最大規模的反政府示威浪潮。伊朗人權活動家、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伊巴迪(Shirin Ebadi)認為,這次的抗議運動可能會給伊朗帶來真正的改變。
不畏官方鎮壓 伊朗抗議活動仍在持續
儘管伊朗官方採取了嚴厲的鎮壓手段,但是阿米尼去世引發的席捲伊朗全國的抗議活動依舊持續不斷,對德黑蘭當局構成嚴重挑戰。人權組織稱,至少有83人在抗議中死亡。
伊朗一議員稱摘下頭巾的婦女等同於「妓女」
伊朗姑娘阿米尼去世引發的席捲伊朗全國的抗議活動持續不斷,德黑蘭官方稱已逮捕了1200多人。該國一名議員要求政府對抗議活動採取更強硬的態度並稱,所有摘下頭巾抗議阿米尼之死的女性都是「暴徒」和「妓女」。
伊朗女性難民圓夢成為德鐵司機
伊朗婦女索尼婭在流亡德國多年後,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她將成為德鐵火車司機。德國目前正缺乏像索尼婭這樣的技術人才。
伊朗「道德警察」:他們管些什麼?
伊朗女孩阿米尼因為衣著「不合適」而被捕致死,引發全國抗議浪潮。伊朗的「道德警察」是什麼人?他們管些什麼?
北韓否認向俄羅斯出口武器
據美聯社報導,北韓方面表示,烏克蘭戰爭期間,北韓既沒有向俄羅斯出口任何武器,也沒有向俄羅斯出口武器的計劃。北韓方面說,美國宣傳北韓向俄羅斯提供武器是企圖玷污北韓的形象。
阿米尼之死掀起伊朗抗議浪潮
22歲的伊朗女孩阿米尼因未戴好頭巾被宗教警察逮捕,在拘留期間死亡。官方聲稱阿米尼死於心臟病,但這樣的說法未能平息民憤,伊朗全國多地爆發抗議潮。
阿米尼之死引發伊朗全境抗議浪潮
一名年輕女性被警方關押期間死亡的事件引發的抗議浪潮仍在繼續發酵。人權組織宣稱,警方的鎮壓行動至少造成六人喪生。
美情報訊息:俄羅斯從北韓購買火箭炮及彈藥
據《紐約時報》報導,美國情報部門表示,俄羅斯正在從北韓購買火箭炮及彈藥。拜登政府此前證實,俄羅斯從伊朗購買了無人機並在烏克蘭戰爭上投入使用。
《撒旦詩篇》魯西迪遇刺 美國務卿稱伊朗煽動暴力
印度裔文壇巨擘魯西迪上週在紐約遇刺重傷。他的家人透露,魯西迪現已摘下呼吸器,但「仍處於危急狀態」。這位英美雙籍小說家因作品被指褻瀆伊斯蘭教,遭伊朗下達追殺令逾30載。在他遇刺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指控伊朗官方長期煽動對魯西迪的暴力行為。
維亞納談判結束:重啟伊朗核協議的進展如何?
歐盟已就旨在恢復履行2015年國際伊朗核問題協議的談判結果起草完成了「最終文本」,現由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提交各有關國家。各方是否會接受這一文本?
美稱俄欲併吞烏克蘭 伊朗大力支持普丁
美國表示,俄羅斯計劃使用吞併克裡米亞的方式來併吞更多的烏克蘭領土。這個同時,俄羅斯總統普丁已與伊朗和土耳其的領袖見面,尋求他們的支持。
普丁在德黑蘭尋找新朋友
兩個受到西方嚴厲制裁的國家,開始接近,相互給力。普丁在俄烏戰爭爆發後第一次出遠門拜訪伊朗,顯示了這一動向。
拜登中東之行:我們不會讓俄中在此有機可乘
美國總統拜登周六和阿拉伯海灣國家舉行區域峰會,他此行目的除了加強美國與中東地區的合作、並將該地區團結起來對抗伊朗之外,也希望減少中國和俄羅斯在此區域的影響力。
拜登在以色列承諾「絕不允許伊朗擁有核武器」
在以總統身份的首次中東之行中,拜登承諾,美國會繼續向以色列提供援助。他在特拉維夫稱,美以雙邊關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深入、更強固"。他也表示,永遠不會允許伊朗擁有核武器。
俄烏戰事:伊朗計劃向俄出口無人機
美國獲取的情報顯示,伊朗計劃對俄羅斯提供軍援。烏克蘭首富表示,願將部分資產上繳國家。澤倫斯基批評加拿大為北溪一號渦輪機放行。請看有關俄烏戰爭的最新要聞。
伊朗和阿根廷申請加入金磚國家
伊朗外交部發言人本周一表示,伊朗已就加入金磚國家遞交申請。據俄羅斯外交部發布的消息,阿根廷也申請加入金磚國家。
上一頁
第5 頁,共4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