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9 Kurden Irak
2009年7月24日伊拉克國內,沒有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像庫爾德斯坦那樣令人興奮。設在埃爾比爾的當地政府特別自豪,因為他們管轄的地區是全伊拉克最安全的區域。這裡,經濟得到快速的發展,投資商從世界各地爭先恐後地前往埃爾比爾。導游告訴遊人,在埃爾比爾將出現全歐洲最大的工業園地。遊人當然在詫異地傾聽,他們奇怪,庫爾德人把自己說成是歐洲人。
但是,光鮮的外表後,一切卻很不平靜。最遲2011年底,美國將從伊拉克撤走全部軍隊,但伊拉克的和平卻遠沒有實現。雖然,恐怖組織"基地"受到各方的鉗制,遜尼派和什葉派的爭吵也有緩和的趨勢,但是,伊拉克境內庫爾德人同位於巴格達中央政府之間的衝突卻沒有得到解決。最近一段時間來,特別是在埃爾比爾靠近半自治的庫爾德地區邊境一帶,不斷發生襲擊事件,原因都是尼納瓦省的阿拉伯人同庫爾德人爭奪該地區的領導權。
庫爾德地方政府的國防部長巴爾薩尼今年5月說過,美國撤軍將意味著把整個伊拉克推入災難。同他有親屬關係的政府總理巴爾薩尼也這樣警告人們,他甚至宣稱,美國撤軍將會把巴格達和埃爾比爾引入一場戰爭,除非在此之前能解決所有的爭執問題。不過,這一點現在還完全談不上。
因此,伊拉克的庫爾德人開始尋找盟友。人們記起,伊拉克境內的庫爾德地區曾在數百年的時間裡屬於鄂圖曼帝國。不過,比歷史更重要的是,土耳其似乎願意讓庫爾德人獲得一個光明的未來。國際智庫"國際危機小組"的地區負責人波普向人們解釋,庫爾德人為什麼突然轉向,朝土耳其靠攏,"在伊拉克的庫爾德人希望建立一個國家,希望這個國家有著歐洲通道,也希望這個國家有民主制度。這個國家的現狀可以類似伊朗、敘利亞和沙烏地。他們這個國家比現在的更好,可以給人們帶來希望。正是在這一點上,土耳其執政的正義與發展黨發揮了他們的強勢,該黨主張土耳其向歐洲靠近。中東國家希望有一個歐洲化的,而不是一個中東化的土耳其。"
庫爾德人投向巴格達的眼光,都充滿了恐懼。理由之一是,伊拉克總理馬利基將給予庫爾德人政治自治的腔調降低了很多。他說,他希望加強中央政權,同時削弱聯邦制影響。伊拉克總理不是去尋找各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而是主張由多數民眾表決。而阿拉伯人佔人口的多數。在中央政府以及行政管理結構內,馬利基不願保障阿拉伯人以外其他民族和宗教團體的人員比例。更難以解決的是,庫爾德人的地盤同伊拉克之間沒有明確的界限,邊境也就更談不上安全。庫爾德地區大約三分之一的領土,是沒有同巴格達商議,擅自佔領後由埃爾比爾政府實際管轄的。在邊界上,雙方民兵和士兵都荷槍實彈,武裝到了牙齒。
爭執的另一個焦點是石油城市基爾庫克,庫爾德人對該市垂涎已久,但巴格達卻絕不會輕易讓出。因此,伊拉克北部的形勢猶如箭在弦上,一觸即發,而像土耳其庫爾德族前議員哈什米這樣鎮靜的人就不多了。哈什米同巴爾薩尼家族關係密切。他說: "即便美國從伊拉克撤出軍隊,也並不說明,美國人在那裡的政治影響就全部消失了。"
他說,美國不會放棄對伊拉克發展的監督。不過在眼下,面對伊拉克國內庫爾德人同阿拉伯人之間的緊張關係,哈什米的這一說法更像是一種一廂情願的希望。
作者:Guenter Seuffert/李魚
責編: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