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發展指數首次連續兩年下降 中國排位微上升
2022年9月8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根據隸屬聯合國的國際最大無償多邊援助機構"開發計劃署" ( UNDP )周四(9月8日)發表的最新一期《人類發展指數》報告,2021年,每10個國家中有9個國家生活條件變得惡化。開發署負責人施泰納( Achim Steiner )在介紹該報告時指出,全球指數連續第二年下降。他稱,"我們必須向自己提出的尖銳問題是:我們不採取行動,原因何在?"
研究者對191個國家在醫療健康、教育制度以及生活水準等領域進行評分得出各國發展指數。 三十多年來,該指數第一次連續兩年下降。根據最新排名,瑞士是世界上最發達國家,指數為0.962;挪威和冰島幾乎與之並列。德國為0.942,排名第9,與2015年相比降5位。
中國的發展指數為0.768,排第79,值得指出的是,中國在1990年時的指數只有0.484,每年的排名都在以1.5%的速度在進步,自2015年至2021年,中國的排位上升了19位。香港則表現亮眼,以0.952的指數排第4位。
在1990年首版中,美國名列榜首,本次得分0.921,落至第21位。 尼日爾、乍得和南蘇丹在接受調查的191個國家中排名墊底。
施泰納感嘆道:"我們生活在一個非常痛苦的時代,無論是大水、乾旱、大火還是大流行瘟疫,世界從一個危機走向另一個危機,陷入搶救循環,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他指出,統計學家們觀察到,世界範圍悲觀情緒增加:七個人中有六個人稱無安全感,三分之一的人說,無法信任他人。
施泰納同時強調,由於新的計算機技術、科學或新型穀物,人類仍有可能取得進展,例如,在肯亞,經由提供大規模啟動投資,現在,該國90%的電力需求來自可再生能源。 施泰納表示,資助化石燃料的社會是在犯錯。
"人類發展指數"匯集並計算聯合國成員國國民的預期壽命、收入和受教育時間等數值,自1990年起每年公佈。施泰納指出,2021年這樣的全面下降現象前所未見,即使在約10年前的國際金融危機高峰期,也只是約10%國家的指數下降。
(德新社)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