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中文
漢語,日韓稱中國語,書寫又可稱漢文、中文、華文、唐文,語言又稱華語、中國話等,漢語是聯合國官方語言之一。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德國姑娘的中國情結
德國姑娘穆瑪麗學習中文已有七年之久。中國文化已成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她可是下了不少「功夫」學習這門語言。
2013年1月9日德國之聲DW中文音頻節目
2013年1月9日德國之聲中文廣播晨間音頻節目\n\n 《南方周末》前評論員發文指責《環球時報》評論無恥;中共政治局常委俞正聲視察四川藏區,矛頭直指達賴喇嘛;中國社科院發表報告稱社會矛盾加深,衝突增加;日本政府十年來首次宣佈增加軍費預算;谷歌總裁施密特抵達北韓進行訪問。德語媒體看中國。
2013年1月7日德國之聲DW中文音頻節目
南周事件升級 薄熙來後續 德國記者在華受阻 台灣快訊
只會中文並不夠
攻讀區域研究的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是否佔有優勢?
告別短波:德國之聲中文廣播最後一次直播節目
德國之聲中文廣播告別短波時代的最後一期60分鐘長特別節目。歡迎收聽!
天主教皇開設中文YouTube頻道無人問津
火車站裡的佛寺
德國瓦爾堡老火車站改造成了佛寺,信徒們希望以此倡導寬容和非暴力.
獨立中文筆會歡迎莫言呼籲釋放劉曉波
「趕牛節」
德國巴伐利亞州阿爾卑斯山區的居民們每年入秋都要將牛群從山上的牧場趕回山谷的牛棚,這種山區季節性輪牧漸漸形成了每年一度的傳統節日「趕牛節」。
中國欲在少數民族區大力推廣漢語普通話
德國董事忙學中文
中文成第二大職場外語
全球企業國際化過程中,外語能力成為招聘員工的一大要素,而中文是第二重要的語言。
《紐約時報》開通中文網
《紐約時報》中文網將觸須伸向中國,開通中文網。
《紐約時報》推出中文網路版
獨立中文筆會頒獎:請在害怕真相與文學
獨立中文筆會於香港城市大學舉行了2011年度頒獎,五位獲獎者缺席頒獎禮。
廖天琪:最希望金鴿能飛到中國去
生活在德國的獨立中文筆會會長廖天琪近日從德國筆會手中獲得金鴿獎。
中國獨立作家缺席倫敦書展
倫敦書展將於下周一開幕,但眾多的中國獨立作家被新聞出版總署審查之後,排除在外.
行使投票權 為中文部落格發聲
4月2日,第八屆德國之聲國際部落格大賽(the BOBs)的網上投票正式開始了。我們的國際評委以11種語言,為17個獎項,提名了187個候選部落格。
「休假式治療」與「漢語無敵」
習近平訪美期間,中國當局封鎖了媒體對王立軍事件的有限報導,有傳北京已經對王立軍做出「間歇性幻想型精神病」的醫學鑑定。資深記者高瑜認為「休假式治療」掩蓋不了,也解決不了高層的權鬥與腐敗。
甘肅發現最早的古蘭經漢語譯本
關於德國之聲
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 簡稱:DW) 創建於1953年5月3日,是德國國家級的國際廣播電台、電視台以及門戶網站。它執行法律規定的任務,在海外,多方面、綜合性的樹立德國形象。德國之聲新聞工作的重點是:代表德國以及其他各方觀察世界大事,並以獨特視角的加以評論。除此以外,德國之聲還為受眾提供了暢所欲言的論壇,它的宗旨是促進民族間的理解和交流,並推動德語的普及和發展。
陽光衛視舉行紀錄片頒獎禮
11月4日,陽光衛視在香港藝術中心舉行了"華語紀錄片頒獎典禮"。
德國學漢語青少年數量增加
在德國的中文導游; 德國「老外」著迷漢語
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遊客湧入歐洲,中文導游在歐洲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對於很多在歐洲的華人來說,相對於其他職業,中文導游入職門檻低,薪酬卻很可觀,導致越來越多的華人包括在歐洲留學的留學生,選擇中文導游為職業。 漢語,常常被視作全世界最難的語言,書寫結構和發音讓很多來自歐美國家的人望而生畏。但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學漢語的人越來越多。在德國,很多德國高校也設立了相應課程,給歐洲學生提供漢學教育。
認識中國遊客的歐洲向導
近年來,隨著中國遊客數量增加,中文導游在歐洲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對於很多在歐洲的華人來說,相對於其他職業,中文導游入職門檻低,薪酬卻很可觀。
德國"老外"著迷漢語
想深入瞭解一個國家,往往從這個國家的語言開始。漢語,常常被視作全世界最難的語言,書寫結構和發音讓很多來自歐美國家的人望而生畏。在德國,很多德國高校也設立了相應課程,給歐洲學生提供漢學教育。
德國中小學學漢語人數依然偏少
2011年7月31日德國之聲中文廣播晚間節目
新聞之後的《時事焦點》來關注:新疆喀什爆炸事件最新進展。勞爾‧卡斯楚接管古巴大權五年。節目中還將播出德語教學欄目《Radio D》。
中國海關阻止海外作家入境
7月24日,獨立中文筆會會長廖天琪、海外流亡詩人貝嶺、旅英作家馬建於深圳羅湖入境中國時,被中國海關扣押盤查。中國海關稱接上級指令,三位作家不予准許進入中國境內。
"自由與寫作"-獨立中文筆會香港頒獎
7月23日,獨立中文筆會在香港中文大學舉辦了頒獎典禮、"獨立中文筆會成立十周年及國際筆會九十周年"座談會、"自由與公民寫作"討論會等活動。多位中國知名作家與會。
瑞典計劃讓所有學校教授漢語
利比亞示威者打出中文標語
自3月17日聯合國通過利比亞設立禁飛區的決議以來,其後多國聯盟對利比亞進行軍事幹預,中國的官方媒體一直對此跟進報導,CCTV更高調譴責多國聯盟的"軍事行動"攻擊平民並致平民傷亡。在利比亞,有平民打出中文標語:"卡扎菲是個說謊者" ,網友指這是對CCTV不實報導的回應
「譯者」獲德國之聲網評最佳中文部落格獎
德國之聲第七屆國際部落格大賽落下帷幕。4月12日,大賽評委在波昂宣佈獲獎名單。具體如下:
中大深圳學院2013年招生
去年年底北京大學在香港招生。近年來在港生北上升學的同時,不少院校也有北上發展的趨勢。香港中文大學與深圳市政府於去年二月簽署合作協議,在深圳市龍崗區設立中大深圳學院,最快在2013年招生。
VOA裁減中文節目招來反對聲音
周一,美國之音(VOA)突然傳出消息,將大幅度裁減其中文節目,並集中於網路等新媒體的報導。該消息讓美國之音的員工錯愕,也在美國朝野招來反對聲音。
美國之音將取消其中文廣播和電視節目
獨立中文筆會拜訪波蘭前總統瓦文薩
上周,獨立中文筆會的代表前往波蘭訪問,受到1989年後波蘭第一位民選總統瓦文薩的接見。瓦文薩介紹團結工會同極權專制進行抗爭的經驗核心就是:要堅持,不要放棄。
梵蒂岡聖誕彌撒首度中文直播
第六屆中文網志年會"被"取消
原定11月20日在上海舉行的第六屆中文網志年會,迫於上海當局的管制被取消。年會組織方呼籲,政府應該用更為透明的管理方式對待中國網路和線下公民的聚會活動。
上海中文網志年會被迫取消
孔子還是歌德?-非洲掀起漢語熱
中國不斷增長的經濟力量正在悄悄地改變世界。在非洲也能看到這種變化。中國在非洲大量投資其所需的原材料項目。為了更好地和中國人做生意,許多非洲人開始學習漢語。
德國漢語專家談廣州的"撐粵語"抗議活動
廣州市近來發生兩次群眾集會,抗議該市政協提出的廣州電視台取消粵語播音的提議。德國波鴻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代主任韓可龍博士(Dr.Henning Klöter)對中國的方言政策發展歷史有深入的研究。就廣州的"撐粵語"抗議活動,德國之聲記者採訪了這位專家。
香港15萬人悼六四 燭光晚會規模創紀錄
為紀念北京天安門六四大屠殺事件21周年,周五夜間香港10多萬人走上街頭, 舉行了燭光悼念活動。
達賴喇嘛與中文推特網友首次對話
西藏流亡精神領袖達賴喇嘛周五(5月21日)與中文推特網友進行了首次對話,現場回答中文網友關於西藏問題的提問,為時1個小時。這次活動是應皈依藏傳佛教的中國作家王力雄的邀請進行的,旨在打開一個達賴喇嘛與中國民間社會交流互動的渠道。為此,王力雄收集了5月17日以來中文網友在"與達賴喇嘛推特對話"的谷歌匯問中的提問。
zwangzigeins
語言與數學有很強的內在聯繫,這是科學家得出的結論。科學家認為,中國同齡孩子在數學測試中的成績總比歐美國家的孩子好,是因為漢語簡單而邏輯的數字表達方式。德國學者因此倡議改革德語的表達方式,以減小孩子學習數學的困難。
《南華早報》校對編輯不懂中文 未發現圖片說明中「胡錦濤」變「胡佳」
谷歌中文搜索服務一度大面積中斷
在把伺服器從中國內地轉移至香港一周後,美國IT巨頭谷歌公司的中文搜索引擎在本周三(3月31日)出現搜索服務大面積中斷問題,谷歌公司起先承認由於自身技術問題導致此次中斷,但在幾小時後又轉而表示,此次搜索引擎故障的原因在於中國政府的「防火牆長城」。
就推特將推出中文登陸和中國網路现狀採訪漢學家、網路专家吳漠汀
本台記者Christoph Ricking就微薄推特將推出中文登陸服務和中國網路现狀等話題採訪了漢學家、網路专家吳漠汀(Martin Woesler)
五家中文網站受到破壞性攻擊
China: Fünf Internetportale protestieren gegen Zensur
Chi1401 Leipzig Dian Mo
在德語中,"專業漢語"(Fachchinesisch) 的引申含義就是"天書"的意思。對於很多德國人來說中國依然是一個即神秘又陌生的國家。但是在萊比錫卻有這樣的一群德國年輕人,他們不但熱愛學習中文,還用自己的方式和角度,讓很多德國人對中國有了更為直觀的瞭解。而這個作為中德文化交流的媒介就是一份叫作《點墨》的報紙。
上一頁
第5 頁,共8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