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採取措施打擊芬太尼化學前體 回應美國要求
2025年6月26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最近一周,中國採取一系列措施打擊芬太尼,顯示出與美國合作的訊號。
今年2月,美國總統川普称北京未能打擊芬太尼前體化學品流出,因而對北京加徵20%關稅。儘管兩國5月在日內瓦達成一項脆弱的貿易休戰,但這一關稅仍然有效。芬太尼在美國已導致近45萬人死亡。
北京則反駁華盛頓的說法。雙方就此陷入僵局以達數月,儘管中國也派出公安部副部長參加了日內瓦談判。
路透社報導稱,中國拒絕了華盛頓的部分要求,如在中共喉舌的《人民日報》頭版刊登打擊芬太尼前體的消息,對黨員進行教育,以及收緊對特定化學品的監管等。
周四(6月26日),中國國安部在微信公眾號上指責「某國面對本國芬太尼濫用情況愈演愈烈的局面,不正視和解決自身問題,反而忙於向中國甩鍋推責、污衊抹黑」。
不過上周五,中國政府多個部門的一份聯合聲明中,將芬太尼的兩種前體列入管制化學品。4-呱啶酮和1-叔丁氧羰基-4-呱啶酮被列為「易製毒化學品」。外界因此重燃希望,相關20%關稅或有望取消。
與此同時,上周四,美國駐華大使龐德偉(David Perdue)與中國公安部長王小洪在北京會晤。中國官方報導稱,中方願在禁毒等領域同美方合作。
本周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被問及有關將兩種芬太尼前體列入管制化學品時表示,這是北京履行聯合國禁毒公約的自主措施,體現中方參與全球毒品治理的態度。
有關芬太尼的工作層面的對話仍在進行中,而川普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6月5日通電話時也討論了這一議題。
中國官媒多條報導涉打擊毒品
另據中國官方媒體周四報導,今年截至6月25日,全國移民管理機構在口岸邊境地區共抓獲犯罪嫌疑人262人,繳獲各類毒品2.42噸,進一步鞏固了口岸邊境禁毒鬥爭持續向好態勢。
而在周三,中國官員宣佈,2024年1月至2025年5月,全國檢察機關共批捕涉毒洗錢犯罪700餘人,起訴1300餘人,同比上升2.1%。
最高人民檢察署副檢察長苗生明表示,北京將「斬斷犯罪利益鏈條,摧毀毒品犯罪經濟基礎」。
中國國家媒體報導,周一,前公安部禁毒局局長劉躍進以受賄罪被判死刑,緩期執行。他被控在1992年至2020年之間收受賄賂折合人民幣1.21億余元。
中國學者承認,芬太尼在美中貿易戰中的角色,對北京來說意味著不少政治包袱。
中國社科院的美中關係專家劉衛東(音譯)向路透社表示:「美國將芬太尼一事視為中方治理不善的訊號,向中方施壓,將毒品管制政治化。」
他表示:「這一背景肯定會影響中方應對芬太尼一事的態度。」
(綜合報導)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