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中國反腐風暴
反腐倡廉是中共多年來的工作重點,然而「無官不貪」也成了中國人人心知肚明的事實。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羅馬尼亞政府讓步 撤回反腐令
幾天來,數十萬名羅馬尼亞民眾走上街頭,抗議政府最新推出的減少貪腐官員被追究刑事責任的法令。如今,民眾抗議施壓取得了效果,政府開始低頭了。
羅馬尼亞爆發近30年來最大抗議活動
羅馬尼亞人沒有鬆懈,但政府也同樣沒有放棄:它堅持通過一個有爭議的、阻止貪腐官員被追究刑事責任的法令。大規模的抗議已進行了三天。
肖建華被挾回內地 "一國兩制"己不在?
有"金融巨鱷"之稱之內地"明天系"的掌門人肖建華於1月27日在香港被內地公安越境"挾持"內地事件, 再一次觸動港人神經, 擔心此案是"銅鑼灣書店事件"的翻版。評論專家認為這是對"一國兩制"的嚴重打擊。
國際透明組織:民粹主義者當政 腐敗情況惡化
反腐監督組織國際透明組織周三警告稱,人們轉向那些信誓旦旦改變現狀、根除腐敗的民粹主義政客,可能只會造成問題的進一步惡化。
資助總統密友 三星掌門人或因行賄入獄
在涉及韓國總統朴槿惠的受賄醜聞中,三星集團是朴槿惠密友崔順實的基金會最主要的資助方。韓國檢方現已申請逮捕三星集團掌門人李在鎔。
中國反腐機構何其多 德國一個都沒有?!
紀委、監察部、反貪局—中國的反腐機構可謂「疊床架屋」,名目繁多。而在德國,其實並沒有專門的「反腐衙門」。那麼問題來了:德國如何反腐?怎樣預防腐敗?
中紀委:不存在「所謂獨立的監督機構」
中紀委官員周一表示,不存在「不接受黨的領導的、所謂『獨立』的監督機構」。同時,中紀委提出籌建「國家監察委員會」來推進反腐。
牆外文摘:港台有多少覆轍可以重蹈?
香港可能像中國內地那樣出現制度性腐敗嗎?蔡英文如何讓台灣避免成為美中交易的盤中飱?
中國前國安部副部長馬建被「雙開」
中紀委網站周五發布消息稱,對中國國家安全部原副部長馬建「嚴重違紀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後,做出對其開除黨籍和公職處分,移交司法。據媒體報導,馬建曾與已被判刑的令計劃、李友交往密切。
德語媒體:撼動全球格局的中國崛起
本周末,德語媒體關注「北京版」的慕尼黑安全會議。該會議主席認為中國的再次崛起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的全球戰略問題」。另外,新「核心」習近平對黨員幹部的不滿,也是德媒的關注焦點。
朴槿惠心腹引起風波
韓國女總統朴槿惠心腹的一樁重金行賄醜聞引起了人們對總統的不信任。朴槿惠涉嫌與這一家族多年保持非同一般的密切關係。
長平觀察:從嚴治黨,唯有三權分立
中國媒體盛贊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時評人長平認為,唯有權力分設,方能還政於民。
媒體:中美加緊外逃官員引渡
據中國媒體報導,中美司法部門加快了引渡5名被通緝的外逃官員以及針對「分享沒收資產」協議的談判。報導稱,5人中包括「紅色通緝令」上的頭號逃犯楊秀珠和許超凡,而備受外界關注的令完成則沒有被提及。
「永遠在路上」,要走向何方?
中共十八屆六中全會召開之際,中紀委和央視聯合製作的反腐主題專題片《永遠在路上》在每晚黃金檔播出。有專家表示,這是近30年來「罕見的表演」,讓人聯想起蘇聯大清洗時期和延安整風運動。
六中全會定新規,高唱「反腐進行時」
中共十八屆六中全會正在進行中,主題是「全面從嚴治黨」,制定有關黨內生活的新規。與此同時,中國各大媒體配合地發文,聚焦反腐敗。
北京軍委大樓前近千名退伍軍人示威
據路透社報導,北京有數百人在中央軍委的一棟大樓前示威,抗議退伍軍人遭受到的不公待遇。
不只「獵狐」 還要「獵贓」
隨著中國在海外「獵狐」,追捕遣返經濟案嫌犯的成就越來越大,中國公安部門已經將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放到追回腐敗官員轉移到海外的巨額財產上。
中國首次從法國「獵狐」成功
據新華社等中國官媒報導,中國公安日前在法國警方的協助下,成功將一名「獵狐行動」所通緝的嫌疑人押解回中國。中國公安部表示,這是中法引渡條約2015年生效後,中法兩國間首次成功引渡逃犯。
令計劃兄長令政策被訴涉嫌受賄
據中國最高人民檢察署消息,山西省政協原副主席令政策涉嫌受賄一案,由最高人民檢察署指定江蘇省人民檢察署偵查終結後,移送江蘇省常州市人民檢察署審查起訴。令政策是兩年多前落馬的前「大內主管」令計劃的哥哥。
巴西檢察署欲起訴前總統盧拉
盧拉曾是巴西乃至全球最受歡迎的政治家之一。該國檢察署日前卻表示,盧拉在總統任期內嚴重瀆職,並是"腐敗網路最高指揮官",因此將正式對他提起訴訟。巴西最高法院近日將就是否啟動訴訟程序作出決定。
如何紀念毛澤東?
本周五是毛澤東逝世40周年紀念日。接近北京高層的人士透露,有關紀念活動可能規格較低,至少在北京如此。而中國的毛派們仍致力於捍衛毛澤東的地位。
中共發布"問責條例"劍指權力"一把手"
今後那些領導不力、造成嚴重事故後果的黨內領導幹部將面臨更嚴肅的"問責"懲罰,尤其是黨組織的主要負責人。周日(7月18日)中國發布的《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進一步顯示中共反腐的強烈整治訊號。
"周永康背後的男人"曹永正獲刑7年
被中國媒體稱為"國師"、周永康密友的曹永正,因非法轉讓、倒賣土地使用權、行賄案一審被判處7年有期徒刑。周五(7月8日)湖北宜昌中院做出上述判決。
「獵狐2016」 中國尋求加強與西方合作
中紀委發文稱,目前與中國簽署引渡條約的多是發展中國家,而腐敗分子主要逃往西方發達國家,因此要加強與這些國家的合作。
中國環保部前副部長受賄案開庭
在中國,與環境污染相關的抗議事件層出不窮,而環保部門現在還要為自身的「違紀問題」頭疼。去年該部便受到中紀委的批評。本周一,環保部前副部長張力軍被控受賄240餘萬元。
「百名紅通人員」36號返回中國自首
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日前發布消息稱,中國反貪「紅色通緝令」百人榜上的一名女性近日自願從澳洲返回中國自首。中紀委發現,外逃人員「神通廣大」,有多重身份,甚至有人已經當上僑領。
周永康侄子獲刑12年,被罰5900萬
繼妻兒雙雙獲刑後,前中共政治局常委、政法委書記周永康的侄子也被判入獄12年,並被處以5900萬元罰款。
山西一把手:如今官員不敢腐
在習近平轟轟烈烈的反腐運動之下,山西成為了一個「打虎」主戰場。周二,省委書記王儒林做客中紀委網站,稱該省如今「不敢腐的氛圍日益濃厚」。
國際足球總會監督機構負責人辭職
國際足球總會監督機構負責人斯卡拉周六宣佈辭職,以抗議大會一項決定。這一舉動無疑讓國際足球總會剛剛開始的改革進程面臨挫折。
力推彈劾總統 巴西議長遭解職
巴西眾議院議長庫尼亞周四被暫停職務。庫尼亞被視為正面臨彈劾程序的巴西總統羅塞夫的宿敵。
體壇反腐,談何容易
中紀委通報了體育總局系統內17名紀檢幹部被約談的消息,強調要以「零容忍」的態度糾正體育賽事背後的不正之風。在國際體育界醜聞不斷的同時,中國體壇的反腐也在艱難進行。里約奧運會舉行在即,中國能否真的擯棄「金牌至上」觀念?
腐敗成風的西班牙小鎮
在拉姆埃拉人們知道怎麼用風來賺錢,成群的發電風車讓這個下班牙小鎮名利雙收。然而,現在風向已經變了。
長平觀察:"四二六"社論的污名之旅
人們是否還記得《人民日報》"四二六"社論?時評人長平認為,它開啟了至今仍未止步的污名化議程設置。
德語媒體:高爾夫球場和中國房價的命運
房地產仍然是牽動中國經濟發展的命脈,中國一、二線城市房價繼續如日中天的暴漲。另一方面,許多靠高爾夫球場上打「擦邊球」的開發商在習近平反腐大潮中的命運。這些都是德語媒體關注的話題。
德國經濟界腐敗案件有所減少
經濟界經常會有轟動性的腐敗事件曝光,難道經管人員毫無法律意識嗎?安永會計事務所
媒體:中國暫停G20「反腐敗工作組」
據路透社報導,今年的G20主席國中國年初暫停了一個「反腐敗工作組」,以「反腐敗論壇」代替。消息人士稱,原因是沒有中國企業願意領導該工作組。
德語媒體:爭相討好中國
周二的德語報刊,關注了推特新任大中華區總經理陳葵引發的爭議,以及中國共產黨與高爾夫球的恩恩怨怨。
習近平提議規範幹部家屬經商行為
本周一,習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上強調,應當規範幹部家屬的經商行為。兩周前披露的 「巴拿馬文件」顯示,包括習近平在內的多名中國高層領導的家人在境外開設有離岸公司。
維權律師葛永喜因評論「巴拿馬文件」被短拘
根據推特等網路社群網站的消息,中國維權律師葛永喜本周五曾一度被中國警方帶走,據稱原因是他在社群網站上對涉及「巴拿馬文件」的中國領導人發表的諷刺性評論。最新消息顯示,葛永喜目前已獲釋放。
巴拿馬新詩和「剩女」心聲
中國輿論審查機構將與巴拿馬文件相關的訊息嚴密封鎖,但還是有網民的諷刺詩受到了德語媒體的關注。此外一部關於中國「剩女」的宣傳片也引發了有關婚姻與社會的討論。
警方突擊搜查「巴拿馬文件」涉案律所
「巴拿馬文件」涉案律所莫薩克•馮賽卡(Mossack Fonseca)又遇到新的大麻煩。
澤林視點:缺乏信任的疫苗
先是毒奶粉,現在又是失效疫苗。德國之聲專欄作者澤林認為,最近曝光的這場醜聞,消磨了中國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其程度甚至超過任何一起腐敗大案。
德語媒體:巴拿馬文件之「薄谷開來篇」
《南德意志報》本周四發表了題為「太子黨」(Die Prinzlinge)的文章,結合已知消息以及「巴拿馬文件」最新披露的訊息,重新構筑了中國「太子黨」呼風喚雨的「政治驚悚劇」。
"巴拿馬文件":巴拿馬人怎麼看?
"巴拿馬文件"讓這個中美洲國家經歷著四面埋伏,不過,該國不明白究竟錯在哪裡,它自認為銀行和金融系統已是非常透明。
冰島總理迫於"巴拿馬文件"壓力宣佈辭職
記錄了世界各國名人政要及其家屬財富訊息的"巴拿馬文件"曝光後,第一位被"巴拿馬文件"壓倒的國家領導人已經出現。
齊普拉斯和他的反腐「十字軍東征」
左翼政治力量領導的希臘政府宣佈在國內全面打擊腐敗。不過批評人士認為,政府的新舉措不過是為了轉移公眾在節約計劃上的注意力。
「屍位素餐式」腐敗怎麼治?
中國總理李克強近日再次強調「為官不為也是變相腐敗」, 「國務院將繼續開展大督查」。專家指出中國目前庸政、懶政的問題嚴重,但是也有解決辦法。
醜聞即機遇? 萬達成FIFA頂級贊助商
中國首富王健林表示,國際足球總會(FIFA)的腐敗醜聞為中國的大企業提供了機遇。贊助FIFA,將有助於實現中國「偉大的足球夢想」。
長平觀察:誰是中國慈善業的老鼠屎?
中國慈善法草案引發輿論熱議。時評人長平認為,真正的問題在於:官方目的並非促進慈善業健康發展,而是全面控制。
德語媒體:權力欲與大清洗
《明鏡周刊》刊文說,世界需要一個具有遠見的中國,而不是一個充滿權力欲的偏執政權;《南德意志報》則稱,當今中國一切上綱上線,開放政策行將就木。
上一頁
第4 頁,共15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