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於2022年10月16日在北京召開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二十大前夕 網傳北京四通橋驚現反習標語
中共二十大召開前夕,北京一座立交橋上驚現抗議標語的影片和圖片在不受中國政府審查的社群網站上廣泛流傳。中國當局立即出動維穩力量,在事發現場和牆內網路上力求做到查無此事。
七中全會公報: 兩個確立、發揚鬥爭精神、堅持反台獨
二十大前的十九屆七中全會閉幕,會議公報提到過去5年是「極不平凡的5年」,不僅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香港由亂到治、堅持一中反對台獨,還發揚了鬥爭精神,對外維護國家尊嚴。除此之外也強調對習近平的「兩個確立」。
二十大之後 習近平將籌備「統一大業」?
如果習近平如外界預測獲得第三屆任期,台海兩岸的關係會變得更加不穩定嗎?一些政界人物和學者已經開始對可能到來的台海戰爭發出警訊。
反對「與中國脫鉤」北京稱讚德國總理肖爾茨
中國外交部在周三表示,積極評價德國總理肖爾茨和歐盟貿易專員「支持全球化、反對與中國脫鉤」的表態。不久前剛有媒體報導,這位德國總理將於二十大後訪華。
二十大分析: 中共最高權力層將如何改組?
中共二十大即將召開,中央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委哪些人將留任,哪些人將離開?可能會出現什麼極端情況?路透社對此進行了情景分析。
中共二十大:習近平的權威堪比教宗
在即將召開的中共二十屆黨代會上,習近平想要打破以往的任期限制,謀求毛澤東時代以來最高程度的集權。即便是現在,中國的政治自由空間也已經遠遠小於十年前。
標語與彈窗、維穩與清零:北京為二十大預熱
距離二十大僅剩數日,北京除了增派人力站崗之外,也進一步加強了進京的防疫措施,以確保這場五年一度的大會順利舉辦。在微博上,部分北京居民抱怨收到了「彈窗」警示,導致日常生活受到影響。
十年間,習近平是如何鞏固與積累權力的?
習近平積累權力的方式,包括一錘定音和日積月累。路透社請專家分析了習近平加強權力控制、登上權力巔峰的手段和方法。
二十大開幕之際 中國官媒再挺清零政策
在外界紛紛猜測中共二十大過後,中國可能會放鬆嚴苛的新冠管控措施,重新向世界打開國門的同時,官媒《人民日報》近日的一篇文章澆滅很多人的希望。
分析:誰來擔任中國總理?
即將召開的中共二十屆黨代會上,習近平預計將獲得第三個任期。但是,除了「習核心」外,中共最高領導層的其他人選似乎都還是未知數。美國智庫「亞洲協會政治研究所」日前就此發布了場景研究。
專訪黎安友:習近平是一個控制狂
中共即將於10月16日召開20大,而在各界預期習近平將獲得第三任之際,美國著名漢學家黎安友(Andrew Nathan)告訴德國之聲,即便面對多種內憂之際,習近平的政權應能挺過任何潛在內部風險。
習近平到底是怎樣的人?
由於無法接觸到習近平或他的任何核心圈子成員,學者們只能通過研究他的早期經歷和講話來瞭解他。有人認為, 「他真的有一個夢想,希望看到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也有人說,「這個領袖臉皮薄,固執,獨斷專行。」
二十大,誰會入常?
針對中共二十大新一屆常委名單,目前存在諸多分析和傳言,總書記習近平是否連任?誰將接任李克強成為國務院總理?所謂「七上八下」的規則是否繼續適用?顯然,準確預測中共高層內部的人事更迭很難,但這並不妨礙人們去窺探和揣測黑匣的游戲規則。
嚴苛防疫 讓中國旅遊勝地錯過旅遊旺季
新疆、雲南、內蒙古等地出現疫情,中國當局再次祭出嚴格的防疫封控措施。時值10月旅遊黃金周,但是中國多處旅遊勝地都因疫情錯過旅遊旺季。而已經將清零防疫與個人政治權威等同起來的習近平,不太會在短期內更改防疫策略。
中共二十大入常名單決定政治精英自主性多寡
美國研究中共精英政治的著名學者、加州大學聖地亞戈分校政治學教授史宗翰撰文指出,無論習近平是否會對「七上八下」的規則進行修改,二十大後黨內精英層對習近平的依賴性都會增加,新形成的政治平衡將決定未來幾年中國政治決策的模式。
新疆暫停離疆客運列車 二十大前防疫情外溢
新疆週二宣佈暫停所有離疆客運列車,烏魯木齊所有人員暫不離烏,嚴防疫情外溢,「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環境」。新疆歷時數月封控,民怨四起,防疫為何仍不見效?官方承認多項防控短版。
余文生談獄中艱苦 憂維權律師遭北京「清零」
中國著名維權律師余文生刑滿獲釋逾半年後,接受德國之聲訪問,他首度細述過去4年在中國監獄裡的經歷。他說,在中國持續打壓下,二十大後中國維權律師的前景並不樂觀,國際社會的支持至關重要。
二十大召開在即 中國式「維穩」全面展開
中共二十大召開的日期越來越近,無論是針對金融市場,還是針對維權異議上訪人士,強勢維穩措施已經全面展開。包括執行維穩政策的公安系統本身,同時也是被維穩的對象。
中共二十大的七大看點
無論是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之前,坊間有關習近平可能被軟禁的猜測,還是公眾對召開後中國終於可以放鬆防疫政策,讓人民的生活重回正軌的希望。所有的這些都多少證明了一個事實:中國最高政策層的思路和動向好似黑箱,只能讓人臆測。
中共二十大代表名單公佈 習近平被軟禁傳言上推特熱搜
9月25日,中國宣佈中共二十大代表選舉工作已「順利完成」,並公佈了2296名出席二十大的代表名單。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預計將在二十大後連任。但數日來,有關習近平被軟禁的傳言在推特上登上熱搜,引起西方媒體關注。
北京拋統一橄欖枝 台陸委會堅拒一國兩制
中國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周三表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並稱兩岸統一後,台灣可以實行不同於「祖國大陸」的社會制度。不過台灣方面再批此種說法為「一廂情願、罔顧事實」。
習近平掌權十年 中共從缺乏紀律到過度集權
各界預期習近平在下個月的二十大後將續任中共領導人,德國之聲訪問兩名長期研究中國政治的學者,請他們剖析習近平如何透過過去十年,為自己史前無例的第三任期鋪路。
中國傳媒大學爆疫情遭封 北京加強防疫迎二十大
北京化工大學9月6日才剛爆發校園聚集感染。本周五(9月9日),同樣位於北京的中國傳媒大學又傳出發現新冠陽性病例,該校緊急宣佈實行封閉管理,將485名有接觸疑慮的學生集中隔離。
中國收緊管控 中秋至二十大嚴防本土疫情
中國最近每天都測得上千例新冠本土病例,隨著長假期和中共黨代表大會臨近,官方再收緊防控措施,以期在未來一個多月壓制大規模本土疫情。
中共二十大:李克強去向?習近平人事佈局?
習近平可望在二十大取得史無前例的第三任期,繼續大權在握。儘管如此,派系競爭、對習的不滿似乎正在幕後醞釀。為鞏固權力,習會否打破「七上八下」潛規則?誰將「入局入常」?
中共二十大:習近平連任後的對台政策
中共二十大對未來的兩岸關係會有什麼影響?德國之聲訪問了兩位人在中國的學者,一位是在中國任教的台籍學者,一位是涉台事務研究的中國學者,請他們解讀中共20大之後,未來5年可能會出現的新對台政策。
二十大在即 北京化工大學爆疫情
北京再爆發校園群聚感染,週二(9月6日)新增14宗本土確診病例,大多與北京化工大學昌平校區有關 ,這也讓中共20大前首都防疫壓力大增。
新華社提「三個一分鐘」專家:二十大前擁習
新華社社長傅華日前撰文提出「一分鐘都不離開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的視野」等「三個一分鐘」論調,強調新華社必須讓習思想成為「時代最強音」。有專家指,官媒高調擁習是在二十大前釋放信號。
中共二十大在即 成都深圳等33城疫情再起
中國正面臨新一波疫情考驗,多達33個城市實施部分或全部封控,影響超過6500萬人。疫情最嚴峻的成都已經宣佈延長封控3天,深圳則展開分級封控。外界關注,本輪疫情會波及即將到來的二十大嗎?
栗戰書即將訪問俄羅斯等四國 參加東方經濟論壇
中國官方9月4日披露消息: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栗戰書將於9月7日至17日,對俄羅斯、蒙古、尼泊爾和韓國進行正式訪問,並在俄羅斯出席東方經濟論壇。栗戰書被看作中國政界第三號人物,將是俄烏戰爭以來訪俄的中國最高級別官員。
中共二十大將於10月16日召開
中共黨全國代表大會每五年召開一次,期間將產生新一屆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習近平預計也將開始其第三任期。
李克強南下 習近平北上: 釋放了哪些訊號?
近日,中共高層似乎已經結束了夏日的北戴河會議,重回公眾視野。「一把手」習近平和「二把手」李克強分別北上和南下,在遼寧和廣東進行了考察。對於這兩位領導人的行程和細節,媒體和公共輿論進行了聚焦和解讀。
習近平:中共20大將定調黨要舉什麼旗走什麼路
中國官媒新華社週三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省級領導人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當前中國在國內和國際舞台上,正面臨著比以往更複雜的風險和挑戰。而即將到來的中共20大將會定調黨在新徵程上「舉什麼旗、走什麼路」。
長平觀察:李克強,從「好總理」到「英明領袖」?
中共二十大之前,輿論對於「習李鬥」有了更多的猜想。時評人長平認為, 「習降李升」的結論太過牽強,而且中國模式的核心並不會隨著領導人姓氏更換而改變。
消息人士: 「我認為,他想要的是類似加冕儀式」
儘管中國外交部稱有關中方邀請德國總理肖爾茨、法國總統馬克宏等歐盟四國領導人11月赴華的消息是「假新聞」,但有歐盟方面的高階消息人士再次向《南華早報》證實確有其事。該消息人士稱,這些歐盟國家目前正在考慮如何處理。
李克強閉口不提「清零」 反對「大水漫灌」
雖然「李升習降」的說法在政治體制不透明的中國無法得到任何證實。但中國總理李克強確實於二十大召開前在官媒頻繁亮相,也閉口不提「清零」。同時在本周三的一次國際會議上,他兩次提出不搞「大水漫灌」的概念。
「未來五年」北京常態化防疫? 官媒急刪四字
中國真的會在未來五年常態化防疫嗎?為什麼官方媒體要緊急刪改內容?這是中共二十大之前的官員表態,還是純粹是場意外?
中共規範離退休幹部「聽黨話、跟黨走、不妄議大政方針」
中共發布離退休幹部黨建設工作的相關規定,要引導離退休幹部黨員自覺「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大是大非面前對黨忠誠、為黨盡責。
分析:為什麼上海疫情不會阻斷李強的仕途?
上海應對新冠疫情的方式激怒了上海市民,同時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不過路透社報導指出,現在幾乎沒有跡象顯示上海市委書記李強會在政治上受挫。
傅政華被正式逮捕 被指「政治野心極度膨脹」
前中國政法系統高官傅政華在3月底被「雙開」。中紀委當時的措辭極為嚴厲,指傅政華參加孫立軍政治團伙,「從未真正忠誠於黨和人民,徹底喪失黨性原則,政治野心極度膨脹」。此案如今被移送檢查機關,中國官方稱「最高檢依法對傅政華作出逮捕決定」。
2022後中國對台策略解析
北京近日不斷宣傳「解決台灣問題總體方略」,各方也傳出,2022下半年中共會在二十大對「台灣問題」提出新對策,德國之聲專訪兩位專家,讓你用一篇文章看懂未來兩岸局勢可能發展。
中紀委全會落幕一周後「三隻老虎」被打
中共中央紀委、中國國家監察委周一對外通報,原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委員蔡鄂生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原國家糧食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徐鳴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原委員孟祥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2022——習近平的「絕對權力」之年?
對於中國來說,2022年是至關重要的一年,這不僅僅是因為2月份即將舉行的冬奧會。從政治角度看,已經在位將近十年的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預計將在秋天召開的中共二十大後再次連任。而習近平目前究竟掌握了多大權力?他在黨內和民眾中間的威望和支持度又
專訪:習近平藉第三份歷史決議凌駕毛鄧
中共六中全會內容密不透風,台灣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王信賢分析該會最大看點,以及習近平在會後的地位變化。熟悉中共歷史的王信賢也就過去的經驗,深入分析接下來的中共領導人接班安排以及人事佈局。
中共召開六中全會 官媒先炒氣氛
此次會議將通過中共歷史上第三個「歷史決議」,可能顯示習近平的自我形象期許——「是與毛澤東和鄧小平並列,還是僅僅與毛澤東平起平坐?」
李家超掌政務司 開啟「警察治港」時代?
在「愛國者治港」方針下,香港官場大換血,港府第二把手丶政務司的職務,首次由警察出身的官員擔任,被指是「武官」凌駕「文官」。北京有何盤算?
中國副總理劉鶴仕途引關注
近日,主管經濟事務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接連成為國際媒體關注的話題,其中涉及劉鶴之子的「幕後交易」和中共高層的人事安排。
上一頁
第2 頁,共2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