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中國
中國,為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政權的統稱。現今在國際的行使「中國」主權的政權,主要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德國候任總理擔心被中國商品「淹沒」
即將在5月出任新一屆德國總理的梅爾茨4月18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警告,隨著美中貿易戰的持續,德國市場可能會被來自中國的進口商品淹沒。近期,歐洲已經有不少中國問題專家就此風險提出過警告。
人權組織:國際連鎖飯店助長中國迫害維吾爾人
維吾爾人權項目報告指出,美國希爾頓、法國雅高級團等知名連鎖飯店持續在新疆營運,甚至擴張業務。這些飯店可能涉及強迫勞動,恐怕成為中國政府侵害維吾爾人權的共犯。
長平觀察:中國宣傳機器也成了「甲亢哥」?
長平
美國網紅「iShowSpeed」(甲亢哥)結束了他的中國直播之旅,而中國宣傳機器還處在「甲亢」餘波中。時事評論作家長平提出了一連串有關大外宣的疑問。
中超浙江隊加蓬外援布彭扎賽前墜樓身亡
警方已排除刑事案件。中國球迷對中超浙江隊在布彭扎剛剛去世仍堅持進行比賽感到憤怒。
中國戰俘在烏克蘭新聞發布會上
4月14日,烏克蘭舉行新聞發布會,兩名中國戰俘與媒體見面。他們表示,希望中俄烏之間能把他們交換回國。他們還表示,俄羅斯「給予我們的都是謊言,都是假的」。
台灣國防部:62名台灣軍人持有中國居住證
台灣民眾領有中國居民身份證近期引發熱議。台灣國防部長顧立雄周三在立法院聽證會上表示,62名持有中國居住證的台灣軍人將被禁止接觸情報和機密資料。
中國戰俘現身烏克蘭記者會 專家:俄或想拉中國入夥 但無所回報
兩名中國戰俘出現在烏克蘭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否認派遣任何軍事人員參與對烏作戰。專家稱,不應高估中國對其社媒的絕對控制。此外,專家認為,俄羅斯可能想拉北京入夥,像與北韓那樣,但沒有什麼可以提供給中國作為回報。
美國擬利用關稅談判逼迫全球「脫鉤」中國?
《華爾街日報》日前援引美國政府圈內人士稱,華盛頓正試圖利用與世界各國的關稅談判來迫使他們限縮與中國的經貿往來,從而打擊中國的經濟、減少習近平的談判籌碼。不過,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格曼對這一計劃高度懷疑。
德語媒體:5%的增長目標懸了?
媒體看中國
《科隆城市報》發表評論認為,美國總統川普挑起了貿易戰,但截至目前,形勢似乎對他並不樂觀。《新蘇黎世報》分析稱,中國今年實現5%增長目標的計劃恐怕會落空。
中方敦促美方停止"威脅和訛詐" 指責關稅戰失控升級
川普本周宣佈的新關稅將部分中國產品的進口稅率推高至245%,白宮表示這是「中方報復行為的結果」。中國商務部隨後發表聲明稱「美方已將關稅工具武器化、泛政治化至完全荒謬的地步」,中方將「無視美方毫無意義的數字游戲」。
中國一季度經濟超預期增長 對美出口激增前景仍暗淡
中國今年第一季度經濟增長超出預期,得益於製造商在美國加徵關稅前加速出貨。然而,隨著美中貿易戰不斷升級,分析人士警告稱,出口強勁可能難以為繼,中國經濟面臨新的重大挑戰。
中美關稅戰:中國任命李成鋼為新貿易談判代表
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之際,中國於本周三突然宣佈更換貿易談判代表。前駐世貿組織(WTO)代表李成鋼接替2022年起擔任該職的王受文,並兼任商務部副部長。專家解讀此舉可能意味著中方希望以新面孔打破中美談判僵局。
貿易戰再升級:中國下令國內航空公司暫停接收波音飛機
據彭博社周二(4月15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訊息報導,中國已下令其航空公司暫停接收波音飛機。分析人士指出,美中兩國不斷升級的關稅對抗,可能導致雙邊商品貿易陷入停滯。
中國籍戰俘出席記者會,警告同胞「不要參加這場戰爭」
周一,烏克蘭軍方在基輔舉行了一場記者會。兩名被俘的中國籍士兵希望中國政府能夠將他們交換回國,並警告其他中國公民不要前往參戰。無法判斷他們是否自願發言。
中國通緝三名美國國安局駭客
中國方面周二表示,正在通緝三名美國國家安全局的特工,後者被指控在今年2月的哈爾濱亞洲冬季運動會之前和期間攻擊了賽事的訊息系統、試圖竊取運動員個人隱私。哈爾濱警方還指責美國加州大學、弗吉尼亞理工大學也參與了網路攻擊行動。
客座評論:川普接聽得到習近平的電話嗎
鄧聿文
在北京將美國關稅提高到125%,以及華盛頓對電子和半導體等部分產品進行關稅豁免後,雙方按下了關稅戰的暫停鍵。政治評論員鄧聿文認為,現在市場的期待是:川普还是習近平會主動拿起電話打給對方?
中國暫停稀土出口 川普欲「深海囤金」以抗衡
作為對美關稅的反制措施,中國自4月4日起限制部分關鍵稀土金屬和磁體出口,廣泛影響國防、能源及汽車等行業。相關出貨已在中國港口陷入停滯,全球高科技製造業面臨供應鏈中斷風險。《金融時報》披露,川普正籌劃囤積深海金屬資源擴大聯邦金屬儲備,以應對
到底脫不脫鉤?美財長要和中國簽「大協議」
川普4月14日表示,可能會暫時免除此前對汽車徵收的進口關稅,以便相關企業有時間調整供應鏈。但華盛頓也啟動了針對藥品、半導體等產品的特別關稅調查。與此同時,美財長貝森特表示,最終會和中國達成「大協議」。
電詐園區受害者逃亡未遂 百餘人仍滯留緬甸
270多名非洲裔人口在緬甸被困超過兩個月後,試圖逃離拘留營,擔心再度被送回電信詐騙集團,但行動遭軍人攔阻,最終無奈返回。
日軍艦和習近平同步 同時到訪柬埔寨
日本政府本周二宣佈,兩艘日本海上自衛隊掃雷艦將於本周五訪問柬埔寨的雲壤海軍基地,這是該基地在中國資助擴建工程完成後首次接待外國軍艦。
柬埔寨稱已將台灣涉詐嫌犯「送中」 台北嚴正抗議
柬埔寨本周二表示,其在三月底逮捕了一批包括台灣人在內的「中國籍罪犯」,並將其移交中國當局。此正值習近平訪柬之際。台灣外交部對此表示強烈不滿,指柬方漠視國籍管轄原則,配合北京「強行送中」。
中美貿易戰中國民眾不擔心 專家:中國商品轉向歐洲或如海嘯
中美關稅升級到驚人的程度。受訪的中國民眾表示不擔心。專家稱,中國商品轉向歐洲如同海嘯;關鍵看,歐中如何溝通。
德語媒體:川普的關稅豪賭
媒體看中國
《南德意志報》評論認為,同川普达成「卑躬屈膝」式的協議,對習近平來說完全不可接受。《法蘭克福匯報》稱,川普的關稅政策矛盾重重、舉棋不定,這不僅削弱了美國的全球信譽,也讓談判對手看穿了白宮缺乏戰略定力的現狀。
習近平訪越 「竹子外交」現新難度
中美關稅戰升級之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本周開啟東南亞三國訪問之旅,首站越南。河內此刻正與美國展開關稅談判,據路透社報導,為免受美懲罰性關稅,越南準備對經其領土轉運至美國的中國商品加強管控。習近平則稱中越「志同道合攜手前行」。
電子產品關稅僅短期豁免 川普:沒人逃得過
上週,美國政府出人意料地宣佈,來自中國和其他國家的部分電子產品將不受高額關稅的影響,雖讓企業暫時鬆一口氣,但隨後川普和多位美國官員表態此舉只是暫時的,而且接下來還會針對半導體展開國安調查。
中美博弈加劇之際 習近平出訪東南亞三國
周一開始,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將開始為期五天的東南亞訪問行程,這也是今年習近平首次出訪。中國正在努力加強同東南亞國家的經貿關係,以應對美國高額關稅帶來的衝擊。
牆外文摘:美中貿易戰最糟糕的意外後果
牆外文摘
有評論認為,川普对華貿易戰可能不會有好結果,不僅損害兩國經濟,甚至殃及對亞洲乃至全球的供應鏈和貿易關係,或許還將帶來最糟糕的意外後果
中國安踏收購德國狼爪
德國戶外服裝製造商 Jack Wolfskin 將被出售給中國。總部位於香港的體育用品集團安踏體育(Anta Sports)計劃以2.9億美元的價格收購這家來自德國黑森州伊德施泰因(Idstein)的公司。
中國商務部長:美關稅將對貧困國家「造成嚴重傷害」
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批評美國關稅政策,稱其將對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最不發達國家,造成「嚴重傷害」,甚至引發人道主義危機。與此同時,台灣也開始與美展開關稅談判,力圖保護其出口商免受32%關稅。
關稅巨浪下 美國玩具店主憂心忡忡
美國商店貨架上的玩具和派對用品絕大多數都來自中國,隨著川普不斷提升對華關稅,玩具零售業前途未卜。
中國對美關稅再提高至125%
在川普总統宣佈暫緩實施「對等關稅」、唯獨對中國繼續加徵至145%後,北京次日也將美國所有進口商品課以125%稅率。
受川普关稅衝擊 中國亞馬遜賣家被迫漲價或撤離
川普将對華關稅提高至125%,令中國跨境電商企業面臨巨大成本壓力。眾多亞馬遜賣家已漲價應對,甚至考慮撤離美國市場。業內人士警告稱,這將對中國中小企業帶來沉重打擊,或將導致大規模失業。
澤倫斯基發布中國俘虜受審影片 北京繼續含糊回應
烏克蘭方面4月8日披露有兩名中國公民在為俄軍作戰時被烏軍俘獲,現在更是公佈了俘虜受審問的影片。其中一人稱,他繳納了30萬盧布自願前來參戰,目的是換取俄羅斯國籍。中國外交部則不斷強調,中國公民應避免參加任何一方的軍事行動。
客座評論:烏克蘭曝光俘虜中國兵透露出怎樣的訊息
張俊華
數百個中國人在幫普丁當炮灰,此舉並非是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的原意,所以他們也希望中國政府解救。但中方否認了該事實的存在,實際上就是拋棄了他們。而且官方也給自己抹了黑。
暫停關稅後川普将貿易戰火聚焦中國,習近平會打電話嗎?
川普宣布對高額關稅按下暫停鍵,全球股市應聲上漲,但唯獨對華關稅不降反至145%。中美貿易戰持續升級。美國商務部長表示「兩國領導人可電話溝通共同解決」,但專家認為目前時機尚不成熟。
川普暫緩加徵對等關稅90天 中國遭排除
川普週三宣佈對部分國家暫緩徵收「對等關稅」90天。但是與美國互祭巨額關稅的中國則被排除在名單外。此外,川普也宣佈把對中國的關稅進一步增加到145%,反制中國最新公佈的報復性關稅。
德語媒體:川普的關稅將盟友推入中國懷抱
媒體看中國
川普最新發布的關稅計劃中,東南亞國家也未能倖免。這些關稅是否會損害美國在東南亞地區的信譽,進而間接助力中國在該地區的經濟與戰略佈局呢?
德國知名中國問題專家:中國比美國更有韌性
德國知名漢學家韓博天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美國將對華關稅加到104%,說明這場貿易戰已經進入了真正的災難性階段,全球都必須為中美硬脫鉤做好準備。同時,他也認為,由於北京為這種局面已經未雨綢繆了許多年,因此中國人比美國人更能耐受這場衝突。
面對關稅衝擊 Temu與DHL合作 轉戰「本地化」
面對美國加徵關稅和停止小額包裹豁免,中國電商Temu另闢蹊徑,通過「本地對本地」計劃減少關稅的影響。如今該公司在德國找到了強大的合作夥伴——DHL。
中國宣佈第二輪反制關稅:對美國進口商品追加至84%
美國對華的「對等關稅」最新一輪生效後,中國的反制措施也繼續出台:對原產地美國的進口商品從原先的34%一律加徵至84%。有專家指出,比關稅更嚴峻的將是中國對稀土的管制。
中國小額包裹輸美將被征90%關稅
在川普正式啟動對等關稅措施,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04%的高額關稅的同時,來自中國電商的小額包裹也將被課以高額關稅。
馮德萊恩呼籲李強避免關稅戰再升級
周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和中國總理李強通電話,強調了穩定對於世界經濟的重要性。她也表達了對於美國關稅可能導致大量中國商品湧入歐洲市場的擔心。李強則強調,在這個地球村,沒有國家可以「獨善其身」。
美媒:中國商務部曾阻止Shein將生產線轉移海外
據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報導,在川普公布對等關稅計劃之前,北京方面聯繫了Shein等中國公司,建議他們不要通過從其他國家採購來實現供應鏈多元化。
德語媒體:中國揮起了大棒
媒體看中國
4月2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一系列貿易夥伴實施「對等關稅」。兩天之後,中國做出強烈回應,宣佈也將對所有美國進口商品加徵34%關稅,並對稀土實施出口管制。中美之間「以牙還牙」的關稅戰將如何發展,引起了德語媒體的廣泛關注。
中美貿易戰之際:「國家隊」中央匯金增持 以期阻止股市下跌
中美關稅爭端之際,「國家隊」投資者中央匯金發布公告,將增持以捍衛市場穩定。自川普宣布加徵關稅以來,上證指數下跌7.6%,不過低於日本日經指數13%的跌幅。
川普:若非美國關稅 中國已同意TikTok交易
美國總統川普周日表示,若不是因為上周對中國加徵的關稅,北京原本會同意出售TikTok的交易。
柬埔寨雲壤海軍基地升級後正式啟用
周末,柬埔寨雲壤海軍基地升級項目正式完工,該項目由中國出資興建。軍港啟用第二天,中柬雙方在此舉行了聯合軍演。
川普新關稅引發全球市場震蕩:中方迅速反制,歐亞非態度各異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大規模加徵關稅,引發全球市場劇烈動蕩。中國率先反制,歐洲醞釀回應,亞非各國立場分化。新一輪全球貿易緊張局勢迅速升級,動搖了原有的國際貿易秩序。
牆外文摘:川普关稅幫了中國一個大忙
牆外文摘
有評論認為,經濟關係走到哪裡,政治關係就會走到哪裡。川普的關稅政策是傷害美國經濟和創建一個日益以中國為中心的地緣政治體系的又一大步。
立陶宛議長質疑對台合作成效 暗示尋求修復立中兩國關係
立陶宛議會議長斯克維爾內利斯公開表示,與台灣的經濟合作不符合預期,並批評政府在涉台政策上的「過度樂觀」且過於「冒險」。在立中兩國關係持續緊張的背景下,立陶宛政府似乎也在悄然謀求對華關係正常化。
上一頁
第9 頁,共200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