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中國
中國,為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政權的統稱。現今在國際的行使「中國」主權的政權,主要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中國遣返大量脫北者 韓國提出抗議
韓國統一部就多個人權組織的說法稱,中國東北三省的多數北韓居民被遣返的消息似乎屬實,韓方已就此向中國提出抗議。人權組織稱,被遣返者將面臨北韓當局的監禁或被處以極刑。
德語媒體:光伏產品價格猛跌 是中國的錯?
歐盟外交最高官員波瑞爾今年曾兩度推遲訪華,《商報》介紹了他周四開啟的中國之行最重要的看點;《法蘭克福評論報》則關注了中國光伏產品大舉佔領歐洲市場後引發的反彈。
四通橋事件一周年:中國體制催生「孤膽英雄」
一年前的中共二十大前夕,一名男子在北京海淀區一座立交橋上打出「不要核酸要吃飯…不做奴才做公民」以及呼籲罷免習近平的橫幅。自由之家研究主任王亞秋向德國之聲表示,中國的嚴密監控、打壓導致出現這種「孤膽英雄」;而他的行為產生深遠的影響。
路透社:劉振立有望接替李尚福成為新防長
多名知情人士向路透社透露,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劉振立有望被任命為新一任中國防長。現任中國防長李尚福已超過六周沒有公開露面。分析人士還稱,該任命可能在香山論壇前宣佈。目前,華盛頓已接受了中方的香山論壇邀請。
歐盟外交高級代表波瑞爾抵中國 將與王毅會談
在兩度推遲行程之後,波瑞爾終於在本周四抵達中國進行訪問,預計將與中國外長王毅等人討論歐中關係、貿易以及烏克蘭戰爭議題,此行也為今年計劃舉行的歐中峰會奠定基礎。不過,歐盟「去風險」策略會不會影響歐中關係,仍有待觀察。
美國譴責中國要寮國遣返人權律師盧思位
美國周三譴責將中國人權律師盧思位從寮國遣返中國的行為,要求中方提供有關他目前的詳細訊息,並保證生病的盧思位獲得醫療照護。
客座評論:北京對待哈馬斯的模式
政治學者張俊華認為,北京在這次以色列、哈馬斯戰爭中的表現,基本上是繼承了處理烏克蘭戰爭的模式。雖然有不少背景上的不同,但 不管如何,北京的表現,凸顯當前民主陣營與威權、獨裁政權陣營的緊張與對立。
中斯達成初步債務協議 IMF不知情?
中國官方近日表示,中國進出口銀行同斯里蘭卡就涉華債務處置初步達成一致。斯里蘭卡周三對此表示歡迎。不過據彭博社報導,正要與斯里蘭卡舉行債務重組會談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此似乎事先並不知情。
美海軍水手認罪 承認向中國提供軍事機密
駐加州的美國海軍水手趙文恆承認自己接受賄賂並向中方洩露軍事機密,並將面臨最長20年的監禁。與此同時,其餘被指控洩露國家機密的嫌疑人的審判也在進行中。
哈馬斯恐襲以色列:中方確認3名中國公民喪生
哈馬斯上周末對以色列發動恐怖突襲,無差別殺害平民。中國外交部12日確認有3名中國公民在衝突中不幸遇難。
澳洲華裔記者成蕾獲釋 中國: 刑滿驅逐出境
澳洲总理阿爾巴尼斯周三向媒體證實,自2020年起被中國政府以「間諜罪」定罪並被拘留三年的澳洲籍华裔記者成蕾已經獲釋,並已返回到墨爾本的家中與家人團聚。中國外交部強調,中國司法機關依法審理相關案件並作出判決。
中國駐舊金山領館遭車撞 駕駛高喊「中共在哪」
一名身份不明男子駕車衝撞中國駐舊金山總領事館,被指高喊「中共在哪」,隨後遭到警方擊斃。中美共同譴責此案的同時,事件會否影響催生可能的拜習會?
中國海警稱驅離菲律賓炮艇 菲軍方反駁
中國海警宣稱於黃岩島附近驅離了一艘菲律賓炮艇,但菲律賓軍方批評中方所言並非事實,而是中國方面的「政治宣傳」。
中國:「一帶一路」合同價值超過2兆美元
中國周二宣佈,其「一帶一路」倡議自2013年起已在全球範圍內累積了兩兆美元的合同額,並且沒有國家因參與『一帶一路』而陷入債務危機。專家則對其中的債務數字存疑,指金額很有可被低估。
專家:中國"零敵人"政策經受現實考驗
哈馬斯對以色列發動恐怖襲擊後,以色列空襲加薩地帶。中國外交部呼籲各方克制,重申兩國方案是根本出路,並表示中國是以巴共同的朋友。然而,以色列並不認同這一表態。中國再次陷入地區衝突的交叉火力之中。
習近平會舒默:「修昔底德陷阱」非必然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周一與到訪的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一行會晤。習近平強調,「修昔底德陷阱」並非必然。專家表示,中國以較高規模接待美國訪團,顯示出兩國正尋求緩和雙邊關係,並為拜習會鋪路。
汽車闖入三藩市中國總領事館 駕車者被警方擊斃
當地時間10月9日,有人駕車衝入三藩市中國總領事館簽證部後的男子。警方表示,駕車者已被警方擊斃,事件原因目前仍在調查中。
德語媒體:中國欲打造「美麗新疆」形象
《法蘭克福評論報》關注中國政府最新的新疆政策,當局希望為新疆建立新形象並促進觀光業。 「瑞士德語廣播電視」則觀察到越來越多受良好教育的中國人移民歐洲,專家解釋了此現象的背景與影響。
研究報告:中國新一代潛艇對美國的海底監測構成挑戰
中國新一代潛艇研發計劃的推進,進一步加劇了潛艇軍備競賽。預計中國新型潛艇的超高隱身技術將對美國及其盟友追蹤監測這些潛艇的能力構成挑戰。
中國延長「貿易壁壘調查」至台灣總統大選前夕
中國商務部周一公告,鑑於情況複雜,將延長對台貿易壁壘調查3個月至2024年1月12日,即台灣總統選舉前一日。陸委會批評北京的做法完全出於政治動機,呼籲回歸WTO機制展開協商才是解決問題之道。
美參院多數黨領袖敦促中國支持以色列
正在中國訪問的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向中方高層表達了不滿。一是針對中國在最新巴以衝突中的態度。二是有關美國公司在中國的經商環境。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中國難題」
中國及其專制盟友正在利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相互照應,避免受到真正的監督。
世界銀行: 中國困境威脅東亞經濟
作為世界主要經濟引擎之一的中國經濟萎靡不振,這對整個東亞造成了沉重的壓力。但世界銀行表示,只要一個行業的改革就可能會帶來復甦。
美中AI"科技戰"在中東打響
新的美國出口限制旨在阻止AI助力晶片流入中國。但許多問題仍無答案。
德語媒體:大國夾縫間的小國命運
《南德意志報》刊評指出,親北京的候選人當選馬爾地夫總統,並不一定會讓這個印度洋島國的日子更好過,畢竟在中印之間搞平衡具有極高的難度。《新蘇黎世報》則注意到專制國家有結盟對抗的趨勢,認為要想阻止習近平稱霸世界,西方最好先幫助烏克蘭人戰勝普丁。
向中國出賣機密 美國退伍軍人被捕
一名美國退伍軍人10月6日從香港返回三藩市時在機場被捕,他被指控非法持有並試圖轉交機密國防訊息。美國聯邦司法部稱,這名退伍軍人此前還試圖通過電子郵件向中方提供機密資料。
歐盟外交與安全事務高級代表波瑞爾下周訪華
歐盟官員表示,歐盟外交與安全事務高級代表波瑞爾將於下周訪問中國。波瑞爾的中國之行今年已兩度推遲。最近一次是在最後一刻被中國方面取消。
消息人士: 中越正在為習近平下月或訪河內做準備
越南對於中美這兩個超級大國的重要性與日俱增。繼拜登之後,習近平也將訪問河內?據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報導,相關行程在籌備中,但尚未最後確定,雙方對於聯合聲明以及其中是否提到「命運共同體」這樣的具體內容也還在商議中。
客座評論:中美競爭,前景如何?
本文作者認為,無論華為為代表的高科技民營企業,還是過去十幾年長足發展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都預示著中國經濟未來中短期內的產業升級,可能無懼於美國的封鎖和打壓。
阿富汗外長:絕不允許阿境內出現破壞中國安全的活動
阿富汗塔利班政權的代表向中國承諾,將對中國的安全威脅視為對自身的威脅,絕不允許在阿富汗境內出現任何破壞中國安全的活動,也會保障在阿中國人的安全。
德語媒體:中國經濟政策或開始重返實用主義
中國國家網信辦近日發布的有關數據跨境流動的法規徵求意見稿明顯放寬了先前擬將收緊的數據跨境流動法規。《商報》文章認為,這可能是中國經濟政策重返實用主義的一個訊號。「金融市場世界」關注了十一黃金周表現出的新趨勢。
拆不拆華為設備?德國跨黨派政治家批評德鐵
近日,來自德國不同黨派的多位政治家齊聲批評德鐵繼續使用華為組件,稱這是「短視且致命的」。不過,德鐵如果更換全部華為組件,需要付出高昂的代價。而且,德鐵方面強調,德國政府並未直接發出警告,也沒有給出避免使用華為的正式建議。
聯合國貿發會議:中國增長放緩 但不會出現嚴重危機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秘書長周三表示,對中國經濟困境的憂慮是被誇大的,北京還有相當大的財政手段空間。
芬太尼泛濫成災 美國宣佈對中國實體和個人實施制裁
周二,美國宣佈對中國一個生產和銷售毒品用化學品的網路實施制裁,這些化學品當中也包括在美國引起毒品危機的芬太尼。
德國8月出口連續第二個月下降
因全球市場需求疲軟,德國8月份出口連續第二個月出現下滑,進口也意外出現下降。德國8月對中國的出口環比增長1.2%。
歐盟正式啟動電動車反補貼調查
10月4日,歐盟委員會宣佈正式啟動針對中國產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並稱已經掌握「充分證據」。調查須在13個月之內完成,馮德萊恩稱如果能夠證明存在扭曲市場的不公平競爭,歐盟將「果斷採取行動」。
德語媒體:晶片之爭,中國巧妙出牌
《新蘇黎世報》的一篇評論指出,中國冷靜面對美國在晶片領域的制裁和管制,沒有憤怒地拍案而起,而是深思熟慮、巧妙出牌。《商報》則發表評論稱「中國風電企業做對了很多事情」,因此可以突飛猛進、進入新市場。
客座評論:中共三中全會什麼時候召開?
時間已到10月,但是關於中共三中全會外界沒有聽到半點訊息,這是頗不尋常的,以致許多人懷疑習近平是否會召開這次全會。
選項黨領導人因「襲擊威脅」取消公開露面
在中國社群網站上被稱作「人間清醒」的德國極右翼政黨領導人魏德爾(Alice Weidel)因襲擊威脅,取消出席最近的公開集會。
歐中關係:歐洲制定新制裁工具
歐盟議會周二的主要議題基本上是圍繞中國。議員們為制定一項新的貿易工具掃清了道路。
十年,一兆:「一帶一路」為中國收獲幾何?
2013年習近平的兩次講話宣告了「一帶一路」倡議的誕生。在這十年裡,該倡議遍及150多個國家,投資總額超過1兆美元。然而輝煌的數字無法掩蓋很多投資項目面臨的問題,如今的「一帶一路」又遇到了哪些新困難?
史上首次 美眾議院議長麥卡錫遭罷免下台
今年初才上任的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意外遭到罷免下台。麥卡錫數月前曾與台灣總統蔡英文在加州會面、引發中國不滿,因而為兩岸民眾廣知。他這次為何遭共和黨內「逼宮」?
德語媒體:台海戰爭是顯而易見的危險
《商報》指出,北京可能擔心隨著時間推移,對台動武的成功機率會下降,或許會想抓住當前時機發動進攻。《時代線上》認為,中國電動車在價格、性能和軟體上還未優於德國競爭對手,但若忽視其潛力就太傻太天真。
IMF主席支持改革擴大中國投票權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在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對可能賦予中國更多投票權的改革表示支持。她同時警告,若該組織仍沒有足夠財政支援來援助陷入困境的國家,將造成「毀滅性」後果。
「利空出盡」?中國恆大復牌後股價暴漲
中國恆大和恆大物業的股票在上周四停牌後於周二復牌,股價在開市後跳空高開,令不少投資者感到吃驚。與此同時,有知情人士對《華爾街日報》稱,有關部門正在調查許家印是否試圖向海外轉移資產。
中國黃金周提振經濟信心?學者:影響有限
中國自9月29日開始到10月6日迎來今年最長假期「黃金周」,官方估計國內旅遊人次上看近9億人次,可望創造超過7800億元人民幣的收入。不過,中國正努力擺脫經濟困境,學者認為,這次長假帶出的經濟效益有限。
英國簽40億英鎊合同打造核潛艇抗衡中國
英國國防大臣對美英澳AUKUS聯盟的核動力潛艇項目發表聲明稱,英國與軍工企業貝宜系統簽訂40億英鎊合同打造新潛艇,此舉是為抗衡中國在印太地區的軍事野心。
印尼雅萬高鐵正式啟用
十月二日,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宣佈全長142公里的雅萬高鐵正式投入使用,這條高鐵是印尼和東南亞境內的第一條高鐵線路,速度最高可達每小時350公里。
收買網紅、控制外媒 中國遭美批操弄資訊
美國政府28日再度發表報告批評中國在全球操縱資訊,詳列各種例證,直指北京不只透過網路社交媒體影響全球輿論,更在非洲等地區控制媒體,藉此傳播虛假、帶有偏見但有利於中國官方的訊息。對此,中國外交部反駁稱美國「炮製」虛假訊息。
背棄印度?親中人士當選馬爾地夫總統
在第二輪選舉中,馬爾地夫親中人士穆伊祖擊敗了謀求連任的薩利赫,成功當選總統。這也意味著作為印度傳統友鄰的島國馬爾地夫很可能倒向中國。
上一頁
第52 頁,共200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