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中國
中國,為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政權的統稱。現今在國際的行使「中國」主權的政權,主要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歐盟對兩家中資光伏企業展開反補貼調查
周三,歐盟宣佈對兩家中國背景太陽能電池板企業展開調查。這兩家企業涉嫌接受補貼,布魯塞爾擔心,這類補貼令歐洲企業在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
裡外難做人! 樂隊「回春丹」稱「中國台灣」惹風波
大陸搖滾樂團「回春丹」首次赴台開唱,行前在社媒上發文「從廣西到中國台灣」而惹怒台灣網友,在台北的演唱會也引來大批民眾舉旗抗議,隨後的演出也遭砍。而樂隊急刪IG貼文的舉動並未止血,反而招致大陸網民嗆聲。
中國國台辦:願幫台灣救災 網民:請派解放軍
4月3日台灣發生強震後,海峽對岸的中國國台辦也表示高度關切並願意提供協助。在微博等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中國網民對受災民眾表示慰問。不過,也有不少網民認為「救災要靠解放軍」、「空軍海軍應立刻登島」。
德語媒體:相互需要的德國與中國
為什麼中國近期發起了「魅力攻勢」?為什麼德國不能出於地緣政治而拒絕和中國的合作?奧地利《標準報》以及德國《商報》就此展開了分析。
中國宣佈緬甸再次移交352名「電信詐騙嫌犯」
中國駐緬使館稱,兩國警方再次展開聯合行動,352名中國籍嫌犯移交給中方。中方稱,去年以來已累計4.8萬名中國籍嫌犯移交給中方,目前緬北網路詐騙形勢已明顯好轉。
世銀:中國經濟今年難「保五」
世界銀行公佈最新報告指出,儘管東亞及太平洋地區的開發中經濟體成長速度仍快於其他地區,但受到中國經濟放緩拖累,加上地緣政治緊張情勢惡化等因素,為區域經濟成長展望蒙上陰影。
德語媒體:物美價廉不代表就有銷路
性能出色、價格親民的中國電動汽車是否會全面佔領歐洲市場?《法蘭克福匯報》認為,中國品牌暫時還欠缺拓展銷路的軟實力。《世界報》則把目光轉向了台灣,讚揚十年前的太陽花學生運動阻擋了專制中國的擴張、支持了全球民主事業。
客座評論: 「馬習二會」是「老朋友」敘舊,不必期待北京有政策突破
時評人鄧聿文指出,台灣前總統馬英九4月1日西進大陸,這次和去年的一個最大不同,就是此行的政治意涵強。鄧聿文認為,北上北京,如果同習近平見面,從馬英九的角度說,大概是要提升他作為前總統的剩餘價值。
歐洲議會黨團主席:歐盟氣候政策讓中國佔了便宜
歐洲議會人民黨黨團主席韋伯在接受媒體訪問的時候批評歐洲對燃油車的禁令是一個嚴重的產業政策錯誤,因為「這讓中國從中受益太多」。
南中國海局勢緊張 菲總統下令加強海上安全
菲律賓總統馬科斯下令要求菲政府加強海上安全協調,以應對維護領土完整與和平所面對的「一系列嚴重挑戰」。一段時間來,菲律賓和中國在南中國海地區圍繞存在主權爭端海域的矛盾衝突一再升級。
牆外文摘:中國政府將鎮壓表述為「法治」
有評論認為,中國政府將鎮壓表述為「法治」,來香港旅遊的人往往看不到這座城市經久不衰的繁華外表下正在發生的變化,也讓世界其他國家認識不到香港的現實。
馬英九訪中11天行程公佈 未提「馬習二會」
台灣前總統馬英九將於4月1日至11日率領「大九學堂」20名青年學子前往中國參訪交流。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周日對外公佈參訪行程,訪團將於4月7日抵達北京。
中國製造業PMI指數重回擴張區間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公佈的數據,今年3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8%,這是時隔5個月之後首次回升到枯榮線以上。
德國一家光伏初創企業如何逆風而起
德國光伏市場很大程度被中國廠商佔據。儘管如此,德國初創企業Sunmaxx仍在擴大產能,這是為什麼呢?
德語媒體:靠補貼抗衡中國?後患無窮!
瑞典電池廠商Northvolt在德國建廠,並視作抗衡中國製造商壟斷的希望。不過,Northvolt獲得的高額政府補貼,引發了《南德意志報》、《新蘇黎世報》等德語區報刊的抨擊。
美國加碼限制AI晶片出口中國
根據目前的法規,美國政府限制高性能AI晶片向中國出口。現在,白宮進一步收緊了限制,今後凡是含有AI晶片的電子設備都將面臨出口管制。與此同時,美國與日本正醞釀在AI等高科技領域深化合作。
港媒:中國新任「網路沙皇」蔡奇已上任
有消息人士向《南華早報》透露,中共政治局常委蔡奇已被任命為中共中央網路安全和訊息化委員會主任。有分析人士認為,這一舉動表明,習近平正在向親信放權,並尋求形成一個新的權力結構。
替電動車業者發聲 中國商務部長傳訪歐
路透社獨家消息指出,王文濤4月會帶著比亞迪等業者造訪歐洲,討論歐盟對中國電動車產業的反補貼調查。歐盟曾稱不排除施加更高的關稅,而這可能讓中國廠牌難以繼續在歐洲擴大市場。
德語媒體:「要同中國開展對話 不要自說自話」
巴伐利亞州長索德爾對其剛剛結束的中國之行表示滿意。他強調,在同中國打交道時,保持對話渠道,要比「自說自話」重要得多。
乘搭中國發展快車的信心從何而來?
在今年的博鰲論壇上,中國人大委員長趙樂際高調歡迎外國投資、乘搭中國發展的快車。但中國的債務問題仍然積重難返,加上同美國的地緣衝突,怎樣讓投資者重拾信心?橋水基金創始人達利歐建議去槓桿和寬松貨幣,否則中國將失去10年。
華春瑩稱記者篡改影片引抗議 菲總統稱不會後退
中國外長助理華春瑩在X平台發圖稱,菲律賓補給船上的許多記者篡改影片,將菲律賓塑造為受害方。這引起在菲外國記者協會的抗議。菲總統馬科斯表示,面對北京的威脅,不會退後。
美情報機關: 中國藥企悄悄轉移美智慧財產權
路透社從兩名知情人士處獲悉,美國情報官員今年2月底對正在制訂生物技術安全法案的國會參議員表示,中國製藥企業藥明康德在未經許可的情形下將美國智慧財產權轉移到中國,從而損害美國國家安全利益。
民調:近半數美國民眾支持禁用或剝離TikTok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CNBC新近進行的一次民調顯示,近半數受訪美國民眾都支持對TikTok予以禁止或強制剝離。不過在年輕一代美國人當中,反對禁止TikTok的比例明顯增高。
又是好朋友了?跌宕起伏的中澳關係
過去幾年裡,澳洲和中國的經貿和政治關係一步步走入低谷,直到2022年澳洲工党執政後才有所改善。中國商務部終止對澳洲进口葡萄酒徵收關稅,以及中國外長王毅訪問澳洲,凸顯了兩國關係的升溫,雙方關係也依然存在一系列棘手的議題。
全面松綁限制 中國房地產才能恢復元氣?
如何能讓中國房地產真正恢復繁榮?太盟投資集團執行董事長單偉建表示,中國房地產尚未轉危為安,政府應該全面松綁限制,讓市場恢復自我調節。在此前幾天,中國央行行長潘功勝曾表示「房地產市場已出現一些積極訊號」。
習近平晤荷首相: 限出口無礙中國科技進步
在會晤到訪的荷蘭首相呂特時,習近平表示,「脫鉤斷鏈」沒有出路,認為割裂產業鏈只會導致分裂和對立,任何勢力都無法阻遏中國科技發展進步。此前,應美方壓力,荷蘭限制了對晶片製造至關重要的光刻機對華出口。
德語媒體:削弱普丁不符合中國的利益
《時代》周報發表評論,認為中國不適合扮演俄烏戰爭調停者的角色,因為中國給普丁撐腰,已成戰爭的一方;《經濟周刊》預測,不久後每4輛在歐洲銷售的電動車中有一輛來自中國。
客座評論: 中菲南海衝突的危險性大過台海
鄧聿文
時評人鄧聿文指出,當今世界上兩個最危險的地方是台海和南海。而且僅就今年而言,中國和菲律賓在南中國海圍繞著幾個島礁的爭奪,其危險性要大於台海。「菲中之間的這種『老鼠玩貓』的游戲,時間長了老鼠總有被貓咬著的時刻」。
習近平會美商高管 只是「拍照作秀」?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落幕之後,習近平另與美國企業高層會晤,強調中美應該「求大同,存小異」。與此同時,今年的「博鰲亞洲論壇」也在海南登場。專家怎麼看中國這一系列盼提振外商投資的活動?
德語媒體:歐美商界盼加入中國的新質發展
《商報》關注了北京舉行發展論壇,指出在企業高層的眼裡,中國市場的地位尚無法取代;《法蘭克福評論報》發現越來越多的中國銀行結束或減少了同俄羅斯的支付關係。
巴基斯坦發生恐怖襲擊 五名中國人喪生
周二下午,巴基斯坦境內中方承建的一個水電站工地附近發生恐怖襲擊,事件中共有七人喪生,其中包括五名中國工程技術人員。
解碼中國:小心翼翼地重新接近澳洲
澳籍華人楊恆均被中國司法機關判處死緩,香港再次收緊國安立法:中國外長在澳洲的访問被一系列負面新聞所籠罩。儘管如此,北京依然在努力尋找中澳關係中的共同利益。
專家:中國芯趕超其他國家 至少還需10年
有全球最大半導體展會之稱的SEMICON China在上海舉行。美國對中國晶片出口管制的背景之下,北京加速推動本土產業,有業界人士認為,美國施加的限制越多,國內一些企業的發展越快。然而也有專家指出,想追趕上世界其他國家,中國至少還需10年。
抗衡中國汽車電池?Northvolt在德國建廠
德國總理、經濟部長剪綵,7億歐元德國國家補貼加2億歐元擔保,成立僅七年的瑞典電池初創企業Northvolt在德國建廠,既被視為新能源的希望之星,也引起對大筆國家補貼的質疑。
習近平將會晤美企高管 李強不搶上司風頭
今年的中國發展論壇已落下帷幕,李強總理沒有像去年那樣與外企總裁們一起座談。他的上司習近平將於周三會見美企大佬。
防範中國威脅 台軍出動愛國者等進行防空演練
3月26日台灣軍方進行了一次防空演練,動用了美制愛國者導彈以及高射炮。台軍表示,將加強訓練以應對中國軍方在台海周邊地區的「入侵行為」。
長平觀察:第二十三條,西方的失敗
長平
第二十三條立法讓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環境雪上加霜,中共放棄競爭了嗎?時評作家長平認為,香港在經濟輸給新加坡,就是中共在政治上的勝利。
美英制裁中國駭客 紐西蘭也出面指控
美國情資顯示,與中國國安部有關的駭客團體常透過「假電郵」方式竊取個資,因此跟進英國,對相關人士祭出制裁。3月26日,紐西蘭也首度指控中國參與駭客行動。英國則在當天召見了中國大使館臨時代辦。中國又怎麼說?
英政府批評中國駭客攻擊
英國政府周一就針對該國選舉委員會以及議員的駭客攻擊作出譴責。這些駭客行動被認為與中國政府有關。相關個人和公司受到制裁。
德語媒體:為什麼對中國技術下禁令無濟於事?
在西方禁止以華為為代表的中國技術的同時,中國也在加快同西方技術脫鉤的步伐。《明鏡線上》注意到外媒報導中國淘汰英特爾等的時間點。《商報》的評論則指出,禁止好的技術沒有意義。
中國網民怎麼看莫斯科試圖將恐襲「栽贓」給烏克蘭?
莫斯科近郊音樂廳恐襲事件是誰干的?前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在微博上轉發「恐襲事件嫌疑人企圖向烏克蘭方向逃脫」的帖子,招致中國網民幾乎一邊倒地反對「栽贓」烏克蘭。不過,美國問題專家金燦榮表示「莫斯科恐襲應該不是美國干的」,也被一些粉絲罵。
菲律賓就中國海警水炮攻擊提出「最強烈抗議」
3月25日,菲律賓外交部召見中國大使館臨時代辦,抗議中方上周末在南中國海的「攻擊性行徑」。菲防長還警告,將訴諸國際仲裁來維護菲律賓在該海域的領土主張。北京則奉勸馬尼拉「懸崖勒馬」,並指責美國挑撥。
巴伐利亞州長索德爾訪問中國 要當"敲門磚"
從1975年基社盟主席施特勞斯訪華至今,巴伐利亞歷任州長都是北京的常客。現任州長索德爾此次訪華前,一再強調他在中國期間不會同聯邦政府"唱反調",但會有不同的側重點。
"網暴"風波中 鐘睒睒登胡潤排行榜中國"首富"
在中國知名的胡潤全球富豪榜將農夫山泉創始人鐘睒睒列為中國"首富"。鐘睒睒近日稱自己被"網暴",他所創立的農夫山泉公司被指控"媚日"。
中國承諾保障外資平等競爭 德企業不看好
中國發展論壇25日閉幕,本是外企高層與中國官方直接互動的重要場合,但今年少了高管與總理的座談會,對外企參與論壇的吸引力降低。儘管中方承諾將保障平等競爭,但部分德國企業似乎不太買單。
牆外文摘:武漢新冠疫情原本可望得到遏制
學者楊大力在新著中指出,2019年底新冠疫情在武漢爆發之後,儘管當局迅速啟動了一系列應急響應,但在最初關鍵的幾周裡,各種失誤、審查、政治利益和適得其反的舉措都延誤了阻止病毒的傳播。
IMF總裁:中國面臨岔路口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周日在北京表示,中國需要通過經濟政策「重塑自我」,以加快解決房地產市場危機,並促進國內消費和生產率的提高。
媒體:中國要求政府機構電腦淘汰英特爾、Windows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中國推出新採購標準,要求政府機構和國企電腦逐步淘汰英特爾、美國超微AMD,另外,中國也試圖淘汰美國微軟Windows作業系統。
普丁的權利游戲:俄羅斯轉向亞洲
再次勝選的俄羅斯總統普丁越來越向東方靠攏,並深化與印度和中國的關係。這兩個國家對俄羅斯有多重要?全球最大國家俄羅斯又能為中印帶來什麼好處?
樓市取消印花稅 大陸買家紛紛到香港置業
新冠疫情令香港房地產市場經歷了長達三年的低迷時期。數周前,港府宣佈取消外籍買家的印花稅,目前樓市正在快速復甦,其中來自中國大陸的買家在新房銷售中的佔比已達三成。
上一頁
第36 頁,共200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