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中國
中國,為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政權的統稱。現今在國際的行使「中國」主權的政權,主要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中國興奮劑事件 國際奧委會力挺WADA
世界反興奮劑組織(WADA)處理中國 23 名游泳運動員藥檢呈陽性事件的爭論中,國際奧委會IOC主席巴赫表示支持該機構。本周五(4月47日)接受法新社採訪時他表示:「我們對世界反興奮劑組織和相關規定充滿信心,該機構遵守了他們的規定。」
送走布林肯後 中國軍機飛越海峽中線
據台灣國防部稱,中國解放軍於當地時間周六上午又在台灣附近區域進行海空聯合巡邏,其中12架軍機飛越海峽中線。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日前剛剛結束對中國的訪問,強調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
重重壓力之下 中國放寬跨境數據傳輸限制
不久前,中國網信辦CAC發布新規,國際貿易、學術合作、跨境製造和營銷等不包含個人訊息或重要數據的活動免除數據出境安全評估。對在華德國汽車企業來說,這一最新發展可能是一個利好消息。
續航奇跡 氫能造
對於許多質疑電動汽車的人來說,氫能源才是未來人類低碳出行的發展方向。一家來自中國杭州的公司,在今年德國漢諾威工業展上,拿出了令人興奮的產品。
德語媒體:增強中國軍力就是威脅德國利益
圍繞德國另類選擇黨高官助理實為中國間諜一事,德語報刊繼續展開熱議。《每日鏡報》認為,德國另類選擇黨之所以親北京,是因為其根深蒂固的反美思潮。《商報》則進一步指出,威脅德國國家安全的不僅僅是中國間諜行為,德中合作的很多領域都存在風險。
長平觀察:中國興奮劑風波,難以完成的調查
長平
世界反興奮劑組織(WADA)指派瑞士檢察官科提爾對中國遊泳運動員涉嫌服用興奮劑事件進行獨立調查。時事評論作家長平認為,比最終可能查出大規模違規造假更為可悲的是,我們根本就不會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
布林肯會晤習近平 稱中國對俄軍工支持引憂
布林肯訪華行程尾聲之際會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布林肯談及北京提供的物資支持了莫斯科軍工業,敦促中國應對這一問題。此外,他還談及台灣、南中國海、人權等議題。
北京車展 德國廠商逆境中仍樂觀
4月25日,本年度的北京國際車展拉開了帷幕。不論是中國本土還是外國的汽車廠商,紛紛拿出了最新的電動車型。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似乎已經完全步入了電動時代。曾經高高在上的德國車企,如今在中國的日子並不好過。
WADA審核中國興奮劑事件 外界仍存質疑
中國23名游泳選手興奮劑檢測陽性一事,國際反興奮劑組織受到壓力,稱將對自身的處理程序進行獨立審核,並派團隊對中國的反興奮劑項目進行評估。批評認為,真正的調查應由獨立運動員代表進行,並包括實地採訪中國的涉事賓館工作人員、運動員和教練。
德語媒體:禁用TikTok 誰能受益?
美國國會通過強制剝離TikTok的法案,引發了德語區報刊的高度關注。《新蘇黎世報》認為,這並不會解決真正問題,反而會讓臉書等TikTok競爭對手獲益。《奧格斯堡匯報》則批評德國奧運代表團在同一天選擇TikTok作為贊助商。
馬克宏:歐洲「必須表明它絕不是美國的附庸」
法國總統馬克宏表示,如果歐盟不能實現 「戰略自主」,就可能受到來自美國、俄羅斯和中國競爭的威脅。他呼籲制定 「可靠的」歐盟防禦戰略。
布林肯對中國"不公平貿易行為"提出關切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周四與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會晤時,就中國的"貿易政策和非市場經濟做法"提出擔憂。中國外交部回應稱,中方一貫按照市場原則開展經貿合作。
面對面外交很重要!布林肯在上海發布影片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已抵中國進行為期三天的訪問,這是他一年之內第二次訪華。抵達中國後,他發布一段以夜上海為背景的影片,其中也透露了此行的目的。
德國大學也曾為中國間諜出力?
據德國《萊茵郵報》報導,本周早些時候因涉嫌為中國提供機密情報而被捕的三名德國人中,有一人長期和杜伊斯堡-埃森大學保持密切聯繫。北京對這次間諜嫌疑案高度重視,周四召見了德國駐華大使。
德檢察部門對選項黨歐洲議員展開前期調查
選項黨(AfD)歐洲議員克拉因可能收受俄羅斯和中國的資金而受到檢察部門的前期調查。與此同時,德國媒體對克拉涉嫌間諜罪被逮捕的來自中國的助手進行了報導。
德語媒體:德國政界商界整體都過於親中
周三的德國各大報刊繼續密集關注右翼民粹政黨德國另類選擇黨高官的華人助理實為中國間諜一事。《日報》認為選項黨已經成為了「一帶一路」的一部分。《南德意志報》則警告,過於親北京的其實不只是極右翼的德國另類選擇黨,而是德國的整個政界和商界。
金融貪腐案連連 中國銀行原行長認罪
中國銀行原行長劉連舸被控非法索取收受1.21億元,違規放貸33.2億元。近來有多名中國銀行金融高官因貪腐罪名被控。
中國安全設備企業歐洲兩家子公司被歐盟突襲檢查
歐盟委員會昨天(4月23日)在《外國補貼條例》(FSR)下對安全設備領域的外國補貼進行突襲檢查。遭突襲檢查的是一家中國企業在波蘭和荷蘭公司的辦公室。歐盟官方公報稱,這項調查旨在確定歐洲供應商是否在中國獲得公平準入,北京方面迅速對此提出批評。
歐盟調查中國醫療設備公共採購 擔憂優先本國企業
歐盟周三(4月23日)發起對中國公共採購醫療設備的調查。布魯塞爾擔心中國優先對待本土供應商。中國則批評歐盟發出保護主義訊號。
廣東暴雨來襲 洪災提早來到
廣東省多地近日連日暴雨,導致至少 4 人死亡,多人失蹤。受大範圍洪水和山體滑坡襲擊,超過 10 萬人被疏散。廣東夏季多發洪災,但今年的洪水來得比往年更早。
德語媒體:一切為了黨國利益
本周一,德國媒體先後披露了兩起同中國有關的間諜案件,檢察機關逮捕了四名犯罪嫌疑人,他們被控向中國情報部門提供德國敏感訊息。
陷入間諜門醜聞 德國各黨派呼籲AfD歐洲議員辭職
德國另類選擇黨(AfD)歐洲議會大選頭號候選人克拉的一名中國雇員因涉嫌間諜活動被捕後,德國各黨派均呼籲其辭職。歐洲議會議員要求在大選前迅速調查澄清相關事件。
美媒:華盛頓擬制裁部分中國銀行作為最後手段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即將訪華之際,媒體引述知情人士稱,華盛頓正在擬定對部分中國銀行制裁的草案,以期對北京施壓,停止為俄羅斯軍工產業提供支持。美國政府認為,中國的出口使得俄羅斯在西方制裁之下仍能重振國防工業。
網路攻擊和盜版仍是德國機械行業防範重點
德國機械設備製造業聯合會公佈2024年度《工業安全和盜版調查》報告。報告指出,行業內需要應對的主要問題依舊是網路攻擊和防範剽竊盜版。據調查,大多數盜版案例仍然來自中國。
專訪:中國間諜在德國也很活躍
負責國內安全的德國聯邦憲法保護局局長哈爾登旺(Thomas Haldenwang)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談到幾天前三名德國人因涉嫌為中國從事間諜活動被捕的案件,他表示中國間諜在德國也很活躍。此外他也解釋了為何俄羅斯在德國展開大規模活動的原因。
AfD重要政客的中國助理涉嫌間諜罪被逮捕
德國另類選擇黨歐洲議會大選頭號候選人克拉的一名中國助手被德國警方逮捕,罪名是涉嫌為中國情報機構從事間諜活動。去年曾有報導指出,克拉在該黨日益親華的立場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德語媒體:中國學者稱俄羅斯在烏克蘭必敗
《慕尼黑信使報》文章總結了北大俄羅斯問題專家馮玉軍在《經濟學人》上發表的《俄羅斯在烏克蘭必敗無疑》的文章。德國明鏡周刊文章寫道,大眾最大的銷售市場中國已成為該集團無法估量的風險。
一樁被掩蓋的中國泳壇興奮劑醜聞?
德國電視一台一部紀錄片顯示,2021年中國23名活躍的游泳運動員興奮劑檢測呈陽性的一起事件顯然未公之於眾。世界反興奮劑組織受到抨擊不作為。
馬爾地夫親中政黨贏得壓倒性選舉勝利
馬爾地夫總統穆伊祖領導的親中政黨在議會選舉中取得壓倒性勝利。有分析人士認為,穆伊祖有了更多的籌碼和空間來推行更加平衡的外交政策。
1175家中國企業參展漢諾威工博會
2024年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4月21日晚在漢諾威開幕,展會將持續至26日。據主辦單位介紹,共有1175家中國企業前來參展,在所有展商中佔比超過四分之一。
模擬奪島:美國和菲律賓啟動「肩並肩」軍演
菲律賓和美國啟動年度聯合軍事演習。這次演習代號為「肩並肩」,其中包括海上演習和模擬奪回南中國海「被佔」島嶼。
三名德國人涉當華間諜遭捕 中國:停止抹黑
德國聯邦總檢察署逮捕3名德國公民,他們涉嫌向中國情報機構提供了德國軍事技術情報,同時還違反了德國《對外貿易法》。 中國駐德使館則透過官媒否認此說法,批評德方利用間諜指控抹黑中國形象。
智庫:中國軍費連年增 帶動鄰國增加防衛預算
瑞典智庫最新報告指出,全世界軍費支出總額增長創下近15年以來新高。其中,中國身為國防支出第二大國,也觸發其印太鄰國紛紛漲軍費。
菲律賓缺席中國海軍論壇 北京擴張遠洋艦隊
在中國與菲律賓因南海爭端而升高緊張局勢之際,中國舉辦的「西太平洋海軍論壇年會」和美菲聯合軍演都在本週展開。值得注意的是,菲律賓雖有受邀,卻並未派代表參加中國的海軍年會。
牆外文摘:藍營訪陸團與王滬寧對台新策
有評論認為,習近平在「馬習二會」的「溫情喊話」是王滬寧對台「迂直之計」之一。王滬寧主導聯美制台是為了「防獨」,拉攏非綠則是為了「促統」,其目的都是指向賴清德。
大眾十年前遭竊密 中國否認駭客間諜
德國媒體報導,在中國大量投資的德國汽車製造商大眾,大約十年前曾被網路駭客竊取數據,主要涉及汽車領域關鍵的傳動技術。中國官方否認與這一事件有關聯。
客座評論:習近平會邀金正恩訪華嗎?
鄧聿文
政治時評人鄧聿文認為,莫斯科如今是平壤的「一哥」,普丁比習近平對金正恩更有影響力。雖然這一情況未來隨時會發生改變,但北京當下可能不會滿足平壤的獅子大張口。
面對中國和美國,歐盟的競爭優勢何在?
在美國和中國對產業進行巨額財政投入的情況下,歐盟在全球市場的競爭能力面臨嚴峻的挑戰。在如何走出困境方面,各成員國尚存諸多分歧。
專訪: 為全中國爭自由 香港就不會死
隨著國安法案的全面收緊,許多人擔心香港的民主運動會遭徹底扼殺。長年為香港自由奔走於各國的美籍港人朱牧民在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表示,體驗過自由的人永遠不會忘記自由。這位遭到港府通緝的民主人士還強調,香港真正自由的前提是中國自由化。
美菲軍演在即 中國軍機在台灣周邊頻繁活動
台灣國防部通報,周六上午在台灣周邊偵獲逾20架次中國軍機活動。鑑於美菲即將於周一在南海舉行聯合軍演,專家認為,通過加強在台灣附近的軍事活動,北京可能試圖阻止和阻礙台灣問題在安全領域的進一步國際化。
澳媒:興奮劑檢測呈陽性,中國運動員仍獲准參賽
澳洲《每日電訊報》,23名中國遊泳運動員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開始之前被檢測出曲美他嗪呈陽性,但是沒有受到任何處罰,因為世界反興奮劑機構同意中國當局的說法,稱檢測結果受到污染。
德語媒體:抱怨中國產能過剩 既虛偽又短視
《商報》觀察到義大利在去年退出「一帶一路倡議」後,目前正在努力加強同中國的貿易往來。《新蘇黎世報》問道,「什麼是產能過剩?假如一個國家只為自己的市場進行生產,那麼貿易從何談起?」
中國央行前副行長出庭受審
周四,中國官方媒體報導稱,中國人民銀行前副行長范一飛因利用職權接受賄賂出庭受審。這是中國過去十年來一系列官場反腐行動中最新公佈的大案要案。
情報機構:中國間諜瞄準荷蘭軍事科技
荷蘭軍事情報機構MIVD發布的年度報告稱,中國間諜將目標鎖定在荷蘭的半導體、航空航天和海運等行業,試圖由此加強中國的軍事力量。
德中簽署車企合作聲明 可望對等數據共享
德國和中國簽署了一份聯合聲明,將在自動駕駛和互聯駕駛領域開展合作。德國希望由此使德國汽車製造商能夠將數據從中國傳輸到德國。
伊以衝突:誰對伊朗有影響力?
在當前伊朗與以色列的衝突中,各國外交活動頻繁,但究竟誰對德黑蘭有真正的影響力?
美中貿易戰再起?北京批301調查「一錯再錯」
17日,美國宣佈調查中國造船業的「不公平、非市場性」行為,遭中方批評為「不實指責」。同一天,拜登還主張對中國進口的鋼鐵加徵關稅。這一系列舉措,是否表示川普時期的中美「貿易戰」會重演?
中國和沙烏地在以伊衝突中斡旋?
伊朗對以色列發動報復性空襲後,中東局勢持續緊張。以色列軍方宣佈將採取「回應」。北京和利雅德或希望從中斡旋。德黑蘭方面則對以色列發出更加嚴厲的警告。
拜登呼籲將中國鋼鐵和鋁的關稅提高為三倍
美國總統拜登呼籲將對中國鋼鐵和鋁的關稅提高為三倍。美國貿易代表戴琪表示還將調查中國的造船業和其他行業可能存在的不公平貿易行為。
數百中國人買簽證「移民」德國 警方稱或被遣返
本周三到周四(4月18日),德國警方針對一個組織非法入境的犯罪團伙進行了全國範圍大搜查。該團伙涉嫌為三百多名中國人非法獲取居留身份。在10名被捕嫌疑人中有4名中國人。
上一頁
第34 頁,共200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