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中國
中國,為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政權的統稱。現今在國際的行使「中國」主權的政權,主要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德語媒體:試射洲際導彈顯示中國核武雄心
中國在太平洋試射洲際彈道導彈的消息,也引起了德國媒體的關注。《法蘭克福匯報》認為,這顯示了中國的核武雄心。《商報》則提醒歐洲人注意中國在衛星通訊領域的發展。
批經濟、批習?媒體報中國社科院專家朱恆鵬被調查
據《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中國社科院經研所副所長朱恆鵬被拘留免職。報導稱,據傳他曾在私人聊天群批評習近平。
五角大樓:中國試射洲際導彈提前通知了美國
中國解放軍周三向太平洋公海海域成功試射了洲際彈道導彈。美國方面表示,中國在試射之前通知了美國。這是「朝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有助於防止「誤解或誤判」。
真主黨尋呼機被引爆 手機用戶需要擔心嗎?
一周前,黎巴嫩真主黨成員使用的尋呼機、對講機遭到遠程引爆,在全球範圍內引發了普通人對手機、電腦等消費電子產品的擔憂。在中國,網民擔心蘋果手機可能被美國當局引爆;而在美國,針對中國製造產品的敵意也在進一步增長。
日媒:海上自衛隊船艦首度通過台灣海峽
多家日媒報導,日本軍艦於25日通過台灣海峽,是海上自衛隊成立以來首次。消息人士透露,此次通行是為了回應中國威脅日本主權的軍事活動,對北京展現態度。
德語媒體:姍姍來遲的提振措施
本周一,中國官方宣佈了一系列放寬貨幣政策的措施,其中包括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以及政策利率,下調購房首付。 一段時間以來,受房地產危機、內需疲軟等一系列因素影響,中國經濟一直處於低迷狀態。
不止大眾 歐洲車企普遍面臨減產壓力
由於銷售業績欠佳,大眾公司高層宣佈今後將無法繼續履行不裁員承諾,並會關閉部分工廠。周三開始的勞資談判中,工會同僱主方必將有一番惡鬥。
中國向公海試射洲際彈道導彈 專家:強烈訊號
中國官方證實,解放軍周三向太平洋公海海域成功試射了洲際彈道導彈,同時強調「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分析人士指出,中國在公海試射導彈的做法相當罕見,意在傳達警告和威懾。
亞洲實力指數:美國仍居首,中國軍力在趕超
澳洲洛伊研究所最新公佈的亞洲國家綜合實力年度評估顯示,美國仍是亞洲地區的頭號強國,中國的崛起尤其體現在經濟和地緣關係上,但趕超的勢頭有所放緩。
德語媒體:對中國電動車徵收懲罰性關稅 歐盟面臨重重阻力
歐盟計劃十月底引入針對中國電動車的懲罰性關稅,而對於本已處境艱難的德國汽車工業來說,這無疑將是致命一擊。
中國央行降息降准 欲拉動經濟增長
9月24日,中國央行行長表示將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以及政策利率,從而帶動市場基準利率下行。同時,央行還要降低存量房貸利率,並推出支撐股票市場的新型貨幣政策工具。不過業內人士擔心,這些措施仍不足以拉動疲軟的中國經濟。
菲律賓稱過去7天有251艘中國船隻進入其海域
菲海軍稱,9月17日到23日之間的一周內,在「西菲律賓海」海域監測到的中國船隻數量達到251艘,為今年以來最高紀錄。
德語媒體:習近平的新質生產力難讓中國經濟脫胎換骨
德國媒體認為,大眾汽車目前遇到的困境,與其過分依賴中國市場的戰略不無關係。《新蘇黎世報》的客座評論分析了目前中國經濟低迷與技術創新熱之間的矛盾。
泰國賭博合法化在即?巨型賭場計劃浮現
泰國政府正推動賭博合法化,計劃在這些地區建設大型賭場與娛樂設施,藉此吸引更多國際遊客,增強經濟活力。
中國職業摔跤手:渴望得到社會認可
摔跤在中國還處在起步階段,但已有越來越多的人投身這項事業。
美國擬全面禁止聯網汽車使用中國軟硬體
美國商務部提議,禁止美國道路上的聯網汽車使用來自中國的關鍵軟體和硬體,可望有效阻止幾乎所有中國汽車進入美國市場。該禁令還將擴展至俄羅斯等其他國家。
中國欲反制歐盟奶製品 布魯塞爾訴諸WTO
歐盟委員會9月23日表示,面對中國啟動針對歐盟進口奶製品的反補貼調查,已經向世界貿易組織申請磋商。布魯塞爾方面強調,來自北京方面的威脅「並非基於充分的證據」。
以色列繼續對真主黨空襲 中國呼籲公民撤離以色列
在周末的密集空襲之後,以色列對黎巴嫩南部的真主黨民兵設施發起新一輪攻擊,並呼籲真主黨軍事設施附近的居民盡快離開。周日,中國駐以色列大使館呼籲中國公民離開當地。
恆大主要債權人中國民生銀行被指減薪50%
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報導稱,中國民生銀行員工被減薪幅度達50%,不僅成為最新一所加入中國「過緊日子」行列的銀行,減薪幅度也創下新高。對此,中國民生銀行則否認,稱消息嚴重不實。
未關麥被直播 拜登稱中國在「考驗」我們
9月21日,"四方安全對話"峰會在美國總統拜登就讀過的威爾明頓的一所高中舉行。在官方直播中,拜登稱「中國繼續表現得咄咄逼人,在整個地區考驗我們」。多家通訊社報導說,這番話原本屬於閉門講話,但因為會場忘記關掉麥克風而意外流出。
中國減排項目涉嫌大規模欺詐 德國踩下急剎車
德國環境保護局(UBA)發現,在66個中國氣候減排項目中,有45個涉嫌欺詐,涉及價值約15億歐元的碳信用額。德國政府已採取措施撤銷這些項目的認證,但有巨額損失已經無法挽回。
中國Gen Z新貴的奢侈時尚新風
中國經濟困境之下,年輕一代面臨失業率居高不下等難題的同時,仍有部分富有人群在購買奢侈品。不過,與他們的父輩不同,Z世代新貴對奢侈品的期待有所變化。
漢諾威商用車展:中國電動卡車表現不俗
本屆漢諾威商用車國際車展上有一個趨勢相當明顯:柴油車似乎正在退出歷史舞台。幾乎所有的參展商都推出了電動載重車和運輸車。而中國車企的龐大陣容尤為引人注目。
國際秩序是否會被西方的雙重標準所顛覆?
西方國家的雙重標準如今愈發遭全球發展中國家批評。德國慕尼黑安全會議最新調研顯示,在此背景下,基於規則的現行國際秩序已經受威脅。調研作者警告,一些發展中國家甚至認為,與其面臨雙重標準,不如沒有國際規則。
調研:半數德國車主「信不過」中國車
進入歐洲市場的中國汽車品牌越來越多,但迄今為止,銷量並不看好。最新發布的一份市場調研顯示,對數據安全性的擔憂也是顧客不願購買中國車的原因之一。
德語媒體:空有中國戰略 實無統一政策
中國竭力阻止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關稅,引起德語媒體的關注。《世界報》認為,德國政府的內部不僅在關稅問題上存在分歧,在整個對華政策上也缺乏統一性。有專家則分析這種模凌兩可系有意而為之。
客座評論:宋彬彬之死與《我雖死去》
呂恆君
紅衛兵「代表人物」宋彬彬的去世,喚醒了人們對文革的記憶,並引發了左右兩派的激烈爭論。漢學家呂恆君認為,圍繞卞仲耘之死,宋彬彬的道歉、王友琴的追索、胡傑的紀錄片《我雖死去》構成了反思文革遺產的重要爭鳴,值得深思。
德語媒體:日本小男孩深圳遇害顯示兩面的中國
《每日鏡報》寫道,歷史的敵意轉化成血淋淋的暴力,這在過去數月令在華日本人感到極深的不安。《法蘭克福匯報》描述了中國民眾所表現出的哀悼,但與此同時仍在網路傳播的仇日影片。《商報》指出人們對事件為「個案」的質疑。
路透社:習近平主席應該向美聯準主席鮑威爾致以誠摯謝意
美聯準在兩天前宣佈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50個基點。這是4年來美聯準首次降息。路透社分析指出,美聯準做出降息決定也減輕了人民幣貶值的壓力,讓中國央行有更多空間提振自身經濟。
漢莎考慮停飛法蘭克福北京航線 決定10月作出
繼德媒報導漢莎想要暫停法蘭克福每天飛往中國首都北京的航線後,德國之聲向漢莎詢問,該公司一名發言人表示,漢莎正在進行相關的考查,最終決定將於10月作出。
中國宣佈將逐步恢復日本水產品進口
自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啟動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海以來,作為海鮮最大市場的中國就沒再進口日本水產品。這一情形未來將有可能逐步改變。
開放兩岸同婚 台灣:兼顧國家安全
台灣2019年通過同性婚姻專法,是亞洲第一。跨國同婚在2023年通過,DW當時專訪台陸伴侶,探討他們受到排拒的原因。2024年9月,台灣政府宣佈未來將承認台灣與中國籍同性伴侶在第三地的合法登記婚姻。
德語媒體:以其人之道 還治其人之身
《南德意志報》評論稱,面對經濟嚴重疲軟,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卻因循守舊,不肯推動改革。《商報》評論認為,歐盟應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要求中國電動車企業只能以合資方式進入歐盟市場。
德語媒體:歐洲工業面臨中國衝擊波
在產能過剩以及內需疲軟的雙重壓力下,中國加大了出口力度,這使得歐洲工業不得不應對更大的競爭壓力和價格壓力,而德國企業則更是首當其沖。
歐洲央行前行長:歐盟須與中國清潔技術尋求平衡
歐洲央行前行長德拉吉表示,依賴中國供應綠色產品可能是歐盟實現氣候目標的最便宜途徑,但歐盟需要對中國政府資助的競爭對手採取更為細致的應對措施。
長平觀察:「霉霉」不「好好唱歌」,中國粉絲怎麼想?
長平
泰勒‧斯威夫特高調支持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中国"黴粉"們怎麼想?時事評論作家長平指出,"我只想好好唱歌"是中國娛樂業在專制政治中發展出來的一種扭曲姿態。
德語媒體:不斷增長的中國軟實力
美國的好萊塢大片、韓國的流行音樂以及日本的動漫藝術征服整個世界之際,中國的流行文化卻在西方鮮為人知。也正因為如此,此次中國出產的電游《黑神話-悟空》也就格外引人關注。
申請專利:中國7納米晶片光刻技術取得突破
中國在先進晶片製造領域正逐漸縮小與西方的差距。位於上海的微電子裝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佈了一系列製造7納米及以下晶片關鍵能力的專利。這一消息也得到了德國專業媒體的注意。
教皇方濟各對梵中關係表示滿意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梵蒂岡同北京的關係長期處於既複雜又緊張的狀態。不過,教皇方濟各認為,目前雙邊的對話正在取得進展,他本人也希望能夠去中國訪問。
為母申冤15年 李寧在日本持續「上訪」
8月底,中國知名維權人士李寧,在東京都的咖啡廳接受DW專訪。2022年4月入境日本的李寧,對於日本的一切仍充滿好奇。她告訴記者,在這裡才真正感受到民主自由與法治,希望透過法律專業幫助更多中國人。
牆外文摘:中國還能收到川普这個「大紅包」嗎?
有評論認為,如果川普在大選中獲勝,他的政策將繼續摧毀美國正在起步的電動汽車行業,將讓中國鞏固其對全球電動汽車和鋰離子電池行業的控制,阻礙美國(或歐洲和東亞)的公司發展與中國競爭所需的專門技能。
中國正在成為咖啡大國
咖啡正在成為中國人最為喜愛的飲品之一。本土的連鎖咖啡館增長迅速,正在對星巴克等國際品牌形成強大的競爭壓力。
德企中國員工赴德簽證要等3個月 商會聯署要求提速
在中國的德國企業向政府抱怨稱,其員工到德國出差,辦簽證手續繁復,時間過長。尤其在上海,往往要等上幾個月。德企希望德國外交部提高工作效率。
颱風「摩羯」肆虐東南亞 「貝碧嘉」逼近中國
超強颱風「摩羯」已經在越南、緬甸、寮國和泰國導致近300人死亡。緬甸軍政府罕見請求外國協助應對災情。而剛受「摩羯」侵襲不久的中國將迎來颱風「貝碧嘉」。
德語媒體:德國應該威懾的不是中國而是俄羅斯
對於德國軍艦穿越台海,《法蘭克福匯報》評論認為,此行動原則上無需質疑,但是柏林不應該忘記德國經濟仍然依賴於中國,且德國國防政策的重點在歐洲而不是遠東。
8月中國經濟持續低迷,北京將出台更多刺激措施?
中國國家統計局周六(9月1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該國工業增加值連續四個月放緩,零售業和房地產市場也進一步走弱。有分析師預計,第四季度中國政府將會出台更大膽的刺激措施。
中國新房價格呈9年最大跌幅
中國8月新房價格同比下降5.3%,創9年來最快跌幅。儘管政府出台支持措施,房地產市場仍低迷,連續14個月下滑,投資和銷售持續萎縮。市場期待更強有力的政策干預。
德軍艦22年來首次穿越台灣海峽 意義何在?
德國國防部長正式確認有兩艘軍艦正在穿越台灣海峽,這是22年來的首次。面對中方抗議,分析人士指出:德國如今注重突出穿行台海的「慣常性」,並將以「放鬆的心態」面對來自北京的抗議。
罰沒4.41億,停業半年:普華永道受中國「頂格」處罰
周五(9月13日),中國財政部和證監會公佈了對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普華永道的「頂格」處罰決定:罰沒4.41億元,暫停業務資格半年。專家認為,與國際同行相比,中國國內會計師事務所在業務合規性等方面仍存在顯著差距。
德語媒體:正在破滅的歐企「中國夢」
在本周發布的立場文件中,中國歐盟商會宣稱,由於北京遲遲不肯履行改革諾言,以及中國經濟形勢總體疲軟,中國市場對歐洲企業的吸引力正在下降。
上一頁
第22 頁,共200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