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中國
中國,為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政權的統稱。現今在國際的行使「中國」主權的政權,主要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世界銀行上調中國今年GDP增長預測至4.9%
世行在上調中國今明年GDP增長預測時強調了拖累經濟的因素,指出實現持續復甦經濟的關鍵。
預測:中國電動車銷量2025年將超燃油車
中國有望在2025年成為全球第一個電動車銷量超過傳統內燃機汽車的國家。這意味著將提前10年實現北京制定的目標。
比亞迪巴西工地爆奴役中國工人醜聞
巴西勞動部門揭露,比亞迪在巴伊亞州的工廠工地上,163名中國工人遭遇「奴役式用工」,工時超標、條件惡劣。業內人士表示背後的原因是中資公司員工勞動環境和工作強度要求差別較大。
日本將放寬中國公民入境簽證措施
中國今年11月起對日本公民實施短期停留免簽政策,日本現在也相應放寬了中國公民入境日本的措施,但不完全是中方提出的建議。
中國延長對歐盟白蘭地反傾銷調查
中國商務部周三(12月25日)發布公告稱,對原產於歐盟的進口相關白蘭地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期限延長至2025年4月5日,理由是「本案情況複雜」。
2025年中國將蟬聯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
儘管歐盟對電動車的額外關稅可能導致增速放緩,但難擋中國汽車發展勢頭。受益於尖端技術和多元化產品戰略,中國2025年仍將保持汽車出口第一大國。
豐田據稱計劃在上海獨資建廠
日經新聞報導稱豐田擬在上海建廠,生產雷克薩斯電動車並獨立營運。此外為應對來自中國電動車的激烈挑戰,日產與本田宣佈啟動合並磋商。
中國財長:明年「增赤字 擴支出」
為了應對日漸低迷的國民經濟,本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本周二,中國財政部長又宣佈,明年將提高赤字水準,以增加支出。
中國拒絕瑞典檢方登上「伊鵬3號」調查
瑞典檢方請求登上涉嫌破壞波羅的海海底電纜的中國貨船「伊鵬3號」調查,但未獲中方許可。而就在不久前,還有消息顯示中方曾允許丹麥、德國、瑞典等國的代表登船。
美國宣佈對中國傳統晶片展開貿易調查
這項行動被稱為「301條款」調查,將於1月移交川普政府完成。該項行動可能為川普铺路,方便他迅速對中國進口商品實施他曾威脅過的高達60%的關稅。
牆外文摘:學者「進入中國」就能產出真知灼見?
中國研究學者、時事評論作家林和立認為,熱衷於田野考察的中國研究學者,不必對「無法進入中國」過於憂愁,畢竟中共讓你看到的或在檔案館抄到的東西,都可能已被「處理」過,品質往往堪比三鹿奶粉與毒棉衞生巾。
川普:巴拿馬運河若不降費則應歸還美國
美國當選總統川普在社群網站上批評巴拿馬運河的高昂通行費為「徹底的敲詐」,並警告巴拿馬運河可能「錯入中國手中」。
柬埔寨將允許日本訪問爭議海軍基地
繼美艦8年來首次停靠柬埔寨後,前總理洪森宣佈日本將獲得對柬雲壤海軍基地的訪問權。該海軍基地的升級改造受中國資助,中國在柬軍事存在亦引發爭議。
17名中國人涉非法採礦在剛果(金)被捕
17名中國男子因涉嫌經營非法金礦在剛果民主共和國被捕。該國表示一直在努力阻止未獲許可的公司以及武裝團體開采其礦產資源。
反對初版支出法案 馬斯克被指控陷中國太深
美國民主黨眾議員德勞羅指控馬斯克強烈反對初版支出法案,是因為其中包含限制美國對華投資條款。在最終得到國會通過的版本中,共和黨議員刪除了這一條款。
審議三大爭議法案 台灣立法院爆發激烈衝突
台灣立法院周五排審《選罷法》、《財劃法》、《憲法訴訟法》三大爭議法案,兩黨立委爆發激烈衝突。
波羅的海電纜事件:中國開放德國等登船視察
丹麥外交部長周四表示,中國已允許丹麥、德國、瑞典等國的代表登上停靠在波羅的海超過一個月的中國貨船,該艘貨船被指控在上個月疑似蓄意破壞該地區的海底電纜,引發多個歐洲國家關注。
五角大樓今年的中國軍力報告有哪些內容?
美國五角大樓發布的年度中國軍力報告認為,北京近年來在軍事現代化進程中取得進步,甚至在某些方面已構成對美國的潛在威脅。報告還指出,腐敗問題仍是阻礙中國國防建設的重要因素。
中國11月經濟數據「喜憂參半」 專家:北京在為艱難時期做準備
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11月工業生產增速超出市場預期,但消費增速創三個月新低。德國專家在接受DW採訪時預測,最終今年的官方經濟增長率可能會落在一個接近但不到5%的水準,儘管官方統計的可信度已經越來越低。
媒體:中國計劃2025年提高財政赤字率以緩沖經濟壓力
路透社援引匿名消息人士稱,北京高層已經同意將明年財政預算赤字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增加到創歷史最高紀錄的4%,同時維持5%的經濟增長目標。
德媒:一中國男子拍攝基爾軍港被拘
據西德意志電台獲悉,一名中國男子在基爾被拘留。他被控在基爾港的海軍據點未經許可拍攝照片。警方正調查從事間諜活動的嫌疑。
美籍華人承認在曼哈頓設立中國海外警站
去年在美國紐約被FBI逮捕的華人陳金平昨天在法庭承認曾在曼哈頓設立了一處未申報的警察站,充當外國代理人的指控由此成立。該案明年5月宣判。
中國漁船遭劫持 索馬利亞海盜要求千萬美元贖金
上個月在索馬利亞東北海岸劫持一艘中國漁船並綁架18名船員的海盜,現要求1000萬美元贖金。劫匪還在社群網站上曬出了被劫持船員的照片。
中國放寬過境免簽政策
中國國家移民管理局12月17日發布公告,宣佈即日起全面放寬改善過境免簽政策。根據新政策,本已享受過境免簽待遇的來自俄羅斯、巴西、英國、美國、加拿大等54國的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停留時間由原來的72小時和144小時均延長為240小時。
德語媒體:印度會成為下一個中國嗎?
中國經濟陷入了低迷狀態,中國同西方的政治關係也在漸行漸遠。於是,很多人期望,印度能在經濟領域取代中國,畢竟這個人口14億的亞洲大國在推動全球經濟發展方面擁有巨大的潛力。
38輛美制主戰坦克抵台 中國強烈反對
由台灣國防部向美國採購的,號稱「地表最強戰車」的M1A2先進主戰坦克首批38輛已運抵台灣。中方對美對台軍售表示強烈反對。
安德魯王子被指控為中國間諜的密友身份曝光
圍繞安德魯王子「密友」被指為中國間諜者的身份進一步曝光:此人為50歲的商人楊騰波,2005年創辦咨詢公司,2013年獲准無限期居留英國。保守黨議員敦促英國政府將中國列為需要更嚴格審查的「加強」級別國家。
大眾與Rivian聯手研發電動車軟體
為了應對來自美國和中國的強勁競爭壓力,德國汽車巨頭大眾公司決定同一家來自美國加州的電動車公司開展合作,以推動電動車軟體的研發工作。
歐盟通過對俄第15輪制裁 首次全面制裁中國實體和個人
歐盟宣佈已通過了針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而採取的第15輪制裁措施,包括對中國個人和實體採取更嚴厲的措施,以及對莫斯科所謂的影子艦隊中的更多船隻採取制裁措施。
美國M1A2T坦克抵台 中國外交部:台灣「以武謀獨」不可能得逞
台灣向美國採購的首批38輛M1A2T艾布拉姆斯坦克運抵台北港。台灣媒體指這是1994年來台灣首次裝備新型主力坦克。中國外交部回應坦克抵台一事時強調,台灣「以武謀獨」不可能得逞。
牆外文摘:中國經濟為什麼再也搞不起來了?
政治經濟學者許成鋼認為,如果恢復經濟的發展不得不從基本上動搖極權制,那麼中共一定是不能接受的。它不會自己放棄,但是並不意味著極權制不會垮塌。
德語媒體:歐洲工業界靠什麼和中國人競爭?
《經濟周刊》的一篇評論指出,歐洲人試圖效仿中國的「以技術換市場」政策來強迫中國企業與歐洲分享電動汽車技術,但這樣的作法很難成功。《法蘭克福匯報》則警告說,面對中國競爭者,德國機械製造行業沒法再篤信「高品質配得上高價格」。
英國安德魯王子再爆醜聞:親信被控為中國間諜
英國安德魯王子的一名親信被指控為中國間諜而被禁止入境英國,引發軒然大波。中方也隨即作出回應。最新消息對這名醜聞纏身的約克公爵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Tiktok禁令:法院駁回緊急動議,拜登將決定是否延期
哥倫比亞特區聯邦巡迴上訴法院駁回TikTok和及其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延期執行一項法律的請求,該法律要求TikTok在2025年1月19日前與母公司字節跳動剝離,否則將從美國的應用商店中下架。
耶倫:不排除制裁協助俄羅斯的中國銀行
美國財長耶倫表示,不排除對中國銀行實施制裁,以減少俄羅斯的石油收入和獲取境外支持的管道,從而遏制其在烏克蘭的戰爭行動。
中國對台新策略:不事張揚的軍演
直到周五,中國軍方才就本周對台大規模軍演打破沉默,引用《孫子兵法》中的名言「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既未證實也未否認是否舉行軍演。台灣國防部官方表示,中方意在降低台灣的警戒心。
李鐵因行賄受賄罪被判入獄20年
中國官媒報導,前中國男足國家隊主教練李鐵因行賄受賄賄賂,被判處有期徒刑20年。近年來,中國反腐敗機構將整頓的矛頭對准了體育行業,一系列前足球管理者被先後定罪。
美媒:習近平不會親自出席川普就職典禮
美國《華爾街日報》引述瞭解北京方面想法的人士說,為避免危及習近平的權威和信譽,習近平不會親自飛往華盛頓出席明年1月20日舉行的川普就職典禮。
德語媒體:只有堅定的改革才能幫中國應對川普的關稅戰
《新蘇黎世報》發表評論指出,如果川普在上任後將其新貿易壁壘計劃付諸實施,這將對中國經濟產生嚴重後果。《焦點》雜誌關注20年前幾乎不具備汽車生產能力的中國現在卻已經崛起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生產國,德國汽車工業可以從中國學到哪些經驗和教訓。
消息人士:台灣高級官員與川普过渡團隊舉行會見
路透社引述多名消息人士稱,台灣國家安全委員會副秘書長林飛帆和徐斯儉目前正在美國與川普过渡團隊的相關人士舉行會見。北京對台灣和美國官員之間的任何會談都十分敏感。
無國界記者:中國仍是全球最大記者監獄
國際人權組織「無國界記者」發布的年度報告顯示,2024年全球至少有54名記者因工作被殺害,其中近三分之一發生在加薩地帶。亞洲成為記者第二危險地區。中國位居全球四大記者監獄之首。
美國將對中國光伏產品提高關稅至50%
拜登政府計劃對來自中國的太陽能晶圓、多晶矽以及部分鎢製品加徵關稅,以保護美國清潔能源產業。
環保騙局:一家中國企業如何在德國瞞天過海?
一家中國公司以假冒的環保項目為幌子,在德國出售氣候證書,並獲取了數以十億計的收入。德國之聲和德國電視二台的新聞調查團隊發現了這場疑似騙局的諸多蛛絲馬跡。
拜登批准國家安全備忘錄 協助川普应對中俄伊朝
白宮周三表示,拜登總統已經批准了一份新的國家安全備忘錄,該備忘錄旨在為即將上任的川普政府提供路線圖,以應對中國、伊朗、北韓和俄羅斯之間日益增長的合作。
消息人士:中國高層考慮削弱人民幣匯率應對川普新一輪關稅戰
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稱,中國高層正在考慮允許人民幣在2025年貶值,為應對川普再次擔任美國總統後提高貿易關稅做準備。
德語媒體:阿薩德下台對中國也是問題
《法蘭克福匯報》寫道,北京曾與阿薩德政權走得很近。去年,阿薩德一家在中國渡假長達六天,還簽署了敘利亞加入一帶一路的協議。《經濟周刊》關注,大眾關閉南京工廠還只是第一步。
中國在台灣周圍部署"海軍牆" 台灣國防部:規模超越佩洛西訪台
中國海軍艦艇及海警船持續在台灣周邊聚集,但截至周二(12月10日)仍未公佈軍演消息。路透社引述台灣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的說法,稱中國當前在海上的部署是從2022佩洛西訪台迄今規模最大的一次。
中國對英偉達展開反壟斷調查
中國本周一指美國英偉達公司涉嫌違反反壟斷法,對其開展調查。此舉被廣泛解讀為是對美國12月初對中國的半導體出口管制的報復行動。
川普:烏克蘭戰爭應立即停火、開始談判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美國候任總統川普表示,正積極推動終結俄烏戰爭,但拒絕透露他是否與普丁就此通話。他同時重申,北約成員國須支付「賬單」,否則不排除美國退出北約。而對烏克蘭援助,他表示歐洲應承擔更大的部分。
媒體:近90艘中國軍艦、海警船在台灣周圍行動
台灣安全消息人士稱,目前有將近90艘中國海軍和海警船隻在台灣、日本南部島嶼以及東海和南海附近海域行動,其中約三分之二為海軍艦艇。此前有報導稱 ,台灣方面研判,北京可能會在台灣總統賴清德結束對南太平洋島國訪問後不久進行新一輪軍演。
上一頁
第16 頁,共200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