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中國
中國,為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政權的統稱。現今在國際的行使「中國」主權的政權,主要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Delta疫情持續傳播 中國嚴控交通運輸
中國疫情傳播至17個省份,確診者主要感染的都是Delta變異毒株。北京不斷提高防控層級,副總理孫春蘭也親上火線喊話。
德語媒體:中國如何使東奧會政治化
中國日益強勁的民族主義浪潮也席捲了正在進行的東京奧運會。中國選手失利,或是外國選手獲勝,都會在社群網站引起軒然大波。
客座評論:如果美國真想在東南亞贏得民心
美國政府高層近日頻繁與東南亞國家互動,試圖聯合應對中國在印太地區的挑戰。但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Chatham House)亞洲問題專家Bill Hayton認為,目前華盛頓應該把重點放在另一個議題上。
德學者夫婦涉嫌為中方提供情報被起訴
有跡象顯示,被控涉嫌長年為中國情報部門從事間諜行為的克勞斯‧L.並非單獨作業。日前,德國檢察機關也對其妻子提起了訴訟。
財新中國7月服務業PMI大幅反彈 但風險隱現
8月4日公佈的7月財新中國服務業PMI顯示,中國的服務業7月加速增長。不過,路透社指出,新冠德爾塔變種新近在中國各地的蔓延已開始威脅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復甦。
張展營養不良送醫 前律師:難以受到人道的對待
因報導武漢疫情遭判刑四年的中國公民記者張展傳出因在監獄持續半絕食抗議,目前體重已跌到40公斤以下,且有嚴重營養不良的情況。曾代理她案件的維權律師認為,中國政府不太可能因此放鬆對她的管制。
中國批BBC河南洪災報導不實 提嚴正交涉
從河南洪災到台灣參加奧運賽事,中國政府批評英國BBC報導將「意識形態凌駕於真實之上」,並要求他們用實際行動彌補在中國的「信用赤字」。
網民問:我們的軍艦去亞洲做什麼?
周一,載有243名海軍官兵的德國「巴伐利亞」號護衛艦從威廉港啟航,開始其歷時七個月的印太使命。而早在軍艦啟航之前,這次使命就已在德國朝野引發了激烈的爭論。
中國運動員領獎戴毛像章 國際奧委會著手調查
本屆東京奧運會場地自行車女子團體競速賽金牌得主中國運動員鮑珊菊、鐘天使在領獎時,胸前佩戴共產主義革命家毛澤東像章,引輿論大嘩。國際奧委會要求中國隊作出說明並著手調查。
吳亦凡遭全網封殺 中國性平運動翻新頁?
涉嫌強姦遭到刑拘的吳亦凡在中國持續受到熱烈討論。雖然有女權運動人士認為這個事件有助於MeToo運動發展,但是距離真正的性別平等還非常遙遠。
中美持續施行制裁 專家:將加速經濟脫鉤
最近北京和華盛頓的相互制裁加速了經濟脫鉤的趨勢,中國正在尋找更多的方法讓自己在關鍵技術領域能夠自給自足。
對台威脅引發反彈 日防長:中國行動籠罩台灣
隨著中國持續加大對台灣的安全威脅,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昨日告訴《金融時報》,國際社會應更加關注台灣的生存,而其他專家也認為,中國威嚇台灣的舉動已引起其他亞洲國家反彈。
Delta毒株疫情難阻 中國「嚴防死守」還管用?
由南京國際機場蔓延出的新冠疫情持續升溫,清零14個月的武漢也再現本土病例。中國疫苗面對Delta病毒還有沒有用,中國病毒學家鍾南山給出答案。
德語媒體:誰來填補阿富汗真空?
中國和印度都想擴大在阿富汗的影響力,而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他們必須要同塔利班搞好關係。
19年來首次派軍艦赴南海 德國:不會穿越台灣海峽
德國「巴伐利亞」號巡防艦2日從威廉港啟程,開始其印太使命。這是德國近20年來首次派遣軍艦前往南海,要加入其他西方國家的行列,擴大其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
東京奧運:中國的「愛國情操」與台灣盼被看見
台灣人渴望站上國際舞台,中國則有網民謾罵選手的表現不佳或攻擊他國選手,甚至有台灣藝人因支持台灣選手遭撻伐。民族主義和「愛國情操」充分展現在東京奧運會中,背後是哪些原因造成這些現象?
旅法大熊貓生下雙胞胎
中國租借給法國的大熊貓歡歡在法國中部城市聖艾尼昂的博瓦勒野生動物園生下一對雙胞胎幼崽。而這些熊貓小寶貝的名字,將由習近平夫人彭麗媛決定。
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增加
本周一(8月2日)公佈的財新製造業PMI(採購經理指數)顯示,中國製造業雖繼續擴張,但勢頭繼續減弱,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中國吸入用新冠疫苗試驗獲認可 各國積極研發口服形式
除了注射疫苗,各國持續進行有關口服或吸入式的新冠疫苗研究,中國日前也發表了霧化吸入式疫苗研究的最新結果,未來人們真的能通過吸入方式取得免疫嗎?
中國多點爆發新疫情 千萬人接受檢測
中國去年成功在境內控制新冠病毒傳播後,最近幾個月來出現最大的一波本土疫情,除了醫療院所嚴防死守,多地進入幾乎是封城的狀態。
牆外文摘:中美金融脫鉤是一個正在發生的事實
有評論認為,中國市場對於外資來說,已經不是什麼不可或缺的成長引擎了;面對越來越偏執的中國監管者,外國投資者還必須要更大程度地考慮政治以及管制風險。
IPhone助蘋果業務火爆
中國市場對昂貴的5G手機的巨大需求,讓蘋果獲滾滾財源。
中國重拳打擊科技公司 全球投資者不寒而慄
阿里巴巴的馬雲是近期中共打擊私企的第一個目標。現在,滴滴出行、美團外賣、新東方、好未來和高途等等企業一一遭到重擊。全球投資者也對此感到不安。
德語媒體:中國會成為阿富汗的保護國嗎?
中國積極介入阿富汗局勢引起各界關注。美國撤軍後,中國會成為阿富汗的保護國嗎?北京為何需要塔利班?德語媒體試圖找到答案。
美國對外國記者在中國遭到騷擾深表關切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說,美國對外國記者在中國報導水災時受到的騷擾和恐嚇感到擔憂。這名發言人同時敦促中國不要削減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新聞採訪權。
七張圖看一周大事
美國國務院副國務卿訪華、 德國勒沃庫森化工園區爆炸、中國疫情升溫……本周發生了哪些重要事件?七張圖帶你一覽一周大事。
中國新冠疫情蔓延 「Delta傳染力如水痘」
在南京爆發的本土疫情繼續在中國蔓延,多個地區實施嚴格防控措施。世衛警告,Delta變種已成為全球主要流行的病毒株,美國疾控中心內部文件指出,其傳染力堪比水痘。
諾獎得主指中國「霸凌科學界」 駐美使館:無理指責
上百名諾貝爾獎得主本周發表聯合聲明,指責中國曾試圖施壓諾貝爾獎峰會主辦單位,阻擋達賴喇嘛和李遠哲在今年四月的會議期間發表演說。中國駐美大使館周五對此事做出回應。
德語媒體:秦剛的任務和ASML的買賣
德國《日報》關注中國駐美大使秦剛的任命出乎外界預料並且預測他上任後最初一批任務將不會輕鬆。《新蘇黎世報》關注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設備製造商之一荷蘭ASML公司。這家公司的首席執行官表示,如果由他來決定,他會將最好的光刻機賣到中國去。
台灣百名政要通訊軟體遭攻擊 專家:資安人才嚴重不足
台灣於28日再次傳出網攻事件,上百名政府人士的通訊軟體LINE遭駭客入侵。隨著台灣駭客事件頻傳,德國之聲訪問資安專家,進一步瞭解台灣政府的資安策略,以及其中的隱憂。
中俄將於8月在中國西部地區舉行聯合軍演
中國國防部對外公佈稱,今年8月,中俄兩國將在寧夏戰術訓練基地舉行聯合軍演,雙方將總共投入1萬余兵力。中國國防部表示,兩國借此次軍演進一步展示雙方打擊恐怖主義勢力、共同維護地區和平與安全的決心和能力。
中國Delta疫情:源頭指向俄國航班 張家界恐成新疫情中心
中國南京疫情目前已蔓延至7省15城,南京疾控中心稱疫情源頭可能為7月10日從俄羅斯入境的航班;張家界演出出現4例感染,市區景點今起關閉。
美議員提案重建冷戰時期舊戰略 盼加強對中國分析
冷戰時期美國曾有個針對蘇聯等國的情資資料庫,美國議員提案希望能重啟這個舊戰略藉以蒐集中國情資,並對中國資訊進行翻譯及分析。該提案已獲得政府高層的支持。
美跨黨派議員籲希爾頓放棄新疆飯店項目
美國國會跨黨派的議員致函希爾頓全球飯店集團的總裁,希望該集團不要讓其品牌名與一間即將建立在新疆清真寺遺址上的飯店項目建立連結。路透社報導稱,該地原本有一座清真寺,但在2018年遭政府摧毀。
港民眾觀奧運噓中國國歌 警方展開調查
7月26日,香港擊劍選手張家朗為香港奪得暌違25年來的奧運金牌,然而香港民眾在商場觀看直播時,對頒獎樂播放中國國歌表達不滿。香港警方接獲投訴展開調查。
中國洪災死亡人數上升 訊息封鎖狀況頻傳
不論是想要用空拍機攝影或是新聞記錄還是地方訊息,只要跟洪災死亡數字相關的訊息都特別敏感,在官方的嚴加防控之中。
美防長訪問越南 北京批美挑撥離間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周四在越南會晤該國防長,雙方同意在安全與新冠疫情等多領域持續合作,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同日則發布聲明,譴責奧斯汀日前演說的內容,是為了挑撥中國與鄰國的關係。
中國教練指導菲律賓選手擊敗自家人奪首金:「心情複雜」
中國教練高凱文在迪亞茲奪金時,躲在角落不敢出面,因為在為迪亞茲感到驕傲的同時,也為中國感到惋惜。他向德國之聲透露內心的矛盾情緒。
德語媒體:中國想從塔利班得到什麼?
美國剛剛從阿富汗撤軍,塔利班代表就訪問中國並受到禮遇,這說明了什麼?中國代表隊在東京成績斐然,中國外交官和官媒為什麼卻不高興?
美眾議院通過修正案阻止中國地圖包含台灣
美國眾議院通過修正案,禁止美國行政部門花錢製作、採購或展示任何將台灣地區畫成中國一部分的地圖。台灣外交部發言人表示感謝。
王毅會見塔利班代表 美憂心阿富汗局勢發展
中國外長王毅28日與塔利班代表在天津會晤,表示他希望塔利班在阿富汗重建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塔利班也承諾不允許任何組織運用阿富汗來對付中國。
中國駐美大使秦剛抵美 非「戰狼」但作風強硬
秦剛是中國首位缺乏大使經歷,也未曾派駐過美國的駐美大使,贏得習近平的極大信任的他,面對降至低點的中美關係,將如何應對?
布林肯會見世衛祕書長 支持更多病毒起源研究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周三在科威特會見了世界衞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明美國支持在中國進行新冠病毒起源的研究。此次會面不在先前公告的布林肯行程上。
孫大午遭判18年 庭上向習近平喊話
中國河北的一個法庭28日判處中國企業家孫大午18年有期徒刑,他的企業另外19名員工也被判處1至12年不等的刑期。他在法庭最後陳述中,代替中國民營企業向習近平喊話。
布林肯會晤印度外長 美印擴大多邊安全夥伴關係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周三承諾擴大多邊安全夥伴關係,並深化兩國連結,雙方對中國的崛起都表達擔憂。
德語媒體:中國疫苗帶來的麻煩
《南德意志報》評論美國副國務卿舍曼在天津與中國高層的會談結果。《商報》關注了在東南亞一些國家廣泛接種的中國新冠疫苗暴露出的弱點。
20年前出生中國的女孩 為加拿大奪得東奧首金
加拿大華裔麥克尼爾擊敗上屆金牌瑞典選手奪下首面金牌,這名中國江西出生的女孩,1歲時就被加拿大家庭收養,她是如何一步步邁向奧運金牌?這屆奧運還有哪些被領養的選手?
美國智庫:中國在新疆新建110座核導彈發射井
美國科學家聯合會最新報告指中國疑似在新疆東部建110座核導彈發射井,這是兩個月來第二次關於中國核武擴展的消息。中國官媒則駁斥此為虛假訊息,稱所謂發射井其實是風力發電廠。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下修今年中國經濟成長預期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周二(7月27日)下修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新興經濟體今年的經濟成長預期。不過,全球經濟增長6%的預測維持不變。
中國對外媒敵意攀升 專家:「對北京不利」
上周末多名外媒記者在河南報導洪災時遭到中國公眾包圍質問,再次凸顯出外媒記者在中國報導時面臨的挑戰。德國之聲訪問三名專家,探討為何導致中國政府與公眾對外媒的不信任感持續升高。
上一頁
第142 頁,共200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