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中國
中國,為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政權的統稱。現今在國際的行使「中國」主權的政權,主要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德國經濟陷入低迷的五大原因
德國五年來沒有實現顯著的經濟增長,甚至在2023年和2024年連續兩年出現經濟萎縮。長期被視作歐洲經濟的「火車頭」的德國究竟怎麼了?美聯社列出了德國經濟低迷的五大原因。
韓國應用商店下架Deepseek
由於認定中國研發的生成式AI應用Deepseek為符合韓國個人訊息保護法的規定,該國已在其應用商店下架這款軟體。DeepSeek方面表示將積極配合韓國當局的相關措施。
美國務院網站刪除「不支持台獨」字句
在美國國務院更新版本的美台關係介紹中,提到「不支持台獨」的部分已被刪除,台外交部長感謝川普政府的重視。而在更新後的美中關係介紹裡,美國以強硬措辭批評中國試圖操縱顛覆國際組織。
立陶宛前外長:必須繼續堅定站隊美國
立陶宛前外長蘭茨貝格斯在其任內曾推動台北以「台灣」名義設立代表處,引發中國強烈不滿。他在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接受了DW中文節目的專訪,討論了「一個中國政策」以及美中地緣爭霸等熱點議題。
中國會不會填補「美國優先」留出的空間?
在今年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美國副總統萬斯猛烈抨擊歐洲盟友,讓外界進一步擔心華盛頓會越發走向孤立主義。與此同時,與會的中國政界、學界人士,則不斷地對歐洲釋放善意。北京是否會填補美國撤出國際舞台導致的權力真空?
2024年清廉指數發布 美德退步 中國仍排名第76位
國際透明組織發布2024年清廉指數報告,警告腐敗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影響。報告顯示,美國、德國均呈下滑趨勢,中國仍排名第76位,但增加了一分。
王毅警告美國不要「執意打壓遏制中國」
中國外長王毅在慕安會上闡述對中美關係的立場表示希望美方「與中方相向而行」,在烏克蘭問題上強調歐洲角色重要。德國外長與王毅會晤,強調分歧之下深化合作尤為關鍵。
德語媒體:中國在北京附近建造秘密軍事中心嗎?
媒體看中國
關注中國議題的網路媒體China.Table報導,德國的中國戰略發布一年半後,其實施結果令人失望。《新蘇黎世報》報導稱,據美國情報機構透露,中國正在北京附近建設一個地下指揮中心,其規模至少是五角大樓的十倍。
客座評論:中國原始創新的瓶頸是否因DeepSeek而打破
鄧聿文
作者認為,DeepSeek這次代表中國科技前沿領域的創新,屬於重大工程技術上的創新,但中國在0-1的原始創新上,尚差「臨門一腳」。
路透社:習近平將主持企業家座談會,馬雲等將出席
路透社報導稱中國國家主席計劃下周主持民營企業座談會,傳馬雲、馬化騰、雷雲等商界領袖或出席會議。消息傳出後,阿里巴巴、騰訊、小米股價迎來上漲。
媒體:中國建議美俄舉行峰會
《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報導稱,中國建議舉行俄羅斯總統普丁與美國總統川普之間的峰會,以幫助結束烏克蘭戰爭。
瑞士政府:本地藏人及維吾爾人遭中國跨國鎮壓
瑞士政府發布報告指出,中國可能煽動瑞士藏人和維吾爾人監視自己的社群,政治活躍人士遭到系統性監視、拍照及錄像,甚至可能存在針對支持藏人和維吾爾人的瑞士公民進行網路攻擊和通訊監控。
澳洲指责中國戰鬥機在南海採取危險行徑
坎培拉表示中國一架軍機在南海空域向澳洲侦察機實施了危險行動,中方則回應稱「驅離措施,正當合法」。
德語媒體:成也中國 敗也中國
媒體看中國
有消息稱,瀕臨倒閉的歐洲電池廠商Northvolt正在尋求和中國同行合作。北德廣播電視台對此點評稱,此案堪稱歐洲產業界難以擺脫中國依賴的縮影。《商報》則刊評警告空中巴士、波音切勿輕視中國競爭對手,否則就會像西方汽車產業一樣重蹈覆轍。
哪咤2衝入全球票房前30 一些中國觀眾表示自豪
儘管褒貶不一,哪咤2仍然衝入全球票房前30,並且是唯一一部非好萊塢片。對不少中國觀眾來說,這部國產動畫電影令他們感到自豪。
媒體:蘋果與阿里巴巴共同為中國用戶研發人工智慧
據媒體報導,蘋果與阿里巴巴合作為重要的中國市場研發人工智慧功能。
中美關稅博弈 誰會率先讓步?
美國與中國的貿易爭端進入新一輪,川普最近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0%的關稅後,中國祭出了反制措施,在中美這場新的博弈中,誰會率先讓步?
川普冻結外援 中國趁機增強軟實力
川普下令暫停美國對外發展援助,中國趁機對亞洲部分組織提供更多資金。但是,關注中國問題的人權組織則面臨「滅頂之災」。
德國對波蘭出口超過中國
2024年,德國出口商向波蘭銷售的商品超過了向中國的出口。這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首次。
貿易戰科技反制:中國調查谷歌只是一個開始?
中國對谷歌發起反壟斷調查,作為對川普加征關稅的反制措施之一。儘管谷歌早已因審查制度退出在華終端客戶市場,但仍依賴授權模式獲取巨額利潤,此次調查或迫使其調整商業模式。此外,蘋果、英特爾也面臨被調查風險。
川普签署行政命令對鋼鋁加徵25%關稅:無例外豁免
周末先行預告之後,川普周一簽署行政命令,對進口鋼鋁關稅加徵關稅。他主張關稅將令美國鋼鐵業再次強大,但專家認為此舉或導致美國關鍵行業成本上升,加劇美國通膨壓力。
中國表示對與達賴喇嘛進行談判持開放態度 但有前提
北京表示願與達賴喇嘛就其未來進行談判,但前提是要承認「西藏、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該提議遭西藏流亡政府拒絕。
2024年中國結婚登記人數創數十年最低
中國2024年結婚登記數量大幅減少,呈有完整記錄的1980年以來最低值。這也預示2025年出生人口將呈下降趨勢。
倫敦上千人抗議興建巨型中國使館
由於擔心中國可能在倫敦市中心建設巨型大使館,數千人周六聚集在前皇家鑄幣廠抗議。工黨和保守黨政治家對於是否應批准建造申請持不同看法,該提案的聽證會將於下周開始。
專家眼中的美日關係的「變與不變」
美國總統川普與日本首相石破茂,於華盛頓時間2月7日中午在白宮進行首次會晤。德國之聲採訪兩位美日政治、防衛議題學者,探討這次聯合聲明中的新意與不變之處。
美國暫停對中國小額包裹徴税
川普此前宣佈取消對中國商品「小額豁免」條款,然而新規快速實施的同時,相關行政和技術準備並未跟上。本周白宮宣佈暫停取消,小額免稅將繼續實行,直至聯邦機構找到合適的應對方法。
川普首會石破茂:聚焦貿易、安全和中國議題
美國總統川普与日本新任首相石破茂舉行首次會談,雙方同意在貿易、安全與能源等多個領域深化合作,並特別提及中國和台海議題。
中國外交部約見巴拿馬駐華大使 稱巴國「開倒車、行逆風船」
巴拿馬宣佈退出一帶一路後,中國外交部周五約見巴拿馬駐華大使萊卡羅,向巴國提出嚴正交涉。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趙志遠表示,「在『一帶一路』上『開倒車』、行逆風船違逆中巴人民期待,不符合巴切身利益」。
德語媒體:看似免費的東西 暗中被標好了價格
媒體看中國
歐盟醞釀加強對中國廉價電商加強監管、加收手續費,受到德語區報刊的普遍讚揚。《南德意志報》認為,廉價商品犧牲了中國勞工的權益;《日報》指出,遵紀守法的歐洲本土企業受到了侵害;《經濟周刊》則表示,歐洲消費者不再能低價購物,但這樣的代價是值得的。
巴拿馬退出一帶一路 中國批美國「抹黑破壞」
中國外交部周五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國通過「施壓與脅迫」手段,「抹黑、破壞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的行徑」。此前,巴拿馬決定退出該計劃。
德國大選:下屆政府對中國會更強硬?
德國將於2月23日提前舉行聯邦議院大選,之後產生新一屆政府。各政黨近期推出的競選綱領大多以較小篇幅談及中國。德國各政黨奉行什麼樣的中國政策,新一屆政府將如何與中國打交道?
中國前「戰狼」外交官升任歐洲事務特別代表
中國前駐法國大使盧沙野曾鋒芒畢露,諸多言論引發爭議,因此他也被看作是中國戰狼外交的代表人物之一。現在,他又獲重任。
劍指中國電商 歐美對低價進口商品加強監管
繼美國取消小額包裹免稅政策後,歐盟也將加大力度監管低價進口商品,這無疑對Temu、Shein等大型線上零售商造成衝擊。歐委會的統計顯示,2024年大約有46億個價值不超過150歐元的包裹進入歐盟市場,其中超過90%的低價值貨物來自中國。
蛇年開局中國經濟怎麼走? 貿易順差或引川普施壓
消費疲軟,失業率問題,薪水下降,公司虧損加劇……蛇年伊始,中國經濟依然面臨著重重挑戰。能否依靠「出口」幫助中國經濟擺脫困境?隨著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順差持續攀升,川普的不滿情緒料會進一步加劇,而中國也會為出口激增付出高昂的代價。
德語媒體:為什麼我們仍在低估中國?
來自中國的人工智慧應用DeepSeek在科技和投資界掀起的旋風,本周仍是德語媒體討論的熱點話題。評論認為,西方又一次低估了中國企業的創新能力,尤其是在逆境中突破的能力。
德國Ifo研究所:中國比加拿大、墨西哥更承受得住關稅
Ifo專家弗拉赫向德國之聲表示,中國有一個強大的貿易夥伴網路,特別是中間產品,將更容易找到下家。而加拿大、墨西哥因地理位置,對美國的貿易依賴性要大得多。
長平觀察:張淼的「中國公民待遇」
支持香港佔中運動而被拘捕的張淼,因為給德國《時代周報》工作面臨更嚴重指控。時評人長平認為,這是對世界新聞自由的威脅。
加、墨反擊美關稅令 中國籲美勿動輒威脅
在川普政府稱為應對毒品和非法移民,對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國加收關稅後,加拿大和墨西哥隨即宣佈對美國進行反制。中國則稱「堅決反對」美方加稅,表示將向世貿組織提起訴訟。
「王星事件」能否推動中國政府打擊緬甸詐騙園區?
演員王星被騙入緬甸詐騙園區,很快獲得救助。然而,數以千計的中國家庭仍然為陷入同樣困境的親人呼告無門。中國政府到底在這些大規模詐騙犯罪活動中扮演了什麼角色?
秘魯錢凱港:中國帶來的機遇和焦慮
不久前剛剛投入營運的秘魯錢凱港,有望成為中國與拉美之間的貨運樞紐。中國投資35億美元興建港口,也是為了更好地控制關鍵礦產供應鏈。然而,環保人士批評該港口沒有採用足夠高的環保標準。專家們則看法不一。
川普今起對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國加徵關稅
美國白宮表示,川普于周六(2月1日)開始對美國三大貿易夥伴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加徵關稅。專家認為,此舉或將進一步推高美國物價水準。
涉向中國傳遞機密 前美聯準顧問被捕
一名前美聯準顧問被控曾幫助中國竊取機密而遭到逮捕。美國司法部稱,洩漏的數據可能讓中國得以操縱美國市場。
「美國優先」與巴拿馬運河:中國是否獲得新契機?
美國總統川普誓言要「奪回」對巴拿馬運河的控制權。華盛頓的強硬言論是否是在會為北京創造機會?
媒體:比亞迪外包施工企業中國工人簽署的勞動合同嚴重違法
根據路透社看到的一份勞動合同,比亞迪承包商金匠集團在巴西僱用的中國工人必須將護照交給僱主,讓他們的大部分薪水直接匯往中國,並支付近900美元的押金,他們只能在工作六個月後才能拿回。
川普要加徵關稅 中國政府或進退兩難
分析人士警告稱,美國總統川普提高關稅可能會加速人民幣貶值,這將使中國政府推動經濟復甦的努力變得更加複雜。
川普要求金磚國家承諾不拋棄美元 否則就征100%關稅
川普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要求金磚國家承諾不會創建新的金磚貨幣來挑戰美元在國際支付中的地位,否則這些國家就別想再出口商品到美國。
梅爾茨:美洲市場比中國市場更具前景
距離德國聯邦大選還有不到一個月時間,聯盟黨總理候選人梅爾茨日前表示,包括美國和拉美在內的美洲市場比中國市場更具有前景,德國不能依賴中國。
菲總統:中國停止「侵略脅迫行為」 我們就撤除美國堤豐導彈系統
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表示,只要北京停止在主權爭議地區的「侵略性和脅迫行為」,該國就將美國部署的「堤豐」中程導彈系統撤除。
移植中國職場陋習?美國亞超遭控違反勞權
中國人走線赴美後多從事勞力密集工作,包括門檻較低的外送員。DW調查發現,有華裔司機在替由中國人創辦的外送平台工作時,因賄賂文化遭不公對待、甚至無預警解職。維權人士感嘆,類似的勞權爭議來自中國人的「劣根性」。
德國警方大規模行動 查獲中國偷渡賣淫團伙
德國黑森州和巴登符騰州警方出動150名警力,查獲一個涉嫌走私和賣淫團伙。三名中國籍嫌疑人被捕。
上一頁
第13 頁,共200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