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中國
中國,為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政權的統稱。現今在國際的行使「中國」主權的政權,主要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谷愛凌再次為中國奪金
女子自由滑雪運動員谷愛凌在2月18日的U型場地技巧決賽中再次奪得金牌。她在北京冬奧會上以兩金一銀的表現創下歷史記錄,但是也引發了廣泛的爭議。
谷愛凌冬奧大熱 引發美國華人激辯
在美國出生長大的華人自由式滑雪運動員谷愛凌加入中國隊,並在北京冬奧會上獲得兩金一銀,成為賽場內外焦點人物。在美國,很多華人把谷愛凌視為是達到常人難以企及高度的「天降紫微星「,但也有人認為她是中國國家宣傳機器的產物。
北京冬奧政治化? 中國官員評西疆與台灣議題
北京冬奧每日新聞發佈會上,北京冬奧組委的發言人罕見地針對台灣與新疆等敏感議題做出正面回應,現場也立即有外籍記者質疑,該發言人的行為是否已是將奧運「政治化」的證明。
德語媒體:戰狼外交令中國受損
長時間以來,北京同華盛頓和布魯塞爾一直爭端不斷,而對於這種緊張關係的產生,中國的戰狼外交官們可以說"功不可沒"。
德國冬奧冠軍:比賽一結束就離開中國
剛剛在北京冬奧上斬獲兩枚金牌的德國雪橇運動員蓋森貝格在2月16日的電視訪談節目中,對自己的冬奧之旅進行了批判性總結。她認為此次的東道主中國正與世隔絕,並且承認這次參賽面臨著「內心糾結」。
四海奧運健兒 這些人在中國有熱度
中國首次舉辦冬奧會,以前不為人所知的一些冰雪運動選手開始在中國獲得知名度。其中一部分人受到特別的關注,並不完全是因為運動成績。
長平觀察:不談政治,谷愛凌在中國還是超級偶像嗎?
谷愛凌因為出身背景和個人能力,在中國成為超級偶像水到渠成嗎?時評人長平認為,看看其他華裔運動員的遭遇,我們會發現胡錫進的擔心並非空穴來風。
英媒:為應對中俄 拜登將提創紀錄國防預算
路透社獨家報導,為應對可能與中俄發生的衝突與核現代化,美國總統拜登預計要求為2023財政年度編列超過7700億美元的預算,創下美國歷史上的新紀錄。
最新民調:東南亞民眾擔心難以在中美之間保持中立
東南亞是中美爭霸的主要競技場之一,當地民眾如何看待這兩個國家?最新民調顯示,兩國在當地的好感度均有所上升,受訪者總體上依然更信任美國。值得一提的是,東南亞內部在對華議題上有著明顯的分歧。
鎖鏈女到底是誰?徐州八孩案新轉折與疑點
震驚中國的「徐州八孩案」週二出現最新轉折。有中國前調查記者貼出網友提供、據稱為董某民及楊某俠的結婚證。由於證上楊某俠的照片,外貌特徵與八孩母親有明顯落差,有輿論質疑:鎖鏈女與楊某俠或許根本不是同一人?
德語媒體:新疆人權與大眾的中國業務
新疆惡劣的人權記錄受到持續關注,而在新疆開設有工廠的德國大眾也因此成為眾矢之的。儘管大眾堅決否認其新疆工廠中存在強制勞動等問題,但德國政府和歐盟還是決定要對大眾展開深入的調查。
期待歲月靜好 最終「隱入塵煙」
2022年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唯一華語影片的身份,讓《隱入塵煙》頗為受人矚目。聚集柏林的國際影評人如何看待這部中國農村題材的影片?而在中國有機會在公映之前便先睹為快的那些觀眾又有何看法?
張展傳健康狀況改善 方斌案件仍撲朔迷離
因報導武漢封城遭北京判刑四年的公民記者張展,近日傳出健康狀況有好轉的跡象。除了能自行行走外,之前因絕食而受損的腸胃,現也傳出已有所恢復。但同因報導武漢封城被捕的方斌,卻傳出目前仍罪名不詳。
印度再禁54款中國App
彭博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導稱,印度方面以安全顧慮為由,禁止了54款來自中國的App應用軟體,其中包括冬海集團的游戲Free Fire。
客座評論:多面向的中國與失信的政府
徐州豐縣被鎖喉的八孩母事件,是中國進入2022年後一起嚴重的社會治理危機,自1月下旬在自媒體上揭開後,至今輿論未息,民情洶湧,在民間的關注度已蓋過同一時期舉行的北京冬奧會。民眾始終把質疑指向官方。政論家鄧聿文認為,客觀來說,調查一起時間跨度
左手擋右手壓 美外長忙處理俄中朝問題
就在美國忙著應對俄烏危機的同時,布林肯、韓國外長鄭義溶和日本外相林芳正12日在檀香山舉行了一天的會談,重點是朝鮮的核威脅以及中國的挑戰。都談了些什麼?
領歐盟挺立陶宛 法稱反脅迫草案進行順利
法國貿易部長13日接受法新社訪問時表示,中國過去幾個月用貿易與「經濟武器」對立陶宛與歐盟施壓。他也重申,歐盟正準備通過反經濟脅迫相關的法案。
危機談判依舊無果 澳總理呼籲中國為烏克蘭發聲
面對集結在烏克蘭邊境的俄羅斯部隊,美歐最高層正在進行外交努力。不過,與普丁的電話會談並沒有帶來多少進展。德國總理肖爾茨即將啟程前往烏克蘭和俄羅斯。澳洲总理莫里森則呼籲中國不要對烏克蘭危機保持靜默、為基輔發聲。
阿根廷冒險簽署與中國戰略夥伴關係
南美國家阿根廷正深陷經濟危機,去年,該國通貨膨脹率超過50%,就在此時,該國政府公佈了擴建與中國經濟關係戰略。該國總統費爾南德斯還親自出現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
德語媒體:普通觀眾是否應抵制北京冬奧?
《奧格斯堡匯報》認為,德國觀眾必須關掉電視機,才能讓贊助商斷了廣告費,從而逼迫國際奧委會今後不再把承辦權交給專制國家。《焦點雜誌》則明確反對這一觀點,指出不論奧運精神遭到國際奧委會或者中國的如何踐踏,普通觀眾對體育賽事的熱情都不會被破壞。
中國冰球隊「國際化」 球員國籍引熱議
三分之二的中國男子冰球隊成員是在海外出生,具有濃厚的國際氣息。中國為北京冬奧會招募了大批海外冰球球員,其國籍問題留給外界許多猜想。
美國「印太戰略」:加大努力抗衡中國 台灣提法略有不同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問印太地區之際,白宮公佈「印太戰略」,承諾為該地區投入更多外交和安全資源抵禦中國,其中也包括重開美國駐索羅門群島大使館。
中國應急附條件批准輝瑞新冠口服藥Paxlovid
中國國家藥監局周五發布消息,應急附條件批准輝瑞新冠病毒治療藥物Paxlovid進口註册。這是中國批准的第一款專門用於治療新冠病毒感染的口服藥。輝瑞公司代表稱這是一個重要里程碑。
客座評論:自食苦果——西方對中俄的誤判
烏克蘭危機持續續不斷,俄羅斯與西方國家「叫陣」,而中國與西方之間的隔閡與分裂也日益明顯。甚至已經有人表示,目前的世界已經進入「新冷戰時期」。政治學者張俊華則認為,不管是對俄還是對華政策,很多苦果都是由西方對對方的誤判和政治短視造成的。
德語媒體:企業高管應如何面對強權?
當今世界,紛爭不斷危機四伏,這就要求企業的高管們,不僅要懂得怎麼賺錢,更應具備政治家的敏銳。但要做到這一點,談何容易。
歐盟計劃為非洲籌措1500億基建資金
借助新發起的"全球門戶"倡議,歐盟希望能向非洲大陸注入1500億資金。該計劃的目標是,擴大歐盟的國際影響力,並同中國展開競爭。
美國一法院要求郭文貴5日內交清1.34億欠款和罰款
美國紐約州一家法院裁定,出逃美國的中國億萬富翁郭文貴須在5日內支付1.34億美元,否則將面臨被捕。
印尼向法國購買數十架戰機 美國預告對印尼軍售
在各界持續關注中國與美國在印太地區的勢力競爭之際,印尼週四宣佈向法國訂購42架戰機,並預計將向法國購買兩艘潛艇。此外,美國同日也宣佈可能對印尼進行軍售。
中國何時會批准使用新冠抗原快篩?
雖然西方國家已經開始向公民免費發放新冠抗原快篩,但專家說中國的清零政策確保核酸檢測成為中國新冠病毒檢測的黃金標準。他們認為,除非中國漸漸拋棄清零政策,不然北京恐不會大規模核准使用抗原快篩。
加拿大支持歐盟WTO訴訟案 立陶宛:中國牛肉禁令影響有限
根據多家媒體報導,加拿大週四宣佈加入歐盟在世貿對中國提出的訴訟案,強調中國對立陶宛實施貿易限制的舉動可能破壞國際貿易體系。同時,立陶宛稱中國暫停進口該國牛肉的舉動影響有限。
民主指數榜中國名列第148 EIU分析」中國挑戰」
英國 "經濟學人智庫 "周四(2月9日)發表題為」中國挑戰」的2021年度民主指數報告,指出2021年只有不到46%的世界人口生活在民主國家。中國在民主指數排行榜名列第148位,台灣排名第8。
德語媒體:西方同俄羅斯相爭 中國得利?
因著烏克蘭危機,西方同俄羅斯的關係已經到了劍拔弩張的危險境地。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那麼,誰會是漁翁呢?
立陶宛對台政策惹怒北京
因為允許台北方面以「台灣」名義在維爾紐斯設立代表處,立陶宛成為北京制裁的對象。而夾在中間的德國企業,也遭受池魚之殃。
中國推動立法:數據出境須安全評估
中國正在草擬中的一部工業和訊息化領域數據管理法規對數據出境做出更加嚴格的限制。而歐盟和美國間數據傳輸法規擱淺的問題,讓臉書母公司Meta漸失耐心。
中國海關暫停從立陶宛進口牛肉
中國海關總署宣佈暫停接受立陶宛牛肉進口申報。這是台灣在立陶宛設立台灣代表處之後 ,中國對立陶宛採取的又一貿易限制措施。
布林肯抵達澳 四方會談聚焦中俄聯手勢力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即將於11日跟四方會談其他外長舉行會談,預計會議將聚焦中國在印太地區的影響力及北京與莫斯科聯手所產生的效應。
美國商會稱拜登考慮對中國另啟貿易調查
美國商會透露,拜登考慮對中國啟動貿易調查,並可能對華會實施新的關稅。與此同時,美國還可能和歐洲和其他盟友更緊密合作,向中國要求為國際企業提供更公平的競爭環境。
德語媒體: 中俄結盟 劍指西方?
烏克蘭危機愈演愈烈之際,普丁和習近平也在北京向全世界展示了中俄兩國間緊密的夥伴關係。中俄兩國的盟友關係,會給西方陣營帶來怎樣的挑戰呢?
中國航天器「捉衛星」清除太空垃圾
專業人士觀測到中國航天器「捕捉」廢舊衛星並將其丟棄到一處「太空墳場」軌道。這一舉動在國際上引起了極大注意。
廣西百色疫情延燒 首例感染者遭霸凌
360萬人口的廣西百色市在2月7日因為爆發新冠疫情宣佈封城,不過感染源不明,疫情持續延燒。首例感染者成為眾矢之的,不堪其擾下接受媒體訪問揭露自身處境。
研究:中國開發4分鐘新冠檢測
上海復旦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已經開發出一種技術,將快速抗原測試的速度與核酸測試的準確性相結合。專家告訴德國之聲,實驗還需要更大的樣本證實其意義。
英國支持歐盟向WTO提告中國貿易脅迫立陶宛
1月27日,歐盟向世貿組織提告北京對立陶宛實施歧視性貿易政策。本周一,英國表示,將與美國和澳洲一起,支持歐盟在世貿組織提起有關貿易訴訟。
歐盟追加150億補貼歐洲晶片產業擴大市佔率
歐盟委員會打算向具有戰略意義的晶片產業提供數百億歐元的補貼。歐盟委員會表示,將推動公共和私人投資振興歐洲的半導體產業。
德語媒體: 彭帥發聲 疑惑依舊
去年十一月發表網路實名文章後,一度銷聲匿跡的中國網球女選手彭帥日前再度現身,接受了法國報紙《隊報》的採訪。但這場精心安排的採訪,並未能打消外界對"性侵"事件的疑惑
為中國冬奧奪金 「雪上公主」難繞開政治?
代表中國隊參賽的中美混血姑娘谷愛凌2月8日在北京冬奧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決賽中憑借驚人的最後一跳反超對手摘金。這位18歲的"雪上公主"在中國早已是家喻戶曉的大明星,備受中國媒體寵愛,儘管她從來避而不談自己的國籍問題。
客座評論:俄烏衝突 北京倒向莫斯科
前蘇聯曾是中國的「老大哥」,但隨著蘇共政權的垮台以及中俄實力的此消彼長,雙方的關係已經發生巨大變化。但是出於各種因素,中國和俄羅斯在外交舞台上依然經常彼此支持,「抱團取暖」。儘管如此,政論家鄧聿文認為,北京政府在烏克蘭危機中如此明顯「站隊」
拜登政府二度批准對台軍售 北京強硬回應
美國政府2月7日宣佈核准拜登上任後第二批對台軍售,內容是為期5年丶價值1億美元的愛國者係統工程勤務計畫。次日中國外交部強硬回應。
「政治武器」天然氣:俄羅斯在歐中之間的盤算
歐盟40%以上的天然氣進口來自俄羅斯。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指責俄羅斯把天然氣供應當作政治施壓工具。上周五,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表示,將把對中國的天然氣出口量提高約25%。
中國和厄瓜多爾啟動自貿協定談判
上周末,中國和厄瓜多爾兩國宣佈正式啟動中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前往北京出席2022年冬奧會開幕式的厄瓜多爾總統拉索。
德語媒體:奧林匹克無法改變中國
中國官方媒體對正在進行中的北京冬奧會充滿了贊譽之詞,稱這是一場最安全、最完美的體育盛會。而德語媒體裡卻對人權記錄日益惡化的中國得以再次主辦奧運不斷提出質疑。
上一頁
第121 頁,共200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