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中國
中國,為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政權的統稱。現今在國際的行使「中國」主權的政權,主要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烏媒:四名中國留學生遭俄軍轟炸身亡 中媒:假消息
據烏克蘭媒體報導,哈爾科夫的一個學生宿舍遭俄軍轟炸,四名中國留學生遇難。中國外交部向德國之聲表示,相關消息目前正在核實中。隨後,中國媒體指出「兩名中國留學生「」身亡」消息不屬實。
兩會登場 專家:中國為習近平第三任期鋪路
中國的兩會於週五展開,其中週六登場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各界矚目的焦點。專家告訴德國之聲,中國政府預計會公佈2022年的GDP增長目標,也會為習近平在二十大尋求第三任做準備。
德語媒體:俄烏危機中,中國打錯了算盤
烏克蘭危機爆發前後,中國多次宣稱,包括烏克蘭在內的、任何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都不容侵犯,但聯合國譴責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決議案表決中,中國卻又投了棄權票。
三千中國人已撤出烏克蘭 東部城市留學生求助
據中國官方公佈的消息,至周四(3月3日),已有3000多名在烏克蘭的中國公民安全撤離至鄰國。但在該國多個城市,仍有許多中國人未能逃離戰火的威脅。
中國網友搶購俄羅斯商品 要「支持莫斯科」
因為不滿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西方國家不少商店下架俄羅斯商品。然而在中國,不少人卻反其道而行之,特意購買俄羅斯商品。
拜登政府代表團為何於敏感時機訪台?
拜登政府派出一個由前高級國防和安全官員組成的跨黨派代表團於周二(3月1日)下午抵達台灣,周三晚上離開。一些學者認為,這顯示美國並未因烏俄目前的緊張局勢,把戰略重心轉移到歐洲,拜登可借此行動破解「西方無用論」的說法。
中國社媒封殺反戰聲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中國拒絕譴責俄羅斯,拒絕使用侵略一詞。 中共嚴格控制的社群網站也全力打壓任何支持烏克蘭、譴責普丁的聲音,最新的例子是著名舞蹈家金星在微博上被禁言。上周,中國5名歷史學家譴責俄羅斯發動戰爭的公開信也被封殺。
評論: 拜登可能是最後一位跨大西洋派白宮主人
受疫情和通膨等因素的影響,美國總統拜登的民意支持率非常糟糕。但拜登總統發表的首次國情咨文中,他還是犧牲了內政話題,而側重於美歐關係。德國之聲記者Ines Pohl認為,僅此一點,拜登就應該贏得尊重和謝意。
撤僑進展緩慢 一中國公民在烏克蘭遇槍擊受傷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中國的網路空間不僅幾乎看不到批評莫斯科的聲音,連俄官方的聲音也會被屏蔽。本周開始的中國從烏克蘭撤僑行動進展緩慢,官方證實一名中國人受槍傷。
中國人淪「血奴」:柬埔寨網路賭博下的犧牲者
柬埔寨「血奴事件」在中國引發熱議。德國之聲通過當地專家及業內人士的訪問,揭露非法網絡博弈產業鍊是如何在當地遍地開花?中國公司又為何能無視司法恣意胡作非為?原本是觀光渡假勝地的西港,怎麼在短短五年內,淪為虐待、擄人勒索頻傳的恐怖之都?
拜登代表團見蔡英文 蓬佩奧接力訪台
拜登政府派遣由前高級國防和安全官員組成的代表團,於3月2日會見台灣總統蔡英文,被認為是在敏感的當下表示支持。同時,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也將抵台,預計接受蔡英文授勳。
德語媒體:台灣會是下一個烏克蘭嗎?
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的戰爭,在中國網路上引發了民族主義者的狂歡。批評普丁的言論遭到官方嚴厲禁止的同時,鼓吹攻打台灣的言論卻暢通無阻。
中方紀念「上海公報」示好美國
2月28日,中方低調舉辦中美「上海公報」發表50周年紀念大會。外長王毅通過影片致詞,強調台灣問題是「上海公報」的核心,同時稱「中美關係的大門既然打開了,就不應再關上」。
料兩會聚焦經濟放緩 二十大前「穩定壓倒一切」
本年度的中國全國人大會議將於3月5日開幕。外界預計,中國政府將在大會上公佈更多刺激經濟措施,以應對當前增速放緩的形勢。由於今年年底將召開新一屆的黨代會,全力維穩的中共當局需要確保就業率。此外,烏克蘭的戰火也極大增加了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
中歐4月舉辦峰會 望舒緩緊張關係
歐盟將於4月1日與中國舉行峰會,望能借此機會化解兩者之間的緊張情勢。中國商務部長對雙方開展務實合作表示肯定,並期許雙方推進中歐投資協定批准生效進程。
德語媒體:在中國被捧為英雄的普丁
在新聞管制極其嚴格的中國網路媒體中,幾乎只能看到親俄的言論。而普丁更是被塑造成了敢於挑戰西方的英雄人物。不同的觀點則會立即遭到刪除。
中銀新加坡分行停止為俄石油貿易融資
路透社報導稱,中國銀行新加坡分行停止為任何牽涉俄羅斯石油的交易融資。與此同時,新加坡外長宣佈,鑑於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空前嚴重性」,新加坡將對俄羅斯實施「適當的限制和制裁」。
客座評論:普丁的算計與北京的微妙轉變
俄羅斯悍然入侵烏克蘭震驚了全球。政論家鄧聿文認為,這場戰事很可能加速改變二戰後建立起來的、目前正在動搖的國際秩序及其基本架構。作為俄背靠背、「上不封頂」的「戰略夥伴」,中國的態度亦備受關注。
普丁未提前告知中方攻打烏克蘭?
中俄關係可能沒有外界想像的那麼緊密?有德語媒體似乎從近日雙方的互動中發現了一些端倪 。
中法合作推動亞、非、東歐基建項目
巴黎和北京已經同意在非洲、東南亞和東歐建設基礎設施項目。然而這是否有助於讓中國一直以來不透明的外國投資更加公開,或者僅僅是表面文章?
柬埔寨效仿中國網路防火牆的項目推遲
柬埔寨效仿中國網路防火牆的言論管制項目(NIG)本周決定推遲實施。柬埔寨政府稱,NIG將增加國家稅收,並幫助解決網路犯罪。人權活動者說,這個項目的主要目是打擊柬埔寨的言論自由和異議人士。
中國駐烏克蘭大使館連忙改口為哪般?
從「在明顯處貼上中國國旗」到「不要隨意亮明身份及展示具有識別性的標識」,俄羅斯攻打烏克蘭以來,中國駐烏克蘭大使館先後發出了自相矛盾的兩則安全提醒。
中國成為普丁的理想夥伴和經濟命脈?
俄羅斯通過與中國的經濟合作來彌補因制裁而損失的歐盟業務,這樣的做法有多實際?對於中國而言,與俄羅斯過從甚密,又是否存在風險?
德語媒體:中國讓普丁無後顧之憂
俄羅斯對烏克蘭動武之後,德國媒體十分關注中國在這場危機中扮演怎樣的角色。《法蘭克福匯報》批評西方緊盯中國的戰略讓俄羅斯鑽了空子;《明鏡線上》指出,中國對西方的反感使其不願向侵略者亮紅牌。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台灣民眾怎麼看?
全球關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時,台灣政府重申會強化台海軍事因應整備,社會上也高度討論烏俄情勢。德國之聲在台北街頭採訪民眾,瞭解他們是如何看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及他們認為,若中國入侵台灣,國際會援助台灣嗎?
中國間接支持俄羅斯?
俄羅斯向烏克蘭發動進攻的第二天,拒絕稱此舉為「入侵」的中國的立場繼續受到關注。在批評歐美和台灣對俄制裁措施的同時,北京還放寬了一項對俄的貿易限制。
台灣將加入「民主國家」對俄羅斯的制裁行列
蔡英文政府2月25日表示,台灣將與「民主國家」一起對入侵烏克蘭的俄羅斯實施制裁。全球最大的合約晶片製造商台積電也表示,該公司將遵守所有出口管制規則。
有關俄國入侵烏克蘭 中國答不出的三個問題
俄烏戰事爆發,中國堅持要以「對話、協商、談判」的方式解決。但俄軍持續從三方入侵,並往烏克蘭首都基輔前進。在外界希望北京明確表態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舌戰外媒記者,為中國可能的做法留餘地。
德語媒體:習近平的俄羅斯難題
俄羅斯總統普丁下令向烏克蘭發動軍事行動後,西方各國均予以強烈譴責,並採取了嚴厲的制裁措施。而作為俄羅斯的重要夥伴,中國的立場現在尤為引人關注。
中國、東歐和拉丁美洲:俄羅斯的好友們
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攻擊可能也會使得莫斯科的盟友們感到不安。俄羅斯對烏克蘭採取了軍事行動的背景下,哪些國家可能繼續選擇與莫斯科站在同一邊?
中國輿論看烏克蘭:沒人能安然無恙穿過「戰爭泥淖」
俄羅斯軍隊深夜進軍烏克蘭,各國緊張關注局勢發展。中國政府在第一時間表示不認同俄羅斯「入侵」的說法,稱「理解俄方在安全問題上的合理關切」。輿論主調認為烏克蘭「自食其果」。
憂放錯重點 美結束川普時期「中國行動計畫」
「中國行動計畫」始於2018年,對美國大學教授在尋求聯邦撥款資金時是否披露與中國的財務關係,以及軍事附屬大學的中國訪問學者進行廣泛調查。現在這項計畫確定喊停,為什麼?
伊朗核談判前景樂觀 美國希望全力抗中壓俄
伊朗、歐洲、美國近期都釋放出了核問題談判的積極訊號,表示有信心達成新協議。分析人士指出,這是因為西方國家希望抑制全球油價高漲的勢頭,也因為美國想要避免同時對付俄羅斯、中國、伊朗這三個對手。
防止被中國「卡脖子」 美國開始重視稀有金屬
美國總統拜登周二強調了他為抗衡中國在蓄電池市場主導地位所做的努力,加大對美國國內相關稀有金屬開采和加工的支持。他表示,這「不是反華」,「而是撐美」。
德語媒體: 烏克蘭危機 中國到底是贏是輸?
《每日鏡報》認為,俄羅斯必然是這場鬧劇的輸家,而中國能夠漁翁得利。《時代周報》的觀點則相反,認為普丁正讓中國陷入兩難境地。
烏克蘭危機升級 中國陷入兩難境地?
北京冬奧會上,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還曾高調表達對俄羅斯總統普丁的支持。但隨著俄烏爭執不斷升級,中國的態度也日趨模糊,畢竟事態發展同中國的經濟大局密切相關。
德語媒體:中國會對俄羅斯出手相救嗎?
由於宣佈承認東烏克蘭兩個"人民共和國"為主權國家,俄羅斯將招致西方一系列強硬的經濟制裁。中國將會扮演什麼角色?世界第二號經濟強國-中國會在經濟層面上向俄羅斯伸出救援之手嗎?
蒙古對華持批評態度的活動人士被捕
蒙古著名的對華批評人士孟和巴亞爾‧朝侖道爾吉被蒙古當局逮捕,罪名是涉嫌從外國情報部門接受金錢和指示。
聯合國報告員: 中俄繼續向緬甸軍政府供應武器
聯合國緬甸問題的特別報告員表示,儘管緬甸軍政府槍殺平民,但中國、俄羅斯和塞爾維亞仍繼續向這個東南亞國家供應武器。
烏克蘭局勢突變 中國輿論怎麼說
俄羅斯總統普丁宣佈承認烏克蘭東部分離勢力控制區「獨立」地位,在國際社會引起震動和密集反應。中國官方和民間有哪些聲音?
中國政府展開針對螞蟻金服的新一輪整改
據彭博社和路透社報導,中國監管部門發起了針對螞蟻金服的新一輪整改行動,要求國有銀行申報同螞蟻金服的相關業務。阿里巴巴的股票周二下跌了五個百分點。
烏克蘭當前局勢下台灣人是否擔心北京武力攻台?
俄羅斯宣佈承認烏克蘭東部兩個由分離主義分子控制的地區「獨立」。台灣駐外代表投書奧地利報紙,表示台灣對「烏克蘭處境感同身受」,支持歐盟站出來捍衛自由與和平。台灣2月民調顯示,多數台灣人不認為北京會借烏克蘭局勢武力攻台。
新冠確診數壓垮醫護 香港尋最佳隔離方式
香港新冠疫情持續延燒,連日來也出現數名5歲以下孩童病逝的案例。部分專家告訴德國之聲,港府應該接受香港現階段無法重返「零確診」,並努力將抗疫措施朝「緩解」的方向推動。
分析:為什麼北京不支持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因為北京方面對莫斯科支持的力度越大,普丁就更無需擔憂俄羅斯一旦入侵烏克蘭,西方國家可能會對俄羅斯展開的制裁。不過在剛剛結束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北京也正在釋放一些與莫斯科態度不一致的訊號。
研究:德國經濟過度依賴中國
德國經濟界對華投資有增無減。一研究報告警告說,轉讓到中國的德國技術越多,將來,中國就越不會在乎德國合作夥伴。
對台軍售 中國再度制裁美國軍工企業
中國政府周一宣佈,對參與美對台軍售的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雷神技術公司實施制裁。這已是這兩家美國軍火商2019年以來至少第三次面臨北京的懲罰。
辦給誰看的北京冬奧?
中國所舉辦的2022北京冬奧正式於週日落幕,德國之聲訪問多位專家,請他們協助分析中國政府如何試圖運用冬奧向國內和國際觀眾進行宣傳。
巡邏機遭中國雷射照射 澳總理要求北京調查
澳洲国防部2月19表示,澳國防軍一架海上巡邏機17日在該國以北上空飛行時,遭到附近一艘中國解放軍海軍艦艇的雷射照射。澳總理並以相反情況發生在台灣海峽比喻,問北京會作何反應?中方則回應表示,澳方描述「與事實不符」。
歐盟提起WTO訴訟:中國嚇阻歐企「維權」
在華經營的歐洲企業不時會遇到侵犯智慧財產權行為,這些企業往往會在中國境外的法庭發起相關訴訟。現在,歐盟方面指責中國當局正對試圖維權的歐洲企業進行恐嚇。愛立信、諾基亞等持有5G相關技術專利的企業首當其沖。
德語媒體:中國才是美國安全政策的核心
俄烏邊界劍拔弩張的緊張局勢,令歐洲人憂心忡忡。但更令歐洲人的失望的是,美國人關注的焦點似乎並不是歐洲,而是印太地區。
上一頁
第120 頁,共200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