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中國
中國,為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政權的統稱。現今在國際的行使「中國」主權的政權,主要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德語媒體:「不必要的危機」
德語媒體本周末紛紛關注佩洛西可能的台灣之行。《新蘇黎世報》評論稱,這場未知的旅程可能導致美國與中國發生「不必要的危機」。作者批評華盛頓沒有好好權衡這樣 「純象徵意義的台灣之行」的成本和收益。
對於台灣而言 這次可能的訪問意味著什麼?
如果美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今夏訪台,台海危機是否會明顯升級、甚至發展為軍事對抗?一些國防專家給出了自己的判斷。美聯社的報導也指出,佩洛西可能訪台所引發的討論忽略了一個關鍵點:這其實是一個風控問題。
北京或對金門出手?當地居民怎麼看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也讓不少分析人士擔心,台灣是否會是下一個,外界擔心,北京可能會對金門出手,接管這個靠近大陸的島嶼。那麼,當地民眾怎麼看?
德語媒體:德國不應在中國問題上犯同樣的錯
《世界報》刊登的評論指出,與俄羅斯相比,中國模式帶給自由世界秩序威脅更大,因為它溫和外表下的內在有著極大反差。 《商報》發表的文章分析認為,儘管風險升高,德國企業仍大舉投資中國,這是一種「危險的依賴」。
佩洛西或訪台 兩岸民眾怎麼看?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的訪台計劃引發了外界的高度關注,不僅是媒體輿論,這個消息也引起了兩岸民眾的關心和熱議。佩洛西訪台是否會成行?台灣問題如何解?這些問題,兩岸的民眾怎麼看?
美媒:一個更富更強的中國告誡佩洛西不可鋌而走險
美國前議長金裡奇當年出訪台灣前曾先拜會了時任中國第一把手江澤民。那時,美國兩艘航母為台灣總統選舉保駕,給北京留下了深刻印象。不過今非昔比,中美力量對比發生了很大變化。
拜習通話談台灣 專家:美中鞏護欄防衝突升溫
美中關係緊張之際,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長達2個多小時的通話,談話聚焦台灣。雙方事後的聲明顯露哪些美中關係的蛛絲馬跡與弦外之音?德國之聲訪問兩名專家請他們作出分析。
美媒傳佩洛西29日出訪亞洲 台灣行程仍未定
美國媒體披露,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29日起將率團訪問亞洲,仍不確定是否停留台灣。佩洛西是否無視中方威脅訪問台灣,成為各界關切焦點。
達賴喇嘛籲:儘管中國對藏人所為 仍要保有慈悲
流亡的藏傳佛教精神領袖達賴喇嘛正在拉達克地區展開訪問。在這個中印邊境的敏感地帶,達賴喇嘛一舉一動格外受矚,週四(7月28日)他在佈道後呼籲,儘管中國對藏人的所作所為,仍要保有慈悲之心。
拜習通話超過兩小時 對台灣議題各自表態
美中兩國元首28日進行超過2個小時的通話,雙方聚焦台灣議題,各自闡述了北京與華府的立場。此外,美國官員表示雙方也指示團隊研究兩人面對面會晤的可能性。專家指出,為防止中美因台灣議題發生衝突,雙方領導人溝通至關重要。
德語媒體:調停烏克蘭戰爭不能指望中國
德國《明鏡周刊》撰文指出,期待北京成為烏克蘭衝突的和平調解方,這只是一廂情願。評論分析認為,中國缺少動用全部力量尋求解決和平解決方案的動力。《南德意志報》分析北京在能源方面的超前部署策略。
中共中央經濟會議 不再提增長目標
根據官媒新華社發布的通稿,中共中央政治局最新會議討論了疫情、財政貨幣政策、糧食安全、金融風險、一帶一路、社會保障等內容。值得注意的是,會議沒有提及任何GDP增長目標,而是強調「力爭實現最好結果」。
中國房市危機延燒:銷量恐跌三分之一 亞洲女首富身家腰斬
中國房市危機未解,房地產龍頭碧桂園的大股東、亞洲女首富楊惠妍,其資產也因此暴跌52%。隨著危機持續惡化,有分析指中國今年房市銷量恐暴跌三分之一。與此同時,傳中國央行將調動1萬億元人民幣貸款「救火」。
台灣漢光與萬安演習
近日台灣舉行漢光與萬安演習,實兵操練模擬解放軍可能攻台的場景,從陸海空三軍到市井小民,台灣提高中國威脅警戒。
團結抗中 英外相:若任首相將強化英聯邦關係
正激烈競逐英國首相大位的現任英國外相特拉斯,週三再祭出最新承諾。她說,若任首相將深化與英聯邦國家的關係,對抗中國「日益增長的惡性影響」,幫助英國及其他民主國家 「贏得反對獨裁者的全球鬥爭」。
美官員聚焦全球糧食危機 籲北京助斯裡蘭卡債務重組
美國國際開發署署長鮑爾27日出訪印度時,呼籲中國幫助斯裡蘭卡與其他跟中國大量借貸的國家進行債務重組。她形容北京提供斯裡蘭卡的是「不透明的貸款交易」,並批評中國資助的基建項目「沒什麼用途」。
習近平:中共20大將定調黨要舉什麼旗走什麼路
中國官媒新華社週三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省級領導人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當前中國在國內和國際舞台上,正面臨著比以往更複雜的風險和挑戰。而即將到來的中共20大將會定調黨在新徵程上「舉什麼旗、走什麼路」。
美議員證實受佩洛西邀請訪台 美防長:與她談過相關事宜
美國防長週三表示,他已與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談過可能出訪台灣的行程,並提供安全評估。與此同時,至少兩名美國眾議員證實受邀與佩洛西一同訪台,但拒絕透露確切日期。
德語媒體:習近平的「工具人」和拜登的兩難境地
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俄羅斯和中國之間的關係變得越發親密。德國《世界報》撰文指出,俄中兩國之間的相互需求並不對等,俄羅斯正在變成中國人身邊的「貧窮小弟」,普丁正在變成習近平的「工具人」。
客座評論:對中國降低關稅?拜登進退兩難
Alexander Görlach 認為,有關對中國商品徴税問題,美國總統拜登處於兩難境地:若取消關稅,或有利於緩解通膨,卻會成為共和黨人求之不得的攻擊口實
中港足球暌違三年後在日本決戰
本來是東亞足球賽中一場普通的賽事,只不過對壘雙方一個是中國,另一個香港。記者到現場觀看了比賽,以及《國安法》、《國歌條例》實施後出現的變化。
日本將首次參加美國、印尼「神鷹盾牌」聯合軍演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星期三(7月27日)在與印尼總統佐科舉行會談後宣佈,日本自衛隊下月將首次在印度尼西亞與美、澳等國一道,參加「神鷹盾牌」聯合軍演。
世界經濟引擎光環不再 外企想撤離中國市場?
面對嚴格的防疫政策和政治壓力,外國投資者是否對中國市場失去了信心?是否還值得像以前那樣在這塊市場大筆投資?德國之聲記者採訪了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Jacob Gunter,解剖外國企業的心路。
美聯準對中國收集情報準備不足?趙立堅稱「病得不輕」
根據一份美國參議院國土安全委員會共和黨議員編寫的報告,美聯準沒有恰當的機制來對抗中國收集美國經濟、貨幣政策內部訊息的 "惡劣 "行徑。美聯準主席和中國官方都對此予以反駁。
印太26國防長會面協商應對中國崛起
在中國不斷擴大其在印太地區的影響力和軍事存在的背景下,來自印太地區的26國國防部長本周在澳洲悉尼參與為期三天的會議,加強相互之間的聯繫。
拜習傳通話前夕 美高官批北京南海挑釁變本加厲
就在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傳出雙方預計週四(7月28日)進行通話前夕,美方官員公開批評北京在南海對其他國家的挑釁舉動,「咄咄逼人」。
白宮證實拜習本週通話 台灣與俄烏戰爭為談話重點
美國白宮26日證實拜登與習近平預計將在28日舉行電話會議,內容可能涉及台灣、俄烏戰爭以及中美之間的經貿關係。但一名白宮官員強調,拜登尚未針對如何處理美國對中國商品徵收的關稅做出決定。
中國國防部:佩洛西若訪台「軍隊絕不會坐視不管」
美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可能訪台,中國國防部稱,若佩洛西訪台成行,「中國軍隊絕不會坐視不管」。中國官媒前總編胡錫進甚至表示,期待解放軍戰機「伴飛」佩洛西座機到台灣本島上空。對此,美國、台灣將如何回應?
習近平20大連任在即 連訪香港、新疆為哪樁?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本月連續視察香港與新疆,背後意義受外界關注。部分專家分析,這兩趟出訪與習近平之前視察中國其他地區的行程,都是為了向中國共產黨成員展現他過去幾年施政的成果,也為20大尋求第三任鋪路。
中國印尼元首會晤 雙邊承諾擴大經貿交流
中國、印尼兩國領導人在北京會晤,簽署了多個領域的合作計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稱,會盡全力支持G20峰會舉行。印尼總統佐科威則成為自2月以來,第一位訪問北京的外國元首。
德語媒體:台灣被併吞前德國如何擺脫對中國的經濟依賴?
烏克蘭戰爭打響後,德國逐漸認識到對俄羅斯能源高度依賴造成的後果有多麼嚴重。為了避免這一幕重演,德國希望能在北京武力攻打台灣之前,通過加強與德國擁有相同「自由民主基本價值觀」的國家的合作和商貿往來以擺脫對中國經濟的依賴。
斯裡蘭卡求援中國 大使:經濟復甦北京是關鍵
斯裡蘭卡經濟危機延燒,斯國駐北京大使週一(7月25日)表示,中國是斯裡蘭卡經濟復甦的關鍵,已要求中國在貿易、投資和旅遊方面提供幫助。與此同時,斯裡蘭卡新總統上任後,外界關注他將如何「拆彈」經濟危機、對華政策會否有變?
中國人權律師常瑋平遭秘審 妻旁聽受阻18小時
中國知名人權律師常瑋平遭控涉嫌「顛覆國家政權罪」,案件26日上午秘密開庭。他的妻子告訴德國之聲,她前一天準備參加庭審,卻在高速公路口遭警方以防疫為由圍堵,無法動彈,被迫車上過夜。截至目前,已受困18小時。
拜登稱本週與習近平通話 共和黨多人挺佩洛西訪台
美國總統拜登25日表示,預計本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與此同時,北京再次公開反對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可能的台灣之行,但美國共和黨卻越來越多人公開聲援佩洛西出訪。
印尼總統訪中 傳面邀習近平親自出席G20
印尼將在今年11月中舉行G20領袖高峰會,而該國總統佐科威應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邀請,於25日至26日訪問北京。專家認為,此行目的之一是要邀請習近平親自出席峰會。
中國房地產危機為何讓世界擔憂?
繼債務危機之後,中國的房地產業遭受新的打擊:買到爛尾預售房的業主冒著登上失信「黑名單」的風險集體反抗,宣佈停止向貸款銀行還房貸。中國的房地產業的多重危機引發全球擔憂。
德語媒體:中國併吞台灣已只是時間問題
德國《日報》發表評論指出,中國併吞台灣已只是時間的問題,德國社會應該公開討論地緣衝突可能帶來的後果和影響。《商報》發表的文章分析認為,隨著中美裂痕進一步加深,雙方都有可能決定設置各自的標準,這就讓「脫鉤」成為可能。而經濟界該如何應對?
英保守黨黨魁競選人蘇納克:將對中國採取強硬政策
在英國保守黨黨魁及首相的最後階段角逐中,印度裔前財政大臣蘇納克周日表示,如果當選新首相,將對中國採取強硬態度,包括關閉在英國的所有30所孔子學院。本周一,蘇納克將和另一位候選人、外交部長特拉斯舉行電視辯論。
涉電郵威脅炸中國使館 澳活動人士倫敦遭捕
多次尖銳批判北京、撐港並聲援新疆的澳大利亞活動人士柏樂志(Drew Pavlou),因涉及電郵威脅炸燬中國駐英國大使館,遭警方拘捕。但柏樂志在獲釋後稱電郵並非出自他手,表示自己是這場「精心策劃的運動」受害者。
香港如何透過大量監禁活動人士掌控公民社會?
香港法院近期以參與或組織抗議活動為由指控、監禁了至少兩名活動人士。香港新任特首李家超誓言治港要更關注國家安全,專家如何看待港府接連對香港公民社會的壓迫手段釋出的信號?香港會否變得更加極權?
媒體:美副國務卿與駐澳大使下月訪索羅門群島
路透社24日報導稱,美國副國務卿謝爾曼與美國駐澳大使甘迺迪8月將出訪索羅門群島,深化美國與該國的關係,並試圖藉此持續對抗中國在太平洋地區持續擴張的外交勢力。
留法中國學生抗議迪奧「文化挪用」
法國時裝品牌迪奧近日推出一款外觀近似中國「 馬面裙 」的褶裙,引發中國留法學生前往迪奧旗艦店抗議其「文化挪用」。那麼,什麼是「文化挪用」?怎樣不落入這一陷阱?
美軍最高層:解放軍在太平洋干擾他國次數大幅增加
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表示,中國的軍機和艦船最近五年來更加頻繁攔截美軍及其盟友、引起不安全的互動。拜登領導的美國政府正努力加強與太平洋國家的關係,以抗衡中國對該區域的影響。
中國或出台敏感數據分類制度 避免中企在美退市
《金融時報》引述匿名消息人士報導稱,中國計劃根據數據的敏感程度對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進行分類,以避免中國企業因無法向美方提供詳細的審計資料而退市。
英媒稱佩洛西訪台將引發中國動武 北京說正嚴陣以待
《金融時報》報導,中國對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的訪台計劃提出嚴厲警告,暗示可能會採取軍事行動。周一中國外交部表示」我們正嚴陣以待「。
中國空間站新艙段升空 火箭殘骸問題未解
7月24日,中國空間站的第二個艙段「問天」實驗艙由「長征五號B」重型火箭搭載升空。按照計劃,「天宮」空間站將在今年底完成第一階段建設。不過,圍繞著「長征五號B」重型火箭殘骸無控墜落的爭議,也仍在持續。
歐非洲合作難題:中國只問修路,歐洲先數昆蟲
並非平等合作夥伴,而只是援助接受方:這是非洲決策者對自己在與歐洲合作中所處地位的感受。歐盟強調價值觀沒有錯,但建成一條連接鄉村的公路,也是一種價值觀的體現。
美進口商已支付320億美元懲罰性關稅
從2018年中期至2021年底,進口中國科技產品的美國商家共支付了320億美元以上由前總統川普下令加徵的關稅。
香港足球隊會被中國吞併?
體育方面,香港隊的表現並不算太差。但是球場內一再發生針對中國的抗議,讓這個前英國殖民地的足球未來存疑。
斯里蘭卡政局動蕩 中印兩國各顯神通
斯里蘭卡正在經歷獨立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動蕩,印度和中國正在趁機爭奪對這個島國的影響力。
上一頁
第105 頁,共200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