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O Hörerbeitrag 1
2010年4月30日就在四‧一四青海玉樹大地震發生一周後,規模盛大的上海世界博覽會(以下簡稱"世博會")從四月二十日起開始對部分參觀客試運行。這不禁使人聯想起二零零八年的北京奧運會,碰巧的是,奧運會開幕前,四川汶川也發生了大地震。
一個在黑龍江的朋友發來簡訊說:"世博,我只能道聽途說,很多東西我們只看到表象,遠方的苦難我們其實很難感知。"
為玉樹祈福
的確,說到世博會,相信廣大讀者與筆者一樣,都會想到地震中遇難的同胞們和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小老百姓們。筆者建議,從五月二日起,世博會休園三天,為在青海玉樹地震中喪生的同胞們祈福。
不管有沒有發生青海地震,什麼也擋不住世博盛會開幕的步伐,中國政府欲借這次上海世博會展現新中國成立六十年來中國在社會、經濟、文化和科技領域取得的一些偉大成就。
抄襲風波
說到文化領域的成就,最近就爆出世博主題曲«2010等你來»抄襲事件,緊接著又爆出世博吉祥物海寶和中國館涉嫌抄襲問題。
前中共領導人江澤民曾說過:"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
我想舉一個例子,便利店最早起源於美國,起初是從早上七點至晚上十一點營業,後來便利店傳入日本,日本人將營業時間延長至24小時營業。日本是一個善於學習的民族,但也是一個具有創新的民族。
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的四大古國之一,聞名世界的四大發明更是說明中國人所具有的無以倫比的聰明才智和創造力。世博主題曲、海寶和中國館抄襲事件讓人產生思考。
山寨文化
近些年來,中國的盜版文化和山寨文化極為盛行,且有欲演欲烈的趨勢。我們時常聽到某某大學教授或學生論文抄襲的新聞,經常看到一些國人使用山寨手機、購買盜版書籍和光碟等等中國特色現象。這些行為顯然與當局大手筆打造大國形象不符,也無法使中國成為超級大國。
中國在世界許多國家相繼成立了孔子學院,旨在推廣漢語教學和傳播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展現中國的巨大成就(硬實力)和軟實力,擴大其在所在國的國際影響力。
軟實力
"軟實力"指國際關係中,一個國家所具有的除經濟、軍事以外的第三方面的實力,即文化、政治價值觀、意識形態、民意等方面的影響力,是一國通過吸引和說服別國服從自己的目標的能力。顯然,中國的軟實力擴張還未達到這一層次,目前也不具備這樣的實力。
除了孔子學院的廣泛建立,中國官方主流媒體也將觸角伸向海外,中央電視台相繼推出了一個24小時播出的阿拉伯語和俄語電影片道,«環球時報»英文版和«環球時報»英文網也同步創刊和開通,«人民日報»的擴版和新華社國際電視台的開播等等。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得到顯著的增強和提高,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愈來愈大,本屆世博會的舉辦就是一個例證。
參加首日試運行一位朋友回來說:"預約機第一天就壞了,且園區人潮湧動,秩序混亂,他被代表了!"
後來看了當晚的新聞後才恍然大悟,原來是官媒的世博如此多"驕",不是普通遊客眼中的"世博如此多嬌"!
作者:上海聽眾Winter
責編: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