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讓艾未未的話題沉睡
2011年6月20日"如果一位大使在一個靜悄悄的小房間裡提出抗議,對一個獨裁政權來說是無所謂的。不,我們必須讓公眾瞭解獨裁政權的野蠻行徑。專制制度害怕具有批判性的公眾。"
德國基民盟籍國務秘書諾伊曼近日在接受德國國際通訊社(DAPD)採訪時再次談到艾未未事件。中國藝術家艾未未從4月3日被捕後迄今杳無音信。國際上要求中國領導人釋放艾未未的呼聲如泥牛入海,沒有得到任何回應。諾伊曼因此再次強調,必須不斷發出政治呼籲,不能讓這個話題沉睡,不能讓關押艾未未的肆意妄為的行徑繼續下去。
諾伊曼說,在國際上,文化方面的負責人經常有機會直截了當地談到艾未未遭受的不公正對待。必須不斷要求中國政府釋放艾未未。他說,"國際壓力也將會起到幫助。對此我深信不疑。"
對於各國政府是否應當作出制裁的問題,諾伊曼表示,不能低估語言的作用。他說,中國政府對這場爭論感到很不舒服。艾未未代表了很多,他是所有被關押的藝術家的代表,包括那些在德國不知名的藝術家。諾伊曼因此認為,"為艾未未的權利和自由作鬥爭,也就是為世界上所有受壓迫和獨裁之苦的藝術家作鬥爭。"
諾伊曼認為,德國政府對中國的嚴厲批評不會對艾未未產生不利的影響,否則就是向中國政府叩頭。
通過"啟蒙的藝術展"附加活動推動討論
諾伊曼對4月1日在北京開幕的德國"啟蒙的藝術展"的發展趨勢作出了積極評價。該展覽得到德國外交部660萬美元資助。諾伊曼說,門票價格下調為10元人民幣後,參觀者也增多了。現在周末每天都會迎來4000以上的參觀者,平時每天有1500人。而開展初期,每天只有幾百個參觀者。
艾未未4月3日被捕後,許多政治家都呼籲中斷計劃2012年3月底結束的"啟蒙的藝術展"。諾伊曼卻對此表示反對。他說,如果那樣做,就根本沒有施加影響的機會。德國應該旗幟鮮明地表明我們的態度,在中國引起對這一問題的討論,比如通過"啟蒙的藝術展"的論壇、研討會、沙龍聚會等附加活動,讓人們不要忘記艾未未被關押這一話題。而這一切當然會讓中國的當權者感到不舒服。
作者:Holger Mehlig(DAPD )編譯:樂然
責編:敏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