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上海
位於中國東部的沿海特大城市。中國的經濟中心。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反清零」示威遍地開花 專家:對公民有極大激勵作用
中國各地連日來的「反清零」示威行動,不僅讓不少中國人民公開表態對政府的不滿,也激勵更多人以行動來表達訴求。這樣的示威在極權的中國會有效果嗎?
中國反封控抗議潮延燒 示威者高喊要自由
27日晚間,上海數百名反「清零政策」示威者與警察爆發衝突。28日凌晨,北京共千名示威者持續佔領街頭,不願散去。這一波公眾抗議浪潮,讓許多中國市民開始公開談論「禁忌話題」。
網路關注上海抗議:中國人喊出這句話太難了!
周日凌晨發生在上海烏魯木齊路的民眾自發抗議行動,讓不少中國人感到震撼。儘管官方媒體對此噤聲,管控下的社群網站也被全面審查,中文網民當中還是掀起了熱議。
「習近平下台!」烏魯木齊大火引爆民眾不滿情緒
11月26日晚間,中國多個地區傳出主要以大學生和年輕人為主的抗議活動,目標直指中國政府的嚴苛防疫措施。在上海悼念烏魯木齊火災遇難者的現場,人們除了要求結束封控之外,還極為罕見地出現要求政府下台的激烈口號。
京滬等地爆發街頭抗議 上海示威者:習近平下台!
新疆烏魯木齊一場大火,在過去兩天於中國各地點燃了反「清零政策」的示威浪潮。幾位26日深夜參與上海一場公開示威的民眾告訴德國之聲,多數示威群眾的訴求,是要求北京下架「清零政策」。
內容太敏感?上海進博會取消歐盟領導人影片講話
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為上海進博會準備的一段影片致辭因其批評性內容沒有在開幕式上播放。布魯塞爾稱已就此同中國進行交涉。
鄭州富士康員工:再也不回去了!
一名逃離出鄭州富士康的員工接受路透社訪問時表示,不能確定有多少人被感染,因為管理層並沒有公佈相關訊息。他還表示自己「永遠不會再回富士康」。
踩踏事故層出不窮 如何避免悲劇發生?
韓國梨泰院、印尼足球場、上海外灘、聖地麥加、德國杜伊斯堡都發生過嚴重的踩踏事故,群眾因恐慌而發生推擠進而造成傷亡。若遇到踩踏事故時如何「保命」?
繼續硬封控:上海關閉迪士尼、蘋果恐減產30%
為制止疫情採取的封控措施迫使上海迪士尼周一關閉,蘋果公司擔心下月因清零政策減產30%。不過,澳門明日起恢復電子簽注申請。
特斯拉調降在華汽車售價 分析師憂恐掀價格戰
特斯拉周一宣佈降低中國市場的Model 3及Model Y售價,調降幅度達9%。分析師預測,2023年中國電動車市場的競爭將更激烈,而特斯拉降價恐掀起價格戰。
二十大入常分析各異 專家指習近平需防火牆
隨著二十大召開,新一波「入常」預測名單再傳出,眾說紛紜。《華爾街日報》引述據稱與中共領導層關係密切的消息指,習近平可能更大幅度地讓「習家軍」上位,這與先前諸多分析差異頗大。德國之聲採訪專家,請他作出分析。
中國官媒連續三天力挺「清零」 民眾不買賬
在中共二十大即將召開之際,中國官媒連續三天發表評論文章擁護「清零」政策。最新的表態是「『躺平』不可取,『躺贏』不可能」。哪怕是在受到嚴格審查的新浪微博,也能夠看到民眾的怨氣十分高漲。
最新金融中心排名 新加坡取代香港成亞洲第一
一項經濟研究排名顯示,新加坡超越香港成為亞洲首要金融中心。香港政府強調,香港整體評分仍上升,往後會繼續改革,鞏固和提升香港的資本市場及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
普丁的"新東方政策"為何難以奏效
前不久,俄羅斯總統普丁在中亞遭到中印領導人的微妙「冷遇」之後,他再次推出的「新東方政策」也突然變得前景黯淡。東南亞國家也普遍擔心一旦同莫斯科走得太近,會遭到西方的詬病。
德語媒體:表面和諧的習普峰會
上合組織領導人峰會上,習近平和普丁雖然對外做出精誠合作的姿態,但雙方的裂痕也日趨明顯。習近平顯然已經意識到,如不及時同普丁這個戰爭狂人保持距離,也會將自己帶入不利境地。
德語媒體:價值觀共同體必然戰勝利益共同體
中俄等國在撒馬爾罕召開上合組織峰會,依舊是德語報刊關心的話題。《總匯報》指出,中國已經對俄羅斯產生了懷疑。《世界報》則認為,西方國家的同盟建立在一個具有持久吸引力的共同價值觀之上,必然勝過基於短期利益的專制國家功利聯盟。
上合峰會 中俄試圖拉攏鄰國改寫國際規則
在本周舉行的上合組織峰會上,普丁與習近平試圖將中亞以及南亞地區領導人團結在一個新的「國際秩序」背後。不過,這種「團結」顯然裂縫叢生:就在近期,成員國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發生了邊境衝突,印度總理也當面表達了對俄烏戰爭的不滿。
德語媒體:實力被削弱的中國威脅更大?
習近平出訪中亞、會晤普丁、參加上合組織峰會,引起了德語報刊的密集關注。《商報》認為,習近平治下的中國,其實力地位已經遭到了削弱,這反而讓中國更加具有攻擊性。《青年世界報》則擔心,中國實力不斷增強會讓美國更傾向於不惜一切代價打擊中國。
颱風「梅花」襲上海 沿海百萬居民疏散
周四(9月15日),強颱風「梅花」席捲中國東部沿海。浙江、上海、江蘇經歷了暴雨和大風,至少有160萬居民被疏散。
長江水位驟降 古代佛像重見天日
中國多地高溫少雨導致嚴重乾旱,長江重慶段位水位大跌。而水體面積大幅減少使得三尊有600年歷史的佛像露出水面。與此同時,缺水也引發缺電問題,上海罕見暫時關閉外灘景觀照明節省能源。
上海宜家突遭封控顧客竄逃 全區再普篩
中國海南的疫情尚未平息,上海再傳爆發疫情。週末以來廣傳的影片顯示,上海一家宜家(IKEA)因有疫情足跡被官方管制臨時封控,大批顧客逃出賣場。事發門市所在的徐匯區官方也宣佈,再度進行全區普篩。
新冠疫情:中國新增病例創三月新高
中國新冠病毒新增感染人數創下三個月以來的最高數字。海南仍在繼續實施"封控"管理,數萬遊客被困在三亞。
上海延長核酸檢測規定 海南滯留客分批返家
上海疫情逐漸平息,不過市民仍須進行每周一次的核酸檢測直到九月底。而南方省份海南省的疫情仍在上升階段。西部地區的新疆、西藏也發現確診和無症狀感染者,多個區域實施靜態管理措施。
中國5家央企同日宣佈將從美股退市
本周五(8月12日)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國人壽在內的數家公司宣佈將從美國紐約證交所退市。美聯社指出,這顯示出中美兩國圍繞上市公司審計爭端而起的金融脫鉤日益明顯。
駭客自稱獲上海健康碼千萬個人訊息 上網出售
一名用戶名為「XJP」的駭客聲稱,獲得4850萬上海健康碼個人訊息,售價4000美元。這是一個多月以來上海第二次傳出駭客盜取個人訊息並在網路上出售的消息。
「我從拒絕相信到憤怒、悲傷、絕望」
公告衞生專家、紐約大學上海分校教授霍爾在6月終於離開此前封城許久的上海,前往渡假勝地海南。孰料,他又在海南被封。他向路透社講述了自己的經歷。
深圳百強企業進入7天封閉式管理
由於病毒傳播無法阻斷,又不願像上海那樣全市封城,深圳市政府下令大企業實施封閉式管理,即員工吃住都在生產園區內。
記者手記:台北上海雙城論壇從熱鬧到冷清
台北與上海兩市的雙城論壇,今年被評為是史上時間最短,且最冷清的一次,但除了疫情的影響外,這也與兩岸官方和民眾在不同時期的想法有關。究竟雙城論壇是如何從熱鬧變成冷清,又如何顯示了兩岸關係的高低起伏。
台北上海雙城論壇宣佈續辦 引發哪些爭論?
2022台北上海城市論壇7月19日登場,這也是台北市長柯文哲任內最後一次的雙城論壇,引發各界關注。綠營為什麼質疑雙城論壇的必要性?柯文哲又為何堅持要舉辦?
「放棄清零是最有效的經濟刺激計劃」
中國第二季度經濟增長低於預期。經濟學者認為,若不尋找「清零政策」的退場機制,中國難以達到5.5%的增長目標。
疫情反撲 上海市民擔心再次被封
上海再次拉響疫情警報,在酷暑天氣下多區展開全員篩檢。因為擔心再次遭到封鎖,不少民眾開始囤積物資。其他城市也出現疫情反彈。與此同時,衛健委宣佈放鬆對進口貨物的防疫檢測。
上海首見奧密克戎BA.5變異株 堅守「動態清零」
上海7月10日通報奧密克戎變異株本土確診病例,引發中國網友一度緊張,網上謠傳可能陸續封控,被當局否認。隨著中國出現傳播力強大的奧密克戎變異株,當局堅持實施的「動態清零」,無疑正面臨極大挑戰。
北上疫情趨緩 深圳疫情又起
在堅持動態清零的中國,大城市裡的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上海恢復堂食在即;北京市在暑假三周前安排學生返校;深圳則收緊了防疫措施。
上海禁堂食 餐館絕境求生轉「地下戰」
上海宣佈放鬆嚴格防疫措施近一個月後,一些禁令仍然沒有解除,大部分餐廳仍不能恢復堂食。絕望之下,有不堪重負的飯店暗中提供堂吃。而店主和食客花樣躲避巡查的囧境也引發網民的感嘆和吐槽。
上海時尚品牌:「清零」之後的「清貨」
上海消費者還沒有回到商場,除了沒有餐飲堂食的誘惑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擔心再次被突然封鎖,就地隔離。時尚品牌零售商正為大量的庫存發愁。
非高危險群重症率為0?張文宏領銜研究報告疑被刪
一項由張文宏領銜的研究報告發表顯示,對於相對健康的非高危險群來說,感染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種感染的重症率極低。該報告發表在上周六的中國疾控中心周報之後,受到國內外關注,也引起了一些爭議和討論。目前中國疾控中心的網頁上已經找不到相關文章。
德語媒體:"清零"令外企叫苦不迭
曾幾何時,能被派駐中國的北京、上海或深圳,曾是很多德國企業經管人員求之不得的美差。因為去中國不僅能拿到豐厚的收入,而且做出良好業績也相對容易一些。
牆外文摘:「非戰爭軍事行動」針對台灣嗎?
有評論認為,如果北京要對台動武,不會把它視為一場低強度衝突來進行規劃,而是要面對一場可能美、日都會涉入的全面性戰爭。因此,《軍隊非戰爭軍事行動綱要》的實施並非針對台灣。
上海石化化工部發生爆炸火災 一死一傷
上海石化化工部乙二醇裝置區域周六凌晨發生爆炸火災。事故造成一人死亡一人受傷。地區生態環境監測部門表示未發現空氣和水體污染現象。目前這一事故發生的原因仍在調查之中。
告別禁足,迎來封閉:京滬疫情反復
十天前剛剛解封的上海,本周末大部分居民又要接受新一輪大規模核酸檢測和隨之而來的「封閉管理」。與此同時,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再次強調要堅持「動態清零」方針。
「世界不會等著中國收拾完『爛攤子』」
上海市政府計劃6月召開20場政企溝通圓桌會議,恢復外企投資信心。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說,清零政策不僅削弱了上海的吸引力,而且削弱了整個中國的吸引力,「世界不會等著中國收拾完這個爛攤子」。
牆外文摘: 維園悼念儀式不再,港人如何海外移植?
有評論認指出,每逢6月,「八九六四」在香港已成為一種民主儀式。但是維園萬點燭光不再,香港人在海外輸出「八九六四」是必走之路。
德語媒體:解封後的上海
經歷了為期兩個月的封控管理,大部分上海市民終於又可以走出家門,呼吸新鮮空氣了。然而,這場"抗疫戰爭"所帶來的損失是否也會很快就被人們淡忘了呢?
上海解封:「很多東西都像沒有發生過」
上海在6月1日結束了封城,開始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很多人為此歡呼,慶祝重獲自由;但也有民眾說,因為感覺一切就這樣會被忘卻而「有一點羞恥」。
上海宣佈6/1解封 民眾欣喜同時仍惶恐
歷經兩個月的漫長封城,上海自6月1日起大部分住宅小區恢復出入,且居委會「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出入」。對於突如其來的「解封」消息,市民驚喜的同時仍有惶恐。「解封」之後,距離「正常的生活」還有多遠?
北京傳多起涉疫違規案件 上海祭方案救經濟
中國官方通報5月29日新增新型冠狀病毒本土病例20例及本土無症狀感染102例。確診數下降,北京、上海雙城力推社經秩序恢復正常。上海市政府祭出50條重量級措施,加快推動經濟恢復腳步。
疫情趨緩 經濟吃緊 上海醞釀逐步解封
已經封控兩個月的中國經濟中心城市上海,正在著手準備解封。這很可能與中國經濟面臨巨大下行壓力有關:最新數據顯示,今年4月工業企業的利潤率同比下挫8.5%。
一切為了「清零」:北京繼續收緊 上海不敢放鬆
儘管上海和北京目前的新增病例比很多西方大城市都少,但是盡快實現「清零」仍然是中國政府堅持的目標。北京一個社區的1800人被送往張家口集中隔離,而上海不少民眾則對一些基層社區不按規定放鬆管制而表達憤怒。
「主旋律」以外的聲音: 從YT影片看上海人的抗爭
上海疫情逐漸趨緩,地鐵部分恢復營運,該市表示6月起全面恢復正常生活秩序。但實際上上海仍處於嚴格防疫管控中。一些市民通過影片表達對防疫政策的不滿。
上海公共運輸逐步復駛 民怨封城「天大的笑話」
上海逐步解封,週日(5月22日)開始恢復部分公共交通。官媒大力宣傳、試圖淡化民怨,但真實情況卻似乎不是如此。與此同時,北京疫情持續升溫,逾半人口居家辦公。張文宏表示,可能新冠疫情「短期內不會結束」。
上一頁
第3 頁,共27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