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上海
位於中國東部的沿海特大城市。中國的經濟中心。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上海合作組織第四次峰會召開
上海合作組織第四次峰會今天在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召開。繼今年一月在北京成立該組織秘書處後,本次會議正式宣佈啟動第二個常設機構 –「地區反恐機構」。成員國還簽署了「塔什干宣言」,「上海組織成員國合作打擊麻醉品,精神藥物及其前體的合作協議」,批准了「上海合作組織觀察員條例」等文件。
「在中國立足,發揮我們的作用」
不久前,德國歌德學院院長林巴赫親自到訪中國。中國廣闊的市場對德國企業家來說無疑具有著強大的吸引力,但是對德國的對外文化政策來說卻是一個問題頗多的地方,中國官方對歌德學院中國分院和上海文化中心始終持懷疑態度。於16年前成立的歌德學院北京分院的工作絕非一帆風順。
上海電影節:對列寧不能說"再見"
電影產業近年來在中國得到了迅速發展。6月5日-13日舉辦的上海國際電影節,為中國電影人提供了一個良好機會。然而,不僅不能說"列寧再見",而且"電影院文化已在中國消失。"
迎大賽,上海國際賽車場落成
星期日,上海國際賽車場宣告正式投入使用。這座具有未來主義風格的賽車場由德國亞琛的建築師赫爾曼.梯爾克設計,耗資在2.4億至3.2億歐元之間。
國際網壇大師杯明年重返上海
德新社記者本周二從在巴黎舉行的法網公開賽上得到消息,世界男子職業網球選手協會(ATP)決定,2005年起連續3年將國際網壇頂級賽事-大師杯放在上海舉行。2002年上海曾成功地舉辦過一屆大師賽。今後,上海方面將為3年的賽事至少要付出2千萬美元。
巴伐利亞風光片在上海擁有一億觀眾
2002年,中國公民終於可以自費到德國來旅遊了。此後,大批中國旅行團赴德旅遊。最受中國遊客歡迎的旅遊地區自然是山清水秀、富有傳統民俗的巴伐利亞州。南德意志報報導了巴伐利亞為爭取中國遊客開展的新一輪宣傳攻勢:
上海地產大亨周正毅案庭審結束將擇期宣判
*
漢堡見證德中貿易熱熱潮
中國和歐盟之間日益增長的貿易額使漢堡港近年來成為歐洲受惠最大的港口。去年漢堡港與中國之間的運載吞吐量為130萬貨櫃,比前年增加了近15%。換句話說,就是漢堡港幾乎六分之一的貨物是從中國通過海運運來這裡或是運到中國去的。
申克在北京上海新建物流中心
上海的亞洲CeBIT展成績斐然
幾乎緊接在漢諾威CeBIT之後,2004亞洲CeBIT於4月26日至29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根據ICT行業的需求,此次展會由原來的每年9月移至4月舉辦。這個博覽會進一步鞏固了自己在亞洲展覽博覽業中的地位。
中國明年向國內航空公司開放上海機場
德國銀行學校上海育人
4月23日,以法蘭克福銀行學校(Frankfurter Bankakademie)為主的上海銀行與金融學院宣告誕生。從此,這家銀行學校將在中國培養銀行人才。
德國大學生在上海,全身心享受中國生活
雅尼娜.許布納是一萬九千名領取德國學術交流服務署獎學金、在國外學習的大學生之一。29歲的雅尼娜選擇中國作為她留學的國家,她在上海居住學習一年。
德國學生在上海:喝啤酒、吃鴨舌、上電視
馬克.布赫繆勒今年29歲,在海德堡大學主修漢學及政治。他這樣描述他的上海生活:
亞太經社會年會在上海舉行
名師施佩爾設計,上海建「德國鎮」
上海西北郊的安亭鎮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中開始因為大眾汽車在那裡安營紮寨而出名,如今,這座國際汽車城即將建起一個「德國鎮(German Town)」,它的設計者是德國著名建築師阿爾貝特.施佩爾,而他的父親是當年希特勒的「御用」建築師老施佩爾。
放寬生二胎標準,上海成「計劃生育特區」
上海4月15日起實行新的《上海市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准許生育二胎的範圍被擴大。條例新在哪裡?上海人為什麼可以「搞特殊化」?中國會從此漸漸告別獨生子女政策嗎?
漢莎為京滬港等航班商務艙提供優惠價
上海磁懸浮壞消息壓低蒂森克虜伯股票
上海磁懸浮列車支架地基下沉
上海有條件地允許生育第二胎
阿聯酋飛機將每日從德國飛往上海
德國交易所力爭入上海
據上海和法蘭克福兩方面的消息,德國交易所正在力爭為上海建立電子交易系統的項目。
中國上空航線的爭奪將越演越烈
上周,中國南方航空公司宣佈,將耗資12億美元購買新的21架A-320型空中巴士。去年,中國吸引了532億美元外商直接投資,已經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熱門的投資國家。而經濟的不斷發展需要航空公司的配合。就此,《商報》的另一篇文章寫道:
押送打黑工者回上海的餘波
聯邦邊防局3名警官押送中國非法打工者回中國,歸途逗留泰國。這個數額甚大的帳單要僱用那名打工者的華裔餐館老闆支付。現在此事鬧上了柏林的行政法庭。就此事我們前幾天發過短訊,在此作個進一步的報導。
法蘭克福上海機場合資公司出世
去年我們就報導過法蘭克福機場與上海機場將建立合資企業的消息。現在,這個合資企業已經簽署了合同,即將開始運轉。
ABB與上海電力談判參股
法國最有希望獲得中國京滬高速線
巴斯夫再斥巨資在滬建化工廠
德國著名化工企業巴斯夫集團進入中國已有相當長的時間,它已成為中國重要的化工原料生產商。最近該公司將再斥巨資,在上海附近建造一座生產用於合成材料基本原料的化工廠。它的目標:進一步擴大在華市場份額,進而在亞洲市場保持領先。
美國傳媒巨擘維亞康姆(Viacom)聯手上海傳媒
*
採訪漢諾威展覽會中國總經理錢軍
漢諾威CeBIT展第二天,德國之聲記者採訪了正在漢諾威現場的漢諾威展覽會(中國)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錢軍先生一行。錢總經理介紹了公司的情況和德中兩地辦展業務的情況。
原來如此:上海和巴林拯救一級方程
冒險者的運動-一級方程汽車大獎賽已經今不如昔。尤其在這個運動的鐵桿中心歐洲,圍繞著這個賽場,一切在下滑。一級方程匆匆奔走上海和巴林,原來另有原因。
上海寶鋼-全球第五大鋼鐵廠
上海寶山鋼鐵公司年產二千萬噸鋼材,據說是全球第五大鋼鐵廠家。本周發行的經濟周刊說,就像二戰後蒂森和克虜伯為德國經濟奇跡打下基礎一樣,寶鋼對中國經濟發展也起著關鍵作用。在介紹了寶鋼的生產規模、經濟效益和發展規劃後,經濟周刊寫道:
撥雲見日 上海解禁禽流感隔離檢疫
據美聯社發自曼谷的報導,在亞洲,總算有越來越多的樂觀跡象減少人們對禽流感的恐慌。周一(2月23日),中國官方已撤銷對上海一家養殖場的隔離令。而泰國也聲稱,日本有望解除對其熟雞肉進口的禁令。
汽車市場:中國「戈羅」大戰德國「波羅」
德國大眾汽車公司生產的家庭用小轎車「波羅」在中國面臨激烈競爭。商報報導說,吉林的一家工廠將年產十五萬輛「戈羅」牌小轎車。「戈羅」與「波羅」名稱近似,造型一樣,據說純屬偶然。商報記者聞訊前往吉林採訪後,就中國企業仿冒生產名牌產品的問題寫道:
請到歐盟旅遊來
本月19日-22日,上海世界旅遊資源博覽會首次召開。參展的德國城市以格林童話和高科技招徠中國遊客。早在去年2月,德國率先對中國旅遊團開放。今年5月1日起,歐盟的另11個申根協議國也將首次大開國門,歡迎來自遠東中國的旅遊團。德廣聯記者從上海博覽會現場發來報導…
把漢諾威博覽會拷貝到中國去
德國堪稱世界博覽會大國,全球最大的10個博覽會中有5個在德國。近幾年,這些國際性博覽會上出現了越來越多不遠萬里前來參展的中國面孔。面對不斷壯大的中國市場,如今德國博覽會股份公司索性提供「上門服務」,將德國樣板的博覽會拷貝到中國……
小泉參拜靖國神社 日本失去京滬高速
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一再參拜供有東條英機等戰犯牌位的靖國神社,引起中國政府的憤怒,從而可能導致日方在北京-上海路段高速列車項目競標中失利。
德國5項專業展會同期在上海舉行
漢諾威德國博覽會將繼續其在亞洲的擴展方針。今年10月,將有5個專業品牌展覽會同期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
北京上海爭取2005年後的網球「大師杯」舉辦權
上海磁懸浮:車太快,人太少
*
禽流感:上海居民顯露不安情緒
禽流感在亞洲十國蔓延。中國又有5個省區受到波及,其中包括中國西北部的新疆自治區。觀察家認為,這意味著疫情接下來可能會以更大的規模爆發。以下是德國一台駐上海記者羅澤爾發來的報導。
一級方程賽將在上海舉行
據月刊「馬克斯」二月號報導,汽車大賽過去一直在歐美等發達國家舉行,而今年的一級方程式汽車大賽將於9月26日在上海拉開序幕。「馬克斯」月刊的文章說出了其中的原因:
禽流感可能已經逼近上海
"超群大廈"將使上海鶴立雞群
建築是經濟繁榮的標誌之一。如果說西爾斯大廈和紐約世貿中心是上世紀70年代美國的標誌,那麼從90年代中期到2010年這十幾年間的標誌肯定屬於亞洲。在目前世界上最高的10座摩天大樓中,有8座都建在亞洲,其中包括世界新第一高的台北101和大陸第一高的上海金茂大廈。你是否設想過,21世紀的上海還將誕生名符其實的「雲霧繚繞」的千米樓峰呢?這已經落在現有的設計藍圖上。
上海北京間的磁懸浮很「懸」
北京京華日報報導說,中國國務院在1月7日的會議上決定,不在北京至上海之間建造磁懸浮線路。這篇報導引起了德國各媒體的密切關注。法蘭克福匯報報導了蒂森-克虜伯公司和西門子公司對此做出的反應:
瑞士羅氏集團在上海張江建研發中心
MAX專刊:上海將改變我們大家
超大版面、印製精美的德國刊物「MAX」這一期獻給了上海。封面上大寫著:「馬克斯赴上海」。這裡飽含著初到上海的西方人的震驚,讚美,也有著一定的批評。在此,我們全文翻譯專刊開頭的那篇文章「世界,看這座城市!」
北京上海高鐵路段放棄磁懸浮?德國人辟謠
1月15日,中國各大媒體都轉載了一條來自《京華時報》的消息,稱中國政府已經決定京滬高鐵棄用德國磁懸浮技術,而採用輪軌技術,由德、法、日三國競標。德國磁懸浮集團和聯邦交通部隨後辟謠說,中國官方並沒有確認做出這樣的決定,德國磁懸浮仍然沒有出局。
廣播採訪:上海合作組織與反恐問題
德國之聲記者舒欣就上海合作組織秘書處周四成立以及中國面臨的反恐問題對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孫壯志博士進行了採訪。歡迎點擊收聽廣播錄音。
上一頁
第24 頁,共27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