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上海
位於中國東部的沿海特大城市。中國的經濟中心。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chi2808 SCO Iran
Wird Iran ein neues Mitglied der Shanghaier Gruppe?
Weltweit höchste Aussichtsplattform eröffnet in Shanghai
上海股市低姿態進入周末
周二香港股市跌至一年來最低上海回升
上海綜指跌至20個月來最低
上海杭州磁懸浮線於2010年動工
上海杭州磁懸浮連線將於2010年動工
北京在都市化進程中的作用
中國作家余華新近指出,從中世紀進入後現代,歐洲用了4百年,而中國只用了40年。「法蘭克福評論報」發表一篇文章談到,北京在中國迅速都市化的進程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迄今被人們低估。文章寫道:
一周港媒:暴力襲警折射政府信譽危機
本周,香港媒體在報導中國大陸新聞時關注的焦點主要有:上海歹徒襲擊警方,貴州也發生群眾襲擊警方,這一切都折射了什麼?習近平表示「以平常心辦奧運會」說明了什麼?
US Geschäftsmann in Shanghai nach 10 Jahren Haft freigelassen
上海女子因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開妓院被判刑
Eine lichtdurchflutete Insel - Die Deutsche Schule Shanghai
上海德國學校發展速度驚人,被稱為世界上規模擴大最快的德國駐外學校。學校從幼兒園到高中,為學生提供高級別全方面服務。
上海國際電影節:有「上海」,缺「國際」
第1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周日(6月22日)在上海大劇院落下帷幕。從總體看,上海國際電影節星光暗淡,參賽影片品質參差不齊,更像是一個上海本地的文化事件,而不是一個具備國際影響力的電影節。
中國股民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德國南德意志報對近年來中國股民的消費節約意識進行了報導,其中該報記者還特別關注了中國上海。報導指出,一旦節約浪潮席捲整個城市,後果將無法預計。
China in Exlosionen
五月五日上海發生的一起公共汽車燃燒事件,導致三人死亡和多人受傷。中國官方對突發性公共事件一向採取先是封鎖消息的習慣性作法,此次事件也不例外。政府不履行向公眾提供消息的義務,媒體在政府的關照下不敢擅自報導,因此坊間消息將此案與「恐怖襲擊」聯繫起來,就不足為奇。
上海大眾南京新廠掛牌
Urteil über Shanghais korrupten Parteichef verkündet
4月11日,天津市第二中級法院以受賄和濫用職權兩項罪名一審判處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員、上海市委原書記陳良宇有期徒刑18年,並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30萬元。陳良宇當庭並未表示是否會上訴。公訴機關指控陳犯有三宗罪:受賄、濫用職權和玩忽職守,但在一審判決中,法院對陳的玩忽職守罪未予認定。德國之聲中文網綜合報導如下:
面子工程告吹 磁懸浮全套技術轉讓中國 ?
在德國建造第一條商用磁懸浮列車線路的計劃已告失敗。慕尼黑磁懸浮面子工程始終是一個頗具爭議的項目。本周四,德國政府與相關部門在舉行危機會議後正式宣佈,放棄在慕尼黑建造從機場通往火車站的磁懸浮線路計劃。原因是,磁懸浮項目集團突然將造價從18億歐元提高到34億歐元。聯邦政府和巴伐利亞州均無力支付這筆巨資。
由於居民的抗議-磁懸浮延長未納入今年上海項目計劃
上海崇明島東灘節能城的意義
德國「科學畫報」月刊第三期介紹了上海崇明島上正在建設的環保節能城市東灘。文章在談到中國環境遭受嚴重污染的現狀後,把目光轉向中國住宅的能源浪費問題。德國之聲摘譯如下。
中國躍居最有吸引力房地產投資國第二上海躍居城市榜第五
中國科技部長:磁懸浮滬杭工程將按計劃在2010年完工
德國經濟訊息局駐上海負責人談德國企業對華投資
50年前德國聯邦經濟訊息局成立,他是德國聯邦經濟與技術部的下屬部門,負責在海外收集投資訊息供德國企業參考。8年前,該機構在上海成立了辦事處。負責人施密特女士為我們回顧了德國企業對華投資由熱潮轉向理性的歷程。
磁懸浮延長線上海市民繼續抗議
上海人反對延建磁懸浮「散步」愈散愈勤
目前,世界範圍內僅有的一條具有商業用途的上海磁懸浮延長路段的改善線路草圖在上海市規劃局網站刊登後,引起了改善線路沿途數十個小區居民的集體抗議。千餘市民從上周開始在上海各地區以「散步」的方式反對政府對線路圖的宣傳力度不夠,很多居民根本來不及作出任何反饋,規劃圖就從網站上撤消了。同時譴責新磁懸浮路線會給周邊居民生活帶來各種隱患危害。德國之聲就有關情況採訪了幾位「散步」 的上海市民。
上海磁懸浮新線仍然在「懸浮」
有關上海磁懸浮延長線的談判步履維艱。自2003年以來,連接上海普東機場的首條磁懸浮列車試行段通車後,從更多的意義上來說是一個遊客觀光的新景點,並非大眾化交通工具。除此之外,磁懸浮線路遠離市中心。但是,如果新的磁懸浮線路在2010年世貿博覽會召開前及時投入使用,情況將發生變化。
德國教授圓夢中國-- 上海建新城
對於大部分德國人來說,他們居住的城市都是中小型城市。就拿首都柏林來說,城市人口只有350萬。類似上海這樣擁有千萬人口的國際化都市,德國根本沒有。和許多先後踏足中國的德國建築師一樣,近來又有一位德國教授想在中國圓夢。他計劃在上海周邊興建一座可容納百萬人口居住的新城—洋山(音譯)。
上海磁懸浮列車線路延長費用翻番
「上海猛男」美國惹禍
美國聯邦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對壯陽藥物和食品一直在實行嚴格的管制,中國製造的多種補腎保健品,並未清楚標明含有跟壯陽藥「偉哥」(Viagra)一樣的物質。使用不當,會導致生命危險。德國之聲中文網綜合報導如下:
「峇里島路線圖」 – 一種古典式妥協
周末,峇里世界氣候會議在最後一刻達成了妥協,通過了氣候保護協議。南德意志報發表評論說,這一協議猶如「某種形式的聖誕禮物,包裝漂亮,內容卻很說」。這是因為:
上海華聯製藥負責人被刑事拘留
上海社科學權衡教授談新勞動合同法
讓中國成為最大風能生產國-上海將扮演重要角色
中國已經意識到了環保工作和經濟發展之間關係的重要性。改變中國的能源結構,將是中國採取的一項最重要的措施。中國計劃,到2020年之前,通過可再生能源,保證國內20%的能源需求。風能在此將發揮重要作用。在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風能生產國的宏偉計劃中,上海將扮演重要角色。而上海海上風能發電站的先進技術則來自德國。下面是駐華記者給德國之聲發來的相關報導。
shanghai electric baut kraftwerk in iraq
shanghai electric baut kraftwerk in iraq
明鏡周刊封面展被上海取消
本來,德國明鏡周刊本周要在上海舉辦一個封面展。但被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臨時取消,理由說是德中關係緊張。明鏡因此而取消了它與歌德學院共同計劃的一系列中國活動。德國之聲記者採訪了明鏡出版社發言人。除上述問題外,還談到在德中國人抗議明鏡周刊封面故事「黃色間諜」一事。作者們認為「他們寫得是正確的」。說那些中國人是「親政府」的,也說是有依據的。
德國敦豪上海機場修建新航空樞紐基地
德國之聲記者圖片報導:外國人在上海
這次去上海,去也匆匆,來也匆匆,於是便無法言及「歸來談」之續了。然而在這匆匆之中,畢竟也走到了一些地方。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下意識地拍了一百多張照片。在此選取一些,反映一下老外在上海的情況吧。
外資保險公司獲得上海26%的市場份額
美國通用斥巨資在上海興建研發中心
香港媒體:十七大進行時,官落誰家
本周,中共十七大正在北京舉行,因此自然成為香港媒體關心的主要焦點。各報均有不同的側重點。
上海玩具展危機氣氛下開幕
召回中國產玩具的行動讓美國美泰公司損失了大約400萬美元。召回的理由是玩具中的鉛含量超標。10月17日在上海召開的玩具展上,產品安全也是重要的討論話題之一。
磁懸浮上海段的延伸:業內人希望中國十七大後有決定
德國記者上海筆記:錯把Zero當Hero
萊斯女士在寫給德國之聲的上海筆記裡,描述了中國起名字的新現象。700個姓對13億人口:中國姓氏不夠,取個想像力豐富的英文名不受限制。白雪、彩虹或者蘭斯洛特任憑你的想像。卻也有人或許是英語出錯,想當「英雄」,卻自命為「零」。
德國磁浮發令槍響為中國鼓勁
德國境內終將誕生第一條商業用途的磁懸浮路段。據德新社報導,巴伐利亞州政府與起決定性作用的工業夥伴已就這條從慕尼黑機場通往市中心的磁懸浮項目實施問題達成協議。據慕尼黑州總理辦公廳證實,具體細節將由巴伐利亞州長施托伊貝爾及經濟部長胡伯在周二上午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進一步透露。
如何解決上海住房難?
上海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院長李振宇教授在柏林亞太州的城市可持續發展大會上就上海的城市發展問題接受了本台記者苗子的採訪
德國記者上海筆記:老外騎車是一大怪
萊斯女士在給德國之聲寫的第二篇上海隨筆裡,描述了作為大鼻子老外在上海騎車的平凡而又不平凡經歷。為什麼老外在中國騎自行車別人就看不懂,看不慣,她覺得很難理解,也很有趣。
中國第一高樓在上海封頂
高處不勝寒:摩天大樓風險誰擔?
摩天大廈似乎已經成了地區經濟繁榮的標誌,所以世界各地高樓競相拔起,每個工程都有要建成「全球最高」的氣勢。但是,風光的另一面又有多少人想到:這樣花費巨大的建築,誰來承擔風險?「9•11」之後,人們開始思考這樣一幢聳入雲霄的高樓可能會遭受的威脅:恐怖襲擊、地震、颶風、火災……現在東亞地區很多超高層建築的保險金額都低於其價值本身,比如被稱為「台北101」的台北金融中心大樓就面臨著保險的問題。德國之聲記者根據媒體報導綜述如下:
德國記者上海筆記:生活在時間車輪下
給德國之聲寫上海隨筆(fern.schreiber)的德國記者換人了,性別也跟著改了。以後,你們會經常讀到萊斯女士的感受。比如這第一篇裡寫的:今天的棚戶區,明天大廈聳立。幾年身處異鄉,再回來上海就找不到路。這種情況在德國恐怕很難遇到。
崛起的城市——上海走向世界
摩天大廈直聳雲霄,高架橋密佈如織——這就是上海。這座位於中國東海岸的城市,有著美麗的地平線、驚人的規模和神奇的活力。作為一座巨型城市,上海的視線總是對准當前和未來,它正一步步地走向現代化,走向世界。然而,它卻很少為自己的過去傷感:為了給高樓大廈和豪華商鋪騰地方,數十萬人移居,儘管很多人並不情願。數百萬農民工日夜勞作,拆舊樓、建新樓——上海是個一心向上的城市。德國之聲據德新社報導如下:
奧運過後房地產要降溫?
本周一,亞洲各股市開盤後普遍上揚。分析家們認為,亞洲股市的情緒高漲與美國股市傳出的利好消息是分不開的。上周五,美聯準出人意料地宣佈降低貼現率。當德意志銀行首席經濟師諾貝特-瓦爾特接到這一消息時,他正在上海德國商會做報告。
上一頁
第18 頁,共27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