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張圖看一周大事
俄航起火、美伊對峙、中美貿易戰……剛剛過去的一周,哪些新聞最受您關注?
俄航客機起火 41人命喪莫斯科
俄羅斯國際航空公司的一架蘇霍伊超級100型客機5月5日在莫斯科緊急著陸時發生起火事件,導致41人遇難。這也引發外界對這款客機安全的擔憂。
川普为中美貿易談判投下一顆重彈
美國總統川普在上周日發出推文,威脅要把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的關稅提高到25%。在周一記者會上,美國貿易談判代表證實了這一消息,從美東時間周五凌晨12點開始提稅。全球股市應聲下挫,中國股市更是全線暴跌。
台修法加重通牒刑責
台灣立法院在5月7日通過修訂《刑法》與《國家機密保護法》,以加強對台灣內部人士與中國大陸通牒的懲處機制。在新《刑法》修正案當中,為了將大陸納為敵對勢力,同時迴避是否把中國視為國家的政治爭議,立法院決定把法案中的「敵國」字眼替換成「敵人」。《國家機密保護法》更明確把「大陸地區、香港、澳門」列為不得洩漏國家機密的對象。
孟晚舟在溫哥華出席聆訊
華為財務長孟晚舟周三(5月8日)在溫哥華出席針對引渡的行政聆訊,其丈夫劉曉棕也到場旁聽。孟晚舟方面通過律師提出三項爭論焦點,其中提到孟案背後有強大政治因素。此外雙方同意在9月23日到10月4日之間在英屬哥倫比亞最高法院進行證據披露申請聆訊。
美國「退群」周年 伊朗宣佈部分退出核協議
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一年之後,德黑蘭也表示不再會履行協議中規定的全部義務。此外,美伊緊張再度升級,軍事衝突風險增加。美國加強了對中東地區的軍事部署,以便應對來自伊朗的可能襲擊。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則明言,不會與美國人進行談判。
劉鶴赴美談判 川普不依不饒
美國與中國於5月9日)在華府開啟新一輪的貿易談判,不過這並沒有阻止美國在周五午夜對中國商品即刻加徵25%關稅,為期兩天的新一輪談判似乎無果而終。中國談判代表劉鶴在接受中國官媒採訪時批評美方提高關稅,但同時強調「將以理性態度對待貿易摩擦……希望是有的」。
香港《逃犯條例》引衝突 立法會上大打出手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逃犯條例》引發了香港政治爭議,泛民派更將其稱作"引渡惡法"。背景是修例草案希望能容許香港與中國大陸及台灣等未有移交逃犯協議地區今後以單次"個案移交"安排引渡疑犯。兩周前,香港數萬人舉行大遊行,抗議該修訂。周六在立法會上,爭議演變成了肢體衝突:民主和建制兩派議員在「爭奪陣地」過程中發生推撞,導致數名議員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