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張圖看一周大事
習近平全票當選國家主席,王岐山任副主席;美國政府班子再現重大變動;梅克爾開始第四個總理任期;台灣旅行法生效……七張圖為您回顧本周要聞。
梅克爾4.0正式上線
3月14日,梅克爾再次當選為德國聯邦總理,進入她的第四個任期。去年秋天德國大選之後,聯邦政府組閣屢經挫折,梅克爾本人也備受壓力。這也是聯盟黨第三度和社民黨組成大聯合政府。
「間諜毒殺」風雲發酵 英俄外交糾紛升級
英國政府指責莫斯科要對前英-俄雙面間諜斯克裡帕爾遭下毒一案負責,而華盛頓也認為這一指控可信。克里姆林宮方面則堅決否認。這一事件導致英俄之間外交氣氛緊張,雙方都宣佈要驅逐對方外交官。
「保持好奇心,永不放棄」
被稱為「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科學家」的霍金於3月14日與世長辭,享年76歲。這位《時間簡史》的作者患有「漸凍症」數十年仍然堅持不懈地進行科學研究。在他去世之後,劍橋大學公開了一些珍貴的影片資料,霍金對後人寄語道:「請你們仰望星空,而不是低頭品足……保持好奇心,無論生活有多麼艱難,永遠都有一些你們可以做到,而且能夠獲得成功的事情。最重要的是永不放棄。」
提勒森還是走了
其實在今年年初的時候就曾傳出提勒森與川普不和,可能「烏紗帽」不保的消息。看來美國總統最終還是下決心走出了這一步,撤換了國務卿。取代提勒森主管外交事務的是中情局局長蓬佩奧。
毫無懸念的全票當選
在3月17日的全國人大會議上,習近平全票當選國家主席,王岐山也正式「重出江湖」,當選國家副主席。據悉他將會主管對美關係事務。分析人士認為,考慮到與習近平之間的密切關係以及更多的國際政治經驗,王岐山可能會比他的前任李源潮具有更大的影響力。
台灣旅行法生效 中美台關係面臨變數
從目前來看,中美關係存在諸多挑戰。其中包括川普亲自簽字生效的《台灣旅行法》,該法生效之後將使得美台官方互動具備法律依據。但是北京方面也威脅過,如果此法落地,可能會幫助大陸「下決心解決台灣問題」。
又是一場毫無懸念的選舉
3月18日,俄羅斯舉行總統大選。「獨佔鰲頭」的普丁再次連任被視為是鐵板釘釘的既成事實,可能對於克里姆林宮來說,唯一值得在意的就是投票率。因為如果民眾積極參與投票,就能解讀為普丁的領導地位是人心所向,不可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