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香港媒體報導摘要(2010年4月10日)
2010年4月11日福建涉嫌貪腐官員跳樓身亡
中國大陸官員涉嫌貪污自殺事件可謂層出不窮。香港《明報》報導,福建莆田市長張國勝日前突然自殺。報導寫道,張國勝"在開會前一刻突然從市府辦公樓跳樓自殺,送院後不治身亡。官方稱其『墜樓原因不詳』,而公安等部門已介入調查,福建省有關負責人已趕到莆田處理相關事宜。當地有傳言稱,張國勝自盡可能與其涉及某些房地產項目有關,將會接受中紀委調查,但官方則予以否認。"
《明報》的報導接著寫道:"新華社引述福建省政府新聞辦表示,『向有關部門證實,到目前為止,任何機關都未對他(張國勝)進行過調查或找他談話。目前網上所謂因受紀委調查而自殺純屬謠傳。莆田市委宣傳部則強調『有關情況正在緊急調查中,最終公佈時間及內容將由福建省政府統一發布訊息。』今年54歲的張國勝是福建平和人,2006年8月起任莆田市委副書記及代市長,2007年4月任市長。而據莆田市政府網站的行程顯示,張國勝自殺前行程活動如常,死前一日還調研當地宜居小區建設情況。"
香港「脫星」間諜狄娜生前直言敏感話題
在香港當地,上周復活節期間的一個重要新聞是,曾任"脫星"的女演員狄娜去世,終年65歲。狄娜生前除"脫星"的聲譽外,也是一個成功的女商人,同時也曾是北京的情報人員。《明報》日前刊登報導寫道:"日前病逝的一代『奇女子』狄娜,生前在接受有線電視專訪時曾經大談『敏感話題』,包括對當年國家領導人鄧小平、胡耀邦及六四事件個人看法等,但片段一直未有曝光。……一向予人敢言印象的狄娜在訪問中,談及已故國家領導人鄧小平及胡耀邦時也毫不客氣地予以批評;她形容鄧小平為國家經濟『設計師』,但直言其設計做得不好;對於胡耀邦的評語則是『心為國家好,但卻不懂事』,並指當年在看見胡耀邦訪日時向日本國旗鞠躬一刻怒得『想摑他兩巴』,更表示看見胡耀邦講話時不停向人『手指指』的小習慣,真是『連手指也想剪了他』。"
報導寫道:"對於六四事件,狄娜直言『當時的學生是被利用……當然他們也是利用別人』,她又指『如果當年由學生領袖做中國領導人,我都唔知中國會變成怎樣……『。她認為,當年參加六四的知識分子及學生,都是『被政治垃圾利用、被國家玩弄權術的人利用』,對於以上種種,她慨嘆﹕『這些都是我們(中國人)的淒涼。』訪問中,狄娜亦談及她鮮為人知的經歷,包括當年為中國做間諜收集情報等。"
中美關係似有緩和跡象
另外,在國際局勢方面,最近中美關係似乎又有緩和的跡象。繼幾天前中國方面宣佈國家主席胡錦濤已確定將於4月12日至13日參加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核安全峰會"外,美國媒體日前透露,美國政府將會延後是否把中國列為匯率操控國的決定。香港《太陽報》的分析寫道:"這兩件事情雖然沒有直接關聯,但至少顯示雙方均不願將中美關係降溫到難以承受的地步。"
《太陽報》接著寫道:"美國財政部原定在四月十五日發表半年一度的報告,決定中國是否操控人民幣匯率。目前有來自美國的消息顯示,美國方面延後決定是否認定中國為匯率操縱國,是因為美國認為威脅中國並不是游說中國容許人民幣升值的最有效方法,因此美國官方將會延後作出決定,直到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美參與核不擴散會議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這個消息如果屬實,則同時也顯示,最近一段時間的氛圍緩和並非中美關係的本質;中美關係的本質其實還是充滿了潛在的衝突。……中美國力的較量將主要體現在經貿和軍事兩大領域,這是中美關係的本質;但這一本世紀最重要的關係及其雙方又都希望通過合作來伴隨艱難的磨合過程,這是中美關係的另一面。從這個意義上說,之前有學者認為中美關係"敵大於友",雖有失之偏頗之處,但至少點出了問題的一個側面。"
摘編:李華
責編:苗子
本文摘自或節譯自其它媒體
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