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香港媒體報導摘要(2009年8月23日)
2009年8月23日香港《蘋果日報》本周報導,中共下月底將召開十七屆四中全會,及臨近建政60周年慶典,北京當局為此又開始整治上訪村,下令訪民聚集的北京火車南站四周的旅店及出租屋經營者,從本月10日起禁止接待上訪者入住,違者後果自負。
報導寫道:"在北京市豐台區火車南站一帶,由於是國家接待信訪機構的所在地,每天都聚集了數以千計來自全國各地的上訪民眾,他們租住在南站附近一帶的小旅館、招待所及民居出租房,這些出租房每晚房租幾元或10多元人民幣,該地亦被稱為'上訪村'。……消息指,南站周邊大小旅店、招待所及房屋出租者,近日接到轄區派出所和政府部門聯合通知,告知自本月10日起一律不許接待上訪人員住宿,已經住宿的,限11日前搬離。居民出租屋也不許出租給上訪者,違者後果自負。"
報導接著寫道:"北京民間人權工作者李健指,當局此時又出招驅趕上訪者,很明顯是為了下月在北京召開的中共十七屆四中全會,以及跟著到來的'十一'國慶大典。……'他們這樣做沒有任何法律依據,屬嚴重違法和違反人權的行為'。"
《蘋果日報》本周還就上周香港記者在四川成都採訪期間,被當地公安以搜查毒品為由,變相扣留在飯店長達6小時發表評論。評論寫道:"以稱記者藏毒的方式,阻撓記者採訪敏感新聞,其惡劣程度與以往指控記者竊密殊無差異,連成都市公安局回應傳媒查詢時也明確表示,公安未出示文件、證件就進行搜查,顯然是違法的,情況很不尋常,還建議記者報警。我們要問:究竟是公安賊喊抓賊,還是另有內情?由於事件關乎記者清白,關乎司法公義,關乎四川形象,四川省公安廳廳長曾省權先生,你有責任徹查事件,追查究竟是有人假冒公安犯案,還是你屬下的公安違法違紀,並公開作出交代,還記者一個公道。"
《蘋果日報》的評論還寫道:"去年四川5‧12大地震,震驚世界。總理溫家寶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指揮救援、慰問災民,當局在災區採訪禁制方面也比以往有所放寬,但這種開明、開放給外界的好感,隨著當局阻撓死難學生人數的調查,阻撓豆腐渣工程的調查,阻撓傳媒接觸死難學生的家長及報導豆腐渣工程,正逐步消失。當局如果繼續倒行逆施,繼續掩蓋豆腐渣工程造成學生傷亡慘重的真相,以莫須有的罪名控告維權人士,以莫須有的舉報阻撓記者採訪,終究會受到國際輿論的譴責,終究會讓賑災的善長傷心,進而妨礙災區重建工作,結果是禍國殃民。"
香港《太陽報》則針對中日印三國現實,並結合歐洲經驗發表題為《中日印應有"亞洲大智慧"》的文章。文章稱:"日前,西方和印度媒體盛傳中國某網站發表關於中國通過支持印度分裂勢力來分裂印度的文章。中國有關網站已出面澄清。但無論是西方媒體引述的文章觀點,還是印度針對中國崛起的戰略疑慮,尤其美國針對這一格局,試圖拉攏印度抗衡中國的戰略舉措,都反映了這一地區典型的大國抗衡思維。……只要對世界歷史稍有瞭解就知道,在歐洲十九世紀,以奧地利總理梅特涅和德國總理俾斯麥為代表的政治人物,曾將大國抗衡的戰略游戲玩到爐火純青的地步。……關鍵是:今天的歐洲早已不玩這一套游戲了。十九世紀的明爭暗鬥,雖然爐火純青,但卻並沒有給歐洲帶來持久的和平與繁榮,反而是一次又一次的世界大戰和生靈塗炭。最終到了1945年,歐洲人才從廢墟中生發出新的智慧:解決衝突其實完全可以用另一種辦法;與對抗、衝突、暴力乃至戰爭相比,聯合更能潛在消弭一個競爭對手。1951年,法國為了肢解可能東山再起的德國,毅然決定將曾是兩國軍工產業支柱的煤鋼產業整合在一起,這就是歐共體的前身,也是今天歐盟的起源。"
文章接著寫道:"法國人的創意和德國人的理性,又一次為人類精神財富的寶庫做出了傑出貢獻。當然,德法的創意畢竟還是來得太晚,不然歐洲就可避過1914年到1945年的浩劫。問題是:現在當年歐洲的大國爭鬥舞台,從柏林、巴黎和倫敦搬到了東京、新德里和北京,正在崛起的亞洲,似乎又在上演當年歐洲已經上演過的版本。崛起期各大國的複雜心態,與當年的歐洲何其相似!然而,如果今天的亞洲要步當年歐洲的後塵,那不但將是亞洲的悲劇,也是人類智慧水準的整體悲劇。"
摘編: 李華 (香港特約記者)
責編: 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