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讀者來信(上)
2008年9月5日大躍進五十周年:奧地利專家溯源探流
中國民主派
我們並不反對批評中國,我們反對的是逢中必反,我們反對的是罔顧事實的抹黑中國。這篇文章基本做到了客觀公正,致敬!如果你們真的關心中國,不妨把焦點放在中國老百姓關心的問題上,比如腐敗,農民權益。而不是什麼所謂的「西藏獨立」,「東突問題」。
很搞笑
許多德國人為開幕式驚人的表演省略了過去五、六十年的歷史感到不好理解。這個專家很搞笑涅,是磚家,還是專家? 如果下次奧運會開幕式是在德國柏林舉辦的,世界人民會不會很失望的看到在漂亮的"柏林奧運會"開幕式中,竟然沒有出現「元首」的身影啊!! 太遺憾了!!
chenyu
[原創]中國農民走向富裕之路----三起兩曲 一起:毛主席領導共產黨,推翻了盤居中國農村兩千餘年的腐朽的封建土地制度:即少數人佔有大量土地而真正的耕者無其田.解放後,共產黨實行了均田制, 真正做到耕者有其田, 中國農民齊呼共產黨好. 一曲:57年後的集體化及大躍進,把農業生產拉到崩潰的邊緣,1959年1960年兩年許多地方出現了令人心酸的大飢荒.其中我的家鄉河南信陽餓死的人最多.我的姥爺姥姥就是在那場飢荒中餓死的, 姥爺臨死前一直在迷惘中喃喃自問:難道毛主席就不知道這裡發生的一切? 二起:78年鄧小平解散了集體化,實行了分田到戶,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使糧食生產大幅增產. 二曲:90年代後縣鄉村三級領導機構對農業農民的無標準亂收費和亂攤派及國家糧食收購價格的降低,大大增加了農民身上的負擔,這一段時間出現大量農民上訪事件. 三起:進入21世紀,在胡主席溫總理的領導下,首先實行了農業"費改稅",有效制止了縣鄉村三級機構對農民的無標準亂收費亂攤派,大幅減輕了農民的負擔,及其後的免除農業稅,直至實行農業補貼,大大改善了農民的生存環境,農民的生活品質明顯提高,農民富裕了,他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富足,那種溫飽型生活將徹底告別中國農民一去不復返,在中國農村,到處都是歡聲笑語,到處都是鶯歌燕舞.中國農民從心底裡感激胡主席溫總理.
Simon Zhang
做過調查的,進入過中國的人,即使批評也是比較客觀的。比那些信口雌黃的人要讓人信服,希望多一些這樣的聲音,而不是電視二台那些口若懸河、傻呼呼的傢伙。那些傢伙真是讓我們對德國失去信心-一個穩重成熟的民族怎麼會有這樣讓人感覺虛偽的人
cavero
看得出,文浩對於中國的情況非常瞭解,對於大躍進時期的飢荒調查也下了一番功夫,很高興能夠在德國之聲看到這種實事求是的訪談錄,也希望德國之聲多採訪採訪這樣對中國的描述是建立在事實在在的研究上的知華派,少採訪那些連漢語都不懂的「中國問題專家」。這無論對DW,還是對中國讀者,都有好處。
中國人
有深度的文章。作者對國內很瞭解。贊一個。
whatever
「許多德國人為開幕式驚人的表演省略了過去五、六十年的歷史感到不好理解。」-----可笑!者的意思是說德國舉辦世界盃開幕式的時間應該把兩次發動世界大戰的歷史也表現出來嘍?希望以後德國之聲記者採訪的時候先用用腦子再發問。
whatever
這位文浩先生有關大躍進的訪談是比較客觀的。中國人講以史為鑑,從歷史中吸取教訓,才能在今後避免再犯相同的錯誤。但並不是要說永遠生活在過去,眼光要向前看,否則你就要成為悲觀主義者了。
silent
歡迎國外有正確世界觀、掌握一點普遍哲學常識、能冷靜觀察分析的學者為我們指出社會中的弊端。以上這位奧地利學者在很多問題上的草率是顯而易見的。是否應該考慮到被訪個體對毛時期的印象是和個人經歷、個體更年期變化程度有關的呢?在我的家族中,一位長輩到現在都以一種令全家不能理解的狂熱歌頌毛時期;家父因知青經歷耽誤了學業,曾在30多歲時偶爾對毛時期的政策表示過不滿。如果奧地利學者恰好訪問了我家的這兩位長輩,不知道他會得出什麼結論。關於3年飢荒的故事也曾經從爺爺輩聽到過許多,甚至他們的父母也有在那場飢荒中餓死的。可我卻並沒觀察到這些長輩出現與糧食有關的強迫症狀。或許應該考慮奧地利學者遇到的被訪者除了對泡麵和旅行有輕微的緊張表現以外,可能對其它外環境改變也會出現類似的緊張。因此不能單從個體就推斷50年前飢荒的影響持續到現在。做為一個普通職員,我很想懇請漢學學者嚴謹一點,不要浪費我的時間看完一篇低級錯漏叢生的論文。而且還要為他的錯誤造成的不良影響擔心。我想,不少於98%的中國人都希望得到全世界的正確認識。我們站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很努力地表達,你們能聽到嗎?我們全力以赴承辦這屆奧運會,能夠表達出中國用盛大的禮儀歡慶這次與世界溝通的契機嗎?
老馮
「文浩:在開幕式表演上省略了最近幾十年的歷史,本身就是一件令人注意的事情。對原因可以有各種各樣的猜測」 看了這樣的妙論,忍不住噴飯,太好笑了。任何國家的奧運會開幕式,都是表現這個國家美好的一面或者是對未來的憧憬,這是慣例和人之常情吧?任何國家都有陰暗面,那麼是不是每個奧運舉辦國都要在開幕式上表達出來?難道下次在德國舉辦奧運會,開幕式上要表演納粹集中營的屠殺?倫敦舉辦奧運會,要重現英國為了掙錢,如何放縱黑奴買賣?這位中國專家真是學究氣太重了,形而上學得可笑,這麼簡單的道理都想不明白。 「我覺得,許多經過大飢荒的人始終還有一種對飢餓的恐懼感。比如我有時在中國晚上坐火車,12個小時,許多中國人帶著大包,裡面裝滿了泡麵,五天都吃不了」 這個也很好笑。不需要專家學者,普通的中國人就可以說清楚這個問題。在火車上帶泡麵只是許多人節儉的習慣,因為火車上供應的飯盒一來貴,二來也不大好吃,三來是定時供應,你要是晚上想吃東西,什麼也沒有,只好吃泡麵了,火車上供應熱水,一泡就能吃了。那些到處流動的人口,特別是打工的民工,肯定要自備泡麵,因為能節省開支,而且泡麵真的很方便。問題就這麼簡單,沒必要分析到潛意識中去。
「文革……儘管如此,在表面之下有許多矛盾鼓動著,隨時可能爆發出來……」 至於文革中的仇恨,我只能告訴這位專家,經歷過文革的人大部分都年紀不小了,受害者早就失去報復、追究的體力和精力了。50歲以上的人退出中國社會的主流,40歲的人對文革的體驗並不深刻,因為那時候他們還小,我可以告訴你,他們日常的痛苦之源跟文革沒有什麼關係,苦惱的只是日益殘酷的官僚資本主義社會下的利益分配不均。年輕人對文革根本不感興趣,他們只會在今日所面對的實際困難面前爆發:就業、醫療保障、買房、教育、官僚的不尊重與欺壓、撫養子女的昂貴費用……如果當今中國社會要爆發,那肯定跟文革沒什麼關係,文革連成為誘因的資格都沒有。作為瞭解實情的中國人,本人敢斷言,今日對文革感興趣的人,大部分是專家學者而已。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這位奧地利人能夠得出這種與現實脫節的結論。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專家,他們大部分都懂得如何調查和取證,使自己擁有足夠嚴謹的邏輯,但是他們的結論往往讓局內人感到好笑,這是為什麼?就是因為好笑,所以我才寫下了自己的意見,我是從一個大陸論壇上看到德國之聲這篇被轉貼的文章的,在那裡,這篇宏文的某些觀點被當作笑話來看。 請德國之聲務必將我的話轉告給這位奧地利專家,他還有許多功課要做,哈哈哈。
30年後評毛澤東:往事怎能如煙
martinb
作者根本不懂毛澤東,靠一些他人的胡說八道來評論。沒有毛澤東能有今天的大中國,最引人注目的是把外國軍隊趕出中國,並把蘇聯紅軍請出來中國,這還不偉大嗎?你德國至今還有這麼多佔領軍!!! 想想吧,這位先生。
zbl
你們怎麼總是重複一些新聞,新聞就是要新,而且你們總是重複特定內容的新聞,這叫我不能不認為你們是別有用心。
史望濤
文中所引用的張戎的觀點簡直就是胡說八道!當時餓死了3800萬人?稍有常識的人都會知道當時中國一共才有多少人?為了攻擊毛主席也不能滿口胡說嘛。那個年代人是缺衣少食,但平均主義使所有人都能有口飯吃,偶爾有體質差的人餓死也是有的,但哪裡有這麼大的數字?那個純潔的年代裡,誰多拿集體一根針都會覺得羞愧,不會有人多吃多佔的。 再有,稍微瞭解當時歷史的人都應知道,那個年代剛好是中蘇斷交,瞭解中國人傳統性格的人都應知道,正統的中國人不會欠別人債的,蘇聯逼著中國還債,我們就是餓死也不會受它這份氣的,所以我們國家緊衣縮食,還了他們,對於這段歷史,相信沒有人會覺得毛主席是錯的。這樣攻擊毛主席,是的,至今人們說毛主席的功過七三開,這是客觀的。毛主席老了的時候是犯了些錯誤,讓中國的發展走了彎路,但那是在探索,探索中的人走彎路是難免的,沒有人會真正怪毛主席。在黨內政治鬥爭中毛主席有錯誤,但瑕不掩瑜。毛主席有三分錯,沒有人否認,但把毛主席與希特勒並列,簡直是神經病!在那個火紅的年代,為自己考慮多一點都會覺得罪過,所有人都在為他人著想。
9月3日讀者來信(上)
bravo
完全支持作者的觀點,所以我一向感謝西方媒體,他們愈攻擊中國,中國人民就愈團結!他們愈攻擊愈顯露出他們的猥瑣與醜惡,這就愈讓中國人更加自信。哈哈哈。。。
josef lu
各位女士們,先生們,你們好! 感謝你們對中國人民人權方面的關心,但是中國政府也在越來越重視這個問題,中國政府還是有所作為的。 關於西藏騷亂問題,我認為你們最好到中國來看看,情況並不是你們說的那樣,最好是領導親自過來,希望你們不要戴著有色眼睛來看中國的問題。 Herzlich Willkommen in China Viel Gruess Josef Lu
評論:德國終於意識到阿富汗的嚴酷現實
微笑
做為別人的馬前卒一定要有代價,就像喬治亞一樣,從這個層面看來,德國和喬治亞没有什麼差別,只不過喬治亞先犧牲,德國作為後繼者。西方國家其實是一個偽君子的集團,用暴力來掠奪自身利益。以前是,現在是,將來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