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名中國人質恢復自由身
2005年1月22日中國駐伊使館和官方媒體證實了人質獲釋的消息,但沒有提供進一步細節。
本周二,卡達半島電視台播放一段錄象顯示,8名在伊中國人遭到一個穆斯林武裝組織劫持。自稱「伊斯蘭抵抗運動努曼旅」的該組織發出最後通諜,要求中國政府在本周四午夜前作出承諾,禁止中國人進入伊拉克,否則,這8名中國人質的生命將不保。不清楚的是,劫持者方面是否還提出贖金要求。劫持者稱,這些中國人為在伊美軍工作。要求中方作出解釋。
各方全力營救
事件發生後,中國領導人胡錦濤溫家寶等指令有關方面全力營救遭劫持公民。鑑於中國反對對伊戰爭,中伊兩國有著傳統友誼,一般而言,說服劫持者放人並非不可能。去年4月,在伊拉克穆斯林長老會的幫助下,就有7名中國人質安然獲釋。
中方有關部門和人士此次即與遜尼派穆斯林長老會取得聯繫。據悉,主事外交官每小時都與伊方交換訊息。伊拉克臨時政府也提供了配合,並稱,必要時不惜動用武力。
根據中方的說法,8名遭綁架者均為自行來伊拉克謀生的個體務工人員,在納傑夫一家服裝廠工作,與許多伊拉克人一樣只是為了養家餬口,與美國駐軍毫無關係。中方呼籲劫持者從人道角度出發,盡快釋放這些中國普通公民。
周四,有關人質下落沒有任何消息,引起各方緊張。針對劫持者的要求,中國外交部周五重申,中方早已呼籲公民現在不要前往伊拉克,而遭劫持的這8名中國人本來就已經是在回國準備過春節的路上。
對伊政策受考驗
現在,人質已重獲自由。但圍繞事件本身,依然存有一些問題。例如,中方到底向劫持者作出何種許諾,是否支付了贖金,等等,外界不得而知。
阿拉伯電視台在巴格達的一名記者稱,劫持者是在中國當局許諾不再向伊拉克派遣中國人後釋放中國公民的。如果此說不謬,就中方而言,未來對伊政策便遇到一大難題。眾所周知,中國雖然反對對伊戰爭,但同許多其它國家一樣,並不拒絕幫助伊拉克重建,也不拒絕在伊賺錢的機會,更重要的是,中國已將尋求原油來源多渠道化作為一大戰略。在此背景下,不向伊拉克,-全球最重要的原油產出國之一-派遣人員雲雲,是否能夠做到,實在是一大疑問。
(凝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