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後的二戰反思:日本仍在與歷史糾葛
2025年8月16日(德國之聲中文網)8月15日是日本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80周年紀念日。這一節點再次將外界的目光聚焦到日本如何面對、反思自身歷史的問題上來。日本國內圍繞二戰敘事的爭論如此激烈,以至於二戰常被稱為「歷史戰爭」。
日本在戰爭中的所作所為也是國際外交中的痛點。中國、韓國、北韓都深受日本殖民統治之苦,至今仍經常提醒日本應正視這段歷史。
在日本國內,原本屬於極右翼邊緣的聲音近年來愈發響亮,他們堅持否認或淡化日本在二戰時期的暴行。修正主義團體希望受害國將日本當年在亞太地區肆虐暴行「留在過去」。
總部位於東京、試圖否認日本二戰罪行的「史實傳播協會」(Dissemination of Historical Fact)會長茂木弘道(Hiromichi Moteki)對德國之聲表示:「如今親歷戰爭的人已寥寥無幾,但我認為周邊國家不會停止談論這段歷史,因為它是用來抨擊日本的有效工具。他們想佔據道德制高點,而我們真正想要的只是緬懷和紀念先烈,並教導年輕一代理解國家的歷史。」
日本國內的歷史否認主義
茂木所在的組織通過將日本民族主義的修正主義著作翻譯成英文來傳播其敘事。
美國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國際事務雜誌》曾撰文稱,茂木的協會屬於上世紀90年代興起的「否認主義運動」中的「相互交織、規模雖小但聲音響亮的游說團體網路」的一部分。其他抱有類似目標的團體還有「國際有爭議歷史研究所」以及「歷史認知研究委員會」。
例如,茂木的組織聲稱二戰並非日本挑起的侵略戰爭,而是對美歐殖民亞洲的「自衛行動」。他們還辯稱日本帝國「解放」了所佔領的國家。
與其他民族主義團體類似,該協會還否認「慰安婦」制度的強迫性,聲稱這些主要來自韓國的女性並非被擄掠充當性奴,而是「收入優渥的妓女」;他們還辯稱盟軍戰俘受到良好對待,來自北韓和台灣的勞工也是「自願」在礦井、造船廠和工廠中辛勤工作。
試圖把日本描繪為「外國陰謀的受害者」
與此同時,這類團體強調美國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是「戰爭罪行」,並將盟軍對日本戰犯的數百次審判斥為「勝者的正義」。
澳洲国立大學亞太學院日本史名譽教授莫裡斯-鈴木(Tessa Morris-Suzuki)在《喬治城大學國際事務雜誌》(Georgetow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撰文指出:「這些團體的寫史方式與大屠殺否認者類似。他們斷章取義,從相對冷僻晦澀的史料精心挑選訊息以支持其主張,將零散訊息拼湊在一起,不具體結合背景,忽略史料來源可靠性,無視相互矛盾的證據,從而在根本上歪曲歷史。」
她補充說,這種論述嵌入在一種更宏觀的二十世紀日本史觀之中:把日本塑造成受害者,將其戰前和戰時的負面形象歸因於國際輿論陰謀。
喬治城大學2021年發布的報告還指出,「相當數量」的日本保守派議員隸屬於傳播修正主義觀點的游說團體。這些團體還與外交官合作在海外展開宣傳,例如反對在美國、德國等地豎立「慰安婦」紀念碑。
受害者眼中的日本歷史
韓國世宗大學(Sejong University)歷史與政治學教授、長期批評日本不正視歷史問題的保阪祐二(Yuji Hosaka)表示:「我看到許多日本右翼想抹去日本在殖民朝鮮半島、侵略中國和東南亞時所作的一切惡行。這些人常說日本當年帶去了發展和現代技術,但這只會讓愈發激怒韓國人。」
韓國史學界普遍認定,自1910年吞併朝鮮半島後,日本強行同化北韓人,禁止使用母語,打壓本土文化,掠奪土地和勞力,意圖將北韓完全並入日本帝國。成千上萬北韓人還在戰爭中被迫在日軍中服役。
保阪指出,日本的歷史教科書仍對軍隊暴行輕描淡寫,南京大屠殺、對平民勞工和戰俘的虐待,乃至其他戰爭罪行,往往語焉不詳。
「忘記過去的人,未來必然會重蹈覆轍。」他說,「日本必須從歷史中汲取教訓。德國和法國曾經一起編寫共同的歷史教材,我認為日本也應與中韓合作,做同樣的事。」
《中國日報》7月7日刊發社論表示:「日本該直面其戰爭罪行與軍國主義歷史。」
對中國而言,南京大屠殺至今仍是沉重記憶。中國史學界認為,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攻入當時的中國首都南京後,六周內屠殺、強姦、縱火、搶掠,導致約30萬人死亡。這場大屠殺已獲國際公認。《大英百科全書》寫道,遇難人數存在爭議,估計在10萬到30餘萬之間。1948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將下令進行大屠殺的日本軍官判處死刑。
茂木等聲稱:日本應當「停止道歉」
茂木及其他右翼人士則聲稱,歷任日本領導人已多次真誠道歉,但周邊國家總是指責其「不夠」或「不真誠」。
「這種情況永遠不會改變。」生於1941年的茂木說。「日本必須為自己辯護,以應對這些批評和口誅筆伐。但如今已經沒有必要再繼續道歉了,因為道歉已經毫無意義。」
8月15日當天,也就是天皇通過廣播宣佈日本投降的周年紀念日。茂木前往東京靖國神社參拜,與數以千計的人一同紀念,其中包括少數尚在世的老兵、陣亡者親屬,以及身著制服的極右翼團體成員。
靖國神社供奉著自1869年以來日本超過240萬名軍民的亡魂。但對周邊國家而言,靖國神社的存在備受爭議——因為其中還供奉著1000餘名戰犯。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