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香港
香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全境由香港島、九龍、新界等3大區域組成,其中香港島是全港的發展核心;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香港"七一"遊行 泛民力量分化
香港回歸十三周年紀念日這一天,香港照例有"七一"大遊行。不過,今年的遊行有三股隊伍,其中的兩股是泛民主派分化後的所謂"溫和派"和"激進派"。
谷歌中國將停止自動跳轉至香港界面
香港媒體:中國期待G20建立決策機制
本周,香港媒體在報導和評論中國大陸新聞時關注的焦點主要有:《李鵬六四日記》在美國出版;G20峰會,北京到底期待什麼?香港政改方案通過之後,香港未來的政治之路到底怎麼走?
香港立法會通過政改方案
繼香港政制改革方案的第一部分容於本周四在立法會獲得通過後,其第二部分又於周五獲得通過。至此,這次政改方案已經從整體上擁有了法律依據。一香港立法會委員稱這是香港民主進程中最黑暗的一天
香港立法會通過2012政改方案
香港特首改變態度 接納民主黨政改建議
香港特別行政會議周一宣佈,將接納香港民主黨提出的區議會代表選舉方案,標誌著2012年政改方案上的僵局開始打破。
北京為推動香港選舉改革做出讓步?
香港政改方案即將表決 75騷亂周年臨近
本周,香港媒體在報導和評論香港和中國大陸新聞時關注的焦點主要有:香港政改方案表決在即,民主黨又提出新方案;烏魯木齊"七五"騷亂周年在即,烏魯木齊當地如臨大敵;中國大陸百分之七十的舉報者都遭到事後報復。
chi1806 reform hong kong
香港特首曾蔭權與公民黨主席余若薇17日就港府2012政改方案進行電視辯論。律師出身的余若薇在口才上明顯佔上風。2012政改方案能否被立法會通過還是未知數。
香港:「曾余辯」登場
香港下周出版《李鵬日記》
中國前總理李鵬因其在鎮壓八九學運中所扮演的角色,一直被稱為「北京屠夫」。而目前已經流行於網路的一本據稱出自李鵬之手的日記卻申明鄧小平才是鎮壓行動的最重要決策者。《法蘭克福匯報》認為,李鵬此舉顯然是想在有生之年洗清罪責。
香港警方破獲一個世界盃非法賭球團伙
香港有關當局撤銷天安門紀念網頁
香港民主派抵制選改方案
香港媒體一周報導摘要(2010年6月6日)
"六四"二十一周年紀念日,香港除了傳統的紀念活動之外,在民主女神像是否能放置在香港中文大學校園內,也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另外,廣州和北京近日又接連發生治安衝突事件,也受到香港媒體的關注。
香港將出版中共前總理李鵬六四日記手稿
香港15萬人悼六四 燭光晚會規模創紀錄
為紀念北京天安門六四大屠殺事件21周年,周五夜間香港10多萬人走上街頭, 舉行了燭光悼念活動。
chi0306 chen einreiseverbot
現居美國的雕塑家陳維明為"六四事件21周年紀念活動"設計製作的雕塑從美國入境香港時遭海關扣押,引起紀念活動組織方香港支聯會以及多名律師和部分民眾的強烈抗議。6月1日,警方在經過交涉後歸還紀念雕塑。而同一天,從美國趕往香港的雕塑設計師陳維明卻被強行要求離境。
香港警方退還"六四紀念雕塑"
上周末,香港市民支持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簡稱"支聯會")為紀念"六四"事件的民主女神像和天安門事件浮雕展品在從美國運往香港時遭海關扣押。此事引起雕塑展品設計者、支聯會和部分香港市民強烈抗議。6月1日,支聯會得到香港警方通知,可以領回被沒收的展品。
香港警方一度扣押13名舉行六四紀念活動的人權人士
毒奶粉受害家庭索賠三鹿股東在香港被駁回
兩年前爆發的三鹿奶粉事件的受害兒童超過20萬。到目前為止絕大多數受害家庭接受了在政府協調下出台的協議賠償方案,包括一定時間內的免費醫療保障和一次性賠償金。但一些家庭對這一賠償方案並不滿意,試圖通過法律途徑向三鹿集團索賠。有幾位家長還向三鹿股東之一,一家在香港註册的公司提出索賠。
富士康發生"第十一跳" 香港NGO呼籲抵制iPhone
25日凌晨,富士康集團深圳廠區再次發生員工墜樓身亡事件。這已成為今年以來富士康集團員工的"第十一跳"。富士康深圳園區發言人拒絕透露員工是否為自殺等進一步訊息,表示一切交由警方處理。今年發生的11起富士康員工墜樓事件造成9人死亡,2人重傷。香港大學師生監察無良企業行動組織周二在富士康香港辦公室前舉行抗議活動,並呼籲市民抵制使用iPhone手機。
北京政府高層與香港民主派舉行會談
港媒看立法會補選:社會激進化和內耗加劇
香港立法會在上周日舉行了補選,以選出在"五區總辭"中出現職位空缺的議員。由於"五區總辭"方案將這一行動稱為香港市民對政改方案的"公投",因此與北京和香港特區政府發生了激烈的爭執。
香港媒體一周報導摘要(2010年5月16日)
本周,香港媒體關注的中國大陸新聞主要有:中國大陸又發生殘害兒童案件,官方封鎖新聞,但其根源到底是什麼?八十年代的中共中央宣傳部長朱厚澤逝世,他給今天的中國到底留下了哪些遺產?德國之聲摘編如下:
香港媒體一周報導摘要(2010年5月9日)
本周,香港媒體在報導和評論中國大陸新聞時關注的焦點主要有:北韓領導人金正日訪華,中朝關係重新定位;溫家寶在"五四"紀念日到北大,戳穿北大事先安排學生的騙局;中共元老宋平病危。
台灣再增對大陸和香港的出口
香港媒體一周報導摘要(2010年5月2日)
本周,上海世博開幕,然而透過華麗的外表,人們還是可以看到中國發展過程中的一些問題。本周香港媒體關注的焦點主要有:中國官方媒體購買美國傳媒;中國大陸對自身傳媒鉗制越來越厲害。
一周香港媒體報導摘要(2010年4月25日)
本周,香港媒體在報導中國大陸和本地消息時關注的焦點主要有:上海世博近來爆出一些不光彩的事情:先是試運行出現混亂,後是主題宣傳曲涉嫌抄襲,上海世博到底將展示一個怎樣的中國?北京長安街上發生近年最大規模請願活動;劉曉波被確認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德國之聲摘編如下:
chi1704 HK Presse
本周,香港媒體在報導和評論中國新聞時主要關注以下焦點:中國總理溫家寶本周罕見地以個人名義發表紀念已故中國領導人胡耀邦的文章,其背後到底有什麼背景?福建網民因遭受不公而在法院外示威抗議。德國之聲摘編如下:
HK Volksbefragung
香港中文大學公佈和諧社會民意調查結果,首次確認香港不是一個和諧社會,有四分之一成年人贊成用"激烈手法"要求政府回應訴求。德國之聲記者任琛採訪了幾位香港政治問題的專家以及此次民調項目的負責人,王卓祺教授。他們對本次民調結果中提到的"激烈手法"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一周香港媒體報導摘要(2010年4月10日)
本周,香港媒體在報導中國新聞時關注的焦點主要有:中國大陸再發生官員涉嫌貪污自殺事件;香港"脫星"兼間諜狄娜去世,生前直言對鄧小平、胡耀邦的評價;中美關係是否已暫時緩和。
一周香港媒體報導摘要(2010年4月4日)
這幾天,關於北韓領導人金正日將要訪華的消息,引起了香港媒體的密切關注;另外,中國空軍前司令張廷發去世,其葬禮上的一些蛛絲馬跡也引起香港媒體的關注。德國之聲摘編如下:
一周香港媒體報導摘要(2010年3月28日)
本周,中美谷歌和匯率風波成為香港媒體關心的焦點。但除此之外,香港媒體特別關注的還有:香港民主黨主席何俊仁組成專家小組,向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投訴中國政府非法拘留維權律師高智晟,以促釋放高智晟;中國頂級鋼鐵製造商之一杜雙華涉及力拓案件;習近平訪問俄羅斯,乃其外交見習之旅的又一站。
240310 Google China
早在今年1月,谷歌公司就宣佈因為網頁的過濾審查制度,考慮退出中國市場。現在,這家網路巨頭終於選擇了退卻戰術:谷歌決定關閉它的中文搜索引擎.cn,並將替代業務轉到香港。那麼,谷歌今後在中國還會有怎樣的發展機會?谷歌公司本身是同中國政府爭鬥中勝出的贏家,還是敗落出走?
chi2403 Presse
谷歌公司宣佈,停止對"谷歌中國"搜索引擎的過濾檢查,並將搜索服務由中國內地轉移到香港。這一消息引起了德國媒體的廣泛關注。《商報》說,谷歌"敢於在中國進行一場較量","把先前的威脅變成了行動"。
China Google
今年1月,網路搜索引擎巨頭Google公司宣佈有可能退出中國市場,兩個月後這一可能變成現實。Google公司和中國官方歷經兩個月的談判,無果而終。Google公司不願再聽從中國官方的指令對網路检索內容進行過濾審查。Google.cn的搜索功能現在也自動跳轉到Google.com.hk。本台記者馮海音就此發表評論。
谷歌事件塵埃落定 孰勝孰敗看法不一
隨著Google高級副總裁大衛‧德拉蒙德(David Drummond)在Google的官方部落格正式宣佈:Google將停止對Google.cn的搜索結果進行過濾審查,並將搜索服務由中國內地轉至香港,一些中國內地網路用戶在打開Google.cn網頁時,搜索引擎功能會自動跳至Google.com.hk。一些人在嘗試搜索「六四」等敏感詞後,搜索頁面會被中斷鏈接。不過顯然這不再是Google自我過濾的結果,而是中國國家網路防火牆作用下的結果。
谷歌將中國大陸搜索業務轉至香港
德國時間3月22日20:03,谷歌公司高級副總裁大衛•德拉蒙德(David Drummond)公開發表聲明,就駭客攻擊問題再次指責中國,並宣佈停止對谷歌中國搜索服務的"過濾審查",將搜索服務由中國內地轉至香港。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網路局負責人,在凌晨第一時間就谷歌公司宣佈停止按照中國法律規定對「有害訊息」過濾,將搜索服務由中國內地轉至香港發表了談話。
港媒猜測中共十八大權力佈局
本周,中國"兩會"雖然結束,但圍繞著"兩會"的話題卻並未結束。香港媒體關注的首先是"兩會"結束後到中共十八大期間的權力安排問題。另外,針對泰國政局此起彼伏的動蕩,香港媒體批評泰國人理性精神不足。
chi1503 Wen HK
在周日(3月14日)舉行的本年度人大會議記者會上,中國政府總理溫家寶談及香港所存在的五個深層次問題,其中包括各界關注的香港經濟發展、政治改革議題。中國中央政府近年來曾多次提及香港存在深層次問題,但從未涉及具體內容。而溫家寶在2010年全國人大記者會上的這次談話,也引起了不同的分析和解讀。
一周香港媒體報導摘要
本周,香港媒體關注的焦點主要有:湖北省長李鴻忠"兩會"期間呵斥女記者,遭到網路上的聲討,有媒體人士和學者簽署公開信要求李鴻忠道歉;"兩會"之前曾撰寫十三家報紙聯合社論的作者已被解職;近年業務一直不理想的香港亞洲電視,最近迎來具有大陸背景的大股東。德國之聲香港特約記者李華摘編如下:
chi2702 hk presse
本周,香港媒體在報導和評論中國大陸新聞時關注的焦點主要有:中國大陸學者認為,中國司法改革去年出現大倒退,而且中國大陸的暴力犯罪十年來首次出現增長;上海維權人士馮正虎狀告浦東邊境出入站阻止其回國;廣州黃埔軍校同學會舊址成為燈紅酒綠的夜總會所在地。德國之聲摘編如下:
香港「樂施會」中國部總監談網上流傳的「教育部通知」
Interview des Tages mit Liao Hongtao
採訪香港樂施會中國部總監廖洪濤
一周香港媒體摘要
本周,中國慶祝春節。圍繞中國的政治,經濟,外交,仍有不少話題吸引了香港媒體的眼球,如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中國政策課程主任沈大偉評論中國最近內政問題;上海、北京和深圳的房地產價格開始下跌;美國為了迫使中國參加制裁伊朗,正在試圖通過沙烏地向中國施壓。德國之聲摘編如下:
「尼米茨」航空母艦停靠香港
暫停軍事交流和航母靠岸之間的難言之隱
中國春節期間,美國"尼米茨"號航空母艦,連同四艘護衛艦艇,獲准停靠香港。鑑於前不久北京為了抗議美國向台灣出售武器宣佈暫停兩國軍事高級交流,因此,中國批准代表美國海上軍事實力的航母戰鬥群停靠香港引起國際戰略學界和中國國內軍方的強烈關注。
港媒:西方必須發展與中國交往的'第三條道路'
本周香港媒體關注的焦點有:春節前,證實患上肺癌的支聯會主席司徒華日前現身香港維園的年宵市場,出席支聯會的新春攤檔,向民眾交代癌症病情;美國最近接連對華發難,是否意味著歐巴馬政府內部有一套對華遏制的新戰略?德國之聲摘編如下:
中國允許美國航空母艦下周訪問香港
中國允許美國航空母艦下周訪問香港
上一頁
第92 頁,共10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