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香港
香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全境由香港島、九龍、新界等3大區域組成,其中香港島是全港的發展核心;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支聯會前副主席因違反國安法被判刑
香港支聯會前副主席鄒幸彤及另兩名常委因為沒有遵從《國安法實施細則》通知,拒絕向警方提供支聯會資料被判刑,法院宣判三人各入獄逾4個月。
王滬寧當選政協主席 港澳台事務由他接管?
本周五舉行的中國政協14屆一次會議舉行第3次全體會議,王滬寧不出意料的當選新一屆政協主席。外界紛紛猜測他擔任此職的同時,是否也會一並接管港澳台事務。
習近平掌權這10年
2023年3月10日習近平第3次宣誓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10年前成為中國最高領導人之後,習近平對內取消國家主席任期限制,對外推行強硬外交、宣傳東升西降,聯俄抗美。一起回顧習近平執政這10年為中國帶來何種轉變。
香港"職工盟"前總幹事鄧燕娥遭警方逮捕
多家香港媒體報導稱,香港勞工組織"職工盟"前總幹事鄧燕娥周四在探視服刑中的丈夫時,以涉嫌"勾結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名遭香港警方逮捕。
客座評論:愛國宇宙最強的甄子丹
香港動作片演員甄子丹日前宣傳新戲時提到,2019年的香港反送中運動不是抗議,而是暴動,結果引起網民巨大反彈,發起連署,要求奧斯卡取消邀請他做頒獎嘉賓的決定。旅居台灣的香港媒體人曾志豪怎麼看甄子丹的這番表態?
棄外國護照才能參選人大代表?香港精英面臨二選一
有英國媒體報導,北京向希望參選人大港區代表的香港政商精英施壓,要求他們放棄西方國家護照,才能獲選人大代表。不少港民都持有英國BNO護照。
疑遭警方施壓 香港女權抗議活動臨時喊卡
香港「三八婦女節發聲遊行」原定5日展開,卻在前一刻突然遭主辦單位取消,且未說明詳細原因。其他團體出面揭露,集會前曾遭港警威脅而不敢貿然出席。隨後,警方收回抗議批准函,並表示任何出席示威者都將被視為「違規」。
專訪導演鄭保瑞: 「兩邊走路」 的香港影人
本年入圍柏林電影節的唯一一部本土港片,鄭保瑞執導,杜琪峰監制的《命案》還原了許多影迷記憶中的香港味道。「香港精神」是臣服宿命還是事在人為,是頑強還是機會主義?香江影人為何北上?導演鄭保瑞在德國之聲的專訪中給出了他的答案。
不提台灣 人大記者會提了什麼?
此次中國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上,沒有出現的關鍵詞包括「台灣」以及「和平統一」。經常被重複的關鍵詞仍然是「習近平」。在軍費問題上,新選發言人的表態已經預示了一種趨勢。
鄒幸彤等三人拒交支聯會資料罪成
香港支聯會前副主席鄒幸彤及另兩名常委因拒絕依照《國安法實施細則》向當局提交支聯會財務和運作訊息,周六被香港一家法院裁定罪成。自香港2020年夏季實施國安法以來,已有許多民主派政治家和活動家遭到逮捕。
兩岸交流破冰?專家:兩會料以促融為基調
中國放棄清零,三年新冠疫情解封,台海兩岸是否也將迎來「春暖花開」?在中國「兩會」登場之際,德國之聲採訪多位學者,分析北京如何在中美關係的框架下看待兩岸局勢,並以此為基礎,部署新一屆的對台人事。
原香港晨鐘書局出版人姚文田刑滿獲釋
在入獄近十年後,83歲的原香港晨鐘書局出版人姚文田近日刑滿出獄,並回到香港與家人團聚。2013年10月被捕前,姚文田計劃出版余傑的作品《中國教父習近平》,他獲刑10年的罪名是"走私普通貨物罪"和"涉嫌攜帶違禁物品"。
從香港看家鄉戰火 烏克蘭人:感覺比一年前更有力量
烏克蘭的社運歷史曾經引起港人共鳴,令兩地產生微妙的結連。 俄烏戰爭周年之際,遠在香港有家歸不得的烏克蘭人,以及遠赴烏克蘭戰地的香港記者,在這天有何反思?為何歐盟外交官認為香港也與烏克蘭的命運息息相關?
香港千億赤字創史上第二高
香港經歷三年史無前例的政治和經濟動蘯,各界期待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帶來重振經濟的良方。香港的財政赤字仍處在史上第二高位,但港府對前景十分樂觀,學者認為當局有對症下藥嗎?
客座評論:「Hello Hong Kong」的尷尬
香港在2月初推出「Hello Hong Kong」(你好,香港)全球宣傳活動,找來特首李家超與影視歌星一同宣傳,還送出50萬張免費機票。不過DW客座評論員曾志豪認為,香港原有的精彩和魅力早已因為北京打壓而不復存在。
牆外文摘:「新時代總體方略」如何解決台灣問題?
有評論認為,王滬寧說的「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是一個很模糊鬆散的概念,最重要的是強調兩岸關係的主導權掌握在北京手上——更精確的說,掌握在習近平手上。
《辛普森家庭》諷中國存在強迫勞動 香港Disney+下架整集
迪士尼串流平台並不是第一次刪除單集影片,過去也曾有一集《辛普森家庭》因提到六四事件,而被下架。
香港最大國安案:47人初選案開審的關鍵看點
香港47名民主派人士因參與初選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案件正式開審,其中4被告成控方證人尤其令人關注。該案預計歷時90天。德國之聲整理了本案的關注要點。
香港與內地2月6日開始無檢疫、無上限通關
從下周一開始,香港同內地之間的人員流動不再設有上限,也不需要提前做核酸檢測。同時,港府提升宣傳旅遊的力度,包括贈送70萬張機票。
中港書禁嚴,台灣會成為華文出版新基地嗎?
《香港國安法》上路,許多香港文人為躲避日益收緊的出版審查,紛紛走避台灣以求自由創作出版。台灣相對自由開放,是否有可能成為中港議題書籍在華語世界的出版新基地?DW訪問3位自中國、香港來台的出版社、書店經營者,聆聽他們的經驗與看法。
通關免檢疫:放開後澳門比香港更火爆
澳門有賭場,但香港的旅遊資源則更為雄厚。今年春節期間,更多的內地遊客卻寧願前往澳門消費,而不是去有著購物天堂美譽的香港。
日媒: 習近平讓「國師」接手創造一國兩制替代方案
二十大落幕至今,新的中國對台策略部署已逐漸成形。繼宋濤於去年12月底接掌中國國台辦主任之後,近日有中共內部消息人士向日媒《日經新聞》表示,留任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滬寧將為「解決台灣問題」創造「一國兩制」的替代方案。
在港美國人離開過萬 美國延長「避風港」待遇
美國駐港澳總領事表示,在過去兩年大約20%的在港美國人離開香港,香港嚴厲的新冠疫情防治措施和「不斷減少的自由」明顯影響了這座城市及其居民。中國外交部駐港公署對其發言表示「嚴厲譴責」。
香港經濟展望:人才荒頭號挑戰 全面復甦還望明年
中港通關、清零告終,香港以一系列經濟利好消息開始2023年。但在中美角力和人才外流之下,經歷政治和經濟重創的國際金融中心如今奮力追後落,真的有力回朝嗎?
離散的滋味:在台港人的春節圍爐
農曆新年將至,在台港人圍爐談起聚散與家,這會否又是另一流離之年?
李家超:希望最遲明年完成基本法23條立法
香港特首李家超近日在接受香港媒體採訪時表示,他已要求香港保安局草擬基本法23條立法的第二稿並希望在今年、最遲明年完成整個立法工作。香港前特首林鄭月娥未進入新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名單。
日攝影師入境香港遭拒 專家憂外國記者成港府打壓目標
一名日本攝影師本月初在推特發文指出,自己在2022年底遭香港拒絕入境,過程中還被警察質問她在日本舉辦關於2019年「反送中」示威的攝影展。專家擔憂,這個事件顯示,港府打壓目標已擴及外國記者。
中國開關:疫苗旅遊興起 香港成熱門
隨著中國開關,一些大陸人急不及待趕赴香港,作為首個出遊目的地——不是為了旅遊,而是接種國內不供應的復必泰疫苗。藥廠以「去香港,打疫苗」作招徠,中國社交媒體上也湧現各種打針攻略。在國產和外國疫苗之間,為何選擇後者?
香港高鐵復運首日 超過六千名旅客搶搭
因疫情停運近3年的高速鐵路香港段週日(1月15日)恢復通車,運量踴躍,截至下午6時,已載客約6500人,有望振興香港旅遊業。中國解封后掀起搶藥潮,香港海關日前亦查獲兩起Covid-19藥物走私案。
「強硬派」鄭雁雄接任香港中聯辦主任
中國國務院周六任命被視為強硬派的鄭雁雄接任中聯辦主任。鄭雁雄自2020年駐港國安公署成立後擔任署長,負責監督國安法實施。他過去曾表示,「香港回歸了便是中國的,不能還認英國美國為老闆」。
中客湧入打疫苗 港府:下週起外地人須自費
香港在與中國恢復通關後,湧入大批中國遊客接種mRNA疫苗,除有旅行社因此發展出「疫苗旅遊團」,更有銀行更祭出存款滿額送疫苗的優惠、吸引中客開戶存款。但港府也因此宣佈,下週起不再為非本地居民免費接種。
英外相批香港自由遭侵蝕 中使館:干涉內政
英國外交大臣克萊弗利(James Cleverly)週四指控北京多方面、系統性侵蝕香港自由。中國駐英大使館反駁英方歪曲事實、干涉內政。非政府組織「人權觀察」12日亦指,香港人權每況愈下。
黎智英案引發中英隔空互嗆
香港當局和中國外交部都對英國國務大臣與黎智英律師團隊會晤表示不滿。中國外交部駐港公署指責英國力挺嫌犯,是毫無底線的雙准鬧劇。英國方面發出回應,首相蘇納克誓言要捍衛香港自由。
黎智英律師團求見英相 港府:或藐視法庭
港府週二(1月10日)深夜譴責黎智英律師團求見英相、並與英外交部會面,稱此舉或構成藐視法庭。黎智英之子(黎崇恩)對此表示,父親無罪、關押他才是罪行。
中國開放大門 河南新冠感染率已達近90%
1月8日是中國取消對入境者強制性的隔離措施的第一天,成千上萬的旅客抵達中國各地。同時,多國也對來自中國的旅客採取入境限制。隨著農歷新年在即,專家估計,中國感染人數將會再次激增。
客座評論:中港通關政治學
中國大陸和香港1月8日迎接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三年來首次免隔離通關,7個邊境口岸正式恢復全面運作。DW客座評論員曾志豪分析,「中港『終於』通關」,除了「終於」一詞有歧義,背後的政治意義更是耐人尋味。
中港通關:長者疫苗接種率成隱憂?
中國於1月8日開放邊境,並同步與香港通關,首階段每天逾十萬人可獲配額來往兩地。香港現有數十萬長者從未接種新冠疫苗,專家認為接種率以及疫苗選項,都可能為香港帶來潛在風險。
中港即將開放通關 港人忙打疫苗買備用藥
中港將於本周日開放邊境,一些香港人擔心疫情再起,忙著接種疫苗和購買藥品。不過,也有些需要往返兩地的人對開放邊境表示歡迎。
香港前樞機主教、台灣前副總統出席前教宗葬禮
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和台灣前副總統陳建仁周三在梵蒂岡出席前教宗本篤十六世的葬禮。美聯社指出,這凸顯了梵蒂岡與北京政府之間不穩定的關係。
香港榮休主教陳日君獲准參加前教宗葬禮
以敢言著稱的香港榮休主教陳日君曾在去年5月因涉嫌「勾結外國勢力」而被捕。現在,他離開香港前往梵蒂岡出席前教宗本篤十六世葬禮的申請已獲批准。
牆外文摘:中國年輕人不願再忍受暴政
有評論認為,如今的中國年輕人不太願意像父母輩那樣默默地接受無盡的苦難。他們想要幸福的生活,並以自己的方式定義「幸福」。
日本限中國航班數量 港府很「失望」
作為新的防疫措施,日本開始限制來自中國大陸和港澳的航班數目。香港政府對此表示不滿,並要求日本方面重新考慮這一決定。
香港取消入境強制核酸檢測要求
香港進一步放寬防疫措施,將從星期四(12月29日)起取消入境強制核酸檢測要求。
香港特首:預計下月開放與內地通關
香港特首李家超周六(12月24日)表示,因為新冠疫情基本關閉的香港與內地的邊界可望在明年1月中旬重新開放。
香港特首李家超首次進京述職
周五,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再度重申了"一國兩制"的治港原則,他表示,這是保障香港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安排"。
媒體:中國計劃一月放寬入境隔離措施
據媒體報導,中國大陸將於明年一月取消對入境旅客強制集中隔離的措施,入境者或可居家隔離。這將是中國在三年疫情閉關後開放跨境人員流動的一個重要舉措。
美要求香港產品標「中國製造」世貿裁定不合規
世貿組織專家小組21日裁決,美國2020年要求香港將其出口產品標記為「中國製造」的作法,違反全球貿易規則。美國稱將不會遵守該裁決,香港則對結果表示歡迎。
香港作家西西逝世 終生以文學關懷「我城」
香港著名作家西西與世長辭,享年85歲。這位華語文壇翹楚,童年由上海移居香港展開創作之路。她的作品被喻為使文學成為香港的驕傲,筆下描繪了「浮城」的城市和人心面貌;至晚年仍不言休,影響力遍及兩岸。
鄒幸彤贏得上訴 獲判撤銷定罪及判刑
香港高院法官法官張慧玲在判詞說,鄒幸彤發文的確是有意圖呼籲他人到維園集會,不過因警方「禁止令」合法性未被確定,故「即使上訴人呼籲他人到維園集會,亦不屬違法」。
李家超:港府將就香港國歌搜索一事繼續與Google交涉
香港特首李家超表示,將繼續敦促搜索引擎Google將《義勇軍進行曲》 作為搜索香港國歌時的置頂選項。此前多次出現國際體育賽事頒獎典禮上誤將《願榮光歸香港》當作中國國歌播放的情況。
上一頁
第9 頁,共10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