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香港
香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全境由香港島、九龍、新界等3大區域組成,其中香港島是全港的發展核心;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專訪香港支聯會主席何俊仁
近年香港政治氣氛越來越收緊,支聯會主席何俊仁接受德國之聲專訪,表示支聯會及香港市民29年堅持悼念活動,創下人類文明的歷史,所有香港人也值得驕傲。
美報告:港首次應北京要求拒引渡逃犯
香港和美國一向有互相引渡逃犯協議。但美國國務院最新的報告揭露,香港特首去年因為北京的要求,拒絕向美國引渡逃犯,是香港回歸以來首次。
藝術家呂上:為中國人權畫像
呂上是北京宋莊的一名藝術家。他的藝術以民主、自由和人權為側重點。在中國,這不僅是件困難的事情,也是件危險的事情。德廣聯的記者拜訪了他。
牆外文摘:怎樣打台灣看得下去?
被美國一塊晶片打回原形的中國,怎樣打壓台灣?如特金會取消,習近平又如何偷笑?
美重奪競爭力第一 中國超越台灣
2018年全球競爭力年報出爐,美國重奪世界第一,香港退居第二位,新加坡則維持第三名。而中國則首度超越台灣,打進亞洲三甲。
港澳台怎麼叫 十大德企是否「合規」?
面對中國官方提出的要求,包括德國漢莎航空公司在內的諸多德企已經乖乖「合規」,在網站上將台灣、香港和澳門視為中國的一部分。那排名前十的德國企業目前是如何處理這三地的名稱呢?
港澳台之爭 航空公司已聽話 網民呢?
面對中國政府提出的把香港、澳門、台灣視為中國一部分的要求,全世界各大航空公司已經乖乖照辦。同時,有大陸網民發問:我們希望外國人尊重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為什麼自己卻把港澳台的飛機當「國際航班」?
七張圖看一周大事
北韓取消韓朝對談、劉鶴訪美、哈裡梅根舉行婚禮……剛剛過去的一周,哪些新聞最受關注?七張圖一覽本周要聞。
香港獨派人士梁天琦被判暴動罪
本周五,香港高等法院經由陪審團商議後作出判決,認定港獨組織"本土民主前線"前任發言人梁天琦的一項涉及亞皆老街的暴動罪成立;另一項暴動罪未能達成大比數裁決;另一項煽惑暴動罪不成立。
曾給十萬美鈔 中承諾CIA前雇員終身安全
中美兩國不只貿易戰還有諜報戰。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前情報人員李振成,被控蒐集機密資料罪,企圖將有關資料交予中國政府。《紐約時報》之前報導,臥底名單外洩造成近20名線人被殺害或監禁。
港媒北京採訪被鎖手銬帶走
接連有香港媒體記者在內地採訪時受襲甚至被捕。香港Now TV駐北京記者在北京採訪期間,被公安鎖上手銬帶走,這已經是一星期內第二次港媒在內地採訪時被強制阻撓。
"政治環境很黑暗,但人性本質是可愛的"
一部在港台影壇接連得獎的香港紀錄片,卻無法登上香港主流影院大銀幕。片中主角梁天琦也未有機會觀看,主張港獨的他曾被視為政壇新星,現在卻在羈押中面臨可能數以年計的刑期。這部作品記錄了他內心的高低跌宕,也恰恰側寫香港政局變遷。
《地厚天高》遭影院封殺 導演:盼主角信人性美好
一部在港台影壇接連得獎的香港紀錄片,卻無法登上香港主流影院大銀幕。片中主角梁天琦也未有機會觀看,主張港獨的他曾被視為政壇新星,現在卻在羈押中面臨可能數以年計的刑期。這部作品記錄了他內心的高低跌宕,恰恰側寫香港政局變遷。
聽到國歌「想嘔」 香港學生成「人民的敵人」
一名香港學生因反對新國歌法受到中國官方媒體的抨擊,被批是「人民的敵人」。法新社報導,這是對香港言論自由的又一次打擊。
牆外文摘:馬克思維穩 奧威爾升級
有評論認為,馬克思本論「階級鬥爭」在中國變成對體制有異見者的鬥爭;中共的奧威爾式管控已經威脅國際社會普世價值與自由貿易精神。
牆外文摘:國台辦「挺管」意欲何為?
有評論建議,台灣不妨以「全民公投」方式決定台大校長人選;香港人不僅要捍衛母語,還要記住港史有多個版本。
全球最大規模之一:小米遞交IPO 敲定香港上市
全球第四大智慧型手機廠商小米周四正式遞交了上市申請,預計將在6月底或7月初掛牌交易。就在本周一,港股上市機制剛剛進行了改革。小米也因此成為了首個試水「同股不同權」的上市企業,大股東能擁有更大的權力。
牆外文摘:武統台灣誰管 南北韓和平誰信
中共若將台海問題訴諸武力,美國和西方民主陣營絕對不可能坐視不管?南北韓的政治秀中,人權主題何在?中共又能從中學到什麼?
到廣東建「香港城」 可解香港住房危機?
香港政府就解決住宅危機啟動「土地大辯論」之際,香港鐵路公司提議到內地修建「香港城」,相對較低的房價和便捷的高鐵交通或能吸引年輕通勤人士。民主派擔心,這將導致香港繼續「內地化」。
牆外文摘:台海軍演、藝人道歉—中國「芯」
「台海實彈軍演」如何震懾台灣?黃秋生為什麼會道歉?中國「芯」受制裁,中國「心」仍僨張?
韓正分管香港事務 對港管治或繼續收緊?
香港媒體早前引述北京消息,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接任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組長。韓正主責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預料有助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香港政治學者認為,北京對港管治強硬路線不會改變。
香港金像獎揭曉 港星捍衛當地電影
藝術歸藝術,政治歸政治? 中國日前宣佈由中宣部統一管理新聞出版和電影工作,強調「為更好發揮電影在宣傳思想和文化娛樂方面的特殊重要作用」。這是否會影響到一向是華語界先驅的香港電影?
牆外文摘:中共伸手海外 港獨成為真題
評論認為,隨著國內鎮壓行動的繼續,中共已經開始擴大自己的影響範圍,尋求加強審查、監視、遏制境外的異見。主權獨立,無可避免成為未來辯論香港前途的議題,決定港中政爭主調。
專訪 : 香港新聞自由前景傾向悲觀
香港記者協會日前公佈新聞自由指數調查結果,公眾評分創五年來新低,香港記者協會主席楊健興就此接受德國之聲專訪。
用晚餐?來吧,就這兒,馬桶邊上
您可以想像在有抽水馬桶的同一間屋裡做飯嗎? 這可是居住空間極窄小的很多香港人不幸的生活寫照。攝影師Benny Lam記錄了這座都市存在的強烈反差。
香港人?中國人?港青年身份認同調查引深思
香港建制派的一份報告指出,香港高中學生在日常生活方面,與內地對接程度頗為緊密。然而,也有不少學生認為港人身份與中國人身份不能相容。
牆外文摘:臉書中國丟臉 孔院全球棄孔
臉書危機中,祖克柏讨好中共的多番表演再次遭到輿論批評。最新紀錄片揭示,中共在全球範圍內將孔子作為政治宣傳工具愈加無所顧忌。
陳日君獲人權獎 再批中梵協議
香港榮休紅衣主教陳日君獲"德范受迫害基督徒基金會"頒發的人權獎。他表示,所得獎金將用於支援內地受壓迫基督徒,接受採訪時,他也談到了中梵主教任命協議。
香港人的蝸居生活
微薄的社會保障金,使退休老人梁鐘蔭在燈紅酒綠的香港只能住簡陋的貧民窟。
專訪:不支持港獨
香港「佔中」運動發起人之一戴耀庭近日因為提及中國實現民主後,香港可考慮成為「獨立國家」或組成「聯邦政府」的言論,遭到北京以及港府的圍攻。他在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指出,相關言論系學術討論,自己現階段並不支持港獨。
牆外文摘:獨裁領袖搶鏡 政治文明受辱
有評論認為,金正恩在世界外交舞台出盡風頭,是對國際社會價值觀的莫大諷刺;而中國政府對維吾爾人的公然迫害,是對所有地方的正義的威脅。
麻煩不斷:港珠澳大橋繼續"難產"
這是一座被譽為工程界奇跡的、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但由於工期拖延、預算超支等原因,大橋未能於2017年年底按計劃投入使用。
牆外文摘:川普贸易戰又在幫中國?
川普贸易戰親痛仇快?中國進一步壓制自由,台灣如何應對?香港思想審查,將會退回到大陸「文革」時代?
專訪:鞏固習近平本人的絕對領導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周二 ( 3月20 日) 上午在北京閉幕。德國之聲專訪中國問題評論員林和立,對兩會作一個總結分析、並剖析習近平的權力集中以及在閉幕講話裡針對香港及台灣的內容。
首富李嘉誠退休 港人情緒複雜
香港首富李嘉誠於近日宣佈將在5月正式退休,該消息在香港社會上產生熱烈回響。學者認為,公眾對李嘉誠評價是多角度的,滲透著複雜的情懷。
全球哪些城市生活成本最高?
英國經濟學人智庫(EIU)日前發布了全球生活成本報告。2018年,新加坡連續第五次蟬聯全球最貴城市。全球排名前十的城市中,有5座位於歐洲。華語地區中,還有香港也進入了前十。
世界幸福報告:芬蘭人最快活
本周發布的世界幸福報告顯示,芬蘭人對自己生活的滿意程度最高。排名前四的國家都來自北歐。台灣人的幸福度則在亞洲排名第一。
香港人挑戰國歌, 懲罰比內地人更重?
香港政府於周五 (3月16日) 向立法會提交《國歌條例草案》的建議條文。文件列明香港中小學須教育學生唱國歌,任何人公開及故意篡改國歌歌詞、曲譜,以歪曲貶損方式奏唱國歌等行為,可被判監三年最高及罰款5萬元。
港台媒體點評中國修憲:強人政治回潮?
中國全國人大高票通過修憲案,取消了對國家主席的任期限制。這一改動也引發了許多香港以及台灣報刊的關注。
香港補選結果:挫敗敲響民主派警鐘
2018年立法會補選正式結束,民主派期望的"四席全取",最終僅獲新界東和港島區兩個議席,未能成功取回分組點票否決權。補選結果令人意外,泛民主派失守九龍西直選議席,是回歸後首次在泛民對建制派單對單決對中敗選,可說是民主派一次重大的挫敗。
陳日君:希望教宗重新考慮對華政策
香港榮休紅衣主教陳日君日前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表示,反對目前梵蒂岡同中國接近的做法。他希望教宗三思後改變最近以來的對華政策。
陳日君:希望教宗重新考慮對華政策
香港榮休紅衣主教陳日君日前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表示,反對目前梵蒂岡同中國接近的做法。他希望教宗三思後改變最近以來的對華政策。
香港立法會補選 泛民派喪失否決權
泛民派與建制派再度交手,失去了兩個席位。專家評論,或許是投票率過低造成。
牆外文摘:習大大黨小小?
有評論認為,習近平的無限期任期可能會造成一黨統治的結束與一人統治的回歸,中共這麼做是在拿自己的生存冒險。
香港立法會補選:氣氛冷淡 結果難料
香港立法會補選將於3月11日舉行,選出四個議席填補空缺,補選的結果直接影響立法會建制派及泛民在分組點票的主導權,民主派能否取回直選議席成為選舉的焦點。
習近平會用統一台灣為「登基」背書嗎?
習近平提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給民主台灣帶來巨大壓力。法新社認為,中共現在提出修憲,習近平可能有一生的時間實現他的野心,這更是讓台灣「壓力山大」。
李克強報告未提「港獨」:此時無聲勝有聲?
李克強工作報告裡關於絕對不能容忍分裂國家的內容,時事評論員認為這是針對台灣及香港的「獨立」傾向,在警告台灣及香港等有可能存在的獨立勢力。
牆外文摘:鐵腕威脅世界 台灣前途堪憂
有評論說,鐵腕人物給人們帶來的穩定和臨時的快感將被證明是虛幻的。習近平任期無限延長,一定會考慮完成「中華民國偉大復興」,甚至訴諸於武力統一。
政協工作報告:港台內容減少 罕見合並陳述
中國全國政協會議拉開兩會帷幕,俞正聲最後一次以政協主席身份做工作報告。在美國國會參議院剛剛通過《台灣旅行法》、有消息稱「國台辦將與港澳辦合並」的背景下,報告中涉港台內容尤其引人關注。
中共提議修憲 香港政界意見大不同
中共中央委員會建議修憲,刪除國家主席、國家副主席「不得連任多於兩屆」的規定,在香港引起廣泛討論。德國之聲訪問了不同派別,整理了香港不同派別對修憲取消任期限制的不同聲音。
上一頁
第57 頁,共10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