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香港
香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全境由香港島、九龍、新界等3大區域組成,其中香港島是全港的發展核心;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港警退休哪裡去好?大灣區買房養老!
在「大灣區」發展規劃的背景下,香港警察隊員佐級協會日前表示,有望與開發商合作在廣東肇慶建一座特色社區「香港城」,為公務員購樓以供退休後養老。香港抗議浪潮持續數月,港警不斷受到濫用暴力的指責,也成為示威者襲擊的對象。
德語媒體:有人骨太硬 有人骨太軟
周五的德語報刊評論版,繼續關注香港的局勢。《南德意志報》批評了NBA巨星詹姆斯在香港爭議中的立場,認為他是出於金錢利益而屈從於中國壓力。《新蘇黎世報》則抨擊了香港示威者中的勇武派,指責他們的極端做法損害了這場示威運動的整體形象。
法蘭克福書展上的守護集會
在法蘭克福書展期間,一些支持捍衛言論自由的示威者為四年前被綁架、逮捕的香港書商桂民海舉行守護集會。
反修例風波「元兇」擬赴台自首
一石激起千重浪的台灣殺人案,傳出消息疑凶願意由香港回到台灣自首,希望緩和「反送中」風波。只是經過連月來的風風雨雨,這一步似乎已難以平息震盪,香港本週末將再迎來大遊行。
香港地圖App風波後 蘋果總裁訪華會官員
蘋果公司上周將一款能夠幫助香港示威者躲避警察追捕的App下架,被指向中國政府低頭。爭議風波尚未平息,總裁庫克訪問北京,與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會面,更是引起關注。
中國內地停止向香港出口黑色T恤
香港的抗議浪潮不見平息,大陸方面再做決定,不準向香港出口跟示威遊行有關的物品。
德語媒體:噤聲不得人心 鎮壓造就港獨
德語報刊質疑了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不提示威運動的做法。《法蘭克福匯報》擔心,港府與北京正在逼迫年輕示威者走向「港獨」。《南德意志報》認為,中國在香港問題上的強硬反應,恰恰表現出了北京的軟弱。
林鄭赴議會再遇抗議 提問者全屬建制派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連續第二天到立法會,本來針對施政報告的答問大會在抗議中進行,而獲得提問機會的全部都是建制派。
專訪:房屋牌能讓香港示威者回家嗎?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的最新施政報告,在一片抗議聲之中出爐,主調是解決長年累月的房屋難題。面對超過七成民意要求她下台的呼聲,這些措施還能力挽狂瀾嗎?德國之聲專訪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分析示威浪潮的未來走向。
專訪:林鄭月娥已無力治理香港
在泛民派立法會議員的強力阻攔和干擾之下,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未能按計劃現場宣讀施政報告。這樣的行動是否有助於解決當前局勢?參與杯葛行動的香港立法會議員、大律師陳淑莊接受了德國之聲電視採訪。
突發:香港民陣召集人遇襲送醫
香港民間人權陣線召集人岑子傑周三晚間遭不明身份者襲擊,目前已送院接受治療。
挪威議員提名港人競逐2020諾貝爾和平獎
挪威一名議員提名香港居民為2020年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這位議員在推特上說,香港人民「每天冒著生命和安全風險倡導言論自由和民主」。該提議可能會嚴重影響挪威與中國之間的關係。
長平觀察:與香港同在?譴責不肯下跪的人!
NBA火箭隊總經理莫雷支持香港激怒中共,湖人隊球星詹姆斯譴責他「不考慮別人」。時評人長平認為,跟小粉紅不能領會黨國意圖遭遇挫折一樣,詹姆斯的動作也太大了一點。
新聞自由備受考驗 香港記者現身說法
隨著香港示威者與警察之間的暴力衝突漸趨頻繁,在示威現場報導對記者來說也變得愈來艱難。 德國之聲訪問了3位香港記者,請他們分享這一陣子以來的親身經歷。
美眾院通過香港法案 北京奉勸「懸崖勒馬」
美國眾議院通過香港法案。當中還包括要求美國總統制裁侵犯香港人權的相關人士。許多示威者寄望美國的相關法案可以確保他們的權利不被侵蝕。不過這也挑動了北京的神經。
香港示威押注國際戰線?
《禁蒙面法》實施後首個獲警方批准的集會,香港街頭重現萬人空巷的畫面。在這個上班天的夜晚,主辦方稱13萬人現身為即將在美國眾議院審議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集氣。縱然民眾支持,法案的闖關之路依然有暗湧。
港民再遊行 聲援美國香港人權法案
美國國會兩院審議《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前夕,許多香港民眾周一在中環參加集會,敦促美國盡快通過相關法案。本周三,港首林政月娥將發表《施政報告》,她已率先"放風",公佈了一些惠民措施。
香港暴力持續 林鄭:《施政報告》聚焦民生議題
港府祭出《反蒙面法》後,已經維持4個月的反政府抗議活動並未就此和緩。外界關注香港特首會在《施政報告》中會提出什麼說法和對策。她強調會優先處理土地和住房措施。這種方式能治標治本嗎?
趙紫陽百歲誕辰 子女港媒發文
已故中共前總書記趙紫陽百歲誕辰前夕,他的兒女在港媒上發表長文祭奠,文章指出,趙紫陽以他最後的行動,向中共發出呼籲:"我們希望改變中國,希望改變世界,為什麼我們不能改變一下自己呢?"與此同時,一部新的趙紫陽傳記也在本周面世。
牆外文摘:香港已經走到獨裁前夜?
有評論認為,特首林鄭月娥啟用塵封五十二年的《緊急法》,是走向獨裁的前奏。中國也愈發明顯地成為了一個奧威爾式國家,還把數字枷鎖輸出到世界各地的威權主義者那裡。
「民主女神」被推倒潑漆 示威者盼美法案助攻
美國共和黨參議員克魯茲 (Ted Cruz) 周末造訪香港,而在接受媒體訪問時,他呼籲示威者考慮暴力手段可能帶來的後果,強調如果警民暴力衝突持續升級,這恐怕會使整個運動的發展轉向一個有利於中國政府的方向。
抵制、抗議?NBA深圳比賽人氣不減
儘管有莫雷推特風波的影響,繼NBA季前賽上海站之後,周六的深圳站比賽再度觀眾爆滿。雖然有示威者在場外呼籲抵制,但似乎沒有影響到球迷的興致。
專訪:香港抗議潮的經濟根源不容忽視
從示威者的基本訴求來看,香港持續數月的抗議活動無疑是為了爭取民主自由權利,但德國學者迪特認為,這場運動背後的社會和經濟根源也不容忽視。
港民周六再上街 林鄭爽約美議員
在香港尖沙咀,本周六下午再次有大批民眾走上街頭舉行示威。到當天傍晚,大部分示威者散去,警民未發生正面衝突。同一天,美國參議員克魯茲表示,林鄭月娥臨時取消了與他在香港的會晤。
過境備受刁難 香港人對前往內地充滿恐懼
每天有數以萬計的人需要通過香港與中國內地之間的邊境。如今,許多香港人將中國大陸視為危險。他們擔心,參加抗議活動可能給他們帶來嚴重後果。而實行禁止蒙面禁令後,中國官方要識別「鬧事分子」將更加容易。
女學生疑遭性侵 白領族快閃聲援
週五中午,近千名蒙面上班族在香港金融區舉行示威活動,他們佔據了心臟地帶的馬路,為懷疑被性侵的示威者發出怒吼。這股針對警察的怒氣令示威者之間慢慢浮現「第六項訴求」,可以想見,香港面臨的又將是一個不平靜的週末。
長平觀察:香港中大段崇智校長的面具
香港中大段崇智校長「錄音機式」回應學生控訴警方性暴力。時評人長平認為,當抗議者摘下面具,面對的卻是當權者的另外一付面具,而且以冷血面對需要保護的弱小,禁蒙面法自然就失去了合法性。
風波下的NBA上海站比賽
2019年度NBA 中國季前賽首場秀周四晚間在上海登台亮相。而圍繞這場比賽前後的爭議以及中國官方、民間、媒體、企業與NBA之間的高調衝突已經完全取代比賽本身和小皇帝詹姆斯,成為了媒體焦點。
蘋果被指「向北京折腰」 庫克稱「為保護用戶」
蘋果公司被捲進香港示威風波。在被中國官方嚴厲抨擊後,蘋果下架了一款可以用來追蹤警察動向的App。因為刪除該App,這家美企被指向北京低頭。而蘋果CEO庫克在一封致員工信件中對此舉做出解釋。
這個周末的香港將是怎樣的香港?
周五中午,數百名蒙面抗議者在香港金融區舉行示威活動,他們佔領了一些街道、阻礙交通。可以想見,香港面臨的又將是一個不平靜的周末。
客座評論:民意壓力和現實制約下的北京抉擇
香港抗爭對北京無疑是很大的刺痛。時政評論家鄧聿文認為,目前的香港局勢讓北京處於兩難處境,無論是向示威者做出大讓步還是武力干預,北京要付出的代價都很大。但如果事情進一步發展、暴力抗議擴大化,北京在仔細權衡後,會選擇後者。
德語媒體: 談判僵持 北京觀望
本周四,中斷兩個月的中美貿易談判在華盛頓重新開始,但對於談判結果各方均不樂觀。
香港:從購物之城到抗議之城
本周四,香港抗議者又準備在香港多地舉行抗議活動。一些大型購物商場表示要提早結束營業,以避免成為被襲擊的目標。過去一段時間一再遭破壞的港鐵也將比平時提早3個小時結束營運。
澤林視點:革命星火點燃香港
香港特區政府採取的手段越來越強硬,但是效果卻都只是短暫的。專欄作者澤林認為,香港很多年輕人眼下的內心感受,如同1969年美國青年在Woodstock經歷的那場歷史性的搖滾盛宴。
德語媒體:NBA到底有沒有向中國折腰?
周三的德語報刊,繼續關注由一條推特引發的NBA與中國之間的爭執。《法蘭克福匯報》讚揚了NBA總裁的不屈從姿態,《法蘭克福評論報》則批評說,蕭華的姿態只不過是嘴上說說而已,實際行動依然是在向中國金錢折腰。
沒有回頭路的香港示威?
香港示威浪潮持續4個月,暴力場面成為日常,和平遊行變得奢侈。真槍實彈、緊急法、打砸燒、私了。在被港府指作「暴徒」的「勇武派」眼中,為甚麼他們會走到今天的地埗?
姚明能夠修復NBA和中國的關係嗎?
姚明是休士頓火箭隊的前任出色球員,現任中國籃球協會主席。NBA聯盟主席蕭華希望他能幫忙修復和中國的關係。姚明能夠幫上這個忙嗎?
大陸遊客撕毀連儂牆 5年內被禁入境台灣
中國大陸一名赴台自由行的旅客因為在台大破壞「返送中」連儂牆,昨天(10月8日)被台灣移民署強制移送出境。該名男子未來5年內不得入境台灣。
就醫反遭逮捕 香港示威者投奔「地下診所」
香港街頭的抗爭邁入第五個月。警方在過去幾周也開始擴大追捕示威者,就連公立醫院也不放過。許多在抗爭中受傷的示威者為了避免被逮捕,不再前往公立醫院就醫,轉而透過非正當管道尋求醫療協助。
德語媒體:北京的武器與香港的社會問題
《法蘭克福匯報》關注了火箭隊總經理達裡爾‧莫雷支持香港的推文引發的美國籃球業的一場危機,並指出,這一事件清楚地表明,中國如何將其巨大的市場作為政治武器。該報另一篇文章聚焦香港的一大社會問題——高房價與住房荒。
星巴克如何惹惱了香港示威者?
香港示威者的膽子越來越大,他們開始將中字頭商鋪作為襲擊的對象。還有一些原本和抗議關係較弱的店鋪也被抗議者鎖定。
莫雷言論引發NBA中國危機 央視騰訊暫停賽事轉播
中國央視體育頻道和騰訊8日宣佈立即暫停NBA賽事轉播。火箭隊總經理達裡爾‧莫雷在推特上發表的支持香港的言論引發了NBA在中國最大的一場商業危機。
摩根大通一大陸籍員工在香港遭毆打
一名大陸人在香港遭毆打的影片在中國網民中引發眾怒。持續四個月的香港反送中示威活動,近來暴力事件頻繁發生。
林鄭:暫不再動緊急法 不排除求助北京
為了「止暴制亂」而訂立的《禁蒙面法》推行了三天,香港示威者的反彈有增無減。 港府這次大動作引起西方的高度關注,林鄭月否認會利用緊急法「再下一城」,但不排除向北京尋求「協助」。
德語媒體:黑旗飄搖的香港
上周五,香港開始實施禁蒙面令,然而,迄今為止,這項措施並未能有效減少示威活動和警民衝突。
「今天禁蒙面,他日禁發聲」?
一位香港行政會議成員表示,如果香港政府最新頒布的《禁蒙面法》不能嚇阻反政府抗議活動,那麼港府將不排除其他方式止暴制亂,其中也包括禁網。目前因反修例而起的香港街頭抗議活動已經持續了近4個月。
「反送中」推文惹議 休斯敦火箭遭中國封殺
美國職業籃球聯盟休斯敦火箭總管莫雷先前轉發一則支持香港「反送中」的推文引發爭議,周一 (10月7日) 他出面為此道歉,表示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推文冒犯了中國球迷。
新法上路「私了」頻傳 近百人聲援《禁蒙面法》被告
《禁蒙面法》上路之後,連日引發多區衝突。在和平示威的另一面,卻是越來越嚴重的「私了」行為,以及更激進的抗爭手法。影片中,被「私了」的人被輪流毆打至血流披面。
牆外文摘:真小丑未蒙面 習近平「幫」蔡英文
有評論認為,禁蒙面法不只是中共反現代的鐵血意志被揭露,也顯示一直延續的香港殖民體系的結構性問題。而在台灣大選議題上,則有觀點認為,在習近平的「幫助」下,蔡英文將會擊敗任何可能出線的國民黨候選人。
高喊「蒙面無罪」 數十蒙面示威者被捕
因為不滿特區政府強行通過《禁蒙面法》,這個周日,成千上萬港人走上街頭、遊行示威,很多人戴著口罩或者面罩,道路沿途被噴上「面對極權,我們會反抗到底」的字句。警方則依照新法拘捕了數十名蒙面示威者。
上一頁
第43 頁,共10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