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香港
香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全境由香港島、九龍、新界等3大區域組成,其中香港島是全港的發展核心;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澳大學生遭開除威脅 全因他公開批判中國的人權迫害
去年7月,一名澳洲大学生因在昆士蘭大學舉辦支持香港示威者的活動,與中國留學生發生激烈衝突,也從那之後,投身與中國政府對抗的社運之路。然而,他最近收到校方通知,稱他受到學校11項指控,並在考慮透過一場秘密聽審會,決定是否開除他。
加媒:近50港人向加拿大申請庇護
加拿大第二大媒體《環球郵報》獨家報導,香港當局趁疫情期間擴大對社會的控制,讓曾參與示威的港人更加擔憂自己回到香港將面臨不公正的審判。
保證10年政治正確? 港台電影人:頭上一把刀
近日有報導指中國官方要求港台藝人簽保證書,確保10年政治正確,事件引起外界嘩然。中國大陸官方對此否認,多名港台業界也表示沒有聽說,但有業者表示憂慮。
牆外文摘:中國戰狼外交有多可怕?
有評論認為,如果國際社會形不成制衡中共、制衡習近平的合力,聽任習近平在中港、在國際社會肆無忌憚地踐踏普世價值,那麼,這個世界將為習近平下台前的瘋狂付出的代價將無比慘痛。
「限聚令」下 港警五一嚴防示威
五一前夕,有社運活動人士號召,利用假期在香港進行街頭示威。勞動節當天,防爆警察在香港街頭嚴陣以待,謹防人群聚集。
疫情減退示威再起 港警「限聚令」驅散爆衝突
香港疫情減退,「反送中」運動再次活躍。有民眾發起在一個商場合唱抗爭歌曲,數百名防暴警到場以防疫為由清場,惹起爭議。
七張圖看一周大事
美原油期貨價首次跌破零元;有關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身在何處的傳聞四起 ; 「世界地球日」50周年非同尋常……花3分鐘,看7張圖,速覽本周大事。
專訪林榮基:重開書店是我反抗中共的方式
香港銅鑼灣書店將在4月25日於台北市重開開幕。 然而,在書店重新開幕前幾天,老闆林榮基陸續收到律師信函與被不明人士潑漆攻擊,使他的計劃一度產生變數。 他在專訪中告訴德國之聲,雖然他認為自己心安理得,但攻擊事件仍在他心中蒙上一層陰影。
王健民:中共攻克香港 禁書業難重生
銅鑼灣書店在台北重開,外界關注禁書業能否移植台灣。港籍媒體人王健民不感樂觀,他曾因出版問題在大陸被判囚5年,案件被視為「銅鑼灣書店前奏」。
涉「反中亂港」 首名外籍人士被起訴
香港去年「反送中」運動期間,有外籍人士在大陸被捕,經過多月的調查後,其中一人日前涉「插手香港事務」遭起訴。另外一名被捕的台灣人,現在還前途未卜。
斥借疫情霸凌鄰國 蓬佩奧:各國應追究中國
新冠疫情蔓延全球,中美罵戰持續。美國再度向中國開火,呼籲各國對北京追究責任。
德語媒體:「一國兩制」是場騙局
今年九月即將舉行的香港立法會選舉中,親北京派的選情並不看好。有鑑於此,北京加大對民主派的打壓力度。有德語媒體指出,北京的最終目的是要削弱港人的自治權力和獨立司法。
港澳辦連發三稿 確立中聯辦監督權
港澳辦及中聯辦主任年初換人後,近日頻頻出招對付民主派。港澳辦今日連發三稿回應,被視為確立「兩辦治港」,也為「DQ」議員揭開序幕。
港官場大地震 武官掌政制局
港澳辦及中聯辦「自行釋法」風波燃燒之際,港府高層大地震。其中曾國衞將掌管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是首名任職該局的武官,其辦公室掛有習近平像。是次人事變動反映北京對港政策什麼風向?
昨接律師信今被潑漆 林榮基:我不會退縮
香港銅鑼灣書店本周將於台北重開,卻屢遭阻撓和恐嚇,店長林榮基今早被潑紅漆,幸而身體無損傷。他表明將堅持開店,不會退縮。
世界新聞自由指數出爐 中國全球倒數第四
無國界記者周二發布了2020年的年度新聞自由指數報告,除了歐洲續居榜首外,亞洲則是成為違反新聞自由比例最高的地區。在報告中,他們也警告新聞自由正受到多種危機的威脅,而未來十年會是決定新聞業走向的關鍵期。
中聯辦凌駕《基本法》? 民主派:比釋法更差
過去一周香港發生兩件政治事件,其中大抓捕15名民主派人物引起國際關注,但論影響深遠,該是中聯辦「自行釋法」,被指為日後插手香港事務鋪路。
專訪李柱銘:國際有道德義務替香港人民發聲
香港警方周六在一波大規模的追捕行動中,逮補了15位知名的泛民派人士,其中包含了有「香港民主之父」之稱的資深大律師李柱銘。德國之聲在大追捕隔天對他進行了專訪,探討周六大追捕背後的政治意涵,以及他如何看待過去幾十年來香港的局勢變化。
香港警方上門拘捕多名泛民人士 引國際批評
香港警方周六展開大規模拘捕行動,逮捕去年積極參與反送中運動的多名民主派人士。一名香港議員批評,港府趁新冠疫情「秋後算賬」,德國方面也發出類似聲音。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批評這是「政治化執法」。
中聯辦主任: 防止香港成為國家安全之風險口
4月15日為中國的「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中聯辦主任駱惠寧表示,近幾年來,外部勢力對香港事務深度干預,更突顯了維護國家安全制度建設的重要性。此番講話也引發各界人士關注。
一個「呃」字引發的口水戰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太太何晶近日在臉書上轉貼有關台灣準備向新加坡捐贈口罩的文章時使用了一個「呃」字,結果引發大量台灣網民指責「不領情」,繼而演變為台新網民之間的對罵,後來又引來中國大陸及香港網民的加入,最終變成一場「混戰」。
港府抗疫措施 港人滿意幾分?
新冠疫情對香港民生、經濟構成極大衝擊,不少專家預測此次情況將比03年沙士更嚴峻。與德國之聲交談的幾位香港市民都認為港府反應遲滯,對其表現感到失望,而舒困措施不及時、力度亦不足。
中國電信引安全疑慮 美部會籲撤照
中美爭霸延伸至電信領域。美國官員以安全疑慮要求聯邦通信委員會全面審查中國電信在美營運的許可,甚至呼籲撤照。而過去被視為亞洲資訊樞紐的香港,也因為美國對北京不信任在電信業務上被踢出局。
研究:防範疫情"第二波" 過快放鬆得不償失
醫學雜誌《柳葉刀》發表一份報告:香港大學研究者的模型估算顯示,如果過快採取放鬆措施,導致新冠病毒的傳染數大於1,那麼,接下來為了重新控制疫情,將要付出更大的健康和經濟代價。
「反送中」破壞警民關係 港警現離職潮
香港「反送中」示威以來,港警屢被質疑濫權濫暴,港人對警隊信任度暴跌。近日港府披露資料顯示,警隊自社運開始後出現離職潮,招聘水準也不如往年。
先社運後疫情 港考生壓力創新高
有考生形容,本屆考試已成為情緒管理的競賽,也有人指疫情下擔心自己染病而無法應考,近期出現失眠、食慾不振等抑鬱焦慮症狀。
防疫為名打壓為實? 港警被指濫用「限聚令」
香港防疫新規定禁止公眾地方4人以上聚集。港警在「反送中」悼念日,被民主派人士指濫用禁令打壓。親北京媒體則登文批評「黃絲」搞陰謀論。
專家恐疫情在香港蔓延 港府加大防控
新冠疫情在香港未有緩和跡象,至今累計有642宗個案。專家擔心大批自歐美返港的市民日前並無接受病毒測試,為小區傳播埋下巨大隱憂,而港府亦加大在關口的防控措施。
被指違法起底港警訊息 民主黨議員深夜被捕
香港警方周三深夜突襲民主黨區議員鄭麗瓊的住處,不僅搜查她的住處,並以煽動謠言的罪名逮捕鄭麗瓊。 雖然她在周四下午獲釋,但香港政治與法律界人士都擔憂,這起事件代表香港的法治狀態正在持續惡化中。
袁國勇深夜急撤文 分析:四宗罪觸怒北京
香港權威專家袁國勇在報章撰文指「中國人陋習劣根是病毒之源」,引起爭議後即晚撤稿。外界猜測文章公然跟中國官方文宣輿論唱反調觸怒北京,原文「中華民國」字眼也惹禍。
川普不滿北京驅逐美記者 外媒盤問耿爽
當全球正在對抗疫情時,中美兩國互相驅逐記者,也互指對方是病毒源頭。中美關係惡化下,媒體觀察家擔心,大國相爭成為北京打擊新聞自由的藉口。
中美媒體戰波及一國兩制 港府陷兩難
中國互逐記者戰如火如荼,「一國兩制」遭受池魚之災,香港政府也陷入兩難--違背中央指令,還是違反《基本法》?
「中國人陋習是病毒之源」 香港專家文章撤回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日前稱,新冠病毒可能是由美軍帶入武漢,引發中美口水戰。香港傳染病學權威專家袁國勇在媒體撰文,批評該說法自欺欺人,野味市場和中國人陋習劣根才是源頭。但不久之後,袁國勇宣佈撤回文章。
網路文革?辯手邱晨為「港獨」言論致歉退圈
中國網路上舉報揭發成風,著名辯手邱晨近日遭網民起底6年前在社交平台的言論,有關香港佔中的內容被指「有港獨傾向」。
"佔中三子"之一陳健民出獄 稱"不後悔"
佔中運動發起人之一陳健民去年被判入獄後,於本周六刑滿出獄,他向媒體表示,在獄中並不後悔,因為覺得這是爭取民主必須付出的代價。他也對反修例運動發表了看法。
港媒:湖北11月已確診首例新冠
武漢醫務界12月曾「吹哨」警告病毒來襲,但《南華早報》翻查官方資料顯示,湖北省有病人早於11月17日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美人權報告提香港警暴 林鄭打抗疫牌阻調查
香港「反送中」持續九個月,警民衝突並未隨著肺炎疫情消失,近期警暴問題重現。林鄭月娥近日卻打出「抗疫牌」,批評者認為她借此拖延獨立檢討委員會工作。
黃之鋒覆核DQ權丶港府倡「長者優先投票」
「反送中」運動顛覆香港政治版圖,去年底區議會變天,泛民主派歷史性挫親中建制派,外界關注今年9月立法會選舉,建制派能否保住過半議席,前哨戰已經打響。
悼念周梓樂再被阻 港警拘「炸彈襲警團伙」
香港「反送中」餘波未了,繼兩周前「831太子站事件」半周年紀念釀大型警民衝突後,在剛過去的周末適逢周梓樂逝世四個月,港警再阻悼念,扣查市民三小時並施放胡椒噴霧。另警方凌晨登門拘17人,疑為炸彈襲警團伙。
外媒指工作條件惡化 北京:守法就不用擔心
駐華外國記者協會本周一發表報告指出,中國當局將簽證作為武器對付外國媒體,並加強長期以來使用的恐嚇戰術。外國記者去年在華工作條件急劇惡化。北京當局則稱,《華爾街日報》事件只是「極個別現象」。
香港"反送中"煙硝再起 疫情引發新一波衝突
新冠肺炎肆虐,香港持續逾半年的"反送中"運動稍顯平靜。但在剛過去的週末,警民再起衝突。有市民在"八三一"港鐵太子站港警無差別襲擊事件半周年之際發起紀念及抗議活動,香港警方則發射多枚催淚彈,拘捕115人。
牆外文摘:蔡英文如何向習近平「抄作業」?
有評論認為, 「抄作業」一詞把掩蓋疫情導致一些家庭接近滅門的中國政府描繪成「優等生」。另有評論認為,台灣要擺脫中國依賴的不僅僅在於觀光客。
疫情下的香港餐飲業: 低處未算低
10多年前的香港餐飲業因SARS經受極大打擊, 而新冠肺炎加上自19年持續至今的社會風波令香港飲食行業再次跌入谷底, 或經歷著比03年更難過的經濟寒冬。
在柏林 遇見香港「手足」
一群香港年輕人製作完成的電影《手足》,成為此次第70屆柏林電影節上唯一關注香港反送中運動的影片。主創人員向電影節觀眾解釋香港人為什麼要上街,以及這場運動的最可愛之處。
黎智英家中被捕 助手:港府散佈恐嚇訊號
支持「反送中」運動的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多次與民眾一同走上街頭抗爭,周五一早被以涉嫌參與反修例遊行為名被拘捕,當天晚些時候獲保釋。他所經營的媒體多次針砭港府和中共。這次被捕引人質疑是否遭「秋後算賬」。
專訪:不滿與焦慮——滯留湖北的港人
1月23日, 中國對武漢實行「封城」, 暫停所有公共交通, 隨後全省「封城」數量增至13個。在封城之後, 在外地的湖北人境況十分窘迫, 那麼在湖北省內的香港人又有什麼的遭遇丶不滿與期盼? 德國之聲專訪了留在湖北省孝感市的香港市民陳先生。
港澳辦主任被撤換——習親信接掌
在香港發生持續數月抗議浪潮的背景下,中國領導人撤換港澳辦主任。分析人士認為,這顯示習近平或將更強硬地處理香港問題。
香港示威八個月﹕孤立無援的抗爭支援者
一年前的今天,港府宣佈修訂《逃犯條例》點燃了政治核彈。隨著搜捕加強,又遇上疫情爆發,香港街頭衝突場面減少了。但當局的整肅行動並未停止,把目標轉移至示威背後的後援者。德國之聲採訪運動支援者,他們在或明或暗的壓力下如何自處?
香港將軍澳示威:逾百人被捕
香港大學生周梓樂逝世3個月之際,有示威者在將軍澳舉行悼念活動,同時反對在該區設立疑似肺炎病人指定診所。最終示威活動演變成警民衝突,警方稱共拘捕119人,包括5名區議員。
恐疫情緒加劇 港人搶購米面
新冠病毒目前在中國大陸造成的死亡病例不斷增加。香港政府周五(2月7日)保證香港的主要食品和日用品正常供應。儘管如此,人心惶惶的香港民眾已開始在超市狂購米面、肉類和衞生紙。
上一頁
第36 頁,共10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