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香港
香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全境由香港島、九龍、新界等3大區域組成,其中香港島是全港的發展核心;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抗中路線不變 美再認定香港失去自治
北京承諾香港將享有50年的自治權不再,美國新政府也重申取消香港特殊待遇,並將聯合盟友持續向中國政府施壓。
失業、減薪:香港家庭收入大幅下降
最新官方統計數字顯示,2020年香港家庭的月收入水準大幅下跌6%。該數字一方面受到失業率上升的影響;另一方面,未失業者也因宏觀經濟衰退而受到減薪的困擾。
香港選舉法改革:「愛國者」才有權參政議政
中國官方的新華社報導稱,本周二,中國人大大幅度修正了香港的選舉法。觀察家認為,當局本著「愛國者治港」原則,將大大削弱民主派在立法會中的佔比。
為避「反送中」紀錄片?TVB取消奧斯卡頒獎禮轉播
今年將是1969年以來奧斯卡頒獎典禮首次缺席香港電視台。以「反送中」為主題的紀錄片《不割席》入圍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可能是主要原因之一。媒體指出,政治施壓和自我審查在香港藝文界越來越常見。
疑涉香港示威 世界新聞攝影展被迫易地舉行
世界新聞攝影大賽獲獎作品在香港站的巡迴展出活動一度受阻,原定承辦展覽活動的浸會大學突然以「安全理由」拒絕提供場地。
香港選舉改革醞釀細節 下周北京料有分曉
中國人大常委會即將開會,預料香港選舉改革的細節會隨之公開。到底新選舉制度下還有多少迴旋空間?官場要員頻頻向各界進行期望管理。
港府促14國工作假期計劃拒認BNO
英國為港人提供的新移民計劃自1月底推出以來,不足兩個月已有2.7萬港人申請。港方接連以不同措施回應,最新舉動是針對廣受年輕人歡迎的工作期假計劃。
批習近平擁抱專制 拜登誓言不讓中國超越
美國總統拜登在上任後的首次媒體發布會再將矛頭指向中國,強調他將確保美國在中美爭端中勝出,並批評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丁一樣都偏好專制,而非民主。
民調:近九成台灣民眾反對「一國兩制」
一項最新民調顯示,絕大多數台灣民眾不接受「一國兩制」的模式。有八成受訪者認為在疫情得到控制後,蔡英文政府應考慮逐步恢復兩岸人民正常有序往來。
港澳煞停接種德國BioNTech疫苗
德國BioNTech疫苗在香港和澳門的接種計劃被叫停,原因是包裝被發現有瑕疵。儘管政府和專家強調與疫苗成分無關,但似乎難以避免令本已爭議不斷的新冠疫苗蒙上多一重陰影。
「12港人」之一李宇軒被控多項罪名
「12港人案」當事人之一李宇軒周三(3月24日)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等罪名,在香港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如果被指控的罪名成立,他將面臨的最高刑期可能是終身監禁。
涉元朗事件調查報導 港台編導虛假陳述案開庭
香港電台一名編導因為製作有關反修例運動期間「721白衣人事件」的調查報導而捲入官非。案件周二進行審訊,在香港日益緊縮的政治氣氛下,外界格外關注此案對新聞自由的影響。
12港人案:8人出獄被移交香港司法
自去年8月海上被捕後被關押在深圳的8名香港人周一(3月22日)被移送香港警方。他們可能面臨新的指控和司法程序。
瑞士首發對中戰略文件 北京批「貼惡意標籤」
瑞士上周五發布首份《中國戰略》文件,強調瑞士必須制定明確且有一致性的對中政策。瑞士外長強調,將更嚴格審視中國人權問題,而北京則批評瑞士此舉是對中國貼上惡意標籤。
許智峰:我應把自由的每一刻都用在國際遊說
香港前民主派議員許智峰本月初宣佈將國際遊說重心轉往澳洲。他告訴德國之聲,2019年參與「反送中」街頭示威的經歷,是政治生涯中的重要轉折,他也準備好在澳洲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中美高層會晤前夕 美國制裁中港24名高官
就在美中阿拉斯加會晤前夕,華盛頓宣佈對包括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在內的24名中國內地及香港高官進行制裁,禁止金融機構與其發生業務往來。另據美國政府圈內人士透露,美方對阿拉斯加會晤並不抱太大希望。
英外交轉向印太 約翰遜謹慎看待中國
英國16日公佈脫歐後的重大外交與國防政策轉變,首相約翰遜表示,雖然中國是英國經濟安全的最大威脅,但英國應避免對中國採取冷戰心態。
香港電影《少年的你》入圍奧斯卡最佳國際長片獎
電影《少年的你》代表香港入圍今年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獎最終五強,中國導演趙婷也以《無依之地》狂掃奧斯卡六項大獎入圍。
冷漠回應抵制北京冬奧訴求 國際奧會遭批假中立
國際社會再次掀起一波呼籲抵制北京冬奧的聲浪。美國議員羅姆尼呼籲美國從外交與經濟層面抵制北京冬奧,多名人權運動人士也批評國際奧會代表在會晤時無視他們的訴求。
海外港人發起《香港約章》盼團結港人防運動泡沫化
8名海外港人發起《2021香港約章》,希望透過約章團結海外港人,延續香港民主運動。部分海外港人認為,香港能從台灣數十年的民運經驗中,習得延續運動生命的方法。
助許智峰逃亡 港府尋求引渡丹麥議員遭拒
丹麥政府日前回拒了中國方面的一項刑事司法互助請求。據當地媒體披露,香港當局正在調查並尋求引渡兩名曾協助香港區議員許智峰棄保潛逃的丹麥國會議員。香港與丹麥之間雖無引渡條約,但簽有刑事司法互助協議。
牆外文摘:香港特色的一國兩制
有評論認為,在「新時代」的邏輯下,北京可能會希望徹底讓香港「脫胎換骨」,在社會、經濟、文化各方面消除當前反對派的動員和再生產能力,實現一種「有香港特色的一國兩制」成功模式,目前的政制改造充其量是一種「前期準備」。
七張圖看一周大事
北京強勢改革香港選舉制度,G7國家外長聯合發表聲明抵制批評。抱著金球的趙婷「梅開四度」,有望問鼎奧斯卡。當然新冠疫情和疫苗也依然沖上了本周大事排行榜。德國之聲為您一一梳理。
德語媒體:如何才能有效地對中國施壓?
《法蘭克福評論報》指出,西方國家僅僅靠威脅,根本不可能迫使中國在香港問題上讓步。《青年世界報》則認為,德國海軍決定派遣軍艦前往南中國海,這並非好主意。
英國:中國持續不遵守中英聯合聲明
英國外交大臣拉布發表聲明說,英國認為中國現處於「持續不遵守」《中英聯合聲明》的狀態中。
中國外交部駐港公署:接種中國疫苗赴華簽證程序簡化
中國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表示,將對已經植入中國生產的新冠肺炎疫苗,並持疫苗接種證明材料的赴華簽證申請者提供便利。
香港民主派47人初選案:又添2人還押
香港高院周六繼續處理民主派初選案被告的保釋覆核。其中三人獲准保釋;另外兩人的保釋則被撤銷,要繼續還押候審。
G7就香港問題表"嚴重關切" 中方斥"顛倒黑白"
對於中國人大表決通過改革香港選舉制度,七國集團(G7)外長發布聯合聲明,表示「極為擔憂」。中國外交部駐港公署則嚴詞回應,警告「少數西方國家」不要指手畫腳。
德語媒體:北京為什麼敢在香港為所欲為?
中國全國人大幾乎全票通過了香港選舉制度改革的決議,德語報刊對此進行了一邊倒的抨擊。《商報》認為,北京此舉將進一步降低歐盟議會批准《中歐投資協議》的可能性。《新蘇黎世報》感嘆,香港的「部分民主」就此淪落為「假民主」。
24港人發公開信 呼籲歐盟對中國說「不」
24名香港活動人士致信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等歐盟高官,呼籲歐盟不要批准與中國的投資協定。有分析認為,對於決心抵制歐中投資協定的歐洲議會議員們,這封公開信可能成為其強大武器。
西方批中攻擊香港民主 北京反嗆美國
在中國人大11日通過改革香港選舉制度的決議後,美國同日批評中國此舉是對自治與自由的全面攻擊,歐盟也對香港民主自由日趨受限表示憂慮。中國方面則認為,經歷了選舉亂象的美國沒有資格指責香港選舉制度改革。
客座評論:後疫情時代的「東升西降」
2021年中國兩會結束,外界紛紛把目光集中在香港選舉辦法的修改。而政論家白信認為,另一個修法動作同樣具有重大意義。與此同時,美中競爭以及新冷戰的耳語彌漫在北京的兩會會場內外。
人大通過改革香港選舉制度 專家稱「二次回歸」
中國人大11日下午表決通過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的草案,透過增加選委會與立法會的席次來提升「愛國者」佔有的席次。專家認為,這個局勢發展顯示中國持續在限制香港的政治自由。
香港民主抗爭未來的3個重要據點
香港前立法會議員許智峰3月8日宣佈「轉戰澳洲」進行遊說工作,未來將繼續開拓「國際戰線」。德國之聲請專家分析,香港民主抗爭之路還可以往哪裡走?
美議員批中國修改港選制 北京稱70國挺其策略
8名跨黨派的美國國會議員8日發布聲明,對中國人大審議完善香港選舉制度一事表達擔憂。他們認為,此舉進一步推進中國對香港的控制,也凸顯北京的不安全感。
香港近200公務員沒簽效忠聲明
香港約17萬公務員當中,有近200人迄今尚未簽署效忠宣誓聲明,而相關的期限已過。
客座評論:北京兩手進一步掏空香港
香港議題是正在召開的中國兩會牽動外界的一大動作,北京準備對香港的選舉制度做出大修改,以滿足習近平早前提出的「愛國者治港」的新要求。
林鄭感謝北京為港「解困」重申中央有主導權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8日稱,她歡迎人大審議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的草案,強調這次改制不是針對民主派。她不願表明立法會選舉是否將再被延後,只說該選舉應在選委會選舉後舉行。
牆外文摘:Clubhouse成中共統戰新武器?
有評論認為,Clubhouse的語音社群傳播特性,也可能有利中共對台施行統戰。中共對台統戰單位,近年紮根於台灣網路社群,並善用新媒體技術。
中國外長兩會記者會談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
3月7日下午,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就「中國的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在記者會上王毅表示,中方願與美方一道共同推動中美關係「辭舊迎新」。談到香港問題時,他表示「如果不愛國,談何愛港」。
防止「多數人獨裁」 北京擬改革香港選舉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廖長江向路透社透露,北京擬對香港選舉制度進行改革,防止「多數人獨裁」。他認為想要一人一票的港人「政治上不成熟」。
全球經濟自由排行榜發布 香港澳門被除名
剛剛發布的本年度全球經濟自由度指數中,香港和澳門一同被剔除出排名榜,不再獲獨立評分。今後港澳特區將被視為中國城市而同中國共同評分。今年中國全球排名第107位,屬於「大部分不自由」的經濟體。
香港民主派初選案:四人獲准保釋
47名被控違反國安法的香港民主人士中,有四人周五獲准保釋。
現場直擊中國「兩會」2021
本周,中國的年度政治大戲 「兩會」開幕,來自中國各地的五千餘名代表齊聚北京。而經濟和香港問題是關注焦點。
李克強:遏制外部干預港澳 堅持獨立自主外交
在強調抗疫與經濟發展之外,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周五召開的中國人大會議上重申會阻止外國干預港澳事務,並稱中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人大聚焦落實「愛國者治港」 議案列選舉制度修改
中國官媒4日公佈的人大議程中,包含了各界關注的修改香港選舉制度的議案。多家港媒報導指出,全國人大將擴大立法會與特首選委會的席次,確保「愛國者」佔多數。
民主派初選案保釋聽證進入尾聲 專家:程序正義成鬧劇
香港民主派初選案進入第四天,總裁判官於下午一點終於聽完所有被告的保釋陳詞,但這個各界關注的保釋聽證會也被專家視為一場「程序正義的鬧劇」。而4日晚,法庭原先批准其中15人保釋,但控方提出覆核保釋決定。案中所有人繼續還押。
自由之家2021報告 中國自由度再列全球倒數
非政府組織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的2021年全球自由度調查報告出爐,再度將中國列為全球自由度表現最差的國家之一。香港因為近年民主受到壓制也被評為部份自由的地區。
中國兩會:五年規劃指向何方?
超過5000名政協和人大代表已聚集北京,參加本周開幕的兩會。今年會議的中心議程包括審議通過十四五規劃,勾畫中國未來5年的發展方向。
未成年港人被判服刑
據稱,2019年11月,這位當時年僅14歲的港人曾在一次反北京示威活動中向警方投擲燃燒彈。迄今為止,被判刑的眾多示威者當中,他是年齡最小的一位。
上一頁
第22 頁,共10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