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與台灣:中國領導人的兩大憂心問題
2004年4月16日廣告
「與國內十多億人口帶來的政治、社會和經濟挑戰相比,北京領導人對台灣和香港的擔憂本來可以屬於次一等的問題。但事情並非如此,香港和台灣的命運對北京的權力游戲十分重要,其原因來自兩個關鍵的歷史因素:一是保住面子,二是維護國家統一。在北京,任何想保住權力的人都不會在這兩個問題上做出讓步。
去年夏天,中國領導人對香港『七一』大遊行表示了相當的寬容,也平和地接受了暫時收回國安法草案的做法。但自從北京中意的政黨在香港地區選舉中遭到慘敗、特別是民主力量強烈要求修改基本法中有關全民直選立法會議和特首的條款後,北京的聲音變得嚴厲起來,顯然領導集體中要求拉緊韁繩的人士佔了上風。北京發起的愛國主義大討論和向外國干涉發出的警告進一步充實了這一策略。
台灣競選期間,北京領導人中希望通過克制態度增加連戰取勝機遇的力量佔了主導地位,但由於陳水扁贏得了大選,主張對台灣實行強硬路線的人士將轉為主流。現在很多事都很難說,關鍵在於五月份陳水扁開始他的第二任期時,如何設定他的工作重點和目標。」
南德意志報在讀者言論版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評論中國領導人與美國副總統切尼就台灣問題的談話。文章寫道:
「中國指責陳水扁想把台灣推向獨立。也許北京應該停一下、想一想:把台灣人推離中國的事實上並非是陳水扁,而是中國自己,是中國的威脅和對准台灣島的導彈。
爭取台灣人認同統一的主動權在中國手中,但這需要時間,需要很長的時間。台灣人是中國人,他們是靈敏的生意人,人們無須費力就能使他們認識到,台灣經濟的未來在中國。但另一個問題就困難了,這就是必須說服他們,他們在政治上不會失去任何東西,不會失去自由,不會失去新獲得的民主。台灣人必須有把握,肯定自己會受到正確的對待。這就需要中國先正確對待自己的國民,也走上民主的道路。」